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下冯纪琪的眉头更皱了,圆眼半眯着,失去原有的活力,变得森森,“你真能忘记他?”
“是啊。”俞兆依回答得异常顺利,比“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回答得更加迅速。
话一出口,俞兆依跟冯纪琪都沉默了。
冯纪琪的眼眸更深,就这么看着俞兆依,想从她的眼神里找出些微妙之处,来佐证她其实并没有说上去这么轻松。
俞兆依则是诧异于自己毫无波澜起伏的内心。
钟黎回国也不过就是大半个月前,这大半个月里钟黎没少给她发消息,但出现在她面前也不过最初那么几次。
只是,两年都没有忘掉的人,是怎么再大半个月里就似乎毫无牵扯了呢?
俞兆依不太明白。
冯纪琪撂下一句狠话就离开了,“是就最好。”
像个小孩儿。
俞兆依忽然觉得,冯纪琪真像个小孩儿,小孩儿才用这么幼稚的方法给你添堵,小孩儿才会在你面前炫耀。
这么幼稚,这么不堪一击,这么拙劣。
这样的冯纪琪,凭什么让她这样痛恨了许多年?
俞兆依一边想着,一边捧着一摞书从教室回办公室,坐定的那一刻,她忽然之间却像是想明白了。
因为钟黎。
因为爱情的排斥反应,容不下第三个人。
她跟冯纪琪,属于磁铁的同极,相斥才是正常反应。
俞兆依的桌子上堆满了班里小孩儿写的新婚卡片,拙劣的字迹,笨拙的心意,让俞兆依心头涌上暖流,慢慢地翻看。
至于跟冯纪琪之间的一切。
会因为她的离开而逐渐消弭吗?
她不知道。
但无论如何,她总要过上新的生活了。
*
台风来势汹汹,一直在沿海地区打转,各大媒体软件纷纷报道,将对沿海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产生多大的影响俞兆依不知道,但总归,不会失业就对了。
俞兆依一边看着新闻报道,一边在保安室里面等着江桓来接。
江桓是三十分钟前发微信给她的,说已经开出。
台风天交通不便,怕江桓等,俞兆依提前了十分钟出去,在保安室里面等着他。俞兆依围了江桓早上给她的围巾,只是围上去的方式微微变了变,她忘记了江桓上午是怎么给她围的,江桓的围法很巧妙灵活,既可以最大程度上达到保暖效果,也可以很牢固地待在你的脖子上,怎么都不掉。
只是,俞兆依不会围,就随便缠了两圈。
俞兆依等了一会儿,看见熟悉的宾利车影,穿梭于一系列接孩子放学的车流中。黑色的宾利车低调不显,但俞兆依就是只看了一眼就认了出来。
她撑着伞小跑过去,拉开副驾驶坐进去,系好安全带。
“晚上吃什么?”瞄了眼江桓脖间的同款围巾,俞兆依语气欢快。
“这个不急,气象台预告台风接下来几天天气更加恶劣,可能影响通勤,我们先去领证。”前面恰逢红灯,车停了下来,江桓侧首看了俞兆依一眼,见她嘴唇微开,一副惊讶的模样,江桓又问,“有问题吗?”
“没有。”俞兆依从巨大的惊讶中回过神,果断回答。
她倒是很惊讶江桓会这么主动,毕竟在她眼里,该着急或者说,该提出扯证的人是俞兆依自己。
他们来到海城民政局的时候五点还没到,由于天气十分恶劣的原因,民政局里面的人寥寥无几。
没过半个小时,两人就领了本小红本。
从盖章盖下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了法律关系上,最亲密的人。
江桓把两本小红本均放进自己西装的内侧口袋中,撑起大伞,先拢着俞兆依坐进副驾驶,再自己坐进主驾座,驱车往俞家开去。
俞兆依看着一路绿灯,不免感叹今天运气真好,心中忽然想起什么隐隐约约的事,但又无法捕捉准确。
只是车子驶进小区的时候,俞兆依大拍脑门,看向江桓,“我们结婚的事,我爸妈还不知道呢!”
她竟然,在爸妈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跟一个男人结婚了。
俞兆依心中忽然涌上一股对江桓的歉意——
这下,她爸妈指定要讨厌江桓了。
毕竟,谁会喜欢一个私自把自家女儿拐走的男人。
江桓停稳了车,笑,“你以为,你的户口本是我偷来的吗?”
俞兆依这就傻了。
她爸妈知道呀!还同意了!在没有任何前兆的前提下,就默允他们女儿,跟一个重逢不到一个月的男人结婚了?
这……俞兆依有点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毕竟,她爸妈也不是什么急着非要嫁女儿的人。
走到家门口,她却不敢开门。
台风把枇杷树吹得哗啦啦作响,俞兆依的耳膜也被吹得呼呼响,脑中翻滚着乱七八糟的画面,竟然会觉得她爸妈正酝酿着泼天的怒气。
江桓奇怪地看她一眼,“不想回去?”
