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付费】七零炮灰是个狠人作者:湘诺》-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箱十二瓶的话,先要一百箱。”

        “一百箱?那就是一千二百瓶?”

        “对,酒瓶不用贴标签,把标签留着人家回去自己贴。如果你能在你大舅那拿到这批货,我可以每瓶八毛钱批发出去,从中赚一毛二,既然我们合作,那对半分,每人六分钱。”

        孟桃随口乱说的,她把这批酒存放在空间之后,再出卖肯定不止八毛钱一瓶,甚至都不可能是一块钱,让她定价的话,起码得十块一瓶。

        酒类可不好搬运。

        张福手指乱动地计算:“六分?就是……”

        孟桃看他那激动样子,忍不住笑:“七十二块。”

        “天哪,转个手就七十二块?多长时间?”

        “老板先给了订金,够进货,立马就能结算。”

        张福眼睛亮了,但他脑子还冷静得挺快:“我争取去跟我大舅要货,如果真成,我也不能要六分,这太容易了!你给我个三分就成。”

        孟桃翻白眼:“还有嫌钱咬手的?我也不想占你便宜啊,毕竟没有证明,就像黑市交易要冒点风险的。”

        张福犹豫一下:“那,我就要五分好了,毕竟你还要发货,你才最辛苦。”

        “张福兄弟,你这样做生意可是会吃亏的哟。”

        “也就是跟你,要是别人肯定不行,说不定我要七分呢……你是女孩儿嘛,我吃点亏没关系!”张福嘿嘿乐。

        “还学会绅士精神了,有前途啊小伙子,谈对象肯定顺利。”

        “唉,别提了。”说到对象,张福顿时蔫巴,跟他好的姑娘变心了,被别的男人拐跑了。

        孟桃便又回到正题:“除了一百箱竹叶青,还要些纯米酒,要那种一缸一缸装的,度数42左右吧。”

        “陶缸装的纯米酒,有百斤装,五十斤、三十斤、二十斤和十斤,五斤都有。”

        “要十斤装的,比较好搬运,要两百斤。”

        这个纯米酒,孟桃是准备用来泡桃花酒和菊花酒的。

        “那,明天我抽个空去找我大舅说说看。”

        “好,我等你消息。”

        第二天上午,孟桃在病房陪护金牛和张爸,中午张妈来送饭,张福也跟在他妈妈后头进来,趁人不注意就冲孟桃打眼色,脸上笑嘻嘻的,一看就知道,应该是跟他大舅谈成了。

        等吃过午饭,两个伤病号睡午觉了,孟桃和张福就走出来,到走廊尽头的窗口边说话。

        张福兴奋地告诉孟桃,他大舅给安排了,明天就可以去提货。

        孟桃当场把酒款交给张福,提货、搬运全部由他完成,交待他直接找他舅爷,再租下原先那个小仓库,可以租久些,一两个月都行,孟桃说还有别的用处,买下的酒装在那里面,等孟桃去验看过,再叫人开车过来拉货。

        两天后,张福把小仓库钥匙交给了孟桃,所有的酒都搬运存放好了。

        孟桃数了七十二块钱给张福,这一脚就赚了相当三个月工资,把他乐疯了,手抖抖数了好几遍。

        正好到下雨天,孟桃骑着单车过去“验看”,实则把酒都收进了空间,另外给门窗关严实的小仓库加了把新锁,这样张福的舅爷过来巡看的时候,会以为里面还是存放着酒的。

        转眼到了星期四,明天星期五是孟桃和马丰年司机约定的日子,她得去蒙州收货,还要去杏子巷看看那个院子粉刷整理得怎样了。

        想到空间又是满满当当,再去收了这批货之后,更是要塞得缝隙都没有了,不免心累,这次真不是她贪,都怪那个马丰年,被无良小贩放了鸽子,她是看他太为难,并且他的山货质量又太好,就忍不住收了。

        收了第一批自然就得收第二批,好歹也要凑够一车啊,从张福酒厂买的那些酒,倒是临时起意,主要是想要白酒泡花酒,顺便搞一些瓶装酒,看看好不好卖吧。

      第115章 新宅院

        孟桃到了蒙州,先去火车站货场收货,马丰年早早就等在那里了,看见孟桃过来,立刻动手倒腾货品让孟桃验看。

        都是品相质量非常好的土特产,总数千斤多点。

        三十斤茶叶,红茶、绿茶和白茶各十斤。

        孟桃不懂茶,只看包装上写的特级,就认为是好的,她相信马丰年,至少目前马丰年都是很诚信的,不会以次充好地骗她。

        当场结完货款,依然是马丰年先走,孟桃关门在货场小货棚里呆了一两个小时,慢慢整理货物,看准外头场地车来人往搬运最忙乱的时候,就直接收货进空间,离开。

        在街上转了几圈,看见个副食品店,拿出钱和票,进去买了一包挂面和一斤鸡蛋,放进挎包,再另外买了条三斤左右的草鱼、一只烧鸡、一斤卤猪头皮,和五六个苹果雪梨装网兜里,拎着慢悠悠朝杏子巷走去。

        九号院子的蓝色木门锁着,孟桃就走几步去推开左边虚掩的十号院门,锈迹斑斑的铁门吱嘎声响,没等她喊主人在家吗,王婶就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见孟桃,笑着甩了甩手上的水道:

        “我说呢,今儿一大早地左眼跳,肯定有好事,可不就小孟姑娘回来了!”

