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空间松针露水收集了一个搪瓷脸盆后,孟桃在长竹竿另一头绑上葫芦瓢,慢慢地一点点舀出来,去公社供销社买个新陶缸,专门盛装松针露水。
她先尝过的,果然如所想的那样,好喝,口感清冽甘爽,含带着若有若无松枝香,开始是慢饮一小口,再到一大口,然后到半杯,身体并没有发生什么奇异现象,就是感觉喝下去,整个人舒服极了。
拿来煮饭做菜味道特别好,对身体不用说肯定是有好处的,看知青们只吃了一点点当调味,一个个就精精神神的,状态跟以前大不一样,当然这也跟他们平时经常吃到孟桃给的食物有关,比如帮孟桃干了什么活儿,孟桃就多做饭菜,请大家吃一顿,或是正在吃糖时被撞见了,那又分几颗出去,这些都是从空间出来的。
钱亮的鼻炎好了,时常感冒的何慧娟也忘了感冒是何物,徐国梁在吃饭的时候提起他的痔疮好像消失了,反正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上厕所顺畅极了,都不发作了,一桌子人皱眉头瞪他,蒋丽梅骂他恶心,何慧娟直接踹了他两脚,徐国梁不当回事地呵呵乐。
孟桃平时跟知青们一起上工,回家了一起做家务活,需要时大家互相帮忙,但她没跟他们搭伙吃饭,知青们邀请过的,她拒绝了,理由很直接:我以前在田家吃了大苦头,营养不良体质太弱,需要吃小灶补充营养。
所以她做菜时不吝啬用油,拿糖票布票跟村里大娘换鸡蛋,泡奶粉吃奶糖,时不时地蒸两块腊鸡或香肠,知青们发现了也都见惯不怪,毕竟人家可是收到省城寄来的两个大包裹,好东西能少得了?
油水足、营养也没白吃,看她身体越来越好,长肉了,力气挺大,皮肤逐渐细腻白晰,连干枯毛躁的头发也顺滑了,脸蛋白里透着粉红,健康俊俏的模样儿,跟刚走出田家那会真的是判若两人。
孟桃对几个知青“舍友”也挺满意,虽然每人性情不同,各有各的脾气,偶尔会闹点小矛盾,但都不是极品,不扯无中生有的是是非非,三观还算端正,大家彼此相处得不错。
唯一不好的是,八个知青竟然都是高中文化,而且还都是成绩很好那种,赵明要为孟桃“开小灶”,其他人纷纷加入教学,孟桃开头就为自己立了个热爱学习人设,这时候肯定没法拒绝了,被这么多个“老师”围着,最后还要配合,每次被测试都拿满分,完美演绎“神童是怎样出现的”,简直苦不堪言。
第57章 深山老林扛木头
冬日晴暖,艳阳高照,这时期最适合修整房屋,修好了,等到腊月刮大风下大雪,来年开春打雷下雨的时候,才能住得安稳。
临水村目前大多数房屋是泥夯墙、茅草盖顶,有几户人家好些年没有修整屋顶,都漏了,打算要扒掉旧屋顶,换下腐朽的檩条重新加固并铺上新茅草,这对于一家一户来说是个大工程,需要依靠集体才能完成。
生产队正好也闲着没什么活儿,就组织社员,男的进大青山深处的森林扛木头,女的就在山外围割适合盖屋顶的茅草,这算是义务劳动,互相帮助嘛,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队里不记工分的。
不过轮到为哪家扛木头和割茅草,主人家就要管饭,管三顿,早中晚饭,通常是早上和中午随便吃,管饱就行,晚饭就要有点荤腥了,肉啊鱼什么的,自家养有鸡的,一般都会宰两只鸡招待。
孟桃和知青们响应生产队号召,参加了互助小组,但她不想去割茅草,她要跟着男人们去大山深处扛木头。
包顺风开始不同意,孟桃软磨硬缠,又有几名知青帮忙说项,表示会互相照应,包顺风也知道孟桃近来身体挺好,有那么点力气,能挑起重担跑得呼呼响,进山扛根木头没问题,就由着她去,但告诫她和知青们要老老实实跟着大家伙儿走,不经开路的地方一定不能踏步:
“深山老林里到处是沟沟坎坎,上边覆盖野蔓杂草,密密麻麻长得比人还高,根本看不清楚,通往老林子的只有一条道,平常没事谁都不会进那深山,只有在这种时候,需要砍木头造屋了,请老一辈人去辨认开了路,才能进去,以前有后生仔逞强自己去闯,结果摔下山崖,找十天半个月才找到,人都让野兽啃得只剩骨头……这不是闹着玩的!”
