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74章 沈老师
王婶终究是好奇,耳听着两人喊了小狗要出门,就赶紧跑出来打听打听。
孟桃说道:“我们昨天也是下午六点多才来到,光顾着打扫卫生、煮饭,都没留意到你们不在家呢。”
拉了拉沈誉衣袖,做介绍:“这位是邻居王婶,她当家的王叔,就是帮我们重新装修这院子的;王婶,这是我未婚夫沈誉,你叫他小沈就好。”
沈誉很有礼貌地向王婶道了声新年好,并说王叔手艺不错,帮他们把院屋修整得非常好,等见了面要好好感谢。
王婶十分高兴,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她家玩:“你王叔出去了,我大儿、二儿都在家,年纪和小沈差不多,你们能说得来——中午饭就在我家吃,还留着一个腊鸭,我炒的鸭子可是顶好吃的。”
孟桃婉拒:“谢谢王婶,小沈假期不多,明天又得走了,我们今天要上街办点事,等哪天小沈有空,再去你家玩儿。”
“才刚来,明天又走?小沈是做什么工作的?在哪工作啊?”王婶问。
“在省城,就是……当老师,体育老师。”
“是嘛?体育老师好啊,怪不得大清早就起来跑步,身体真棒!人才好长得俊,样样都好,就是省城可太远喽!”
王婶感叹着,又拉着说了几句,才放他们走了。
走到巷子口,沈誉拉住孟桃的手捏了捏:“谁是体育老师?”
“你啊。”
“那还不快叫沈老师?”
“对哦,来来小旺财,这是你的体育老师,快叫沈老师。”
小旺财:“汪汪汪!”
沈誉:“……”
孟桃早已逃之夭夭,站在几步外捂着脸乐不可支,沈誉想假装生气却绷不住,禁不住也笑了。
哪怕是情侣,大街上也不能手牵手,两人就双手插兜挨着走,一路逛看街边门市部,到百货大楼又进去瞧瞧,不买东西也对着柜台里的货物品头论足一番。
今天的女售货员态度非常好,微笑着在柜台里跟着他们走,只要是他们指点过的东西,就立马取出来,很耐心地详细介绍,即便他们声明不买,也语气温柔说“没关系”。
孟桃知道,这都是托了沈老师的福,如果是她一个人,不太可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
沈誉也很享受,当然不是因为周围环境种种,而是能够和心爱姑娘呆在一起,心里眼里都是她,耳朵里只听得见她的说话声,他心情愉悦,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却不知这样子迷惑了多少人。
从百货商店出来,沈誉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牵住他的未婚妻,因为要过马路啊,小姑娘害怕车车,那不得牵着嘛?
马路对面是邮电局,他们要打几个电话,今天没什么人来打长途,他俩一来不用排队就直接占了一个电话机,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打。
孟桃先拨给刘永胜,叫了声“刘爷爷”,那边刘永胜立刻高兴喊道:“小花花?哎哟,丫头!刘爷爷和刘奶奶正念叨着你呢,过年好哇?又长一岁了是吧?你金牛哥……诶?!这老太婆,我还说完哪!”
话筒被抢走,孟桃耳边传来一把爽朗的女人嗓音:“小花花,我是你刘奶奶啊!哎哟我的小花花哟,刘奶奶可想你了!”
孟桃笑着说道:“刘奶奶,我会去看你的。”
“哎,好好……”刘奶奶话没说完,话筒又被刘永胜抢了,老两口在那边争吵起来,一个说我要跟小花花讲话,一个说我有正事跟小花花说,你别瞎掺合。
孟桃:“……”
捂了话筒,悄声问沈誉:“你说我们老了,会不会也这样?”
沈誉宠溺地看着她:“你想要的,我都先给你,绝不跟你抢,谁敢跟你抢我揍扁他。”
“好,你记着了。”孟桃笑着说。
刘永胜不知道沈誉和孟桃在一起,在电话里告诉孟桃:刘爷爷见到沈誉的的父亲了,虽然那人有点【创建和谐家园】,不过也不算坏。
沈誉的姥爷、大舅也与刘爷爷通过电话,沈誉的姥爷、大舅在京城可是数得上的人物,尤其姥爷,可是值得敬佩的人物,加上沈誉本人表现,刘爷爷认为,他应该和孟绍安不一样,不是骗子,小花花要是真喜欢他,可以安心谈婚论嫁,需要家长出面的时候,就叫刘爷爷来。
两边说完话,刘永胜先挂了电话,估计是怕长途话费贵,没让刘奶奶继续接听。
沈誉很不满刘永胜将他跟孟绍安相提并论,不过随后听到让小花花安心与他谈婚论嫁,就又平衡了。
他自己家里的事情,在信中告诉过桃花一些,姥爷家则不方便多说,昨夜也全说了,可喜的是桃花并不以为意,等闲视之。
姥爷、姥姥要过来看看,桃花说:趁现在天气晴和,要来就来吧;再过些日子春雨下来,又要闹春耕,可就不方便了。
是以今天也往京城打个电话。
沈誉拨通了电话,虽然才刚分开几天,姥爷、姥姥接到外孙电话,还是十分高兴,只不过两老上一秒还乐呵呵稀罕着“乖孙”,下一秒听说桃花就在旁边,立刻叫沈誉:“你你赶紧让开,我们要和小花花说话!”