俞兆依面露难色,“我先缓缓。”
她想缓一缓,江桓却并不愿意缓一缓,他拿开俞兆依撑在密码锁上的手,按了一串密码,门叮咚一声开了。
俞兆依跟在江桓身后,看见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俞爸俞妈。
第21章 台风停课
俞兆依想象中的狂风骤雨并没有出现,俞爸俞妈亲切地迎了上来,把江桓重又迎进了屋中。
俞兆依跟在后面,呆若木鸡。
而俞妈趁着俞爸跟江桓坐沙发上聊天的空档,才走进了,用自己的胳膊肘顶了顶俞兆依的,脸上喜滋滋的,“可以啊你。”
俞兆依:“……”
“结婚证呢,拿出来我瞧瞧。”俞妈乐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笑出好几条。
俞兆依的心中一时五味杂陈,说不高兴是不可能的,毕竟谁想领证的日子再跟爸妈大吵一架,这世界上,谁结婚都想得到别人的祝福,被恭喜一声就能快活好久。
但高兴之余,还有几分惆怅疑虑,她妈好像一点儿都不介意她跟江桓闪婚,俞兆依指了指江桓,“在他那儿。”
俞妈又晃到了江桓那里,等着江桓把结婚证从怀中掏出来,俞爸俞妈又坐一边研究,每个字甚至都想看一看。
俞兆依慢吞吞地走过去,想坐俞妈身边,被俞妈一个扭【创建和谐家园】给挤掉了。
俞兆依便坐在了江桓身边。
跟俞兆依的不自然、不主动、羞赧不同,江桓对俞兆依的态度,就好像两人真正青梅竹马长大,期间又谈了七八年的恋爱,等毕业各自找到工作,双方父母都同意的情况下,结婚了。
江桓帮俞兆依摘下了围巾,跟他的一起,随意扔在另一张单人沙发上,期间触到她的手,冰凉彻骨,关心道:“怎么这么凉?”
俞兆依竟有一种错觉,他们是不是真的已经毫无时间缝隙地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而不是陌生的邻居。
“还好,天一冷就这样。”俞兆依的手冷脚冷一直都有,都习惯了,也就不大惊小怪的,俞家装了地暖,冬天一开,倒也没什么太大的不适,就是这种深秋快入冬的时节,最不舒服。
只是前后也就一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俞爸俞妈从中午江桓拿走户口本之后,就去菜场买了许多菜,两人大展身手,准备了极其丰盛的晚餐。
甚至在原来的长桌上叠了个圆台子,搞得像要宴请多少客人似的。
俞兆依看着大肘子,排骨汤,甲鱼,豆豉清蒸鱼……一大堆的菜,本来不饿的胃现在竟相当适宜地响了一声。
饿死了。
也不知是俞妈哪儿看来的习俗,一定要让她吃一碗百合莲藕桂花汤,给江桓也盛了一碗。
饭桌上,俞妈拿着他们的红本本看了又看,感慨万千,从她自己结婚,到俞兆依生出来,到她跟江桓青梅竹马长大,在俞妈的眼里,俞兆依跟江桓就是青梅竹马,再讲到俞兆依结婚。
江桓都在一边应着话头讲,他的记性真的很好,俞兆依发现,江桓对于小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情,还能清晰地说出细节。
比如玩捉迷藏的时候,她藏在了衣柜里,结果最后睡着了;比如玩过家家,有一次跟小伙伴吵架,她的手背被人指甲刮破了……
俞兆依一边惊叹一边回忆。
俞妈说完之后,俞爸就接着畅想未来。
几年之后生小孩儿,小孩儿在哪里读书,最好以后学什么专业……
俞兆依听得心虚万分,她跟江桓,其实只是假结婚,要是婚后能培养出感情,那当然最好不过。但万一,江桓以后遇见了真爱,惊觉假结婚此举太过荒唐,执意离婚,那她难道还能不同意?
到时候又该怎么跟她爸妈解释?
俞兆依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江桓倒是很有耐心地接着话来讲,丝毫不觉得她爸妈没营养无逻辑的话十分唠叨。
俞兆依决定,要对江桓好。
很好很好。
*
“旅科齐”台风已经在沿海停留两日,有些沿海临山的小县城已经因此引发山洪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而海城的水位也日益上升,但这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这狂风眼中影响到了人员出行,甚至对海城的通讯网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晚四个人围坐在沙发边上聊天的时候,俞兆依的校园钉钉群也收到了停课的通知,并且一停就是三天,后续补课的通知倒还没有发,毕竟要不要延长停课还是一个问题。
江桓所任教的海城大学也发布了网课的通知,这意味着两人有了共处的时间。俞爸俞妈的工厂是民营企业,具体怎么行动还是要看市里的安排。
俞爸俞妈抱怨着工厂没人性之类的话,也积极向上级反映普通工友的意见,但主要意思还得看关键领导,小小主任也就是个传声筒的作用。
除此之外,两人还想着自己上班,小两口有更隐私的空间好好培养感情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一楼客厅的落地窗外,枇杷树摇的更厉害了,本来就不粗壮,俞妈担忧这小树会在狂风中拦腰折断。
江桓把厚重的窗帘一拉,什么都看不见了。
伴随着台风的来临,当晚温度也骤然下降。本来俞家的蚕丝被有很多条,薄的厚的,三个人也足够了,但是再多一个江桓,被子就显得不够用了。
江桓刚来的时候俞妈给他准备的薄秋被,还是俞兆依的,现在只剩一床厚被子,给了俞兆依江桓就没有。
两人虽然扯了证,但明面上那关还没过呢,俞妈立刻剔除了脑中让两人同住的想法,只好让江桓把空调温度打高,先将就一晚,等她明天去商场买一件被子回来。
俞兆依回到房间才算是松了口气,前一个礼拜追江桓,两人亲密有度,分寸拿捏得丝毫不差,只是今天忽然抽掉了中间的薄膜,法律上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之后,俞兆依一时还没法适应。
更重要的,她不知道江桓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