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早上起来就跑去跟包顺风请假,要上公社买棉被,大队长又啰嗦她几句,放她去了,还让去公社运东西的手扶拖拉机顺路捎上她。
孟桃一路上差点没被震晕,想像一下手扶拖拉机在坑洼不平的机耕路上跳跃前进的场景,真是欲哭无泪,早知道她就不坐这个了,周翠玲要借给她单车的,是她觉得拖拉机更快些,回来能捎带更多东西还省力,结果……果然贪便宜是不行的。
公社集镇很小,就一条弯弯曲曲小街,从街头到街尾,邮电局、派出所、供销社、收购站,还有个集体米粉店,都在一条线上,孟桃依照孟哲翰嘱咐,去邮电局给他寄封信报平安,就和田家母女不可避免地碰上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孟桃穿了一套省城买的米黄色秋装,制衣厂做的成衣,版型正,款式是时下流行最好看的,她头发剪短露出额头和眼睛,显得清爽利落,加上是换了芯儿的,气质风貌不同以前,看上去俊俏可人,非常有精神。
这样的孟桃花,让王水凤大吃了一惊,而田雅兰则是眼里喷火,恨不得把孟桃花身上的新衣裳统统扒下来——贱皮子!这么贵的衣服只有城里姑娘才穿得起,就她也配?
刚才打电话给三嫂,正好三哥来接三嫂下班,两边一说就都明白了:孟桃花哪有本事买衣服?还不是抢了自己三哥三嫂的钱票,真是臭不要脸!
眼看母女两个气势汹汹要扑过来,孟桃指着她们:“给我老实站住!你们再敢靠近一步,我就大声喊,让大家都来看看临水村田家娘俩的真面目。还有,那边就是派出所,你们尽管过来,两个打一个,准保能让你们进去关几天。”
母女俩一时被她唬住,忙站定脚,王水凤恨声骂道:“孟桃花,贱皮子!你害得我们家还不够吗?你不得好死!”
“王水凤老【创建和谐家园】,谁害谁,你心里明白!我在你们家吃苦受累做牛做马,结果却被你们作践、残害。我好比那杨白劳的女儿,田志高就是黄世仁,你是黄世仁的地主婆老娘,你们才没有好结果,你们该得的报应还没完呢!”
王水凤气了个倒仰:这是扯到哪里去了?她怎么就成黄世仁的地主老娘了?
孟桃说完就往供销社走去,她才没空跟她们扯皮,在供销社买了两床棉被、半袋棉花和一些日用品,她得分批搬运到拖拉机上去,现在是最后一趟。
田雅兰不服气地蹿过去抓她,孟桃避开,嫌弃骂道:“离我远点,你这个麻疯病,会传染的!”
几个从供销社出来的路人听见,齐齐看向田雅兰,刚巧田雅兰为了不让人认出来,大阴天的戴个大草帽,身上故意穿着她妈冬天的大罩衫,捂得严严实实,而边上的王水凤也是同样用头巾捂得死紧,真的很像那么回事。
这年月缺医药,传染病可不好治,染上了只有死路一条,几个人同时用手捂紧了口鼻,远远避开。
田雅兰急忙大喊:“不是的!我不是麻疯病!”
但谁听她的?人们只管绕开她,一哄而散,跑得要多快有多快,边跑还边喊:“是麻疯病啊,被传染了可不得了,千万别靠近!”
正要走来供销社买东西的人们都被吓着了,远远站开,大声喊:“怎么让麻疯病跑出来?快去报告公安,赶紧抓走啊!”