孟桃连连点头,这个她早跟队里的大妈大婶们了解过了,自己也有眼睛看,那深山老林绿蒙蒙的望不到边,真没胆量钻进去,一怕跌下山崖丢了小命,二怕迷路出不来,被野人抓走——这是大妈大婶们说的,还说并不是故意恐吓她,深山里除了黑熊和狼、野猪猴子,真的有野人,又高又壮比黑熊还可怕,旧社会的时候村子里丢失过一个姑娘,就是被野人抓去当媳妇了,还生了小孩,那孩子全身毛毛的!
大妈们说的跟她们亲眼看见了一样,不过听着确实有点心惊胆寒。
所以平时孟桃虽然经常上山,也只是在外山砍砍柴,捡些野果子而已。
这次趁着扛木头的机会,孟桃想去见识见识这片深山老林子,队里有五户人家需要翻修屋子,那么扛木头至少得持续五六天,大队人马一天往返一趟,到时那条山路杂草再多都会踏平,要是感觉危险不大,整个冬天,她还可以再进去几次,也许能有什么收获呢。
第一天,为村东头的林家扛木头,林家煮了玉米糊糊,蒸杂粮窝头做早饭和午饭,扛木头的中午肯定回不来,就给每人带上两个窝头加半根水萝卜、两条咸菜头,当午饭。
一行四十多人上了村后大青山,走到半山腰分成两部分,二十多人继续往高处走,要进深山去扛木头,二十个女人则分散在半山腰寻找合适盖屋的黄茅草,每人割三担,挑下山即可。
扛木头的逐渐进入深林,孟桃走在队伍中间,她穿着旧衣裳,背个水壶,腰间系根绳子,绳子上拴挂柴刀,这是上山基本配备,大家都一样装束,不过有的人不带水,不是每户人家都有野外水壶,不带水的渴了就只能忍忍,山上倒是有泉眼,得遇见才行,有时离太远也喝不上。
前头开路的是两位五六十岁的老社员,他们大清早就先上山了,所以现在是有路走进深山老林的。
孟桃一边走着,心里暗暗吃惊:幸好她没有傻大胆独自闯深林,这植被下面的地形真是太危险了,到处是悬崖、深涧,有的路段简直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峭壁上的单边路,最多只有一米宽,要十分小心地过去,根本不敢往下看;顺着长歪的千年老树的枝干走过深不见底的沟壑敢不敢?好在孟桃在空间石台上锻炼这么久,克服了恐高症,不然她还真的不敢过去。
回头看几个男知青,一个个吓得脸色青白,钱亮还死死揪住一个本村后生哥的衣角,孟桃忍不住笑了。
他们这个样子,一会扛着木头回来,这些危险路段肯定是过不了,得要本村人帮忙扛过去。
等终于到达林子里,地形却又好多了,有斜坡也有平地,而且因为树高林密,腐叶层厚重,底下杂草长得并不高,林木稀疏的地方还有很平坦的、毛绒绒的草坪,草坪上错落有致长着一团一团的矮小树丛,天然好景致,孟桃想像春天的话,点缀几丛野花会更美,如果不是披荆斩棘而来,还以为这里是个公园呢。
男人们开始砍树,孟桃想着独自四处去转转,被包顺风喊住,不准她乱跑,说这山林里有野兽的,曾经下山伤害过人畜、糟蹋田地里的粮食,前几年公社武装部的人组织人员进山打野兽,但野兽也会跑,打不到几只,狼啊黑熊野猪猴子什么的都有,据说还有人听到过虎啸,为防出意外,人都尽量聚在一块不要走远。
包顺风指了指不远处低矮的杂木丛,说道:“想撒尿去那边躲着,喊一声,没人看你!”
