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这个人均胃病的年代里,她好像也赶了回潮流。
这个胃病落到今天,就演化成了一吃油炸物、重辣食品就得胃疼。
本来螺蛳粉也不能碰,但她实在忍不住,就少放点辣油,勉勉强强吃进去了,好在也相安无事。
因为这场病,她失去了很多快乐。
心里冷笑,沉默着……
江桓也不说话,缓慢开着车。
两人同时噤声,钟黎不得不胡乱猜测,一向作息比较规律的、饮食比较健康的依依,怎么会有胃病。
反正他可以确定的是,他出国前俞兆依绝对好得很。
那么就是在他出国之后……
想到了什么,钟黎难以置信地抬头,恰好江桓也抬头,两人目光在后视镜里相逢。
一个清冷宁静,一个惊惶不安。
因了这个小插曲,钟黎终究还是没有勇气走进俞家的门。
回到海城后,随便指了个路口就让江桓给他放下了。
江桓乐得轻松,临走前还漫不经心“客气”了一番,“钟先生以后常聚。”
多大方、多坦诚、多温和。
真不愧是从读书时代就把他们给扣死的人。
钟黎咬着牙根,笑得勉强,“当然。”
他还能回话,江桓便觉得自己说的还不够,补充道:“我们夫妻休息时间很多,您尽管来,我们肯定奉陪。”
钟黎再也笑不出来了,尤其是看着俞兆依那目光朝前、仿佛谁都不在乎的模样,他更是既愧又悔。
一见他比哭还难看的表情,江桓倒是笑了,开怀畅快,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那就再见了。”
钟黎扭头就走。
再什么见,跟依依可以再见,跟你可以永不再见。
江桓驱车去了超市,要买五花肉。要买肉其实去菜场比较好,只是时间不早了,快到六点的时间,天都全黑了,菜场剩下来的肉估计也不比超市的肉更好。
逛超市这件事,挺讲究时候的。饭后来逛,慢慢悠悠东挑西拣,还能消化消化,对感兴趣的东西哪怕是不准备买也可以品头论足一番。
但饭前来就显得有几分仓促了。
两人急急忙忙买了拨好的板栗跟肉,回了家。
车上,俞兆依问了江桓一件事。
“你怎么知道我胃有点小毛病?”
“你不喝酒对吧,上次出去吃饭有葡萄酒你推辞说不能喝,你这么喜欢吃螺蛳粉,螺蛳粉的辣油应该算是灵魂对吧,你就加几滴,我记得你以前对辣是无所畏惧的。”江桓侧首看了她一眼,复又看向前方。
宾利在夜色里、在城市的霓虹里、在车流里穿梭。
“还有你随身携带的保温杯,冰箱里满满一大抽屉的冰棍,但从来只见……咱妈吃,你从来不吃。”江桓继续缓缓道来,细数他观察到的俞兆依“生活周边”。
俞兆依有点紧张地握住了大挎包的带子,“我以前没有胃病,是因为……”
江桓笑着打断她的话,“谁一生下来就有胃病?”觑了眼俞兆依的手,“猜猜就能猜到的事儿,紧张什么。”
这话没说明白。
他说的“猜也能猜到的事儿”到底指什么?
她有胃病这件事,还是得胃病的原因?
第45章 说或不说
江桓打断她的话,是有心还是无意?
俞兆依到嘴边的话,有些踌躇,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说出口。
车开进了小区,俞兆依还是准备说明白。敞开了这扇天窗,就让他把她所有的角落都知道个一清二楚吧!
连她结婚意图调工作的事儿都能猜到了,还有什么是江桓不知道的。
还是那句话,江桓不戳破是留个体面,她不交代清楚,隔阂就会慢慢积累,被一点一滴细枝末节慢慢撑大,最后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但江桓好像并不想听她说,半点都不想,一改往日把话抛给俞兆依的做法,他说了一会儿关于教育学的理论,又说自己没烧过板栗烧肉,怕技术不成熟,让俞兆依在手机上找些菜谱,看一看。
俞兆依刚鼓起来的勇气随着江桓多次的顾左右而言他给消偃下去了。
江桓多聪明的人,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俞兆依漫不经心地看着菜谱儿,一边纠结到底说还是不说。
说吧,江桓不爱听,不说呢,隔阂不就越来越大了吗。
俞兆依纠结到了家里,还是没说。
算了,另找机会吧。
江桓说自己不会做板栗烧肉其实是自谦了,又或许在烧饭上有特别的天赋——
但他做什么没有天赋呢?
