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穿成农家老太后》-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臣妇谨代表乐阳郡主,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圣体安康!乐阳郡主为尽忠职守,未能前来亲自为陛下道贺,心中十分愧疚,特意拜托敝府帮忙代为转交她的贺寿礼。”

      ¡¡¡¡°²³£ìãЦÈݲ»±äµÄµãÍ·µÀ¡£

        “夫人免礼,有劳府上帮忙,朕心甚慰。”

        看到皇上这平静自如的反应,柱国公夫人才隐约猜到,太尊夫人可能没跟皇上提起过寿礼是何物。

        “多谢陛下,郡主曾解释过,此礼乃是她用给太尊夫人打借条,借的钱买来的一样物品,它的磨损见证了乐阳郡主认真反省,在大营中积极改错、努力上进的过程,意义非凡。”

        与此同时,徐景楠已将自己抱着的木盒交给了前来接礼的太监,办为没有礼单,准备唱礼的太监,只好直接打开木盒,看到里面的东西,他顿时面现难色。

        听到柱国公夫的话,殿内众人此刻都很关注那只明显是临时新做的盒子内,到底装着什么,察觉到连皇上都对他投来好奇的目光,他只好伸手取出盒中东西道。

        “书信一封,锄头一柄。”

        哪怕他已经尽量敷衍的低声报出这份礼,可他当众拿出的那把异常引人瞩目的锄头,还是成功引来的殿内一片吸气声。

        面对此情此景,努力保持淡定的安常煦很想语脸,那家伙真要是只送一片鹅毛,好歹还有个说法,显得有几分浪漫。

        她却别出心裁的送把锄头过来,还特意让人强调,这是从他们祖母那里借钱买的,什么意思?想要劫富济贫的心思完全是毫不掩饰。

      ¡¡¡¡°²³£ìãÇ¿³¶ÁËÏÂ×ì½Ç£¬µãÍ·µÀ¡£

        “没想到乐阳郡主在自身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仍然惦记着要为朕准备贺礼,这份心意实在让朕感动,朕改日定会多送她几柄锄头,方便她可以多干些活,不能因为受困于没钱买农具,便耽误了她积极反省改造自身的进程。”

        可不能让人以为他是个只重情意的皇帝,以后再给他送礼的时候,都照李常欣那个家伙学,给他送来一堆不值钱的‘心意’,连请客吃饭的本钱都捞不回来,他得气死。

        听到这话,让在场众人都不得不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两位对彼此是真不客气,相互拆台不给面子得很。

        确实没人敢大着胆子模仿这非常省钱省事的送礼方式,因为皇上的话就是金口御言,他要是直接这么不客气的说旁人,那就意味着那人的前程自此终结,还需要奉旨多下地干活。

        随着柱国公府赶紧按计划呈上自家的礼物,引来殿内众人的一致惊叹,锄头的事儿才算翻篇,看到那一组质地极为通透的王雕,安常煦也表现出赞叹与欣赏之色。

        有资格当殿呈献寿礼的,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王公勋贵与重臣,更多的人,即便获得参加的万寿宴的资格,也只能将自家礼物交到专门负责这事的内侍那里。

        收礼收到手软的同时,安常煦也不得不面对另一件让人烦躁的事,那就是,有适龄女儿的人家,都卯足了劲儿的想要展现自家姑娘,不时的来个当众表演。

        陈贵太妃也是不遗余力的操心新帝后宫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万寿宴进行到酒过三巡之后,当众提及新帝后宫空虚一事。

        “先帝生前,便一直操心陛下的亲事问题,现在先帝不在,陛下身边无人照应,实在让人不放心,也是我们这些长辈失职。”

        陈凤琪从旁接过话道。

        “老身不觉得自己失职,按照我们乡下人的规矩,陛下目前尚在守孝中,虽然因为他是皇帝,便可夺情,但是老身知道,陛下乃是至孝之人,让他这么快就从先帝与先后去逝的悲伤中走出,高高兴兴的娶妻纳妃,实在太难为他了。”

        扫了眼陈贵太妃脸上的不服气,陈凤琪又接着道。

        “你们可以认为这是老身的托词,有意阻拦陛下大婚,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连这次的万寿宴,陛下都不愿举办。”

