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付费】聚光灯下作者:蒹葭浮沉》-第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本文为【千.与.千.寻.团.队】独家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聚光灯下

      作者:蒹葭浮沉

      简介:

        🔖更新时间:2023/01/05 17:30

        ‎

        🏷️标签:职场商战,女强,1V1,强强,日久生情,悬疑推理,励志,正剧

        ‎

        法制记者路北岑从新人小白,成长为从业经历丰富的传媒人,在互联网带动媒体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和几个闺蜜共同成长、创业,并且收获了动人爱情的故事。

      第1章 作别过往

        2010年七月初,周一,中江省电视台。

        路北岑开着自己的小晶锐,一如往常,在八点一刻进入中江电视台大门,停好车,习惯性往A栋主楼过去,刚跨上台阶,却愣了愣,只心下暗自苦笑,这还真是习惯成自然,转身下了台阶,迈步往B栋过去。

        今天是路北岑结束为期一年的见习期,按照双向选择,到中江省电视台都市频道报到的日子。

        自打去年B大传媒系硕士毕业,在笔试和面试成绩均遥遥领先的情况下,进入中江省电视台工作,路北岑便就职于中江省电视台业务能力最强的专题部,这个部门承担着卫视全部的专题节目制作,更担负着省内门户宣传片的拍摄制作,和新闻部一起,被称为中江省电视台两大核心部门。

        路北岑敲开都市频道行政周主任虚掩着的办公室门时,正好八点半,周主任刚泡好一杯清茶,空调的马力还没开动起来,即便在这样【创建和谐家园】辣的天里,那杯茶依旧在袅袅地冒着热气。

        在周主任带着些探究的眼神中,路北岑把面部笑容调整到刚刚好的状态:“周主任您好,我是路北岑,今天来报到的。”

        周主任略微愣了愣,才笑着一边起身一边道:“快请进,你这出了名的大才女,我们杨总可是念叨了好几回,不简单啊,愿意到我们地面频道来体验生活。”

        眼前这位年纪不大,头发却已经有些花白的周主任,看上去一脸的笑,实际上地面频道行政人事一肩挑的人,路北岑不敢有丝毫托大,连忙一脸恭敬道:“主任过奖了,以后我就是咱们都市频道的一员了,我是真心实意想做个民生类节目的一线记者,以后还请主任多多关照。”

        “好好好,做记者的就得在一线,就得有生活嘛。不过有个情况,你这个人事关系,总台人事处没有转过来,上周五我们这边的人事专员去总台取材料的时候,那几份都交接了,就是你这份,说是还在吴处长那里,签字的时候给扣下了,我正准备跟杨总汇报,你看你就来了。”

        周主任面上笑不改色,可那语气中的为难,路北岑听得一清二楚,她有点弄不明白眼前这位周主任究竟是个什么心态,难道是正常组织流程的谈话,是杨总亲自找她聊的,没有捎带上这位?可也不对啊,他总不可能故意和杨总唱反调吧?

        究竟是哪里出了岔子?路北岑正沉吟间,周主任倒是又发话了:“要不你去找吴处长问问,你觉得呢?”

        路北岑不禁有些感慨,到底是社会太复杂,还是电视台太复杂,本来是都市频道这边主动抛的橄榄枝,然后按照双向选择岗位意向,白纸黑字写好意向,签了名,这边也乐意接收的事儿,这就应该是公对公了,怎么还得让自己去找人事处处长?

