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穿成农家老太后》-第9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女子,正是安常煦的生母余秀怜,她早就忘了,或者说是从未想自己与娘家,在做出那些让人难以容忍的事情后,之所以能够苟存到现在,全凭她生了那个‘孽子’。

        自从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被立为太子起,余秀怜就在满心期待的等着对方来接自己回城,让她可以早日离了这孤苦冷清的别庄。

        结果直到对方顺利继承皇位为新帝,都不曾想起她这个还在受苦受难的生母,后来甚至还在大臣奏请新帝要尊封生母时,直接当众表态,只认江氏那个出身低下的【创建和谐家园】为母,不认她这个生他的亲娘。

        纵然怀着满心的不甘与愤恨,可是娘家人怕她触怒那个没有良心的孽子,一再要求她要忍,要从长计议。

        再加上养大她那孽子的李家老太婆,已经当众威胁过她母亲,若是惹怒对方,对方肯定要毁了他们余家女儿的清誉,她才不得不继续留在这别庄中继续受苦受难。

        可是没想到即便他们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那孽子比他那亲爹更狠,现在竟然直接将成王府与忠勇侯府都给圈了。

        猜到对方口中的‘孽子’是谁,前来报信的妇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指出对方的误会。

        “夫人,事情可能不像您以为的那样,奴婢特意找人打听过,听说可能是因为家里和王府,都牵涉到养私军、蓄谋造反的大案中了。”

        余秀怜闻言,脸色大变的同时瞬间尖声斥责道。

        “这是污蔑!这一定是栽赃陷害!一定是那孽子在报复我们!我要进宫见那孽子,他要是敢不见,我就跪在宫门口,我要让这天下人都认清他无情无义的真面目!”

      ¡¡¡¡¿´ËƲ»¹Ü²»ÎÊ£¬¿ÉÊÇ¾ÍÆ¾ÓàÐãÁ¯Êǰ²³£ìãÉúĸһÊ£¬²»¹ÜÊdz·ïç÷£¬»¹Êǰ²³£ìã×Ô¼º£¬¶¼Ã»ÓкöÊÓÕâλµÄ´æÔÚ¡£

        毕竟当初为了在不认对方的情况下,又避免背上不孝的恶名,陈凤琪倾情演了那么一场,不仅让当事者陈凤琪印象深刻,也给安常煦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所以他们肯定要防着别人再借对方的身份,或是她自己生事,使得余秀怜的话音刚落地,那边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将这一消息迅速传递出去。

        没等到余秀怜这边开始行动,安常煦就已经接到这个消息,刘乐担心的问道。

        “陛下,奴婢这就通知大营,将那座别庄封/禁起来?”

        安常煦态度冷淡而又平静的回道。

        “浪费那个人力做什么,她要是不主动跳出来,我差点将她给忘了,成王府的人不是马上就要出海了,怎能漏了她这位如夫人?”

        “此前我都不知道,原来她在成王府还有一个儿子,我这次肯定要好人做到底,成全他们母子团聚。”

        刘乐有些迟疑的回道。

        “陛下,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太尊那边?”

        安常煦知道他的意思,是想问问他祖母,这件事如何处理更合适,担心他这边若是行差踏错,又要损及自己的名声。

        “不用瞒着祖母,但是直接按照我说的办就行,等到他们乘坐的马车出庄,不用做任何阻拦,只需将人好生给送到成王府就行。”

        这件事关系到他的生母,他当然不能再让他祖母出面帮忙拿主意。

        不管是之前的康平帝,还是现在的安常煦,都不曾派人看守余氏嫁妆里的这座别庄,也没有对余氏做什么处置。

        是余氏的娘家忠勇侯府,总是拿家族安危与声誉拿捏余氏,告诉她若不能安安分分的呆在庄里,一旦在外面露脸,就有可能给娘家带去危险。

        所以自从康平帝继承大位后,余氏就一直住在别庄中,不曾再外出,一直禁足在那座别庄中。

        长达十年的圈禁生活,余秀怜从不曾怨恨她自认很愧对的娘家人,此前是一直憎恨着康平帝,现在则是怨恨不愿认,也不愿供养她这个生母的安常煦,认为他们都是导致自己被圈禁的罪魁祸首。

