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付费】红土地上的爱情故事作者:诺的贝》-第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本文为【千.与.千.寻.团.队】独家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红土地上的爱情故事

      作者:诺的贝

      简介:

        🔖更新时间:2023/01/27 12:41

        ‎

        🏷️标签:婚恋,婆媳,善良

        ‎

        王军华的牺牲,给张春莲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爱了,谁知道同班同学郑航远对自己仰慕已久,穷追不舍!

        好吧,爱就爱了,那就结婚吧。你郑航远还跟美女田【创建和谐家园】纠缠不清?!还搞出了个孩子来?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婚姻从来不是儿戏,我把你当爱人,你拿我当空气!

        余生很长,如果不愿将就,请放我归山。如果决定携手相伴,请不要朝三暮四!

      第1章 张德祥夫妇要女儿相亲

        七月的南方,太阳如火球一般悬挂在空中,炙烤着红土地上苍生万物。

        偶尔刮起的一小阵风,也如火舌一般,燎食着地里郁郁葱葱的庄稼。从小路经过,热浪携着浓郁的青草味扑面而来。

        张德祥坐在田埂边,端起妻子黄桂花早上煮好的大米粥,囫囵的喝着。

        这炎炎夏日,浓郁多汁的大米粥只需放点盐,不需要就任何菜,就可以成为南方农民一顿美味可口的午餐,既解饿又解渴。

        远处,脸庞晒得通红的黄桂花正低头刨着地里的花生。

        只需用手稍稍使劲一拉,一簇簇饱满圆润的花生就破土而出,再抖一抖花生束,红色的泥土块破解散开,花生苗杆下就只留下新鲜湿润的花生粒。

        刚出土的新鲜花生最好吃,黄桂花掰开一颗花生,仔细咀嚼着,唇齿间留下的泥土芬芳让人欲罢不能。

        黄桂花嘴角一扬笑了,今年的花生收获多,品质也好,也许在不久之后的榨油季能卖出个好价钱。

        张德祥喝完两海碗大米粥,满足的嘴巴一抹,解开脖子上的毛巾,擦掉额头上不停滚落的汗珠。

        他抬头看着天,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一片云彩。傍晚时分女儿就会放学,不知道太阳下山后会不会凉快些。

        张德祥收拾完餐具,站起来拍了拍【创建和谐家园】上的尘土,把毛巾重新在脖子上系好。妻子吃完饭后没有休息片刻,一直都在劳作,她的身后没过一会就会堆起一长溜的花生堆。

        张德祥需要把一簇簇花生捆扎好,搬到田埂旁的板车上去。

        两人在地里顶着烈日干活,没顾得上说话。

        南方一到七月就是雨季,他们得赶在狂风暴雨来临之前把地里的花生刨出来,趁着【创建和谐家园】辣的骄阳晾晒干透。否则一下雨,地里的花生就会被水淹没,接着就会腐烂生霉,这一年的辛苦劳作就白费了。

        张德祥回头看了一眼妻子,只见她红扑扑的脸上挂满了汗水,棉布做的斜领扣上衣早就被汗水浸湿了,头上戴着当地已婚妇女才会戴的头巾,黄褐色的草帽和头巾都没有抵挡住烈日的炙烤。

        黄桂花是张德祥的续弦,身为乡村教师的张德祥在第一任妻子病逝两年后,娶了隔壁村木匠的女儿黄桂花。

        起初,双方的家长都不同意这门婚事。

        张德祥的父母觉得黄桂花身材娇小,肯定做不了重活,看起来也没有能生能养的福相。虽然前妻给张德祥留下了一儿一女,但是在闭塞的山村里,多子多福仍是村民们心中追求的目标。

        黄桂花的父母则觉得张德祥是二婚,还拖儿带女的,都说做后妈不易,更何况桂花还是个黄花大闺女。

        但是两人自从在媒人的介绍下见了一面后,一见钟情。

        张德祥眼里的黄桂花皮肤白皙,温柔体贴,说话细声细气的,全然不像土里土气的农村姑娘。

        张德祥在桂花眼里更是完美,英俊高大,皮肤黝黑,还是个老师。

        于是两人求着媒人去说服张、黄两家父母,才得以把婚事办成。

        两人婚后生了个女儿取名张春莲,尽管张德祥之前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但是对这个女儿依然视为掌上明珠。

