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QYQX付费】七零炮灰是个狠人作者:湘诺》-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翠玲边看边惊呼,都是好东西啊,也因为桃花的转变,真的是太让她意外了,这花钱的狠劲儿,比张国庆还厉害呢。

        孟桃拿出要送给周翠玲的那套衣裳,还有围巾给她看了看,又收回去,说张国庆都已经送了,她就没必要凑热闹了。

        周翠玲却抢过围巾,说张国庆是张国庆,她是她,互不相干,颜色又不一样的,两条她都喜欢的。

        但衣服她就不要了,那个比较贵重。

        孟桃说道:“我从田志高那里拿回六百块,都不够当初我爷给的彩礼钱,他和那个女的就又补添了一些票券,我这才在省城大买特买,反正我要开始新生活,忘记从前,很多旧的东西就都换掉。这套衣服,我是按照你身材买的,诚心诚意送你,也是为了感谢你的鼓励和帮助,你不要,我也只能留着,等哪天来个能穿的,就送给她得了。”

        周翠玲一听要转送别人,忙把衣服抱回去:“不行,我收下了!其实我挺喜欢这款的,谢谢了啊!等哪天我又做新衣裳,也捎带你一套。”

        “这还差不多,跟我客气什么?”

        两人高兴地互相试穿新衣,孟桃又把送杨婶的格子围巾交给周翠玲,周翠玲代她妈道了谢,一时间,床上铺满新衣裳和颜色鲜艳的围巾纱巾,两个姑娘玩得不亦乐乎,嘻嘻哈哈笑闹一阵,感觉肚子饿了,就吃饼干奶糖、牛肉干,谈论起田志高和冼芳芳,周翠玲也不服气田志高竟然没被开除,骂完田志高,又骂冼芳芳不要脸非要抢人家男人,恨恨不平,嚼牛肉干泄愤。

        头天晚上玩太疯的结果,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困难,差一点儿就赶不及回兴阳县的早班车了,还好那趟班车需要往车顶绑一批货物托运过去,两个姑娘这才能坐上早班车,不然要等中午那趟,到了兴阳县就又是下午,又回不了公社,还得在县城住一晚,可麻烦了。

        坐这趟六点半的早班车,上午九点半回到兴阳县,立马可以坐回公社的班车,下午到达公社,就算碰不上村里的牛车,也可以去公社办公室找周翠玲的老爸,总能安排她们回村的。

        一路颠簸,准点到达兴阳县,周翠玲立马去买票,坐上了回公社的班车,两人在车上吃几块饼干、啃个苹果当午饭,下午一点到公社,刚在路边下车,就看见周世安骑着个永久牌二八大杠单车经过,周翠玲忙喊了声爸,周世安扭头看到闺女和孟桃,也很高兴,转回来问了几句话,就让她们站在原地等着,村里的牛车正在供销社那里卸货,一会可以捎带她们回村。

        等他办完事,晚上也会回家一趟。

        孟桃和周翠玲坐着牛车回到临水村,走在机耕路上,看见包顺风带着社员们在地里干活,离得远,孟桃没打招呼,却有好些个婆婆妈妈直起腰来对着牛车这边指指点点,可以想像得到她们的议论内容。

        周翠玲道:“田家出丑,田志高背着你在外头另找人结婚,全村人都知道了,现在对田家人是嫌弃得不行,连小孩子走路都不打田家门前过,你去省城找田志高,大伙儿也想知道是什么结果呢。”

        “唉,都怪我,让大家操心了。”

        孟桃叹着气说,周翠玲却觉得好笑,桃花变了,变得真好,让人很舒服,不用为她担心难过了。

        周翠玲说孟桃家那间屋刚粉刷过,屋里还没收拾好,不如先去自己家住一晚,等明天去清扫房间,把床架、桌椅什么的洗一洗摆放好,再过去住。

        孟桃从善如流,又跟着周翠玲去了周家。

        两个人早餐中午都没能好好吃东西,只在车上啃了点饼干和苹果,这会觉得肚子饿了,就决定早点做晚饭,周世安晚上要回来,估计包顺风也会过来问情况,孟桃和周翠玲商量,把二斤香肠拿出来切切蒸了,一斤多的牛肉干也装个盘,再炒一碟黄豆,一碟鸡蛋,菜园子里摘点茄子豇豆葫芦瓜做几个素菜,去大队代销店打二斤酒,让他们喝几盅,边喝边谈。

        周翠玲说道:“你干哥哥给的香肠和牛肉干,是让你慢慢吃的。”

        孟桃:“一个人吃倒是香,总比不得大家一起吃热闹,每人尝一口,我也算是去了趟省城回来的,应该有点表示。”