        如今终于正式踏出别庄,坐在马车中的余秀怜充满斗志,她马上就能告诉所有人,她才是皇帝的生母,对皇帝有着生身之恩,皇帝不认她就是不孝。

        皇帝因为记恨她这生母,就找借口打击报复忠勇侯与成王府,更是忤逆的大不孝之举,她这次一定要拨乱反正,还成王府与忠勇侯府清白。

        心中涌动着阵阵激动的余秀怜没有注意到,马车在驶入京城中后,并没有按照她的吩咐驶入皇宫大门,而是停在成王府的大门外。

        “夫人,到地方了。”

        听到车外传来下人的声音,余秀怜下意识整了下鬓角,才被先一步下车的丫鬟莲香搀扶着下车,抬头一看,发现马车竟是停在成王府大门外,顿时皱眉怒斥道。

        “本宫说的是去皇宫大门,不是来成王府!”

        搀扶着她的丫鬟笑而不语,过来搀扶着她另一边胳膊的妇人,笑容爽朗的回道。

        “夫人,您可是成王殿下的妾室,去皇宫太僭越了,这成王府才是您真正的归宿。”

        “大胆!莲香,兰枝,你们这是要叛主吗?”

        莲香用暗劲边强迫对方随自己走,边声音温柔的回道。

        “夫人说得这是什么话,送您回自己该去的地方,与您的儿子团聚,怎么能叫叛主呢?”

        余秀怜瞬间脸色大变。

        “莲香,你都知道些什么?”

        “奴婢无能,在您身边侍奉四年多,都不曾察觉您还给成王殿下生了一位小王爷,好在刘总管大度而又仁慈,不仅没有计较奴婢的无能,还特意嘱咐奴婢要送您回成王府,一家团圆。”

        余秀怜瞬间反应过来。

        “原来你背后的主子是刘乐那个贱奴!”

        宫女出身的兰枝闻言,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刘总管可是堂堂秉笔大太监,深得皇上与太尊的信重,身份贵重着呢,倒是像夫人您这样,放着堂堂的正室不做,抛夫弃子去给别人做妾,自甘堕落的人,古往今来都罕见。”

        “为了您的真爱,不惜放弃皇后之位、太后之尊,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因为当年的一念之差,失去皇后之位后,也没享到太后之尊,是余秀怜心中最大的痛,听到此前一直殷勤服侍她的丫鬟婆子,现在突然翻脸,毫不客气的奚落她,实在让她感到愤恨不已。

        可是两人以看似恭敬的动作搀扶着她,实则是在钳制她,让她挣脱不得,说话间,就已经将她连拖带拽的拉到成王府的侧门前,守卫在那里的御林军动作利索的打开门。

        眼看就要被这群胆大妄为的下人给,送进成王府中,余秀怜再顾不上考虑其它,直接大声嚷嚷道。

        “你们放开我,我是皇帝的生母,他不能这么没良心,这是忤逆、不孝!”

        兰枝大声回道。

        “夫人,您可不要搞错了,您的儿子明明是成王府的四王子,因您只是身份卑微的侍妾,只能交由付侧妃抚养的那位,像您这样乱认别人当儿子,让外人听了不仅会误会,还会笑话成王殿下,冒犯了贵人,还会给成王殿下增添新罪名。”

        听到可能会涉及到成王,余秀怜才停止挣扎,被推入门内,等她反应过来,侧门已经在她眼前再次被关上。

        看到余秀怜进入府中,接到消息后赶过来的成王皱着眉头问道。

        “你怎么会在这里?”

