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詹毫不客气的把定元的初稿画了个花红柳绿的样子,两人赶紧先睹为快,迅速自己给自己找好了角色,偷摸看了一眼床上还在扯着呼噜睡的死沉的定元,两人低头嘿嘿一笑,魏瑞对着小詹打了一个大拇指向右的手势,小詹心领神会的往外走,两人出了宿舍门,立马转身进到了另一间宿舍,里面有五个人早早侯在那里。
七人里面杨定远年龄最大,过来就是李坚了,李坚一把抓了魏瑞手里的纸,展的开开的样子给众人念:
“改革春风吹大地,电厂建设多美丽,试问哪里步伐紧---烧锅炉滴......”
一群人围着稿子念着,旁边都跟大鹅一般伸长了脖子够着看,等着李坚念完,陈燕飞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是三句半,意思就是说三句有一个半句,那咱有七个人,咋办?”
对呀!众人一拍脑袋,三句半一共四个人就能演,剩下人干啥去?魏瑞和小詹偷着乐,暗自赞叹自己的先见之明,一开始商量着谁去问定元要过来稿子都不去,怕定元不给,毕竟怎么演都得先有剧本吧,这剧本还就是定元能写,你想演,不知道演啥呀,你想出风头,得别定元同意呀!
这时就看谁脸皮厚了,魏瑞第一个开口:
“老大说了啊,这三句半就那半句是有演出效果的,那个我来啊!都别跟我抢,演出要的是效果,老大说了,台词不重要,关键要搞笑,责任担当,必须是我!”
小詹的性格本就比较慢,也知道自己要当全厂的面演定是放不开,就说:
“我也没那搞笑的本事,我就占一个就行!”
好家伙,这俩就去拿个稿,占了先机,众人还不能说啥,其它人一看不对就起哄,争先抢后的说剩下两个人的名额自己合适啥的,最终还是嗓门大脸皮厚的赢了。
这三句半的节目演员就被七个里面的四个包圆了!
第114章 定元排节目二
定元睡了一觉起来,发现稿件不见了,拿脚指头想,就是魏瑞他们整去了,反正都已经答应了,让去吧,定元开始给女人们的节目写剧本,顺便还得想想怎么把角色安排好,魏瑞一直追厂花,得给安排个女C位,小詹谈的那个比较瘦,就串演里面女二号得了,就这样默默想着,上班的时间也到了,定元合上本子就出门上班了。
一出门可了不得,陈燕飞的追求者排着队等在定元宿舍楼外,定元吓一跳。陈燕飞性格直爽,宽额头,方子脸,看上去老实,性格却比较外向,惹的众生欢喜,这群女人环肥燕瘦的拢着定元,有给定元拿了晚上下夜班的加餐,有给定元水果的,大家默契的把东西一个劲的往里定元怀里塞,定元被迫啃着一个苹果往工作地点走,一群人在后面跟着簇拥着,直到就要上班晚了,定元无奈的摆摆手,跟她们一众人说:
“都回去,都回去,我知道你们要干啥,放心吧,安排,都给你们安排!”
说了这话,一群人才散了去,几个不放心的还凑到跟前安顿:
“定元,人多,可别把我忘记了!”
定元应付着说忘不了你忘不了,心里想着真吓人,进了锅炉房,今儿定元接的正好是陈燕飞的班,一股脑就把手里的东西摔到陈燕飞手里笑骂到:
“你招了这么多,也不怕吃不下!”
陈燕飞一脸懵的看着手里的水果啥的,定元继续说:
“这里女人都疯了,我看都是打你旗帜来的,还说给我送吃的,都等着元旦晚会上台玩呢!”