        “因为在他看来,先帝刚去半年,他实在不愿举办如此热闹的万寿宴,是老身考虑到,这是他认祖归宗以后,首次过自己的生辰,意义非凡,再加上他自继位以来,除公务以外,与各位再无交集,难免疏离了些,再三劝说之后,他才勉强同意。”

        安常煦坐在一旁十分配合的露出有些惭愧与无奈的神情,殿内其他人,则在纷纷赞叹陛下不愧以孝行传天下,品行高尚,令人钦佩。

        让陈贵太妃差点气到失态,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陈凤琪则在随后像是突然想到什么般,再次开口道。

        “说起后宫,老身倒是想起一事,我儿早逝,留下你们这些妃嫔,都还正值盛年,陛下却已长大成人,让你们继续住在宫中,实在不是回事,等到万寿宴过后,你们都收拾一下,准备迁到城外的别宫中居住吧。”

        听到这话,陈贵太妃等人瞬间脸色大变,她们实在没有想到,陈太尊竟然这么快就惦记着要将她们直接都赶出宫,而不是按照某些旧例,让她们迁到比较偏僻的宫室。

        后宫是她们这些人的地盘,即便迁去偏僻的宫室,她们身为皇上的庶母,见皇上也会相对比较容易,没人敢怠慢她们,就能依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若是去了别宫,等待她们这些未亡人的,只有任人宰割的份,瞪着陈凤琪,陈贵太妃心中恨之欲狂。

        她当初被先皇后杖罚时,流下的是个已经成型的男婴,她的儿子若能顺利生下,她现在就是母仪天下,正经的监国太后。

        哪像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所谓太尊,仅靠着抚养新帝之恩,就坐上临朝监政的位置上耀武扬威,还对她们这些正经的后宫内命妇赶尽杀绝。

        大公主的生母冯太妃赶紧离开自己的位置跪地磕头道。

        “太尊,大公主还如此年少,离不开长辈的教导与照顾啊,皇上日理万机,肯定也顾不上亲自过问后宫之事,还请太尊开恩,让妾身好歹将公主抚育成人,等到她嫁人以后,妾身一定会主动离宫。”

        看到对方这幅将自己放在极卑微的位置上,将她衬得十分冷酷无情的作态,陈凤琪不动声色的皱了下眉,更加坚定决心,不早些这些女子都打发了,留着只会生是非。

        “冯太妃不用担心,考虑到大公主与二公主年龄还小,的确离不得生母,所以老身会让皇上在宫外为她们提前备好公主府,你们跟着公主一起去公主府便是。”

        连这对策都已想好,谁都听得出来,太尊这是打定主意要让先帝留下的太妃、太嫔们迁出皇宫,在场有这些太妃太嫔的娘家亲人,有人忍不住出声道。

        “启禀太尊,既然陛下为给先帝先后守孝,近期不打算充实后宫,后宫无人打理,也是个问题,不妨请这些太妃、太嫔,先按旧例迁居到西南边的偏僻宫室中。”

        “如此一来,既不惧人言,还能让这些太妃太嫔帮忙代为打理后宫,为皇上减轻负担。”

        陈凤琪神情平淡,语气却很坚定的回道。

        “后宫的宫务,就不劳诸位帮忙费心了,先帝早逝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老身绝不允许陛下将来的后宫,也存在这样的隐患,所以只能对不起这些太妃、太嫔了。”

        听到这话,不仅让大殿内的其他人哑口无声,那些本来面带不平之色的太妃、太嫔们,更是脸色苍白。

        当初,她们这些人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被一个宫女出身的美人,仗着自己在宫中小心经营多年的优势,差点成为最大胜利者的事,是她们心中最大的痛。

        不过随着这个理由一出,不管她们到底有没有心怀叵测,欲效仿那人在后宫埋眼线生事,都改变不了她们必须要出宫,而且是尽快出宫的现实。

        正当她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时,陈凤琪却将话锋一转道。

        “生而为人,肯定要善良,要不是事出有因,老身其实也不想做这个恶人,所以,不想去别宫的话,你们也不是没有别的路可走。”