        看到成王,正在流眼泪的余秀怜瞬间多了支柱。

        “成郞,是那孽子让人在我身边安了眼线,将我送过来的,他知道了王儿的事,说是要成全我们一家团圆。”

        成王虽然已经同意去海外,但是他最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想要在安国给自己留下一脉,之前以他母亲的身份试探,发现皇上态度坚决的要将他这一脉全都送出海,一个不留后,他在考虑的就是如何将他的第四子留下。

        余秀怜是皇帝的生母,就算皇帝不认,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而他的四子是与对方一母同胎的兄弟,就算他不愿照顾,以对方的行事风格,应该也不屑对出手针对。

        却没料到,对方竟然这么心狠,不认生母不说,还将生母也一块打发出海,再次打碎他的盘算,也让他彻底没机会留下退路。

        见本来面带怒色的成王脸色稍缓,余秀怜的心情才放松了一些。

        “成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那孽子因为记恨我,才会对王府与我娘家下手?若是样,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宁愿自己以死赎罪,也不能这样连累你们啊。”

        看着眼前这个哭得十分伤心的女人,成王难得以较为缓和的语气回道。

        “不是因为你的原因,这里面的牵扯很多,府里已经接到上面的旨意,不日就要出海,前往海外岛国,你娘家余氏那边也一样。”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仁

        听到这话, 余秀怜眼前顿时有些发黑,她当初是在康平帝被废太子被圈禁时,生下长子,娘家为了不受废太子的拖累, 劝她与前夫和离, 她没有拒绝。

        娘家人告诉她, 废太子自古以来都没有好下场,成王是继后嫡子,母族势大, 肯定能成为继承大位的不二人选,她与成王本就有着自幼相识的情分,若能在这时,为成王立下大功,将来肯定能有大好的前途。

        又有成王在私下里来见她, 表明心仪她多年的心意,并对她许诺, 会在事成之后接她入府, 虽然短时间内不能给她正经的王妃之位,将来一定不会辜负她。

        想到自己已是和离之身, 因为前夫是那么个身份, 注定不可能再改嫁,所以余秀怜终于下定决心,答应以废太子前妻的名义栽诬陷害前夫,指认前夫有不安于太子之位的举动。

        此举直接导致她那已被废除太子之位的前夫, 直接被流放出京,还被定下极其苛刻的回京条件。

        本以为前夫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回京,余秀怜便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成王身上, 即便在她被接入成王府后没过两年,成王就因伤残而失去王位竞争力,她虽然失望,也并不在意。

        直到她那前夫在已跌入尘埃的情况下,竟然还能成功翻身,争取被召回京的机会不说,还顺利断承皇位,当年在她之下,家世很普通侧妃江氏一跃成为皇后,余秀怜才意识到自己当年选择,在别人的眼中是个笑话。

        可是越是如此,余秀怜越是告诉自己,成王对她是真爱,她当年没有做错,前夫那里她注定回不去,唯有成王是她唯一的依靠。

        哪怕后来为防触怒她那前夫,她在娘家人的恳求下,不得不住到别庄中,她也一直是这么告诉自己。

        只有这样,不管是她选择与前夫和离抛夫弃子的行为,还是后来选择相信成王,没名没份的进入成王府的举动,才会显得不那么可笑。

        可是现在,她算是切身感受到了命运对她的最大捉弄,被她抛下,还落井下石的回踩一脚的前夫,当了皇帝,不仅那些荣耀与她无关,还让她与娘家活得提心吊胆,生恐对方会与他们秋后算账。

        直到她那前夫驾崩,被她放弃的长子继位,头上悬着那把刀才消失,原以为她那亲生儿子不愿尊封她,对她而言,就已经是最大的屈辱,没想到竟有更为不幸的遭遇在这里等着她。

        出海,九死一生的出海,就算能侥幸活着抵达海外岛国,离了安国这繁华之地,又将会有怎样的苦难生活等着她?