        这又是在试探?毕竟自己这份选择,确实叫寻常人无法理解。可这世上也不是每一个人的选择,都一定和别人一样。路北岑不用想都知道,自己这个选择,炸锅的、怀疑自己犯了错的、看好戏的、传八卦的,只怕在主楼A栋那边,已经不止在专题部流传了。

        路北岑倒是从善如流,干脆掏出手机,拨通了吴处长的电话。

        “小路啊,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你过来我办公室一趟,现在就来,我九点半要开会。”路北岑一句“您好”还没出口,那边吴处长就开口了。

        路北岑连忙笑着应了答,再合上手机看向周主任时,明显感觉到他脸上的表情有所变化,两人不过隔着一张办公桌,电话里吴处长明显熟稔的声音,这位主任听得一清二楚。

        路北岑又和周主任打了个招呼,再回了主楼,敲开了吴处长办公室的门。

        吴处长看见路北岑进来,摘下垮到鼻翼的老花镜,笑得像个慈祥的老父亲,指了指门边上的矿泉水道:“快喝点水,这大热的天儿,一大早跑来跑去的。”

        路北岑只觉心下呵呵,一来这可是电视台,做编导的,啥时候还能因为天热就不出门拍片子了?二来吧,明知道这是折腾人,还非得这么折腾自己?

        路北岑十分听话地拿了瓶水,按照吴处长指示,坐到了他办公桌前那张椅子上。

        “小北啊,于公呢,我就不说了,正常组织流程都过了,可是于私吧,吴叔叔还想多和你说几句。”

        路北岑一听吴处长这份语重心长,连带着叫起了她的小名,心中忍不住又泛起了一丝无奈,可还是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这事儿吧,周末的时候我还专门给你爸打了个电话,你爸妈的意思呢,是听你自己的选择,他们不干涉。”

        嗬,这单位里的事儿还找到了家里,路北岑有种被当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的感觉。

        “但是呢,他们虽然是这么说,那心里肯定还是犯嘀咕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和你沟通过没有。虽说你是凭本事考进来的,叔叔也没那个本事给你开绿灯,但你总是叔叔招进来的人才。你看你这学历背景,加上你的见习考评,还有你这见习一年出的片子,都是实打实的。”

        “当然了,叔叔这意思,也不是都市频道不好,在咱们中江,都市频道肯定是实打实的品牌,可和卫视相比,平台上到底还是有区别的。你这样的自身条件,在卫视再奋斗三五年,等晋了职称,再有些奖项傍身,那时候,就是去竞聘地面频道的制片人或是部门负责人,再长远一点,频道领导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路线,可比你现在的选择要理智。这里也没外人,你能跟叔叔说说心里话吧?究竟是为的什么要去地面频道?你这突然给叔叔来这么一下,弄得叔叔这可是有点被动。”

        路北岑沉默良久,她是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因为在吴处长这样的职场老人,人事处长面前,她那些原因,或多或少,都有些说不出口,甚至有些原因,是说都不能说的,比如,不想再同某些人和事,有过多的纠缠……

      第2章 入职

        办公室的气氛有些凝滞,吴处长看见路北岑半天没说话,又接着道:“这是你们李总出差了,如果他在家,只怕我这桌子都要被他掀翻了,就这样,我这电话……”

        路北岑听见李总这两个字,吸了口气打断了吴处长的语重心长:“吴叔叔,有位前辈说,我写的稿子,我做的片子,没有生活,没有烟火气,就像架空的亭台楼阁,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我这些年光顾着读书了,好像是和社会有些格格不入,我想去真正的一线磨练一下。”

        这一下,倒是轮到吴处长被路北岑说得愣住了,好半天才苦笑了出来:“你们年轻人啊,脑门子一热就要讲情怀,叫我说,这都是不着边际的事儿。你在这边做片子,哪里不要接触外面的人和事?卫视那么多栏目,就是新闻中心,也可以吧,都是在一线采访,对吧?叔叔还是那句话,眼光要放长远些!”

        路北岑是在某一个极为狼狈的瞬间,动了要离开卫视专题部的心思。过后,她不是没想过,干脆离开中江电视台,在中江这样的文化大省,她要另外择业,也不是很困难的事。

        可是转眼又觉得,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离开电视台?起码现在这份职业,是她曾经十分向往的一种职业选择,要不然,她一个B大中文系本科生,为什么要去读个传媒的研究生?为什么还要想尽千方百计,去国视台实习那么久?