        听到这话,本来已经绝望的众女堪称是绝处逢生,立刻露出充满期待的眼神。

        “老身给你们三个选择,一,老身给你们立女户,发遣散费,让你们可以带着自己的私产出宫,出宫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

        “二,带着自己的私产回娘家,宫内会每月按例发供养月例,三,若有想改嫁者,宫里负责给嫁妆,不管你们选哪条路,将来若是受了欺负,宫里都会为你们出头。”

        听到这几个选择,那些太妃太嫔立刻精神大振,连冯太妃这种有女儿的,都忍不住有些心动。

        本来怀着满心愤恨与不平的陈贵太妃,也迅速抛开那些负面情绪,开始认真考虑起自己的选择,有人小心问道。

        “太尊,妾身若是选了立女户,或是回娘家,将来百年归世之后?”

        陈凤琪毫不犹豫的回道。

        “只要你们没再改嫁,没与其他男子有瓜葛,百年归世之后,只要你们主动申请,依旧会按例将你们葬入先帝的妃陵,若是又找了人,还想入妃陵,那可是欺君之罪,记住了吗?”

        得了这话,算是少了后顾之忧,众女都难掩兴奋之色。

        “记住了,妾身记住了,多谢太尊开恩,您的大恩大德,妾身永世难忘。”

        礼部尚书有些懵,眼看上面的太尊与先帝后宫已经擅自达成约定,才反应过来的他,赶紧离席上前伏地道。

        “太尊,万万不可啊,陛下,此事与礼不合,那些可都是先帝的妃嫔,万万不可啊!”

      第一百零七章 花样

        陈凤琪顺手接过皇上给她端的茶, 喝了两口润润喉,神色平静,却不怒自威的回道。

        “真是不是自家闺女,就不知道心疼, 老身没跟你计较, 你们柯家当年不知打哪弄回个姑娘, 充嫡女送进宫的事,你就偷着乐吧,还敢来跟老身论礼?真是不知所谓。”

        礼部尚书闻言, 顿时大惊失色,先帝不太重女色,许是少年时被一个宫女给算计到事,为他留下了心理阴影,他后来纳进宫的妃嫔不一定都是王公大臣家的女儿, 却都是身世清白的嫡女,没再沾染过宫女, 所以后宫妃嫔的数量不算太多。

        似柯家这种用不明身份来历的女子充嫡女送进宫的做法, 若是在先帝朝被揭穿,绝对是欺君犯上的大过, 现在被陈凤琪毫不留情的当众揭穿, 依旧是可大可小全凭上意的大过,这让他顿时发背发凉,额间渗出大滴的汗水。

        “微臣罪该万死!”

        见他还算识趣,没有为自己多做狡辩, 陈凤琪淡淡回道。

        “看在你这些年来,在本职工作上没有出过什么大错,再加上今日是陛下万寿之喜的份上, 老身暂时不会跟你计较这茬,但是,做人要心里有数,老身最厌恶那些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人,若敢再犯,咱们再算这总账。”

        感到死里逃生的柯尚书赶紧回道。

        “多谢太尊开恩,微臣定当谨记太尊的教诲,绝对不敢再犯。”

        看着对方狼狈退下去后,陈凤琪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语气平静的开口道。

        “大家共事了这么久,你们应该都能看得出来,老身是个只念旧情旧义,不念旧仇旧怨的性格,只要你们尽忠职守,用心做事,别做什么违法犯纪的事,老身的容忍度就会特别高。”

        “但是,若再有人敢这样,拿自己都没做到的事要求老身,老身就与他好好翻翻旧账,可不会再这么轻轻放过,知道吗?”

        虽然这声音不算太大,却让在场众人都忍不住心中一悸,谁家还能没点乱七八糟的烂事呢,若都被翻了出来,就算不违法犯纪,也少不了会让各家丢脸跌份、声誉受损。

        谁知道太尊手上都掌握着哪家的哪些短呢?看她经常信口拈来,还从不冤枉人的往例看,可以肯定的是,太尊手上肯定掌握着一批特别擅长打探消息的眼线,这让所有人都忌惮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太尊圣明,臣等定当谨记在心。”

        面对这满殿的应和声,陈凤琪满意的点头道。

        “嗯,言归正传,后宫诸位,包括已经去皇庄的那部分人,将要做何选择,回头都报到陈掌事那里,今天是陛下的万寿之喜,我们大家君臣同乐,就不要再提其它事了。”

        要不是这位毫无预兆的接连扔王炸,将他们在场众人都给震得头脑发懵,应接不暇,谁敢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提其它事?