        周翠玲笑着点头:“成,那就这么办。”

      第34章 喝酒,汇报

        周家不像田家,粮食、油盐什么都要锁起来,周翠玲很轻易地从她爸妈房间里量了米面出来,主食就熬小米粥,再蒸一笼三合面窝头。

        先和面盖好醒发,两个姑娘拿了菜篮子去后菜园摘菜。

        杨婶勤快,平时周翠玲也帮忙,她们家菜园打理得非常好,十月天气,瓜菜长势依然茂盛。

        孟桃看到那两株果实累累的橘子树,就告诉周翠玲,自己给了张国庆一个橘子,说是周翠玲亲手摘的,他高兴坏了,收进口袋都舍不得吃。

        周翠玲嗔怪:“真是个傻子,收着不吃,让人看见分走了就更吃不上了。不过我家橘子是晚熟品种,可以留到过年,等他过年回来吃个够。”

        孟桃问:“哪里有果树?我也想找几棵种在后园,这样想吃就能吃到。”

        周翠玲好笑:“你可真行,还想种几棵?那就成集体的了,能让你在自家园子里种一棵两棵,摘了果子换油盐就不错了。”

        “一棵两棵也行啊,哪有?”

        “我也不知道哪里有,我家这橘子树,还是前些年我爸去凤鸣公社的果园子参观,看见他们扔掉的不合格的果树苗,就随手捡了两棵夹在单车后头回来栽下,没想到种活了还结果了。”

        凤鸣公社有果园?孟桃记住了这个信息。

        这年代限制私人买卖,农村虽然每个月都可以去公社赶个大集,但粮食和食品类不在交易之列,想吃个果子还挺难,像周翠玲家这样种有一棵两棵,果子摘了可以自己吃和送亲戚,但不能私下卖,实在要卖就送去公家收购站,统购统销,价格非常低,真的就只够换点买油盐的钱。

        不过有黑市的存在,孟桃觉得,自己的空间能改变水果品质,实在缺钱了,做个水果贩卖生意也能挣点的吧?

        摘了满篮子菜,孟桃看到篱笆上挂满了纺锤形的小苦瓜,指着说:“这个也可以做菜,你们家不吃的吗?”

        周翠玲道:“这瓜太苦了,我妈每年都种,但全家都不爱吃。”

        “我在前进钢厂饭堂看到人家用鸡蛋和这个瓜一起炒,好多人抢着吃,听说吃了能清肝热,对身体好特别对眼睛好。”

        “真的?我爸说他去公社以后,看文件写报告多了,眼睛迷糊,那今晚把这个也炒一碟,以后经常做给我爸吃。”

        “要是不爱吃,就隔几天吃一次好了。”

        “对,每星期给他吃一次。”

        周翠玲上去,一口气摘了七八个苦瓜。

        两人把菜篮拎回厨房,一个择菜洗菜切菜,一个揉面蒸窝头、熬小米粥,然后开始一样样地炒菜,杨婶下工回来,饭菜都做好了,大盘小碟、荤的素的摆满一桌子,中间还放着两瓶竹叶青酒。

        孟桃去代销店,原本要买散装酒的,散装苞谷酒四毛八分钱一斤,后来看见瓶装竹叶青酒,一块二钱一瓶,就买了两瓶。

        周世安推着单车,和路上揪到的三个儿子一起进院门,闻到香肠的肉香味,大为惊奇,几个小子激动了:今儿有肉吃?太好了!

        争先恐后跑进屋,看见他们姐从城里回来了,围着又是一阵欢呼。

        周翠玲叫弟弟们去洗手,然后跟周世安说,今晚的香肠和牛肉干是孟桃从省城带回来的,还买了酒,要请爸和包叔喝两杯。

        周世安颇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孟桃,这兔子胆似的小丫头,才几天功夫变化挺大啊,去一趟省城回来,都懂得人情世故了。

        他点点头:“行,那就让你弟去请包叔过来,我们沾桃花的光,喝几杯。”

        周翠玲三个弟弟得了孟桃给的礼物,每人一本小人书,已经让他们欢喜不尽,再加一个大苹果、一把奶糖,简直跟后世人中了大奖,乐得找不着北,大弟立刻自告奋勇跑去请包顺风队长,二弟遵照杨婶吩咐去叫周家二叔周世平,三弟颠颠地忙着搬凳子摆放好安排座位。

        包顺风很快过来,一见面就问孟桃:“翠玲对象在电话里说你同意跟田志高做了断,具体怎么样,你给我们说说?”