田雅兰气急败坏,偏偏越急越说不清楚,关键是别人都不听她的,她气得哇哇大哭起来,王水凤恨毒了桃花,想跑去追打,但众目睽睽,又怕公安真的会来,到时不得不露出脸面,万一有人认出她们母女,只会更加丢人,还是赶紧拉起田雅兰,先离开这个地方再说。
第39章 上山砍柴
孟桃又跟着震天响拖拉机回村,车斗里运了几包化肥,有点重量压着车斗倒是没那么弹跳了,孟桃坐在用厚牛皮纸包着的棉被上,她除了买两床新棉被,半袋弹好的棉花准备做枕头和冬天穿的棉袄,还买了一个小号钢筋锅煮饭用,一个炒菜的铁锅,和一个烧水的大铜壶,摞在膝上宝贝一样抱着,不然得颠坏了。
另外还买有一个小风炉子、几个碗碟、一个洗菜刷碗的陶盆、一斤粗盐,凭油票买到两斤菜籽油,装进空间了。
切菜砧板、筷子勺子锅铲,菜篮子、背篓什么的,村里有木匠和篾匠,这些容易办到。
当初王水凤让孟桃花搬去田家时,把日常用的锅碗瓢盆也都拿走了,现在知青们用的厨房用具并不是孟家的,幸好周世安和包顺风以孟老爷子尸骨未寒为由,拦着不让动家具,不然也要被王水凤搬走一空。
脸盆水桶暖壶之类,在省城买好了,从空间拿出来就行,今天去一趟公社,孟桃谢绝周翠玲陪同,也是为了方便行事。
拖拉机到大队部仓库前停下,拖拉机手忙着扛化肥去放好,孟桃顺势找仓库保管员借扁担和两个大箩筐,把所有东西都装上,挑着回家了。
眼看快到中午收工时间,孟桃也不忙着归置东西,全部都锁进房间,换了套旧衣裳,先去归还扁担和箩筐,然后趁着包顺风大队长没回来,拿着把柴刀上了村后头的大青山。
要是被包顺风看见她,肯定又得喊她跟生产队上工去,那可不行,她的事情还没做完呢。
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孟桃并不觉得累,依然腿脚有力,精神十足,此时深深体会到空间对身体的好处,前世她都没有这样的体力,而以前的孟桃花虽然干惯农活,爬山下地没问题,但她前些天受过伤,被田香兰敲那一下都脑震荡了,没有空间的话绝对恢复不得这么快。
孟桃上山是为了砍竹子,她昨夜进空间,看到那些瓜豆秧都爬上石台了,得搭好架子,要不然,才十来平米的石台都不能落脚了。
在省城收的那些古董桌椅,老是堆放在空间里也不是办法,太占地方,可又不能放出来,都是古董级别老物件,放出来必遭劫难,只好先这么堆放着吧,还要放几年呢,也是愁人得很。
找到一片青翠竹林,孟桃砍了三十多根儿臂粗的长直竹子,剃去枝叶,也不管它长长短短的,一股脑全收入空间,等晚上再进去搭架子。
砍了竹子,就该去砍柴了,都上了山,总得挑担柴回去,烧水做饭可是需要柴火的。
孟桃在山林里捡拾了一堆干柴枝,用藤条捆成两捆,这些挑回去晚上就可以烧用了,然后又去杂草丛中砍杂木生柴,干柴枝是从大树上自然掉落,比较细脆,生柴粗壮坚韧,晾干之后耐烧,孟桃能懂这些,也是从孟桃花留下的记忆里得知。
砍柴也会上瘾,特别是遇上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好柴火,简直不想停下来,偶尔还会碰到野生柠檬树,满树的柠檬果,有的果皮还是青的,有的已经呈金黄色,光闻闻气味就香得很,孟桃摘了不少放进空间,开水里加一片柠檬好喝得很,还可以做腌渍柠檬,糖渍盐渍都行,有鸭子的话,还可以煮个柠檬鸭吃吃……孟桃越想越馋,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抬头看看天空,阴天没太阳,也瞧不出什么时候,应该要吃午饭了吧,忙从空间拿出一盒饼干嚼吃,这是沈誉不知从哪里买的进口饼干,对于尝过不少西点的孟桃来说,味道还行吧,渴了就剥个新鲜柠檬,有点酸,她能吃得下,午饭就这么对付了。
饼干毕竟是零食,感觉肚子有点饱了,就不吃了,继续砍柴,孟桃决定要把这成片的柴火全部砍完,然后分捆好,收进空间带回家。
以后她每次上山砍柴,挑一担,柴垛里就自动增加两担,别人不知道她的秘密,只会觉得她真是个勤劳又能干的姑娘。
不知砍了多久,孟桃抬头再看看前面,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山上的柴火她是不可能砍得完的。