        工作第一年,路北岑正赶上六十周年大庆,从国视台到地方卫视,成堆的片子要做,从实习到工作,没有片刻停歇。

        去年,路北岑作为一个新人,因为带他的老师阑尾炎穿孔,急诊手术,她被吴处长口中的李总,曾经她的部门领导,如今的卫视主管节目生产的副总李见涛,赶鸭子上架担纲主力编导。

        那个片子最后获得了部里的大奖,因为是李主任带着她去的,却只在编导栏里署了她一个人的名字,导致她成为了前辈们口中的谈资,虽说整个摄制组的其他人都知道,那个稿子确实是她单独操的刀,可往常真没有这样的惯例,李见涛对她的偏爱,在别人眼里,就是摆在了明面上,连掩饰都不掩饰的。

        路北岑一贯我行我素,虽然心里有些委屈,可这样的委屈,作为一个新人,在办公室是一个字都不能提的,反倒是后来,她有意无意在李见涛面前提了一句,他亲昵地抚了抚她的后脑勺,笑得很是灿烂,本来就帅得让人有些眩晕的面孔,更叫人看得心颤。

        “你管那些人怎么说干嘛,反正咱们问心无愧,这片子就是你的作品,我要是天天管他们怎么说,这工作就没法儿干了,这台里传的关于我的风言风语还少了?自打我离了婚,就没断过,要是句句都听,你今天还能跟我这么说话?”

        三十多岁的黄金单身汉,笑容里充满了宠溺,路北岑分明感受到,李见涛那些话,除了安慰自己,其实也是在用这件事,给自己解释他身上那种种的绯闻。那画面有多美好,路北岑就感觉到自己如今有多狼狈。

        吴处长看着路北岑短暂的激动过后长久的沉默,叹了口气,话里有话道:“也好,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虽说都是弯路,但这条弯路,总比那条弯路,要好走一点。

        路北岑回过神,原来这位父母的好友,不过一句试探,就把自己看了个透彻,也是,这样的事儿,李见涛那么多传闻,怎么还会少了自己这一桩呢?

        吴处长看着路北岑,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叫路北岑更加意外的话,才算是放过了她,尊重了她的选择。

        路北岑再次走进周主任办公室时,脸上已经一如先前,眼底平静无波,笑容恰到好处。

        周主任见了去而复返的路北岑,倒是一幅专程等着她的模样,当即便起身笑道:“快来,小路,杨总去总台开会了,刚刚特意打了电话给我,说是让我先带你去专题部报到,我这都等你半天了,刚还特意去看了一下,他们已经在开选题会了。”

        路北岑连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麻烦您了,周主任。”

        “这就是我的工作,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往后有什么事儿,你直接来找我就成。”周主任走在前头,语气十分客气。

        周主任带着路北岑从三楼到了二楼的东边副楼,还一边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楼里的布局。

        这栋楼是原来台里的老楼改出来的,主楼一楼是大厅和保安室,还有一半做了热线办公室,两侧副楼都做了录影棚,二楼主楼是直播机房和摄像器材库,西边副楼是编辑机房,三楼是新闻部办公室,东面副楼是个大会议室,西面副楼就是行政人事等职能部门的办公室,四楼是专题部办公室,副楼是财务办公室,还有值班室,五楼是大型活动部、广告部和都市频道领导们的办公室。

        这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吧,两个人迎面碰到一些同事从二楼上来,周主任一边笑着和他们点头致意,一边指了指二楼外头那间会议室道:“新闻部晨会刚开完,这是周一,顺带要开例会,不然还会更早。”

        周主任敲开里头那个会议室的门,路北岑从周主任身后看过去,领导位置上坐着两男一女三个人,中间那个颇有些学者气质的中年男人,看见周主任站在门口,笑着问道:“周主任,有事吗?”