        杨婶笑着道:“他包叔,先坐下吃饭吧,这俩闺女一大早从地区急赶着回来,早饭午饭都没吃,饿着肚子还给我们做了一桌子菜呢。”

        周世安开了酒,满屋酒香,冲包顺风招手:“快来,这酒、香肠和牛肉干,可是桃花丫头特地孝敬我们的。”

        包顺风到底是禁不住酒香诱人,走到桌边坐下,看着满桌子菜,砸嘴:“败家丫头!口袋里就放不住几个钱,买这些干啥?这什么牛肉干、香肠可都是金贵东西!”

        正在盛粥的孟桃苦笑:这一顶“败家”的帽子是脱不掉了。

        周翠玲说:“包叔,你可冤枉桃花了,她都不知道去哪儿买这些,是一个认她做妹子的人送的。她也知道是金贵东西,所以叫我们大伙一起尝尝味道。”

        “认桃花做妹子?还有这事?”

        “有啊,那个人是张国庆的老师,他也姓孟,瞧见桃花,说是像他妹子,就认了干亲。桃花要回家,他还和国庆一起送上车,买了这些香肠、牛肉干给桃花带着。”

        “是这样吗桃花?”

        孟桃答:“是啊,孟大哥还说有机会的话,要来临水村看看。”

        包顺风点点头:“行,只要他是诚心诚意的,来了我们总能招待得起。”

        这时周二叔过来了,也凑趣几句,饭桌上气氛变得轻快起来,大家围桌而坐,举筷开吃,每个人都饿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喝酒的总要慢慢来,呷一口酒说一大堆话,等吃饭的都饱了离桌,三个男人还在那里喝着谈着。

        孟桃没有离开饭桌,周世安和包顺风让她坐旁边把前进钢厂的事情详细说说,她就老老实实做了汇报。

        周世安和包顺风听得又生了会气,包顺风骂骂咧咧,骂田志高不是个东西,周世安顿着酒杯,说前进钢厂这个处理太轻了,他就是没空,要是他带桃花过去,绝对不是这样的结果。

        周二叔对孟桃说:“你在田家辛苦了四年,你要是抓着不放,那城里姑娘没法子的,他们必须得散。”

        孟桃摇头:“瞧见他们俩好成那样,我完全就是个外人,田志高看我像看个不认识的,强扭的瓜不甜,我就不要他了。”

        周二叔摇头叹息:“这样一来,你爷可白费心思了,田志高有了出息,好处倒让别人得去。”

        “能有什么好处?照田志高那样的心性,我看也出息不到哪去。田家就没一个好东西,桃花离开了才是对的。”周翠玲说。

        杨婶点头表示赞同,俗话说纸包不住火,虽然临水村大队干部做了工作,让村民们不要出去乱传,但几百张嘴,谁能管得住?田家的“中毒”事件,还是不可避免地传扬开去,四周邻村、整个公社全都知道了。

        现在的田家名声臭不可闻,不只临水村嫌弃他们,周边村子的村民们都声称不要让田家人进他们村,田家两个小儿子本来是在公社中学读书,天天被同学嘲笑,都没脸去学校了,直接辍学回家。

        那样的人家,再出息再有钱,谁稀罕?

      第35章 被打击到了

        在周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吃过早饭,周翠玲去粮站上班,孟桃就回了孟家院子,着手整理自己要住的房间。

        知青们已经吃过早饭,正准备去上工,看见孟桃提着两个旅行袋进来,少不得围着她说了一阵子话。

        都是一个生产队,以前的孟桃花不爱理人,但这几个住着她家的知青她是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的,五个男知青分别是江晓东、孙玉堂、钱晋、武国良、赵明;三个女知青蒋丽梅、钱小云、何慧娟,她和这八个人,以后要朝夕相处了。

        知青们打过招呼,都去上工了,孟桃关好院门,走进屋子里,三间正屋,中间是堂厅,堂厅后面有个隔间,孟老爷子和孟桃花以前用过的一些家具就存放在那里,东屋现在是三个女知青住着,西间男知青腾出来了,也重新粉刷过,虽然技术不算好,但四面墙壁白白净净看着很舒服,孟桃只需把地上洒落的石灰、浮砂清扫干净,窗子上挂个布帘,再把堂厅后头的床架、桌椅柜子擦洗干净,搬进去摆放好,就可以安居了。

        嗯,好像还缺点东西?在省城买了床单和蚊帐,但没有棉被!