        余秀怜很想说自己不愿出海,要去找她那当皇帝的儿子,可是想到自己本就打算去皇宫,结果却被扭送到这成王府的经历,她很清楚,没人会给她这个机会。

        也是直到此时,再也骗不了自己后,余秀怜才不得不承认,她是真的做了错了!

        若没有做出对她前夫落井下石,并在后来进入成王府的选择,凭她前夫登基之后,只是将她娘家上下全都撸掉官位,看在她爹当年对德宗有着护驾之功的情分上,仍给余家保留爵位,没有赶尽杀绝的反应,就能知道,她纵然与其和离,也不会被记恨。

        若她没有将刚出生的长子抛弃,让农户出身的李家捡个大便家,而是由她亲自养大有着状元之才的长子,她现在才是那个名正言顺的监国太尊。

        随着原州上下的官衙全都被清洗,空出来一大批位置,安常煦任命邵正英就地接任从四品的原州知府之位,张文谦任五品同知。

        除了从这些派往原州处理天河大堤隐患的官员中,擢升一部分官员接手原州地方事务外,又从朝中各部调出一批官员,分赴原州各地,有心人都能发现,那些官员近半都有南江书院的出身背景。

        王修业将原州一案涉事重犯都押送回京城时,再次引起轩然【创建和谐家园】,为了维持地方上的稳定,顾虑着对民心的影响,直接将诺大一个州的官员全都拿下的事件,这次绝对是头一遭。

        可是刚登基近半年的新帝不仅这么做了,而且还做得十分完美,没有在原州造成任何恐慌不说,原州的广大基层百姓,还都十分配合负责实现这个创举的乐阳郡主,表现出对朝廷决策的绝对信任与拥护。

        这种现象,让许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啊!

        这个感慨引来许多人的认同,在许多人看来,不管是年少气盛的新帝,还是听令行事的的乐阳郡主,都是只凭一腔热血与肝胆,就做下这件大事的‘初生牛犊’。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事后的结果,分析出上面之前在原州所做的种种安排与铺垫,得出看似冒险,实则却是必然的一种的结果。

        徐世子趁回城开大朝会的机会,回来给他母亲问安,忍不住感慨道。

        “现在看来,皇上早在不惜亲自放下面子,向那些商人借钱时,就在下这盘大棋。”

        用征工发钱的方式,光明正大的收买原州的民心,这次征工人数多达十万以上,不仅涵盖乡镇上的农户,许多城中居民也有争相应征。

        不仅有大量的男丁,还有些妇人,这些人天天吃着朝廷的粮,还能净赚工钱,同样是古往今来的普通百姓都不曾遇上的好事,对比前几年修筑天河大堤时的状况,这种幸福感更加倍。

        在这种大形势下,原州各地的普通老百姓都在干劲十足的做工,比谁都希望现在的朝廷能万年长存,谁会在乎那些对他们苛刻的官员被拿下的事,反正换成新来的这些能让他们吃饱吃好,还给他们发钱的官员,更让他们感到求之不得。

        听到儿子的话,柱国公夫人也欣慰的笑着点头。

        “嗯,景楠这次正好赶上了,真好!”

        这是柱国公府近来发生的一件最让人感到欣慰与高兴的事,身为徐景楠的母亲,张贤贞当然是最高兴的那个。

        “都是大伯母英明,家里与李家的关系保持得好,要不然,景楠可不一定能有这机缘。”

        这是张贤贞的真心话,现在谁都能猜到,乐阳郡主当初以任性娇纵的态度闹着要去原州挖沟,其实是因肩负重任,为防消息走漏,她在选择随行人员时,肯定是相当慎重。

        平日里跟着她混的京中大户子弟不少,但是除了王家那个三小子与吴家长孙,也就她儿子徐景楠能有机会跟着一起去。

        而她儿子刚去大营没几天,认识乐阳郡主也没几天,纵然能力不差,也不可能有机会得到对方的信重,说到底,还是沾了长房与李家关系处得好,得对方信重的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0 16: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