孟桃:“……”
这是什么奇葩队长,真是服了。
旁边几个年轻人全都笑起来,有人问:“包叔,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喊一声‘我要撒尿了,别过来’?”
包顺风严肃脸:“得喊!反正有姑娘在,你们都给我避着点,不然就是耍流氓!”
徐国梁调皮道:“这叫发警报,不喊一声就乱撒尿的,罚款!”
众人哄堂大笑,孟桃干瞪眼,都不知道自己脸红成什么样,总之火烫火烫,一个女人混进男人堆真的好尴尬,是她考虑不周,草率了。
包顺风怕孟桃不听话,指定几个年轻后生跟她做一组,看住她,孟桃就歇了往远处走的心思,只在这片林子里转转,却也让她发现了不少药草,孟桃花记忆里认得的,有两三样孟桃自己也认识,野生田七和两面针、板蓝根,以前去植物园游玩时近距离看到过。
第58章 小小收获
孟桃钻在杂木丛中用柴刀挖药草,其他人远远看见只以为她在玩,都不管她,她也是看着没人注意,一棵两棵地扔进空间,等晚上回家了再收拾好,改天拿去公社收购站也能换点钱。
这片天然生长的树林,是临水村和附近几条村子修建房屋或做家具,定点采伐的地方,林子里许多树桩,从空隙处能看到对面几个山头,也全是森林密布郁郁葱葱,几座大山中间隔着一条深涧,这些树木如果能砍伐运出山,可是不可估量的大笔财富,目前可能还没有这个需要,等若干年后,人们必定会开发这片深山,从涧底开一条大路进来,把木材运出去,也就是多绕点远路而已。
只希望这期间不要出现意外,林火什么的很可怕,火烧山,人为的可能性极少,就怕雷电引起,那就可惜了。
中午,人们啃完窝窝头,小歇一会,又继续砍伐,就连孟桃也自告奋勇参与砍了几棵树,不止是砍下今天要扛的,多砍倒些树木剃掉枝桠,明后天扛起能少些水份,省点力气。
到下午三四点钟,各人扛起一根木头,循原路下山,一路上彼此注意间隔,怕碰到,又互相呼喊叮咛要小心,特别是到了那些个危险路段,都要等人齐了才继续走,几个知青除了赵明、徐国梁和江晓东能坚持自己扛过深涧和峭壁,孙玉堂、钱亮则是由本地后生哥们轮流帮忙。
孟桃自己扛过来了,过深涧时她虽然生出少许怯意,但有力气能稳住。
回到村子里,太阳也下了山,时间掌握得刚刚好。
吃过饭回来,烧着水准备洗澡,进房间拿换洗衣服剥了颗奶糖塞嘴里,在林家其实没吃饱,只舀了小半碗高粮粥喝,人多,一大锅粥应该是够每人一碗,但窝头和肉菜瞧着很少,怕不够吃,她就没动。
夜晚十点钟,孟桃和赵明从扫盲班回来,院子里静悄悄,知青们白天劳累,都在屋里休息,赵明也回宿舍睡觉去了。
孟桃本来不想弄出动静影响别人睡觉,可是禁不住肚子饿,就拿着煤油灯进厨房,用小火炉煮碗面疙瘩,拿出空间里的几片大白菜,又切半根香肠一起煮,再来点自制的辣椒番茄酱,美美地吃了顿夜宵。
吃饱了收拾好厨房,洗漱完毕回房间,关好门窗吹熄灯,听了听外边动静,闪身进入云海空间。
空间里没有四季之分,如今是绿意盎然、花团锦簇、果实累累,都分不清到底算春天、还是夏天抑或秋天?反正不是冬天了,因为没有冰雪也不寒冷。似乎发现了孟桃的这个石台被绿植层层环绕,天空中偶尔还会云开雾散,露出点点金色阳光照耀一下。
两树桃花早就开了,感觉花期有点长,其它的南瓜黄瓜番茄辣椒和大白菜都收了几茬,菊花也摘了又再开,后来扔下去的苦瓜、葫芦种子也长成爬了上来,桃花盛开之后却一直没凋谢,孟桃都要怀疑这是不是公桃树,只能观赏不会结果的。
