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贵妃号温僖》-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元栖眼睛直直地盯着头顶的帐子,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没等康熙问,她便启唇道:“五阿哥可是要种痘了?宜妃今日来我这儿时,瞧着她有些担心。”

        康熙握住她的手静静听她说话,不曾言语。

        元栖知道这是让她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便又道:“倒是让我想起幼时在城外见过的牧牛童子,他们一村的人都患了天花,唯独他一个好好的活下来了,可说来也稀奇,他说自己是从前被家中的牛传染过天花——”

        “牲畜如何能得天花?”康熙终于忍不住打断道,毫不犹豫给那童子下了定论:“想必是在诓你了。”

        元栖默默翻了个白眼,清朝现在用的人痘接种法还不都是明朝时候传下来的,英国人能发现给牛挤奶的女工往往不会得天花,没道理早在宋朝就发明了种人痘的中国人发现不了,她估摸着这样的法子兴许中国的老百姓也发现过,但康熙在京城设立的查痘章京仅仅负责八旗的防痘事宜,没人去关心那些生活在外城的【创建和谐家园】。

        而她口中生活在城外的牧牛童子,自然是【创建和谐家园】无疑了。

        “我也只是忽然想起来罢了,皇上一句话吩咐下去,叫那些太医去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左右也不费事儿。”

        第二日康熙走的时候,元栖还又难得多嘴提醒了他一句。

        康熙笑了笑:“你和宜妃关系倒是不错。”

        他以为自己是为了让宜妃不担心才这么说?

        元栖一笑,默认了。

        十七到十八世纪天花肆虐,但种人痘的程序繁琐,有一定的危险性,贫苦些的【创建和谐家园】跟本用不起,牛痘则几乎没什么危险,也并不稀罕,这样一来,还能救下不少人的性命。

        她既有这个能力,自然要试一试。

        但说到底她是有自己的私心,牛痘的法子若是成了,那便是大功一件,那些封赏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功劳要是可以传出去,康熙不立后便罢,若要立,谁能比她更有这个资格?

        “德妃近来怎么样了?”元栖忽然想起自打年宴过后就没怎么见她,六阿哥如今虽然在康熙的要求下搬去了侧殿,但是那头的的人手元栖又给加了一倍,堪称里三层外三层的照顾着,就怕出点什么差错。青罗那丫头都被她派过去照看了,这些日子忙里忙外的,瞧着都有些恹恹的了。

        自己的人自己心疼,加上六阿哥的确是个爱闹腾的,还是早些归还给德妃比较好。

        贺儿奉上一盏奶茶,道:“听说身子已经好了,但不怎么出门,太皇太后和太后那头也都免了她请安,惠妃,宜妃都已经派人去瞧过,倒是荣妃娘娘今儿亲自去永和宫了。”

        “哦?荣妃和德妃平日里有什么交情吗?”

        元栖饮了小半口奶茶就停下,近来她吃的高热量食物太多,腰身已经比往常粗了些,需要开始节制饮食了。

        她还记得荣妃性子一向敦厚,心里只有自己的三阿哥和二公主,只有和惠妃的来往稍多些。德妃则是个八面玲珑的性子,一心钻研着怎么得宠,这两个人除了都住在东六宫之外,根本就是一杆子打不着的人物。

        贺儿道:“前些时候皇贵妃封宫养病,皇上原先打算让四阿哥回永和宫的,但四阿哥似乎更亲近皇贵妃,德妃娘娘一怒之下,便将四阿哥留在承乾宫了。至于荣妃娘娘,奴才不知道她为何忽然去了永和宫。”

        元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四阿哥不过三岁,一直被皇贵妃带在身边,留恋承乾宫也是应该的。不过,德妃这些年来为了能见到四阿哥也受了不少委屈,如今好不容易能把四阿哥接回去,却被这么下了面子,心里想必不好受。”

        如果德妃除了四阿哥没别的孩子也就罢了,可她现在有了六阿哥,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对着前头这个让自己吃尽苦头又不亲近的长子,自然没那么想要亲近了。