和刘永胜通电话之后,他们也知道了孟桃花的乳名儿小花花。
沈誉爽快地将话筒交给孟桃,孟桃心塞:能不能别叫小花花了?好出戏啊。
和孟桃通话谈了十几分钟,徐姥爷和徐姥姥当即决定,初十就来D省,元宵节要和桃花一起过!
徐姥姥特别喜欢孟桃的声音,认为有这把嗓音的女孩儿,必定善良温柔错不了,她对孟桃说道:
“桃花啊,要不,咱们趁这趟,在临水村办个订婚仪式,等结婚的时候来京城办,这就两边都顾到了,你看怎么样?”
孟桃答应了。
她既然和沈誉定了情,就是完全接受他,不会改变,订婚、结婚自然顺理成章,迟早要经历,那还等什么呢?
曾经她不敢相信男人,对婚姻并不期待,但那是前世,她可以潇洒地独自一个人过,没有人多管闲事对她指指点点;但如今她生活在七十年代,她成了孟桃花,想做单身女人,似乎不可能。
况且,她遇到的是大美男沈誉,她就是喜欢啊,命定也好冒险也罢,她愿意一试。
第175章 沈誉是个大腹黑
沈誉高兴的,要不是外面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候,他非得搂住孟桃亲几口。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便只能长话短说,挂了京城的电话之后,孟桃就拨打马丰年给的电话号码,等四五分钟后马丰年才气喘吁吁跑过来接听,孟桃就交待了茶叶的事,其它也不多说了,被人催着打电话感觉很不好。
订婚的事肯定要告诉刘爷爷他们,等明后天准备回公社再打吧,公社邮电局打长途电话的人不多。徐姥爷刚才说过,他也会给刘永胜打电话的。
这年代,通讯就是这么困难,还得再等十年,才会出现移动电话,第一批据说是砖头一样厚重的大哥大,打个电话扛块砖头,打个电话扛块砖头……想想好搞笑!
从邮电局出来,孟桃脸上露出迷之微笑,沈誉更是笑容灿烂,牵着孟桃的手过了马路,就没再放开,低头凝视他的未婚妻,眼神能溺得死人。
若是相识的人看到现在的沈誉,估计不敢认,会怀疑是遇见了一个跟沈誉长得很像的痴汉。
男女公然牵手逛街,在这座小城市可不多见,路人纷纷侧目,孟桃纵然来自后世,到底也没有沈誉那样强大的心理,但她抽不出手,此时的沈誉像个二哈似的,傻劲儿上来,紧紧握着她就是不松开。
孟桃只好从随身背着的挎包里掏出两个口罩,给沈誉戴一个,自己戴一个,蒙起半个脸,被围观也不尴尬了,然后领着沈誉逛进了黑市。
黑市人多,秩序也不比大街好,又用布兜把小旺财装起来。
刚过完年,逛黑市的人不少,摆卖的东西也很多,大家都自顾专注做买卖,没闲功夫管别人怎么腻歪。
沈誉一手揽着孟桃,一手拎着小旺财,孟桃想抱小旺财的,沈誉不让——他的未婚妻,都没抱他,凭什么小旺财有那待遇?
从街头走到街尾,大多都是粮食、布匹衣物和自制的糕点食品,还有卖药材、古董老物件儿的摊子,并没有干货山货之类。
孟桃在古董摊子边停下来,拿起人家摆卖的小梅瓶、青花盖碗、玉石印章仔细看。
沈誉姥爷家里旧物件不少,他从小耳染目濡,即便没专门学过鉴定,只凭眼力基本上也能分辨出个真假,见孟桃对这些感兴趣,就给她指点:
“印章是仿的,清代梅瓶,这儿有一道很细的裂纹,指不定哪天就坏了,青花碗缺个口,补上的,已经失去收藏价值……这摊子上没什么可看的。”
摊主是位小个子男人,开始还好声好气地招呼着,听了沈誉的话,顿时黑起脸,一把抢过孟桃手上的小梅瓶:
“给条活路吧,不买请到别处去,我还指着这摊儿换几斤米粮的。”
孟桃也无语地看着沈誉:你知道就行了,回头再告诉我,没必要全给人家点出来。
沈誉摸摸孟桃头发,扫视一下摊主和他的小摊,俯身从摊子左边一堆铜钱里挑出两枚铜钱,递给孟桃:“这个可以拿根绳子串着玩。”
孟桃便问摊主:“这两个铜钱怎么卖?”
摊主被沈誉打击的,看都懒得看,有气无力道:“给一块钱,拿走拿走!”