陈燕飞这才明白过来,定元怕是被裹挟了,哭笑不得,这干自己啥事,没自己帅气的外表,内涵的性格,谁搭理老杨,怎么说都跟吃食没仇啊,陈燕飞交了班,毫不客气的拿走了一大半好吃的,说回去排练饿了吃,就给定元留了一个水煮蛋。
时间过的很快,元旦晚会就开始了,定元被整的没办法,女人多节目少,于是给说让多加个节目,一个跳的一个小品,这下倒好,反正都安排了,谁都没得罪,还让小詹他们拉进了友谊,听说元旦后,魏瑞跟厂花要回去见家长了。定元也是好笑,哥几个脑袋瓜子活,总是没浪费自己造的机会。
元旦这天下雪了,参加节目的早早换班过来了,一群女人们围着一面大镜子描眉画眼,小詹和魏瑞舔狗一般给自己的女神拎裙子抱外套,叽叽喳喳的后台说笑个不停,而定元此刻,因为没自己啥事了,只好严守工作岗位,谁让兄弟都是一个班里的,都参加节目,生产只好给定元干了。
魏瑞他们上了台开始三句半的表演,韵味十足的上去搞笑,台下的人都看个新鲜,报幕说请欣赏三句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啥叫个三句半,看的聚精会神,一场表演下来,台下吹口哨的,鼓掌的,还有踩在桌子上蹦跳的,日常严肃的领导此刻也是崩不住了,完全没了领导的样子,尤其是李文新,嘴都咧到了耳朵边上,一个劲跟旁边的大领导讲:
“这个节目好,定元安排的,定元安排的!”
生怕别人不知道是自己慧眼识珠。
第115章 定元拿奖得提点
节目搞完,定元又一次火遍了厂里的东西南北,走到路上打招呼的不仅是日常班里不认识的吃瓜群众,就连厂长每天巡检到定元这边,都把脑袋伸里面瞅,要是定元上班,就进去关心关心,问定元午饭吃了没,有没有啥困难,要不是定元的班,就伸脖子问:
“定元哪?”
“今儿夜班晚上才来!”
“哦!那大家忙吧,注意生产安全!”
就这样,年底评奖,定元一口气捧到手软,先是优秀通讯员奖,又是先进个人,还有啥青年代表之类的,定元都捧不下,魏瑞他们也跟着鸡犬升天了,魏瑞成功追到了厂花,小詹女朋友终于同意拉手上街了,一瞬间,定元都成了电厂里的神话。
这一年过年来的比较慢,大概二月份,一月份的中旬,李文新被通知升成了电厂里的书记,刚上任的第二天,借着全厂大检查的缘由,来到定元的班组里。
李文新带了一群人过来,到了锅炉这边正好看见定元再给下个班的人交接班,于是就站那里顺道看着,看着定元交班的样子,李文新想起上次定元挽救锅炉压力的那番神操作,不由在心里感叹,这定元做事不张扬,出了这些个风头也没有去哪个领导那里拍点马屁好上进一步,起码换个地方上班,锅炉这看着煤,本来就是个脏些的岗位,自己跟定元也算亲近了,可定元从没提过请客吃饭之类的,而且总是做事情上面让自己耳目一新,无论从人品,性格和风度上,都事事透漏着一股子将的味道,这样的人不能在自己手里埋没了。
李文新正这样想着,锅炉班的交接班就开完了,李文辉收回思绪,按照惯例作为主要领导讲话,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文辉就把话讲的重,
“锅炉班的人员责任心要强啊交接班的时候要做到三提三抓啊,提安全,提当日生产现状,提个人漏洞,刚才那是怎么回事?不给下个班交接目前压力值吗?万一就这几秒出了问题,你们谁负责,炉子熄火了,还发什么电?”
电厂老规矩,李文新这样说着,大家收起来平日的懒散,都坐正了,李文新看没人说话,都认真听了,又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
“都是年轻人,做事干净利落不留死角是对你们好嘛!你看定元,交接班知道拿个本子记录就不错,一会去领个本子去,好的就要学习,每次下班把当班记录写了,没交接清楚的话,下个班的人还有个依据。”
众人默默听着,终于等着李文新讲完,领着一票人走了,才匆匆起身往食堂跑,定元是跑的最快的,刚出了锅炉房的门,李文新就躲在后面冲定元招手,定元心领神会的凑到李文新跟前,笑着开口:
“哟,李书记,咋还在这?”