于是果断收刀,开始扯藤条捆绑,又忙乎了小半天,竟绑扎成六十多捆柴,空间里还有其它东西,更怕压坏了那几口古董瓷缸,装不下这么多,只好装一半,另一半码成堆留在山上,等以后得空再上来搬运。
砍了根较粗壮的木柴做扁担,挑起两捆干柴下山。
到家看见知青们已经回来做晚饭吃,一问戴手表的钱亮,才知六点钟了。
知青们一起开伙,轮流煮饭,今天轮到钱亮和钱小云,钱亮坐在院子里洗青菜和小葱,钱小云在厨房忙活,听见孟桃回来了,钱小云跑出来问她要不要一起吃饭,这次孟桃没拒绝,点头答应了,现在她有粮食,添点粮搭伙就可以的。
把柴火卸在厨房另一面墙角,她要在这里垒柴垛,今天只有两捆,慢慢地会增多,哪天再割几捆草盖在上边就行,柴房里放着知青们的柴禾和农具,她不打算进去挤,要是被他们发现她的柴禾长时间只增不减,怕会引起怀疑。
回房间舀了半碗米,又拎了油壶到厨房,跟钱小云说这是新买的菜籽油,可以多倒些炒菜,钱小云摆手:“不用不用,我们住在你家里,你是房东,一起吃顿饭没关系的。”
孟桃笑着说:“是没关系,以后还要经常一起吃呢,快把米洗洗下锅煮吧,要不等会该半生半熟了。”
说完转身环顾厨房,大灶还在,上边架个大铁锅应该是大队部给的,知青们专门用来烧开水和热水,两眼小灶,一边煮饭一边炒菜,另一面墙靠着个笨重的大碗柜,有一人高,分三层,上层是推拉门,中下层合着【创建和谐家园】门,孟老爷子请木匠做的,用的好木头,这么多年都不会返潮发霉。
孟桃踮起脚翻看一下碗柜上层,对钱小云说:“你们八个人用两层也够放东西了,以后我就用这上层吧。”
钱小云点着头:“那你要买个锁自己锁起来,我们也锁的,因为平时去上工,院门就这么掩着,谁进来也不知道。而且以前那个田香兰也住这,她家那些小孩最爱到处乱钻乱翻的,我们丢过好几次东西,不得不小心起来。”
“好的,我知道了。”
第40章 老师太多了
钱亮洗好菜拿进来,上海青和小白菜装了一大篮子,钱小云念叨着说上海青拍蒜炒,小白菜炒小葱,又抱怨钱亮没拔些芹菜回来,钱亮说芹菜不好吃,要加菜那还不如再炒个芥菜。
孟桃暗笑:这一群人都是菜虫变的吧,要吃这么多青菜,后园也没见他们种有什么瓜类。
趁着还没炒菜,孟桃出门去了一趟村里的木匠家和篾匠家,回来时背着背篓,背篓里有个小木盆,在木匠家看见他刚刚做好,摆放在那里觉得敦实可爱,就临时起意买的,冬天快到了,可以泡脚用。
手上拎着两个竹编菜篮子,菜篮子里是砧板和竹筷、木勺、木锅铲等,还有两个簸箕,晾晒干菜什么的用得着。
正好饭菜都熟了,钱小云洗了一摞碗,把各人的饭盒、大海碗也清洗一遍,孟桃拿来自己的饭盒和一个碗,饭盒盛米粥,碗装菜,再每人两个杂粮面窝头,足够饱的了。
平时大家都拿了饭各走各的,今天孟桃第一次跟大伙一起吃饭,又在堂屋点了煤油灯,大伙就都聚到堂屋,四个女孩围着八仙桌,五个男的各自找矮凳坐,有的直接坐在门槛上,边吃边聊天,聊的自然是这次孟桃去省城的见闻。
何慧娟快吃完饭的时候,问道:“桃花,一会还去扫盲班吗?今晚是我讲课。”
孟桃点头:“去啊去啊,何老师,我俩搭伴走吧。”
何慧娟笑了:“你昨晚听赵老师的课,感觉怎么样?能听得懂吗?”
孟桃咬了一大口窝头没法回答,蒋丽梅不满地看着何慧娟:“你什么意思?是说赵明水平没有你高,还是说桃花文化少,理解能力太低?”
何慧娟:“这关你什么事?又没跟你说话。”
“怎么不关我事?路不平有人踩,你小瞧桃花,我就有理说你。”
“少来!你哪里是为桃花,谁不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
“我想的什么?你说!”
“【创建和谐家园】嘛要说,赵明不在这呢吗,让他说啊。”
“……”
孟桃有些无语地啃着窝头,本以为是自己引发的战争,想把窝头吃完再来调解,听到何慧娟那句,忙转过脸去看坐在门边的赵明:原来这场无名战火是因你而起的,那还是你来说两句吧。
赵明有些生气地看了何慧娟一眼,嘴里嚼着食物,没说话。
坐他旁边的江晓东看到孟桃那个表情,忍不住乐了:“没事的桃花,她们经常这样,明晚我上课,我带你去扫盲班。”
孟桃记得他就是自己第一次去扫盲班看到的那位老师,课讲得不错,也很有耐心。
“好的江老师,那我们这院里总共有三位老师。”
孟桃说着又指了指坐在门槛上的孙玉堂两个:“你们为什么不做老师?是因为跟我一样文化少水平不高吗?”