        放下不知不觉喝了一半的奶茶,元栖吩咐:“去给六阿哥拾掇拾掇,今儿我带他去瞧瞧德妃,我若再不去,怕是德妃要多想了。”

        看着宫女把她用过的茶盏撤下去,元栖忙咬着牙吩咐:“这些日子先别做奶茶了,以后都用花茶,膳食里的荤油也少些。”

        永寿宫和永和宫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分别在东西六宫,又带了个小小的吹不得风的六阿哥,因此走得极慢。

        到了永和宫门口,刚巧荣妃便出来了。

        她是在康熙早期就入了宫的嫔妃,虽是早年的宠妃,容色极美,却也比康熙大了有四岁,加上这些年来生育子女陆续夭折,早熬干了她的心力,妆粉已经无法再掩盖住岁月的痕迹。

        听宜妃说,荣妃自打眼角有了遮不住的细纹开始,康熙就再没有到钟粹宫主殿留宿过。

        她说这话时唏嘘不已。

        如今的荣妃,未尝不是自己的以后。

        但许久不见,荣妃身上的衣裳钗环居然都比以前鲜亮了许多,瞧着不似过去那般木沉沉的了。

        元栖稍一想便知道了缘由,许是因前头几个孩子早夭,所以康熙从三阿哥开始,打算等孩子能立得住的时候再赐名,三阿哥如今也有五岁了,前两日的年宴上,康熙给三阿哥赐了名为胤祉。

        她近日正在拾掇的乾东五所中,只怕有一所会是三阿哥将来的居所。

        荣妃上前来给她见礼,面上带了几分歉意:“妾宫中还有宫务,就先告退了。”

        元栖一愣,随口道:“可是宫里近来又有了什么事儿?”

        原先她没接受皇贵妃那部分宫务的时候,平日里掌管的东西和荣妃她们的没什么区别,大体上都要听皇贵妃的调度,如今终于轮到自己做主了,她对四妃如今在管得什么事儿一清二楚。因此,她是除了荣妃自己外,最知道她手头无事的人。

        荣妃听她这么一问似乎有些惶恐,忙道:“皇上特许妾为三阿哥安排阿哥所的事务,所以近来难免忙些。”

        元栖看她这么诚惶诚恐的样子,不免有些心酸,好歹也是曾经给康熙生了那么多孩子的上任宠妃,一朝没了宠爱,便成了这幅样子。

        她虽奇怪康熙为什么忽然允了荣妃给三阿哥收拾阿哥所,要知道惠妃和大阿哥常年不见,也没得了这份差事。但见她这幅样子,怕是自己越问她越担忧,便也不再发问。

        不过,既然康熙没有知会自己,想必三阿哥要搬去的是西六宫北边的乾西五所,明明是乾东五所离钟粹宫近些。

        德妃得了消息,护着肚子专程出来迎她,脸上挂着温婉的笑意:“难为娘娘惦记着我,把六阿哥也带来了。”

        元栖自然不会叫她多礼,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永和宫。

        宫里的阿哥到了六岁便要搬去阿哥所,她将来的孩子也不能例外,身为母亲,自然都希望孩子能离自己近些,因此她还在想康熙的用意。

        三阿哥由荣妃亲自养大,荣妃可以为他布置阿哥所,却不能把人留在乾东五所。大阿哥自小就在宫外,惠妃不能替他布置,但她若是提出什么意见,元栖一般都不会反对,且,跟亲自布置也差不离了,且又能住在离惠妃近的乾东五所。

        这样一来,明面上两人的待遇没什么差别,三阿哥远离生母是宫里的规矩,而大阿哥自小不在宫外,住得离惠妃近些也无可厚非。

        没怎么见过面的兄弟俩没有待遇上的差距,各自的额娘也都得了好处,康熙真不愧是端水【创建和谐家园】。

        前提是去掉太子。

        元栖这么想着,一抬眼,对上了德妃若有所思的神情。

        “怎么了?”她心里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德妃忙收回眼神,垂眸笑了笑,艰涩道:“妾有事想求您。”