        身为首辅的邵云博却在随后便接过话道。

        “对,太尊身为长辈,如何处理后宫家事,还轮不到我们这些外臣插手,我们可不能辜负陛下为我等精心准备的这些美味佳肴。”

        见这位见缝插针的给他旧主捧场,将本来牵扯到前朝的后宫之事给轻描淡写的定性为家事,罗次辅不动声色的翻了白眼,只有满脸笑容的葛次辅诚心诚意的附和道。

        “对,都是太尊的家事而已,她如此宽容仁慈,给诸位娘娘留下那么多选择,肯定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何须我们这些外臣多管闲事。”

        只要那些娘娘离了宫,不去规定的别宫或皇庄,就不再属于正经的内命妇,国库就不用承担她们的衣食住行、吃度用度,顶多就是像太尊说得那样,按月发放些例银就行,国库这边每年都能省下一大笔银子。

        首辅与掌着钱袋着的次辅都这么发话,其他人心中再怎么腹诽,也都只能笑着应和,不敢再跳出来指责什么,因为他们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上边那两位手中。

        太妃、太嫔们所在的区域,现已变得氛围大变,不再是愁云惨淡,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在经历过无法挣扎的绝望之后,能够得到那些选择权,让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安常煦不动声色的给他祖母竖大拇指,以表敬意后,便去应酬那些王公大臣们,殿内氛围随之变得十分和谐。

        对于陈凤琪的决定,除了礼部,宗室中人也是最有资格反驳的那一批,可是宗室中的有头脸的亲王郡王们,已在万寿宴前,接到太尊与皇上的旨意,先在私下里通过气。

        太尊与皇上承诺他们,等到将后宫腾出来,将后宫那些闲下来的宫女内侍都利用起来后,发展一些皇家产业,到时候,可以根据他们宗室这边的出力多少,分得相应的好处不说,还能给他们各家的小辈安排职务。

        参加完万寿宴后,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张贤贞颇为感慨的回道。

        “太尊夫人果然不凡,听景楠说太尊夫人看着十分威严时,我原想着,一位总是对人心怀善意,做些利国利民之事的老夫人,能有多威严,现在看来,是我见识太过浅薄,低估了太尊。”

        柱国公夫心情复杂的点头道。

        “是啊,太尊夫人虽有菩萨心肠,却也有雷霆之威,要不然,如何能震得住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我们今天只看到她用柯尚书家的把柄逼退她。”’

        “听说,她最厉害的本事,是将那些与新帝政见不和的大臣留下辩论,不管是那些大臣讲国法,还是讲礼规、讲人伦大道、讲圣贤之说,她都能将那些人辩得哑口无言,多与她辩论几次,都不得不服。”

        想到陈太尊初以咄咄逼人之态,坚持要将先帝留下的妃嫔都迁至别宫时,她心中还有些不忍,觉得以太尊的强势霸道,实在不像是她大伯母说得那样没有野心。

        后来又听到对方给出那三个选择,张贤贞才意思到,什么叫做雷霆之威后的雨露之恩,太尊做人做事,实非常人可度量。

        “看得来出来,太尊夫人好像对女子格外宽容照顾啊。”

        柱国公夫人对侄媳妇这敏锐的洞察力十分赞赏,点头道。

        “是啊,太尊夫人自己早年曾接连遭遇过不幸,深知我们女子的不易,所以她现在自己有了能力后,总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为女子谋取福利。”

        “她因自己早年守寡,在失去的儿子后,亲自做主让儿媳改嫁,如今能做出让后宫妃嫔出宫改嫁的事,其实不足为奇。”

        昨日回娘家后,张贤贞已经听她娘讲过太尊的那些过往,因为她爹是朝堂重臣,全程参与过与太尊的那些过往有关的场面,所以她已知道太尊现在的儿子非亲生,亲生儿子被她亲手送出去,将亲儿媳嫁给义子,与先夫和离的创举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1 17: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