经过很多次上山砍柴,木柴都已经清理出去,但空间依然显得仄逼窄小,没办法东西就是多,加上三五天就要采收一批果蔬,吃也吃不完,只能保存着,都堆放到最边沿了……只能说这个空间有点悲催,遇到了孟桃这么个仓鼠一样的贪心俗人。
南瓜黄瓜番茄和菊花爬上架子,辣椒直接长成树,树冠就在平台边,很好采摘,石缝里的大白菜,孟桃也想到了办法,用竹竿抓篱和绳子,伸下去把石缝里的大白菜【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再播种,每一茬蔬菜靠的是雾气浸润,生长速度相对慢,第二茬之后,孟桃收集到了松针露水,就试着直接泼洒些露水下去,眼看着白菜们像快镜头似地疯长,有点怕,主要是太丰收了石台装不下,于是就不主动洒松针露水了,但也长得挺快,每茬都有十几棵,棵棵长得半米多高,白白胖胖嫩嫩的好不喜人。
南瓜黄瓜和番茄辣椒也是这样,品相太漂亮,不好拿出去卖,黑市也不敢,想想都知道必定会遭到追问,特别又是在本地,农村人最想要的是什么?高品质的种子啊,人家真的想追查你,是能找得到的。
所以这些蔬菜,孟桃只能先存放着,一部分做了泡菜或酸菜、番茄辣椒酱,去几次公社供销社,买了大大小小十几口陶缸,空间里装不下,还放了七八个陶缸在堂屋后的小杂物间里锁着。
孟桃进空间把白天挖的药草整理分类,竟然有五六小捆,除了田七、两面针少了点,其它的药草每捆都有三四斤重,也算小小收获。
第二天,是梁家要木头和茅草。
今天上山的队伍里加入三个社员,昨天他们没来,说是家里有事。
两个姑娘余小敏和周翠梅,也要和孟桃一起跟着男人们进深山扛木头,包顺风觉得山路基本开好了,女人也可以进山,就让她们跟上,和孟桃有个伴。
三个姑娘平日都是扫盲班学员,有点话题,一路吱吱喳喳,笑声又尖又脆,吵得山林里都热闹起来。
到林子里,男人们开始砍伐后天扛的木头,孟桃有了两个女伴,也不过去凑热闹了,周翠梅是周翠玲的堂姐,她说前两年冬天跟她爸来过山林,知道一个地方有野山楂和野梨,其中一棵山梨果特别好吃,经霜了,脆甜脆甜,拿些回去煮熟更甜,还绵软糯口别有风味,于是三个姑娘瞅着包顺风不注意,溜出这片林子,穿过草坪进入右侧边的密林。
跟着周翠梅,在林子里一直往坡下走,先是遇到了两棵山梨树,果然上头挂满鸡蛋大小的山梨,果子是真的多,但树长太高,有点难爬。
孟桃让她们两个闪开远点,自己抓着柴刀比划一下,然后用力往树上扔去,顿时落下一阵山梨雨,惹得余小敏和周翠梅一阵欢呼。
第59章 野猪来了
三人各抓起一个梨子咬,却并没有多少汁水,又酸又涩还硬梆梆,周翠梅皱着脸,连说不是这棵梨树,一定找错地方了。
余小敏直喊:“酸倒牙了”,朝孟桃伸手,让孟桃把水壶拿下来让她喝两口漱漱嘴。
孟桃把水壶给她:“我都还没喝呢,不许把嘴巴贴上去。”
余小敏说:“我知道我知道!”
扬起脖子举着壶口猛灌,喝进去两口倒是泼出去不少,都洒到脚下草地里了。
周翠梅骂她:“慢点行不?泼出去这么多,光给你喝,别人都不喝了?”
说完抢过水壶也仰头灌两大口,又泼洒了不少,一边把水壶递还给孟桃,一边咂着嘴巴夸赞:“好喝!桃花你这水是从西岭挑回来的山泉吧?”
“是啊。”孟桃随口回答,心想这开水里兑了空间松针露珠,能不好喝嘛?
她搜寻记忆里,村西岭还真有一口山泉,是从山石缝里冒出来的,冬暖夏冷,水质清纯口感极好,只是离得太远,村里人逢年过节才会去挑担水回来吃用,周翠梅这话倒是提醒孟桃了,好借口呢,以后时不时过去打点泉水回来。
余小敏说了句:“开水里好像还放了什么?有点药味儿?”