        孟桃喊了声王婶好,顺眼儿打量一下她家院子,比自己买的九号院大一点,正屋就五间了,还有整排的厢房,厢房廊下晾满衣裳,看来家里人口不少,空地堆放很多杂物,院子才显得狭小杂乱,地上没有铺地砖,只从院门到正屋铺了条半米左右宽的水泥路,雨天走着不脏鞋。

        王婶把孟桃迎进正屋,屋里跑出三个小萝卜头,大的五六岁,小的才刚蹒跚学步,大概也就两岁左右,穿着棉衣棉裤,一个个圆滚滚的,为防弄脏衣裳,都给穿件大人衣服改制的围裙。

        王婶笑着说五六岁那个是她最小的儿子,三岁和二岁的分别是外孙和家孙,这两天不是下雨嘛,天气太冷,小儿子和两个孙孙都不想去幼儿园,留在家里让她看着,三个娃就差没上房揭瓦了,快把她给烦死。

        孟桃把手里拎的鱼、烧鸡、猪头皮和水果递给王婶,家里有小孩,少不得又从挎包里掏出一斤水果糖:

        “这几天王叔王婶帮忙收拾院子,辛苦了,我怎么着也应该招待一顿饭,可是那屋里还什么都没有,只能买些菜麻烦王婶自己煮了。”

        王婶推辞两下,便接着了,笑容满脸道:“小孟姑娘真是太客气,那一会,午饭就在我家一起吃吧!”

        孟桃说:“不了,我还得上街买些家用物什,现在就想先看看院屋整得什么样了。”

        “行,我这就给你拿钥匙。那屋子啊,全给粉刷好了,天花板换了,电线也换新的,门窗按原色重新油漆过,我还说有材料呢,怎不把屋外墙也给刷刷白?你王叔说我不懂,人就是要留着红墙青瓦的才好看,是不是这样啊?

        粉刷、油漆过了两天,我和你王叔才开始把屋里屋外、窗玻璃都打扫擦抹得干干净净的,院子里也给清理了,花盆按你说的,都没动,你王叔把排水暗沟也通过了,厕所都刷白白的……喏,钥匙在这,你去看,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了,你看好小孩,可别让磕着碰着。”

        “哎,行!那等你看完了,过来跟我说说。”

        “好的。”

        孟桃拿钥匙走出去,打开九号院门,现在是自己的院子了。

        院里地上枯枝败叶清扫掉,花架子也重新修理过,削剪了垂挂的枯枝,整个院子显得宽敞整齐,看着很舒服。

        屋里屋外都检看一遍,粉墙雪白,地板光亮洁净,基本如王婶所说,全弄好了,王叔手工很细,刷墙、油漆都挑不出毛病,厨房按照孟桃要求,重新砌了灶台,打掉黄色瓷砖,贴上纯白色的……夫妻俩别的不知道,领了活就用心做,这点不错。

        接下来,就是要添置一些家具,还有基本的生活用具。

        孟桃把屋子和院门锁头都换上新的,锁了门又去左邻家,王婶正在大呼小叫处理几个小孩之间的官司——抢果子和糖块引发的。

        看见孟桃进屋,王婶忙丢下小孩们,走来和她说话,又拿了糖罐,要给她砌杯白糖水。

        孟桃摆手表示不用,和王婶结清了他们夫妻干活的工钱,王婶很喜欢新邻居的爽快劲儿,极力要留她吃饭,孟桃婉谢了,说下次吧,还有事要去办呢。

        从王家出来,见对门的赵阿姨和几个女人站在路中间说话,赵阿姨看见孟桃,忙打招呼“小孟姑娘”,并招手叫她过去,孟桃笑着问了好,表示自己还有事,不顾几个女人眼睛盯着她看,径直往巷子外走去。

        听到身后七嘴八舌,有询问这就是新邻居呀?这么年轻,谁给她钱买宅院?也有说这姑娘眼睛长头顶,看不起人呢,什么了不起的?