        周主任语带恭敬,半侧了身子,把身后的路北岑让出来道:“汤总,打扰了,这是今天从总台过来报到的路北岑。”

        那位汤总略微愣了愣,旋即站了起来,笑着对周主任道:“好,谢谢周主任给我们部门送来了一个人才,既然有新同事入职,那大家欢迎欢迎。”

        满会议室的人都对向来严肃的汤总这一举动,弄得有点莫名其妙,大早上的,不还来了一个,也只见他扯了嘴皮子露了个笑模样。可汤总都带头鼓了掌,他们也不好干看着吧,这一片掌声,倒是把路北岑给闹得有些尴尬了。

        周主任倒是非常有眼色,看见掌声已经稀稀拉拉,便笑着告了辞。

      第3章 大神

        会议室里,路北岑连忙进门关门稍稍鞠躬,在汤总的示意下,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正要溜到后排找个座位坐下,汤总却又发声了:“如果我没有记错,小路同志应该是去年,通过总台在京都市的招考进来的吧?”

        路北岑连忙站定点头,心中却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位汤总,到底是哪路大神?

        汤总看见路北岑点头,又继续道:“这样的好苗子,我就说我不会记错。去年专题部的专业卷是我出的题,卷子也是我阅的,我们在中江招考的时候,也是用的这套卷子,路北岑同学的笔试得分是多少我就不说了,反正比第二名,直接高出二十分。”

        路北岑总算是大概知道了这位汤总,是个什么段位的神仙了。

        传说中,2000年代初,电视传播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都市频道如今的老大杨总,带着两位得力干将,改当时的中江二套为都市频道,新闻部以快准狠的调查新闻在前面开路,专题部以法制专题在后面守城,一路攻城略地,拿下中江省内收视率头把交椅。

        这位汤总,实在是叫路北岑很难把眼前的人,和别人嘴里的汤总对上号。都说他是出了名的毒舌,骂起编导摄像,甚至是主编制片人来,从来不留一丝情面,只唯质量论。也因此,他作为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哲学硕士,正高职称,大奖拿到手软,却一直都只能做个副手。

        路北岑总以为这么个人,应该是那种满脸阴云的中年大叔,没想到,这人却是十足的书生面皮,看上去温文尔雅,嘴唇也不像相书上说的那种,薄唇之人话语如刀,反而是极温厚的恰到好处。

        而且,他刚才给自己抛梗,让自己接话那架势,根本就不像什么一根直肠到底啊。路北岑要来都市频道专题部,专题部进人这样的事,如果真是像别人说的汤总性子挑剔,眼里揉不得沙子,杨总就不可能不和他说。

        路北岑心下苦笑,这位领导怕不是把自己当了那条鲶鱼吧?

        果然,汤总下一句说的就是:“我这个人,从来不唯分数论,也不唯学历论,只看你们做的片子,质量能不能达标。我说了多少遍,我们做专题的,要有文化积淀,要多看书多学习。”

        “小路同志去年在总台专题部,工作成绩十分突出,你们中间也有人被抽调去做了去年部里策划的大庆宣传片,应该听说了,我们省里那个一等奖,千阳那个片子,就是小路同志的手笔,那稿子和片子,我都反复看过,那一批片子,只有那个片子,没有重新改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汤总看了眼还一脸尴尬站在旁边的路北岑,点头道:“小路你找个位子随便坐,回头我要把那个片子调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路北岑如蒙大赦,连忙到后排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又从包里掏出笔记本摆在面前,看汤总这副谈兴正浓的模样,这会只怕一时半会儿散不了。

        “全片如行云流水,文字和画面还有音乐及配音的结合,恰到好处,文采斐然不落俗套,这一看就是手不释卷,热爱看书,热爱学习的人,才能写出来的稿子。说了多少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们扪心自问,业余时间都在做什么?别说一个月了,就是一年,看过几本书?”