孟桃收了铜钱,掏出一块钱给摊主,和沈誉走出老远,才又掏出铜钱端详,一枚是“咸丰宝泉”,清代的。
另一枚则是“大宋通宝”,字迹清镌,书法秀丽,年代这么久远,肯定很值钱,但她也不能确定,就问沈誉:“这个大宋铜子钱,有收藏价值吗?”
沈誉拿过那枚“大宋通宝”,在掌中摩挲一下,又抛了抛,笑看着他的小财迷:“这个是大宋通宝当拾大钱,流传到现在,数量非常少,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前两年海外拍卖行曾经出现一枚,以几十万元拍出。”
“哇,这么值钱的?”
“你运气不错,两枚铜钱都保存得相当好,这枚咸丰宝泉也值钱。姥爷的亲家,就是大舅妈的父亲,是个收藏家,他也有一枚大宋通宝,两枚咸丰宝泉,他那枚大宋通宝有点残缺,他都宝贝得什么似的。”
“哪里是我的运气,明明是你……哦,原来你早就看见这两枚铜钱?”
“没错,走近摊子就看见了。”
“那你还敢说那种话?就不怕摊主把我们赶走,不卖给我们?”
“开门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这摊主只是个二道贩子,他不清楚这两枚铜钱的真正价值,但他干这行,肯定知道年代越久远的老物件儿越值钱。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要买铜钱,摊主必定会有所察觉,趁机加价,不肯痛快放手。我们要先干扰他的注意力,让他觉得那铜钱并不值得什么,你才能一块钱拿下来。”
孟桃:“……”
还以为你只是耿直,哪料想原来是个大腹黑,坑起人来这么狠的。
不过,孟桃可不管那么多,入手两枚价值数十万古铜钱,心里美滋滋。
蒙州城并不大,半天就城里城外逛完了。两人都没想在饭店吃饭,回到家一起动手升火做饭。
孟桃曾跟王婶打听过煤气的使用,王婶没听说过煤气罐,但知道液化气炉灶,说那可是单位干部家庭才能用上,像她们街巷居民家,基本没有的。
看来这个液化气炉灶也是要凭指标,而且指标还很紧俏,等轮到街巷居民使用液化气的时候,怕是都进入八十年代了。
所以孟桃不巴望了,就慢慢烧柴火、烧木炭呗,后世还有不少人梦想吃上柴火铁锅煮的饭菜呢,她也吃这么久了,确实很香,反正现在也不干什么,有的是时间。
吃过饭,下午就不出去了,两人在屋里休息,小旺财不满沈誉霸占了它女主人,粘乎乎搂住就不放手,这也算了,大男人竟然像只馋猫似的,偷空就又啃脸蛋儿又咬嘴唇,太过份了!
小旺财义正辞严地冲着沈誉汪汪汪叫一通,很不幸地,被那个坏人给赶了出来,还无情地关上门,它不高兴地趴在廊下火炉边,炉上茶壶里溢出缕缕香茶,很快把它治愈了,眯起眼很沉醉的样子。
第176章 狗嘴吐不出象牙
沈誉明天得回省城,极力想劝孟桃跟他走,过些天再和姥爷、姥姥一起回来,孟桃不同意,她有事情要做,而且家里金牛哥会担心。
沈誉就说那先送她回临水村,明天自己再从村里出发去省城,孟桃也不肯:从蒙州到临水村,她坐班车单程就五六个小时,沈誉再开车跑个回来,岂不是更累?她可舍不得。
他的未婚妻知道疼惜未婚夫了,沈誉感动又欢喜,一颗心软化成水,更加不想离开,把心爱姑娘紧紧抱进怀里,恨不得时光停留。
但时间再放慢,终究还是会一点点流逝,新的一天如期而来。
临别依依不舍,孟桃把一壶水和一帆布口袋苹果雪梨交给沈誉,空间里保存的,可以路上吃。
车后座放了一麻袋新鲜瓜果蔬菜,还有两坛沈厂长喜欢的酱黄瓜、番茄辣椒酱。
空间里的食材已经集满一车了,沈誉说那边催货也催得很紧,但是就不能如他们的意,太频密出货,容易露出破绽。
得再等等,这些东西是独此一家,天上人间难寻,得吊足了胃口,让他们自己争着抢着加价钱,那时才放下去。
又告诉孟桃,这生意最多做个一两年,就必须停歇,因为能吃上这些东西的,都不是普通人,他们不仅有狗鼻子,还有非同寻常的智慧,更不要说有人通法术会掐算,这不是玄幻,确实存在,他们一边享用这些珍贵食材,一边不惜代价地要追寻来源。
咱们自身实力不够,即便借用各方力量遮挡,也坚持不了太久,俗话说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总有松懈的时候,为免麻烦,最好不与那样的人纠缠。
他再三叮嘱孟桃,逛黑市要注意安全,逛着玩可以,绝对不可以自己售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