        想起刚刚荣妃说过的那些话,德妃咬咬牙,贵妃娘娘性子直率,自然不会喜欢那些弯弯绕绕的话语,不如一开始便直说了。

        “六阿哥养在永寿宫,妾是极放心的,只是承乾宫四阿哥那儿.....”德妃看着有些难为情,但难掩面上的不忿:“当日皇贵妃那般为难妾身,如今妾身却要瞧着四阿哥待她如亲生额娘,这心中实在是难以忍受。”

        她泪光点点,带了几分哀求地看着元栖,“把四阿哥接回来是皇上同意了的,可皇贵妃却说妾身连六阿哥都无法照料,不许四阿哥回来。妾想让您代为照看四阿哥,您觉得如何?”

        话说到最后,德妃的语气渐渐微弱下来,显然她也知道这不是个好法子。

        乌雅氏虽不是什么大族,但内务府的消息渠道还是有的,

        她也略略听闻皇贵妃到底是做了什么惹得皇上厌恶,亦担心四阿哥受了承乾宫的连累,惹来皇帝不喜。这个孩子是她亲生,为着他,她在皇贵妃那儿受了多少折辱?

        到如今,四阿哥却连一声额娘都没唤过她。

        荣妃的话说的没错,生恩到底不及养恩,强行把四阿哥接回来又能如何,她对四阿哥已经有了隔阂,四阿哥也不把她视为额娘,可她又不想让他再留在皇贵妃那儿,便只能为他换个身份尊贵的养母。

        也能为自己换来永寿宫的庇护。

        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谁知道皇贵妃什么时候又复了宠,届时再想把四阿哥接出来就难了。

        元栖神色复杂地看着德妃,她忽然有点想知道日后的德妃想起这一幕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她忍了忍笑意,轻声道:“不必,本宫将来会有自己的孩子。”

        四阿哥是将来的雍正帝没错,但如今他玉蝶上的生母还是德妃乌雅氏,皇贵妃当年把四阿哥抱走的时候,康熙没改玉蝶,今日她把四阿哥抱走,焉知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毕竟将来新帝登基封太后,首先封的是先帝皇后,其次是新帝生母,到时候她要是没能当成皇后,岂不是要屈居于德妃之下?要是她已经当了皇后,那养不养四阿哥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何况如今皇贵妃生的是女儿,自然费尽心思要把四阿哥保住,这时候把四阿哥抱来永寿宫,皇贵妃更要恨极了她。四阿哥现在还把皇贵妃当额娘看,连德妃都不想认,更何况是她。

        总之,不能确定四阿哥可以记在自己名下之前,她才不会蹚这摊浑水。

        “朕倒觉得德妃这番话说的不错。”康熙的声音自外间传来,不知道已经在外头站了多久。

        作者有话说:

        预收文推荐:

        《看到弹幕后佟妃躺平了(清)》

        又名《金手指的正确用法》

      ◉ 第二十三章

        康熙进来的时候背着光, 脸上神色有些晦暗不明,元栖没来得及看清便蹲身行礼,被他一把扶住。

        护着小腹蹲身行礼的德妃见了, 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康熙拉着元栖在榻上坐了, 反倒是德妃被挤出去坐在了靠椅上,她也不放在心上, 微微蹙着眉问:“皇上是听见妾方才说的话了么?”

        康熙颔首,却见德妃要立即起身请罪:“妾并非私下议论皇贵妃,只是妾时常去看望四阿哥, 自打他出生起,替他绣衣裳鞋子从未断过, 至今却没听阿哥唤过一声额娘, 故而心中有些失落。”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康熙也知道德妃在承乾宫素来不大受待见, 自然不会在意,挥手道:“你起来吧,皇贵妃如今忙着照看小公主,想必也没有精力照料四阿哥,既然六阿哥也在你那儿,你便一并替德妃照料着。”

        后半截话是看着元栖说的,还拍了拍她的手,以示亲昵道:“我瞧着你把六阿哥养得很好, 四阿哥如今懂事了,必不会废你太多心力。”