        而且自己是个老师,因此倾注了更多心血,谈不上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是春莲举手投足间都带着点文化人的气息。

        黄桂花目不识丁,因此对教育儿女的事情她从不参与,包括继子继女。

        好在继子继女也已相继成家,不在一起过日子,倒也省了很多勺子碰锅碗的琐碎事。

        夫妇俩省吃俭用,拉扯着春莲慢慢长大,还供她读了中专。

        在乡下,女孩子很少能读书的,在春莲这个年纪,别人家的女孩子早就成家生子,早早的过着为人妇的日子。

        黄桂花也想过早点给春莲物色个婆家,但是春莲毕竟也读过书,不甘心就此回家结婚务农,从此过着和父辈一样的生活。【创建和谐家园】过几次后,黄桂花就不再勉强,毕竟也是只有这么一个亲生女儿,能多留些日子在身边也是好的。

        ......

        忙活了一天,张德祥装完最后一板车的花生,对黄桂花说:“娃儿妈,走嘛,春莲该回到家了。“

        黄桂花“哎“的一声答应着,收拾了地里的工具杂物,搬到了车上,跨腿一坐,等着张德祥对着拉车的老牛发号施令。

        张德祥坐在板车的前头,拍了拍老牛的【创建和谐家园】,老牛就哼哧哼哧的向前走了。

        夕阳西下,天边烧得通红的火烧云把两人的影子越拉越长。

        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昏黄的灯光逐渐亮起来。

        张春莲在灶台前忙碌着。自从她的个头高过了灶台,父母就让她学着做饭。

        农村生活物质匮乏,每个屋里头的主妇都想法设法的从土里头刨出食物来。

        好在生活慢慢好起来了,玉米粥、土豆焖饭、杂粮饼等等这些农家饭,张春莲做得得心应手。

        张春莲今天做玉米粥配咸木瓜丁。木瓜丁是母亲春天的时候腌制的,春莲盛出来放点猪油翻炒,香气四溢更好下饭。

        灶上的铁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石磨碾压出来的玉米粉,和大米一起熬制出来的米粥,口感绵滑,并且有浓郁的玉米香气。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掺着杂粮煮粥可以省下很多大米,还可以填饱肚子。

        门外传来了嘎吱嘎吱板车的声音,是父母回来了。

        春莲赶紧擦了擦手,接过母亲手里的工具,帮父母卸车。今天装了好几车花生,用灰砂砖建起来的简易库房,花生堆满了三分之二。

        饭桌上,张德祥捧着大圆瓷碗喝着玉米粥,沿着碗沿呲溜吸上一口,放凉后的玉米粥清凉可口,再来上一口酸辣脆爽的木瓜丁,感觉生活都变得有滋有味了。

        黄桂花边吃边说:“春莲,今天课业辛苦不?“虽然她很支持女儿读书,但是每日早早的就要骑自行车去镇上读书,连一顿早饭都不能好好吃,毕竟就这么一个亲生女儿,她还是心疼的。

        “不苦,哪有你们做农活苦呀。等学校过几天放假了,我替你们择花生,替你们去圩上榨油。”春莲安慰母亲。

        “春莲,好好学,只要你愿意上,我们就一直供着你。“张德祥看着懂事的女儿,欣慰地说。

        张春莲在镇上师范学校念中专,理想就是毕业后能像父亲一样当一名老师。

        她喜欢这三尺讲台,喜欢看着讲台下面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喜欢钻研出一道难解的数学题那种成就感。

        她相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她想通过多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譬如婚姻,她想自己做主真正的谈一场自由恋爱再结婚。

        吃完晚饭,一家三口也没闲着,库房里的花生堆等着他们择。

        张春莲最喜欢这个时刻:昏黄的灯光,花生堆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家长里短,其乐融融。