“噗嗤”、“呵呵”、“咳咳”几声笑,成功化解堂屋里的尴尬气氛,孙玉堂笑着说道:“当老师可是有工分的,我们也想啊,但是用不了那么多个老师。”
坐他旁边的徐国梁靠着门框,吃饱喝足一副懒散样:“我们分来的时候,他们三个已经当上扫盲班老师了,占了先来的便宜。”
钱亮说:“桃花,我们也是高中毕业,你想学文化我们都能教,何必去那个扫盲班,还每天走来走去,白天干活不够累的啊?”
何慧娟瞪了他一眼,对孟桃道:“别听他瞎说,你去扫盲班识字也有补贴的。”
“切,就几毛钱。”
“几毛钱不是钱,那你给我?”
“我凭什么?你是我什么人?”
“我……”
钱小云拍了何慧娟一下:“行了,别吵了,还不赶紧吃你就该迟到了。”
孟桃看着端起饭盒猛扒饭的何慧娟,忍不住好笑:这何老师瞧着不是温娴文静的性格,跟谁都能吵起来,是个惹事体质呢。
孙玉堂问孟桃:“本子够用吗?我那里有几个新的笔记本,还有两支钢笔,下乡时候别人送的,给你用吧。”
孟桃谢过:“你自己留着,我这次去省城买了一些,够用。”
徐国梁笑道:“桃花这么一本正经地努力学文化,要是搁以前,你准能当上女状元。”
孟桃道:“女状元我肯定当不上,我在田家几年,最后因为没文化被抛弃,这个我不难过,很庆幸发现得及时,回头是岸。我就是后悔了,小时候不该任性不去上学,不识字,人家就敢在你眼皮子底下欺负你。要是没有大队干部安排和帮忙,我根本不敢出远门,在省城几天,我更加明白知识文化的重要,所以不管多大困难,我也一定要克服,学好文化,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国家忽然改变政策,让你们这些知青,还有我们这些社会青年都去考大学呢?那样的话,我也能去念大学了,多美啊!”
孙玉堂、徐国梁和钱亮都当她在做白日梦,哈哈一笑了事,江晓东却道:“你们别笑,我觉得桃花这个想法很实际,我也这样想过。”
赵明也点头:“桃花,你别理他们,好好学。我今天想了一下,等会写个教学计划,一对一,你能提升很快的。”
何慧娟刷好饭盒进来:“什么一对一?难道我就不能教她了?”
“是啊,我也可以教她。”蒋丽梅很自然地接话,好像刚才两人没有起过争执。
孙玉堂和徐国梁、钱亮纷纷出声凑热闹:
“桃花,我明天也给你做个教学计划。”
“桃花,赵明学文科的,数理化我才厉害,我教你!”
“桃花跟我学外语,我包教包会!”
江晓东微笑看着孟桃,他发现桃花皮肤黑了点,但其实长得很好,特别那双眼睛,时而清澈透亮,显得灵秀慧黠,时而烟笼雾锁,让人捉摸不透,十分的有趣,他想给桃花画肖像,也可以教她画画。
孟桃:“……”
怎么办她又不是真的文盲,突然冒出这么多个老师非要教她,以后这个那个都揪着她学习,想想就头痛啊啊!
第41章 田志高回村
在扫盲班跟周慧玲会和,两人安静听完一节课后,互相说起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孟桃告诉周慧玲自己家那些个知青都争着要当她老师,何慧娟和蒋丽梅因为赵明吵了嘴,周慧玲听完就笑,附在她耳边悄声说八卦:何慧娟和蒋丽梅跟赵明是一个地方来的,全队的人都知道两个姑娘争着喜欢一个男人,不过赵明谁都不搭理。
孟桃心想难怪呢。
上完课,一群人说说笑笑走回村里,有个和田家住得的近的姑娘罗丽花,告诉孟桃说今天傍晚又听见田家院里哭闹,还有王水凤大声咒骂孟桃,孟桃笑着说有力气就让她骂去吧,反正她听不见,也骂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