        元栖也只得应下, 看着德妃笑道:“那我就等着德妃诞下皇子后, 再把四阿哥和六阿哥给你送回来。”

        看着德妃温婉一笑, 眼睛却是看着康熙的, 元栖识趣起了身,“好了,我宫里还有些事,今日就让六阿哥陪你一日罢,明儿我再接他去永寿宫。”又看向康熙道:“妾先退下了。”

        出了永和宫,元栖仍是有些恹恹的。

        这些日子她又要管着年宴事宜,又要注意着六阿哥那儿的动静,眼下又添了个四阿哥,年后又紧跟着孝庄和康熙的诞辰,还有乾东五所的事儿,她可算知道为什么康熙前期的高位嫔妃几乎没有长寿的了,八成是累得。

        宜妃为了五阿哥种痘的事儿忙得脚不沾地,惠妃一心都在大阿哥身上,眼下也只有荣妃能给她搭把手。

        能多管些宫务,荣妃自不会拒绝,当即便应承下来。

        只是元栖多少有些不大信任她,想到自己如今手底下无人可用,昔年剩下的三个嫔位里,也只有安嫔李氏是个本分的。

        听到元栖让她和安嫔一起,荣妃也并未露出意外的神色,十分恭顺道:“妾都听娘娘的吩咐。”

        目送着荣嫔和安嫔出去,元栖疲惫地按了按眉心,“可曾查到万琉哈氏先前同谁有过交情么?”

        “万琉哈答应先前住在乾清宫,那儿的人嘴巴严实,奴才没问出来。”贺儿脸色有些难看,这是她头一回差事没办好。

        这倒也在元栖的意料之中,她摆摆手,“起来吧,乾清宫是皇上的居所,自然比别处严密一些,何况那儿先前答应众多,万琉哈氏在其中也并不算显眼的,你倒是可以从那儿侍候的嬷嬷宫女们查查看。”

        先前的金簪一事,元栖估摸着是有人想借着她的手对付皇贵妃,才设下那般拙劣的局,很显然,那人成功了,皇贵妃的确因为此事失了宠,因为元栖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去揽权。

        但三妃却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放了手里的权,如此一来,倒让元栖出尽了风头,这并不是康熙乐于见到的局面,也让她隐隐有些担心。

        良久,她忽然低声问:“二姐她从前在宫中和谁处得好些?”

        她实在想不出来到底是谁要这般费心思的算计她,但内务府的的确确只料理了皇贵妃身边的人,连元栖自己的永寿宫都打发了几个不安分的宫女太监,四妃身边的人却没一个受到牵连的,让她不得不多想。

        可要说四妃联起手来对付她,这也说不通。惠妃和荣妃的阿哥渐渐大了,到了上书房,在康熙跟前露脸的机会渐多,日后母凭子贵,是她们的造化,自然无需去依靠别人。而宜妃和德妃的阿哥都还小,虽然她们自身也还算得宠,可是和虚无缥缈的圣宠比起来,自然是牢牢握在手里的权力要更真实可靠。

        这也是元栖亲近宜妃和德妃的理由,毕竟惠妃和荣妃有了长成的阿哥,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拉拢是没用的。

        贺儿微微蹙眉:“奴才先前只在坤宁宫侍候,只知道先皇后待人和善,阖宫上下都敬服。”

        元栖点点头,贺儿原先只是二等宫女,不知道这些也正常。她还是得想个法子,把原先在坤宁宫近身伺候的嬷嬷调来,问个清楚才好。

        午后,内务府进上来一批新样式的珠花,用圆润小巧的珍珠和金珠做了花蕊,花瓣用得是点翠手艺,周边镶嵌了一圈金丝,瞧着色泽鲜亮又有光泽,贵气逼人。

        清禾替她拿了一支放在发髻上比划,夸赞道:“今次送来的首饰里大都是点翠,瞧着比往日的色泽都要好上不少呢,样子也新鲜。”

        元栖看了一眼,一旁的描金彩漆盒子里,果然一大半的首饰都泛着深深浅浅的绚丽蓝光,鸟羽的自然纹理在阳光下更显得光泽迷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9: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