        黄桂花突然想起一件事,拍了拍正在喝茶的张德祥:“听说隔壁村王婶的儿子王军华军校毕业了,分配到了我们县里的公安局呢。”说完用嘴朝春莲努了努嘴。

        张德祥领会了妻子的意思:“啊,对,是回来了,这孩子真是好啊,当过兵吃过苦,现在分配的这单位也好啊,国家培养出来的好孩子错不了。“说完笑眯眯地看着女儿。

        春莲明白父母的心思,低头红着脸说:“不是说不提相亲的事吗?再说人家条件这么好,能看得上咱吗?“

        “可别这么想啊孩子,咱条件也不差的,等你毕业了,分配到学校做了老师,那你们可真的是门当户对了。”黄桂花喜滋滋地说。

        “是啊孩子,合不合适的,咱们见了面再说,珍惜每一个机会,万一对上眼了呢你说是吧?“

        张春莲拗不过父母:“那好吧,那就见上一面,合不合适得我说了算,不能强逼着我去。“说完羞红了脸,低着头择着手里的花生。

        张德祥看到女儿松了口,可开心了:“那就好,娃她妈,找个媒婆上门跟人家小子约个时间......要不就订在圩日那天,我们去镇上榨油,顺便你们俩互相看一眼。“

        黄桂花喜上眉梢:“行行行,明天我就找个媒婆去。“

      第2章 张春莲和王军华第一次见面

        南方的郊区、农村隔几天都会有圩日。圩日这一天非常的热闹,街上车水马龙,小贩们使出浑身解数,摆出各式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路人。

        张德祥一家三口找了辆拖拉机,帮忙把家里择好的花生拉到镇上榨油坊。

        他们家的花生圆润饱满,晒干后用手一捏都能看到手上的油光。

        出油率高的花生一般都能卖出好价钱,很多拉油到城里卖的小贩们早早就守在榨油坊门口,等着拉花生进镇的农民。

        榨油坊里香气四溢,浓郁的花生香气掩盖不住农民丰收的喜悦。

        果然,张德祥家的花生卖了个好价钱。张德祥从手里一扎的钱币抽出一张,递给春莲:“去吧孩子,王军华在镇上的粉店等着你,你也给自己买点好吃的。“

        张春莲接过钱,羞涩地点点头。

        挥别父母,春莲来到了媒人告知的那家粉店。

        圩日这天人们除了逛街买穿的用的,最满足的一件事就是吃一碗米粉。

        南方的米粉用大米磨成粉而制,口感软糯顺滑,再加上烹饪方式种类繁多,各家米粉店都用各自的秘方吸引着八方来客。

        米粉店里蒸汽缭绕,春莲一眼就瞅见了正襟危坐的王军华。

        春莲站在门口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与自己相亲的男人:浓眉大眼,眉宇间透着股英气,板正的身姿体现出军人的气质,上身着灰白色棉质短袖衬衫,下身穿笔挺的黑色西裤,脚上的牛皮鞋擦拭一新,柔软的皮质折射出淡雅的光。

        王军华早一步来到了粉店,媒人说相亲宜早不宜迟,否则给女孩的印象不好。

        把女孩约在粉店是他的主意,第一次见面他得请女孩吃点东西,边吃东西边聊天双方不会觉得那么尴尬。太过安静的环境他会紧张,粉店里人来人往的,可以缓解他的紧张。

        粉店的开水他喝了三盏,回头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张春莲。

        媒人给他看过相片,但是真人比相片上更好看。

        乌黑的长发梳成了两条大辫子,发梢用红色的头绳扎着,平整的齐刘海下是两条细长的眉毛和灵动有神的双眼,上身穿着花格子衬衫,下身穿着棕色长裤,脚上是当下最流行的矮跟黑色布鞋,除此之外,身上斜挎着自制的军绿色帆布包。

        看到她,王军华温柔地笑了,这是他想象中的姑娘。

        他朝春莲挥了挥手示意。春莲点了点头,朝着王军华走去。

        王军华站了起来,大方地伸出右手:“你好,张春莲同志!“

        春莲羞涩地伸出右手:“你好,王军华同志!“

        “你想吃点啥?这里的牛肉粉可是一绝,要不要试一试?”王军华不善于开场白。

        “都可以,我都可以。“

        点完餐,在等着煮粉的片刻,两个人又安静得没话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