        汤总又挥了挥手道:“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这片子出彩就在一个新字上头。全片……算了,现在没有片子,等回头看片会集中学习的时候,再说这件事吧。”

        汤总喝了口水又继续道:“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做片子写稿子之前,是不是得有个通盘的考虑,怎么把这个片子做得更好看,更能吸引观众看下去,而不是平铺直叙,永远就那么一条线,片子里人情人性的冲突,有没有表现出来。”

        “现在是网络时代了,我们做法制专题的,还有情感专题的也一样,除了普法之外,是不是得让观众从中领悟出一些人生智慧,生活感悟,不能像杯白开水一样,要学会收放自如,关键时候,直抒胸臆的那一拳,要能打得出去,不能叫观众稀里糊涂,窝窝囊囊看完还要送你一声‘切,什么玩意儿’……”

        路北岑对这位汤总的这些言论,倒是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位大神,真的是很会揣摩观众心理,她从前待的那些部门,基本上都是做着高大上俯瞰人间的片子,既然是俯瞰人间,自然也就不是给电视机前面的观众看的。

        可做电视,不就是为了千家万户的观众吗?研究观众心理,自然是非常必然而且十分重要的。

        路北岑想起杜诚然老师劝她到都市频道来说的那句话:“地面频道卧虎藏龙,高手如林,而这些大神手头的那些功夫,才是现阶段你最需要补充和学习的。”

        不过短短几分钟,路北岑便有种当真如此,杜老师诚不欺我的想法,嘴角不自觉泛出一丝笑意,只是不知道在座这几十位编导中,到底有多少高手。

        要说这都市频道专题部的编导还真不少,当然,也跟他们承担着两档纯自采日播节目有关,一档是晚间民生新闻过后的法制专题《现场目击》,一档是晚间三集电视连续剧播完之后的深夜情感访谈类节目《秘夜》。日播纯自采,就意味着一个月要出六十期节目,半个小时的法制专题,四十五分钟的情感访谈,无论是节目时长,还是节目自采量,都是相当高的。

        路北岑一边听着汤总讲话,一边在发散思维,这是她最擅长的一心二用,这时候,那位汤总显然说累了,忍不住端了杯子喝了口水,摆了摆手道:“算了,我这也是借着有新人来,有感而发,扯了些题外话,接着报选题吧,刚是陈芳在报选题吧,你接着报。”

        会议室里几十号人的目光,终于从不是看汤总,就在偷偷打量路北岑转移到坐在里侧中间一位中年女编导身上,一幅都对她的选题极感兴趣的模样。路北岑也跟着松了口气,总算转移了注意力,她已经感觉自己都快被别人好奇的眼神戳成了筛子。

        “我第二个选题是这样的,一个学生把自己老师两口子一起杀了,但是这事儿吧,还得从好几年前的一桩溺水案说起。”

        这一句话,直接吊起了会议室里一众编导和领导的胃口,再听那位叫陈芳的编导说来,虽说细节上都还挺模糊,但也确实是一个会让人感兴趣的案子。

      第4章 选题女王

        其实陈芳口中所谓的老师和学生关系,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那老师是位乡村中学的老师,不仅教过这学生,两家还是同一个村的邻居。

        后来这学生师范学院毕业以后,也在那个乡村中学教书,和他这位老师兼邻居,成了同事。

        所谓前几年的溺水案,是那个学生的儿子,和同村的两个小伙伴一起在村边上的河里游泳,三个人一起被水冲走了,另外两个被乡邻救了回来,就那个学生的儿子被冲走溺亡了。

        这个学生就心里不平衡了,总觉得这是别人故意害他,打击报复,因为他在学校里对学生很严格,那其中一个被救起来的孩子家里的哥哥,曾经因为打架,被他坚持记了大过,写进了档案里。

        这样一来,那学生就坚持报了警,警方调查以后,做了结论,不存在什么打击报复,就是意外溺水身亡了,只不过是他的儿子被水流冲到了河中间,乡邻本来也就三两个人,自然是先拣能救的救。

        满会议室的人听了半天,都没听明白,陈芳说了这么久,这学生的儿子溺水的事儿,和他那老师两口子有什么关系。还是前面坐的那位女领导找了个话缝儿问了出来:“你说了半天,和这学生把老师两口子杀了,都没有任何关系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23: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