        现在已是深秋,夜晚要盖薄被的,今晚先捱过吧,明天再看看,跑一趟公社供销社,买两床棉被回来。

        再看看还缺点什么,顺便一起买了。

        孟桃走出屋子看着院里,几个知青倒是不错,把这院子收拾得挺好,左边厢房现在成了男知青宿舍,他们就着包顺风给的水泥,在厢房前面用石块和废砖头砌出个长方形花圃,把泥土挖松,不知从哪里搞来两棵冬青树和不认识的低矮植株栽在里面,像模像样的,花圃边沿砌得宽,可以坐上面乘凉,也可以摆放洗脸盆,每天早上洗脸刷牙直接就浇植物了。

        右边是厨房和柴房,厨房前放着个大水缸,那是原来就有的;柴房过去的院角用竹片搭了个挺大的鸡窝,几个小母鸡小公鸡被圈养在里面,两根长长竹杆搭在院墙和柿子树之间,足够晾晒衣服和被子的。

        后园种了瓜菜,有厕所和洗澡间。

        孟桃走到水缸旁边揭开竹皮盖子,里边有大半缸水,她决定先用这些水擦洗家具,用完了再去挑回来。

        忙了两个多小时,总算擦洗完床架和一些家具,并不是从田家搬回来的那些,而是孟桃花“未婚”时用过的单人床架和小衣柜、桌椅,木质好,都还很结实,甚至还有个造型简洁典雅的小小梳妆台,可以想见孟老爷子对孙女真是非常疼爱的。

        孟桃自己一个人搬不动床架,就先清扫好房间地板,把窗帘挂上,刚好在省城买了些浅色花布,剪一块下来再稍微针线整理就成了。

        然后挑着空桶去水井担水,以前的孟桃花干惯农活家务活,挑几担水没问题,也有那力气,但孟桃就是感觉难受,肩膀痛、平衡不好,刚开始还弄泼了一担水,幸而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地里干活,没有人看见她的狼狈样子,不然就要奇怪了:桃花去一趟省城回来,连水都不会挑啦?!

        等她挑满一缸水,知青们都收工回来吃午饭了。

        几个男知青热心地帮她把床架和柜子、箱子桌椅搬进房间,孙玉堂还拿来他们用剩的一根铁线,帮她在房间里打两颗钉子拉上,这样平时可以挂衣服,下雨天洗了衣裳不干也可以在屋里晾晾,孟桃表示感谢。

        女知青准备做饭,叫孟桃跟她们一起吃,孟桃婉言谢绝了,谁的口粮都不多,吃了人家的,人家就吃不饱,得饿肚子。

        她需要去一趟大队部,和包顺风队长说好的,等他们收工回来,就去把垫支的路费归还一下,顺便预支粮食,支撑到分粮那天。

        虽然她现在有钱有粮票,可以不用预支粮食也能过,但还是不要太大手大脚,免得让人觉察她跟以前的孟桃花不相符。

        孟桃去到大队部,队长和会计出纳都在,孟桃就把三十块钱和十斤粮票还上,看着出纳在记事本上给她的名字打了个勾,注明“某年某月某日已还钱票”,然后开始办理预支粮食,拿到张条子,等着让队长审批盖章,就可以去找仓管员领粮食了。

        队长包顺风正在给一名社员开证明,一边开一边训人,等那名社员离开,轮到孟桃过去盖章,也被教训一通,大意是叫孟桃做事利索点,应该今天上午就把家里弄清楚的,下午可以去上工挣工分,不挣工分粮食可不够吃。

        孟桃嗯嗯答应两声,大队长就是个黑脸包公,脾气爆人心是正的,熟悉了就不怕他了,只当他更年期爱唠叨,左耳进右耳出就行。

        昨夜看过杨婶的记分小本子,壮劳力每天也就挣十个工分,一个工分三分钱,十个就三毛钱,干一天才三毛钱啊我的天,在省城也就两碗面的价格,还得加上粮票,孟桃被打击到了,原本就觉得光靠挣工分可能养不活自己,现在是更加没有去上工的积极性了。

        从大队部出来,孟桃直接去找仓管员领粮食,仓管员早得到大队长打招呼,接过条子看了看,见孟桃手上拿着几个布袋,就开始给她称粮食,孟桃也没顾着去看多少斤,只瞧着舀出来的粮食就傻眼了:半袋子玉米粒,半袋子高粮,半袋子带壳小麦,还有半袋的稻谷,都是未经加工的!

        她得自己扛着去磨房,自己推磨磨成粉、脱粒,才能吃。

        孟桃只觉得头皮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点粮真是太不容易了啊!

        孟桃跟仓管员借了根扁担,四个布袋子分绑两头,踉踉跄跄挑走了。

        去到村头磨房,正好有一位奶奶带着个【创建和谐家园】岁孙儿在里边磨面,也是几个袋子,祖孙俩工具齐全,带有簸箕、筛子和秸杆小扫帚,孟桃什么都没带,就要求跟他们合作一起推磨,他们是两个人,孟桃还要借用工具,到时就把谷糠给他们,这样也不算占便宜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0: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