李文新没好气的回怼:
“你个碎怂,别给我戴高帽子,我这书记,还不是树叶子过河,全靠你名气翻起来的浪劲!”
这话把定元给逗的,笑的直打颤。李文新也不啰嗦,跟定元说:
“定元,我不耽误你吃饭,就几句话给你,你心里有个数就行了,后面有啥了找我啊,是这样,厂长叫我跟我说,你们小年轻里有那好的,踏实的,该提拔提拔,你也知道,这电厂建的时候都没个懂行的,全过来些老帮菜,就会镇宅,以后天下还是你们的,我们这批人该退休就一大批,厂长让推荐,免得断了代,我就推荐了你,结果副厂长也推荐的你,你就成了重点培养对象,我就告诉你一声,我觉得你这锅炉干了六七年了,你要想,就换个位置干干,也好给自己以后铺个路!”
定元想着这好啊,这是要培养自己当官啊,从小就不爱下地干活就爱学习,反正这锅炉也干烦了,就回复李文新说:
“书记你看吧,我也想到别的岗位学习学习,有机会了我去哪里都行!”
李文新听了也高兴,还好没有提过高的要求,自己没看走眼:
“那行,定元,我跟厂长商量,调动的话跟你说!”
“哎,好!”
说着生怕食堂没饭了,一脚蹬了自行车就要跑,李文新本来想着再问问要不要到自己手下,定元已经跑远了,李文新无奈的摇摇头自言自语:
“就是个吃货!平时精的像个猴,一饿就变傻了,肚子比前程都重要?”
李文新嘟囔着往厂门口走,他也该下班回家吃饭了!
第116章 定元小趣事
西北落后,水果大概就是本地种的苹果.梨和枣子比较丰富,仅是这样,也只能在秋天果树都结好了的季节才能吃到,要么就是家里直接种果树的,院子里挖个地窖,冬日里还能见个新鲜的。
定元拿了奖,自然少不了奖品,在电厂周边的市场上转悠着,一个月没回去了,存了四天的假期,想着给杨婧杨扬买点少见的,到处看看也就香蕉既便宜还好拿些,就买了,怀里顺手从宿舍揣了本线装版的梦溪笔谈就赶火车去了,火车比较省钱。
定元从刚修的泊油路这边回去,到了朱敏教书的学校,进了校门就看见杨婧跟在一群孩子后面瞎跑,手里还拿着不知哪个亲戚孩子带的干馍馍,定元也没有管,把包和东西放下,想着先去叫朱敏回来做饭,再去把杨婧那疯丫头叫回来!
沿着学校的围墙边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听着声音找,这时学校里刚上课,定元听见朱慧芳在教室里这样教孩子:
“同学们,来跟我念这个字,麦,mai,就是我们秋收时mia子的mia。”
定元边走着“噗嗤”笑出了声,朱慧芳是朱敏的表姐,朱老三家的二丫头,当初也是没事做,朱敏第一年来这里干编外教师,第二年考上后,正巧全国都加大力度办学校,朱敏的学校正好缺个做饭搞后勤的,就把朱慧芳招了进来,朱慧芳一共就上过两年学,有个老师一请假,就让朱慧芳顶几天,没文化就这样给娃们教,这里的方言管麦子叫mia子,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幕,不过这样也好,起码学生分的清了这两音是一个字不说,还能把字和实物联系起来,不过文化的传播就是这样,自然给学生教专业的最好!