        孟桃只当没听见。

        她知道这个年代的邻居,关系非常好,人情往来密切,能彼此敞开大门互相接纳,基本上没有什么隐私。

        她又不是什么反社会人格,当然乐见邻里友好,但要看情况,各人有各人性情,不是什么人都能合得来,也不可能一见面就可以亲亲热热的。

        超出她底线的事,她是不愿意干的。

        孟桃先去了家具厂的门市部,有现成的家具摆卖,国营厂家就这点好,绝不会弄虚作假,什么档次产品标什么价位,真正的一分钱一分货,童叟无欺,所以就算孟桃不懂木料,也能根据价位买到中意的家具。

        家具厂派了一辆中型拖卡车送货上门,两名工人跟车过来卸货,隔壁王叔中午回家吃饭还没出去呢,也带了他四儿子过来帮忙搬运。

        安顿好家具,孟桃锁门出来,看见王叔有个用单车带的三轮车,就向他借用上街买东西,王叔怕孟桃不会骑三轮车,让他四儿王建城跟着一起去,还能帮拿东西。

        王建城十七岁,牛高马大的,不爱读书,跟着他爸爸做学徒工,王叔教他喊孟桃“孟姐姐”,他挠头不好意思,觉得孟桃比他还小,孟桃笑说自己跨年就进二十岁,王建城只得喊了声“小孟姐”。

        两人坐着三轮车,一路闲聊去到供销社,锅碗瓢盆水壶等厨房用具什么的来一套,就算不常住,一个宅屋,这种东西总得有。

        其它的扫把、拖把、洗脸盆、提桶;

        木炭、火炉也要买,老人家说的,入伙入伙,要烧一炉大火才能家宅兴旺,就算是迷信说法,但大冬天,孟桃很喜欢玩火的。

        城里有供销社又有百货大楼,市民讲究的,爱去百货大楼买卖东西,觉得供销社的货物低档,其实差不了多少,有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孟桃就没去百货,直接在供销社买了两床棉被、床单蚊帐等,洗漱用品、换洗衣物空间里存放着些,不用买。

        王建城把堆满三轮车的货物拉回来,帮着孟桃一起搬进屋,孟桃见他跑呼呼的,家里也没开水喝,顺手就从挎包里掏出一个苹果给他解渴,王建城也不客气,揣着果子回家了。

        一回到家里,就被他妈拉着问隔壁姑娘都买了啥?王建城哪能一样样数,只捡几样说,王婶啧啧连声:“这小孟姑娘,就是太年轻啊,花钱大手大脚的,啥都要买,不知道精细过日子。”

        王建城说:“那还能不买啊?屋里空空什么都没有,不买怎么住?吃什么?”

        王婶就走去隔壁看新鲜,过一会又回来,撇着嘴:“院门都栓紧了,喊也不应。”

        王叔道:“人在屋里整理东西,哪听得见你?就听见了也没空,你别去打扰。”

        “打扰啥?搬搬挪挪的,摆放东西不要人?我去了还能帮她忙呢。”

        “你又不知道人家想怎么摆,年轻姑娘跟你老娘们眼光不一样。”

        “你个糟老头,说得好像你知道似的。”

        “我也不知道,总比你看得明白:这小孟姑娘不一般,她跟你们这些长舌妇凑不起来的,平时没事少去招她,会烦了你。”

        “啥不一般?我长舌妇,小孟还乡下来的呢。”

        “乡下怎么啦?人家小姑娘一下子就掏出几百块买宅院,我们能办到?”

        “说的也是啊,小孟一乡下姑娘,怎么这么有钱呢?她哪来的钱?”

        “她一小姑娘,肯定不能是偷的抢的,人家里有钱你管得着?”

        “改天我得问问她,是不有啥赚钱好路子。”

        “你可不要啊,多嘴多舌。”

        “就问问怎么了?”

        王建城坐在门口啃苹果,说道:“妈你不要问,我告诉你:刚才在街上小孟姐和我说了,她是乡下的没错,可人爷爷是退休老干部,有补贴的,给她攒了嫁妆钱,她以后想在城里过日子,所以就拿来买院子了。”

        “哎呀呀!这败家姑娘,嫁妆钱都能花掉,将来婆家可不得嫌弃啊?”

        王叔:“……”

        王建城:“……”

        嫁妆钱买院屋怎么就败家了?这也是财产啊。

        王婶从儿子嘴里打听到小孟姑娘钱的来源,解了惑,没新鲜感顿时就无聊了,又抱怨儿子:“我特意藏着的果子,你怎么就找到吃了?那是要留给你二哥明天走礼的!”

        王建城把苹果吃完,连核儿都啃了,太好吃了吃不够:“我可不知道你的果子藏在哪,这是刚刚小孟姐给我的。”

        王婶:“……”

        那边孟桃可不知道自己成了王家议论的话题人物,正如王叔所说,她在屋里忙着呢,确实没听到有人喊门。

        搬挪家具,摆放物什用品,窗帘还没来得及缝,先按窗子尺寸剪布挂上遮挡,哪天空了再拿去缝纫社车一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3: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