板栗烧肉受到了一致好评。
俞兆依咬着板栗,一边感叹江桓果然是身手不凡,板栗的清香和唇齿间淀粉的粘稠感给了她很大享受。
只不过,口腹盛宴并不能让她彻底放下心里藏着的事儿。
越是尝着江桓的手艺,越是让她下定注意,把一切说开。
说往事还是次要,最重要的还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跟心意——她俞兆依对往事已经不在意、不怀念,她现在只想跟他把日子过好。
饭后俞爸俞妈依旧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看完之后又蹲在这个卫视等着看电视剧。
时光变迁周转,有的人短短几年犹如另一个人,而有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好似时光在他们身上彻底停滞。
俞爸俞妈显然属于后者。
俞兆依不知道他们这个饭后看电视剧的习惯保持了多少年了,大概二十年?
反正从她记事开始,他爸妈就有这么个习惯,甚至连看的卫视频道都不曾改变。
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偶尔说点别人家的事儿,再把话题转向俞兆依。
从来如此。
但这天俞兆依却没有跟他们坐一坐的闲情雅致,她坐在沙发上,烦得一直看手机。
高越中午就被席远给接走了,此时给她发消息说,请她多关注微博热搜,他俩要官宣了。
俞兆依当场有点懵了。
官宣……
席远事业如日中天,全靠女友粉撑起了大半边天,要官宣,舍弃大片江山,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其实照俞兆依的想法,还不如等过两年,席远彻底转型成功,等那帮女友粉的力量不再那么强大,再官宣,来得更实惠。
另外,值得深思的还有席远对高越的感情,确实比她能想象到的更深。
俞兆依开始头疼,高越的恋爱脑,能不能正常点……
她点进微博热搜榜,他们官宣的消息还没有放出来,热搜上面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娱乐头条,什么两大互联网公司竞争啦,什么福布斯排行啦,还有秦映岸那辆法拉利的新闻,挂了一天也还没有下来。
俞兆依扫了一眼,根本没什么值得多看两眼的。
只是这个热搜一,有那么点莫名其妙。
#JY公司总部迁往国内
俞兆依对这些大公司没什么兴趣,但对这个JY公司还蛮有印象的,这公司名下有家甜品连锁,很有名,叫“Roses to be released”——玫瑰待放,她生日的时候去买蛋糕,店员居然说,“亲,每年的今天生日不用付账哦,只需要在我们店留下信息,并在官微下留言许个生日愿望就可以了。”
世上有这么好的事儿?
俞兆依当即就精神振奋了,追问了店员几个问题,发现全年只有这么一天有活动。
看她出生的日子多幸运!
从此她就成了“玫瑰待放”的老主顾。
这家店真对她的胃口,嗯……八字也很合!
JY公司总部迁往国内……“玫瑰待放”的折扣会更大吗?
俞兆依挺好奇就点进去看了看,地下哇啦啦一阵评论,还有海外账号爆料,他们老总早已经回国,在国内考察呢。
一堆乱哇哇的爆料。
真假难辨。
俞兆依随便扫了一眼,忽然看到了江桓的名字。
有个昵称是“江桓是我的神”的用户说,“刚回国那位科技界大佬江桓,曾经研发的一种芯片专利,屠了全世界各大科技奖项的那位,他的芯片就卖给了JY公司。”
楼下补充:“JY公司也是狗,凭着这个专利做大做强的,最后连个股份都没给江桓。”
“所以现在江桓回国,JY公司也要迁往国内……”
引人遐想的省略号。
评论下有人说出自己猜测,“莫非江桓大佬又有新研究,JY公司提前知道内幕,要来国内抢人?”
原来江桓还跟JY公司合作过……
江桓的名气到底有多大,大到好像普天之下,只有她没大没小,不恭不敬……
电视上正巧在放广告,俞爸往前调了个经济新闻台,正巧也在播放JY公司迁往国内这件事,两位主持人围坐在新闻台后,分析着世界经济局势,料定JY公司的内迁,会给世界经济局势造成一定的影响。
俞兆依不喜欢看这种,移了眼神,心里真正只揣着两件事。
一件是席远高越官宣的事儿,席远的生活毕竟是远离人群的,官宣之后要怎么面对无数媒体,怎么面对网上那些铺天盖地地谈论。
另一件,就是她胃病的事儿。说是要说的,但怎么能当着俞爸俞妈的面说,看着江桓认真看新闻的侧脸,俞兆依无声地叹了口气,他什么时候能上楼啊。
俞兆依看着高越的微信。
【依依,你能不能来我这儿,我有点慌】
好家伙,结婚的时候怎么不知道慌。
俞兆依心里吐槽,手上却片刻没犹豫地回了个“行”。
第46章 顶流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