定元找到了朱敏,朱敏还没有下课,定元只好在别处的教室里把杨婧拉回去!自从住进来学校,杨扬因为是朱家的团宠,怕受委屈,基本上都在光海家里,有电视,有热炕,还有几个人伺候着。杨婧就不一样了,假期赶上农忙都会被送到桂兰那边,朱敏开学了有时间带就会带到学校这边的家里,杨婧还不到入学年龄,每天朱敏早早上课,上一会就使唤一个学生让过去看,要是看见杨婧醒了,学生就从床上抱出来,朱敏就抱着上课,日渐混熟了这样的日子,杨婧每天就像雷达一样,学生陆续来了,杨婧就赶紧起床,有喜欢杨婧的,就给杨婧带个馒头烫面饼糖糕之类的,杨婧的早点一般都是这样解决,学生们上课,杨婧就拿着早点吃着这个教室转到那个教室,只要有空座就进去坐会,进去出来也没人管,学校里破了的脚踩钢琴和手风琴之类的,都是杨婧的玩具,有时高兴了,朱老三的俩孙子就把杨婧带回自己家,反正离桂香的庄子比较近,中午饭下午饭朱敏都不知杨婧是怎么混的。反正日积月累的,杨婧连三年级的课文都能在课堂上跟着背的玩,校长也喜欢,总说朱老师这丫头了不得,朱敏哭笑不得,都快成村霸了,混吃混喝,神出鬼没,害得朱敏几次找不到都打一顿,可不是了不得!
定元还是比较偏这杨婧的,总买书和玩具给杨婧,今天回来看没事,吃饭还得等着朱敏下课,定元就从学校水泥砌的乒乓球案子边把蹲在地上画圈圈的杨婧领回来,进门杨婧看见桌子上香蕉就要吃,定元不许,跟杨婧说你看这个,翻开梦溪笔谈一页,找了个比较短的,指着《上林赋》的内容,跟杨婧说:
“你去搬个凳子,去那墙边,把这一段背会了爸爸就给你吃,你再去玩!”
杨婧心思单纯,说干就干,拿了书就坐那边背,这文章里好些字不认识,定元就在旁边看着,卡住的就给说怎么念,正念着,隔壁沈老师家丫头进来了,进来看见桌子上的香蕉怔愣了下,跑到定元和杨婧跟前说:
“杨婧,我来找你玩了,我妈在家做饭,我们先去玩一会吧!”
杨婧野习惯了,一听就想着往外跑,忘记了要背书这个事情,定元看没办法,于是又哄着沈老师家丫头说:
“要不你俩都背吧,背好了都给香蕉吃,再一起出去玩!”
沈家丫头也不好说什么,就提了个凳子坐在另一边墙角也背起来,定元给沈家丫头是杨婧早背过的唐诗三百首,让背三首就可以了!
两人背了一会,杨婧站起来跑到定元面前,定元拿着书,杨婧站在侧面,小嘴吧嗒吧嗒背: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以对文言,则彭蠡,水之所潴,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震泽也。震泽上源.....”
定元很满意,又顺便给杨婧提点了几个字眼的意义,就让杨婧拿了两只香蕉跑出去玩了。
沈家丫头继续在墙边坐着背,定元也不说话,就在旁边等着,半小时过去了,杨婧早跑的没影了,突的,沈家丫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说:
“我背不会,我怎么都背不会,杨婧都玩去了,我怎么这么笨......”
把定元吓一跳,看着都把别人家孩子吓哭了,无奈的说:
“好好好,别哭了,背不会就背不会吧,不让你背了。”定元怕产生误会,周围住了四家,自己家在最东头,隔壁就是沈老师家里,让听见还以为欺负人家孩子呢,连忙揪了好几支香蕉下来,送到沈家丫头怀里,让回去。
沈家丫头跟受了多大委屈一般,哭着回去了,一进门,就把香蕉往家里桌子上一摔,沈老师一脸蒙圈看着自家丫头,沈家丫头气呼呼的说:
“哼,你看看,人家杨婧爸爸给人家吃香蕉,人家就聪明,一会就背完就能完了,我背了半小时我,都不会!”说着又哭起来,沈老师听的一脸茫然,也顾不得,就给自己家丫头擦了脸哄好了让吃饭,这个时候朱敏也放学回家做饭了,定元想着闹误会,就把刚才的事情给朱敏说了,朱敏可笑的说:
“你吃上没事干了,孩子看见了给一个让吃点就得了,就你嫌的管别人家娃干啥,沈老师还以为你羞辱人家孩子呢!”