“什么药味儿?放了几朵晾干的野菊花。”孟桃说。
“野菊花也能喝吗?”
“当然能喝,你说药味儿也有点对,野菊花就是一种药,能去火、养肝、让眼睛明亮。”
“真的?哎呀,山上大把多野菊花,我都不知道,那以后也要摘些……要怎么做才能喝?”
余小敏求教,孟桃就告诉她制作菊花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周翠梅在旁边笑道:“桃花,你以前婆婆教的吧?那女人偷着从土医那里学认草药,结果是半桶水,把全家搞得……你可别学她哟。”
余小敏推了周翠梅一把:“瞎说什么?桃花不是那样人。”
“我这不提醒桃花嘛?”
孟桃:“……”
郁闷了,会制个菊花茶也能跟王水凤沾上边,看来她真的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认识些草药。
说着话,孟桃举起水壶灌了两口水,昨天也背了一壶水,几个知青和村里的两个后生哥跟她一起喝的,大家都一口一口挺小心,没有泼洒,今天这两个姑娘大手大脚喝一半泼一半,明显都是“败家丫头”,她现在不喝,等一下怕就没有得喝了。
喝完水把水壶拧紧盖背好,孟桃跟着周翠梅余小敏继续朝林子深处走,去寻找山楂。
两个姑娘性子急,平常也是惯常上山割草砍柴的,身体健壮灵活,在林子里走得飞快,一边用手上的柴刀砍开挡道的杂木,孟桃刻意落后几步,时不时从草丛里拨出几株药草放进空间。
走过一个被低矮荆棘丛遮挡的土坑,她不经意地低头扫看了一眼,又再仔细认真看,确定是记忆里的某样东西,心里暗喜,刚要钻进去,却听见前面周翠梅高兴地高声嚷嚷:“找到了找到了!桃花?桃花快来,快点过来啊!”
孟桃只好暂时不动那些药植,先赶过去,原来她们俩找到山楂树了,有三四棵,红艳艳的果子,一串串挂满树十分漂亮,摘一个尝,还是酸,不过味道口感比刚才那个山梨子好得多,至少它不是硬梆梆的。
这个摘回去煮水,加点糖,是非常好的消食茶,还能降血压、健脾胃,如果有耐心,制成山楂糕、果皮丹,更好吃。
周翠梅从衣袋里掏出个布袋子来,见孟桃和余小敏没什么东西装,就叫她们跟她一起摘果子装满布袋,说回去做成糖葫芦,给她们一人送两串吃。
余小敏家里有好几个弟妹、侄子,也想弄点回去给小孩们啃着玩,她没准备布袋子,却胜在手巧,直接就地扯了一把细藤蔓和柔韧的杂草,坐在地上当场编织出一个粗糙但很实用的“网兜”,看着能装不少果子。
孟桃负责爬上树,摇树枝震落果子,周翠梅和余小敏在下边忙着捡,很快把袋子和“网兜”都装满,孟桃在树上趁她们埋头捡果子,自己也连撸带折收了不少进空间,她以前喝过山楂苹果茶,味道不错,有材料有空闲自己也可以煮来喝。
往回走的时候,孟桃还惦记着那片荆棘丛下面的东西,看样子数量很多,如果让周翠梅和余小敏看见了,周翠梅又会说她,很快山上这些人和村里的人们就全都知道孟桃花的确认识草药,是跟田水凤学的无疑,她可不想让人们有这样的认知,于是决定不声张,反正这几天都要上山,哪天方便她再来取走。
周翠梅却还在想着刚才的山梨,她跟孟桃和余小敏商量:“我们摘些山梨回去吧,生的不好吃,回去煮熟味道真的很好,不骗你们。”
余小敏不吱声,估计也觉得可行。
孟桃反对:“明天再摘吧,你们等会还要扛木头,这两袋东西就够你们拿的了。”
周翠梅说道:“我们把袋子系在木头上,就像挑东西一样,不难拿。”
“没有袋子装了啊。”
“小容会编藤网,再编两个就是了。”
孟桃没话说了,心想只要包顺风队长不催着下山,那就无所谓,摘就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