定元想的也是,这会学校没人,自家都休息,反正已经告诉朱敏原委了,就让朱敏解释去吧。
下午上课,老师们都回到办公室准备下午的教学,沈老师笑眯眯的跟朱敏说中午丫头回来发脾气的事情,朱敏听了苦笑不得,急忙解释是定元搞的,怕杨婧不听话不背东西,沈老师笑到:
“那可要多让我家丫头跟你们杨婧玩玩,就是笨的很,还怪我不给吃香蕉!”
校长都跟着笑了,说下次招老师,该把定元弄进来,教学有办法......
第117章 福祸相倚
定奇跟孙小琴的日子过的紧凑且舒坦,孙小琴怀着就要生了定奇说最近。BB机,大哥大火的不行,说啥也要再去趟广东,孙小琴见拦不住,便跟定奇商量好了,让定奇赶着预产期就回来,定奇答应下,自己坐了火车去了广州。
孙小琴的肚子不争气的没有抗到日子,也没等到定奇回来,在理发店觉得不对,就立刻关了店门回了桂兰家里,平日里孙小琴嘴甜,桂兰也担心定奇不在孙小琴害怕,就让元奇找了平板三轮车送去了医院里生,一切顺利,生了个儿子,孙小琴也没费多大劲,这是杨家第二个家孙子,孙小琴讨好一般在病房里问有山:
“爹,给娃取个名字吧,定奇没赶上,没个名字也不好叫!”
有山想了想说:“就叫杨粤吧,他爸在广东生的他!”
孙小琴连忙说:“杨粤就杨粤,这个好,也有纪念意义!”
孙小琴的月子做的比朱敏敞亮多了,毕竟条件好了,孙小琴的小嘴也甜,玉琴玉林都愿意围着孙小琴转,水涨船高,孙小琴出了月子,又是哄着桂兰给杨粤买了银锁子,又是给杨粤办了场百天酒,都是有山出的费用,孙小琴娘家人出的份子钱,就进了孙小琴的口袋。母凭子贵就被孙小琴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天吃饭,孙小琴跟有山讲:
“定奇临去广东前,跟以前单位里申请了厂里结婚就给解决的房子,现在人不在,厂里也不知道把房子怎的了?”
有山在厂里干了一辈子,儿女这个进去那个出来,现在就玉琴和玉林在厂里干着,这要房子的事情有山也是跟聂主任打过招呼的,聂主任年龄大了也退休了,说老员工了,杨家也就定奇再需要一套房子,有山想着玉琴和玉林的名额占一个先给定奇解决了,这也是孙小琴的意思。
可是时代慢慢变了,几年前有政策的时候,那是房多人少,现在是人少房多,家家都来领,领导没折,只好仅着目前在厂里的职工解决,孙小琴没在工厂里干过,哪知道这个理,又没多少文化,就听见个口风,撺掇着有山和定奇去占这个便宜。
有山说:“别急,说是分了,我一会吃完饭,过去问问。”
吃完饭眯了一会,有山就往许久没过去的工厂里去了。
有山直接去了工厂里的办公室主任那里去,那里管这个事情。有山敲敲门:
看见办公室现在的主任就是老聂的徒弟姓张的,也是知道有山的,张主任招呼有山:
“杨师傅,今天的西北风刮的早,把您给吹来了,来,坐!”
张主任起身给有山泡了茶,有山也不客气,坐在办公桌对面工位的椅子上,点了根烟,还给了张主任一根,张主任也乐呵的接了。
有山问张主任:“张主任啊,我是有事来的,定奇先前在厂里申请了住房,老聂说给说了,我想知道啥情况了,好让定奇也早些安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