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穿成农家老太后》-第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来了三天都没能吃口肉,饼子又粗又硬咯嗓子,我们去山里搞些吃的吧?”

        赵小雪有些犹豫的劝阻道。

        “郡主,说好了我们得要遵守这里的规则啊,哪能一来就违反纪律呢?做这种事,肯定瞒不了其他人,到时候被人给告到徐将军那里,我们说不定就得哪来的回哪去。”

        想到来这京郊大营中的见闻,李常欣憋了一肚子火,在她看来,这些除了每日里固定的操/练,便闲着无所事事,态度散漫的将士,还不如南江书院的那些书生看着有精气神。

        那固定的操/练,也都敷衍得很,看着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丁,她一个就能打倒一大群,让她看着就觉得来气,完全辜负了她对军中的期待与向往。

        “我来这里,是想要干实事的,要是总顾虑那些个纪律,我岂不是什么都干不了,就是过来体验一下这些士兵的生活过得有多苦?”

        那绝对不是她想要的,说到这里,李常欣扔掉手里的草叶子,态度坚定的站起身道。

        “走,跟我去打两头大家伙回来,我要告诉他们,跟着李常欣干的人,就有肉吃,就算是当小兵,我李常欣也要当这群兵里的王!”

        不得不说,也就她李常欣敢这么当众放话要在这里当兵王,换了其他人,肯定少不了要被怀疑他有不臣之心。

        看着那位抛开几日来的消沉,斗志昂扬的少女,王修业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口中却道。

        “郡主,我们初来乍到,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何不找几位熟悉情况的帮忙带路?”

        李常欣立刻领会到他话中意思,顿时眼睛一亮。

        “怎么,你在这里也有认识的人?”

        王修业微笑着点头道。

        “嗯,有几位略有交情的同辈,在这里任职。”

        京中勋贵子弟得了荫恩后,被安置的地方,不外乎就这几处地方,他虽因走了科举那条路,与那些亲朋故交家的同辈混的不是一个圈子,但他因为怀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没有断了与那些人的联系。

        毕竟是初来乍到,对这京郊大营中的情况不熟悉,要是首战未能告捷,她满腔的雄心壮志便无处施展,若是有人可以帮她分担一下风险,还能顺便帮她壮壮势,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所以李常欣毫不犹豫的应下,拜托王修业要好好发挥一下自己人头熟的优势,最好能多拉几个人入伙。

        王修业当即就去寻他的故人,只是对着那些人,他当然是另一套说辞。

        “……反正我们就是陪着郡主进山打猎玩一趟,让她玩得开心尽兴,才是最重要的,真要违反了什么纪律,反正有郡主在,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要不是想着大家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郡主那边也确实缺可以帮忙带路的人,这种好事可轮不到你们,我随便给点银子,找几个地头熟的一样。”

        不得不说,王修业的话,正好说中了几人的心思,乐阳郡主现在可是一般人挤破脑门,都无处巴结的贵人,比那些真正的宗室郡主更受京中上下的重视。

        王修业这个最先巴结成功,还成了人家心腹这一,在她因为打算带人进入京郊大营,却被罚的情况下,仍能成为被一起带到军中的几人之一,早就让人羡慕得不得了。

        现在他还能想到他们这些哥们,绝对是够义气的表现,所以这几个被王修业挑中的勋贵子弟,都答应得十分爽快,甚至还很感谢王修业。

        次日,参加完每天的常规操/练后,约定好的一行十余人,避着人,悄悄来到山下聚集,不熟悉的互通过姓名,认识过后,就一起往山里走去。

        落在后面的吴长庚难掩羡慕的问道。

        “王三,你这匹马是从哪弄的?花了不少吧?”

        他一个考科举的读书人,竟然弄匹一看就知非同寻常的宝马,真是太浪费了!

        王修业面露略显矜持的微笑,语气却很随意的回道。

        “我的钱都花在买笔墨纸砚上了,哪里买得起这种关外宝马,是郡主听说我的马早前病逝了,一直没有遇到合知适,就去圣上的御马苑挑了一匹送我。”

        是一匹身姿矫健,特别桀骜不驯的宝马,却甚合他意的马,虽然为了驯服它,吃了不小的苦头,但是驯服之后,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这种真正的关外宝马,绝对属于千金难寻的至宝,吴长庚闻言,迅速羡慕眼红,凑近王修业低声问道。

        “你说,我要是现在去跟郡主说,我愿意为她鞍前马后的效忠,她能不能也送我一匹宝马,要求不高,只要能跟你这匹一个水平就行。”

        王修业嫌弃的打马向前走了几步。

        “我这疾风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宝马,你还是将要求放高些吧,反正你肯定不会有这机会。”

        事实证明,王修业盘算的没错,这些虽是在京郊大营中任职,却胸无大志的勋贵子弟,平日里没少来这山里祸祸,打猎的水平怎么样先不说,对这山里确实够熟,知道那片区域常有什么动物出没。

        李常欣想打大东西,便将目标放在数量最多,却很难打,但是对他们这群装备良的猎人而言,不在话下的野猪身上,不到半天时间,一群人就满载而归。

        整个东郊大营中,共驻扎着数万人,众人合力弄回来的十几条野猪,都吃肯定不够分,所以李常欣态度直接的宣布,想要吃肉的人,可以过来报名,需要答应在完成自己每天的操/练与巡值任务后,空闲时间需要听她指挥的条件。

        堂堂郡主不留在京中享受锦衣玉食,却跑来大营,能兵勇的身份与他们一起吃住的事,近来早就在大营中被传为奇谈。

        现在见到她弄来十几头野猪,打算用这些着实让人看着两眼放光的肉食,招揽他们供她驱使,大有要在大营中另立山头的意思,如此胆大包天,着实让人感到有些不靠谱。

        可是李常欣的话刚落下,以吴长庚为首的几名校尉与千户,立刻表示附和,顿让场上变得沸腾起来,许多人压根顾不上多想,跟着踊跃报名,深恐自己落后,就没了机会。

      第九十四章 吹捧

        看到徐世子无动于衷的模样, 赶来禀报消息的安明忠将军有些不解。

        “徐将军,您难道不打算过去看看吗?”

        这可是堂堂京郊大营,新帝送几个女子过来当兵不说,她们还在那里明目张胆的拉人头, 大有另立山头的意思, 如此违规犯纪的举动, 怎么能忍?

        安明忠是宗室远支,家中的爵位已经被降到一品威武将军,在京郊大营中的地位, 在徐世子之下,自恃是宗室出身,对上官一直有些不服气。

        徐世子直接无视他心里的那点小盘算,慢条斯理的喝着茶道。

        “安将军,稍安勿躁, 不过是小孩子闹着玩而已,反正他们知道分寸, 说好了不会影响正常的军务, 私下里的空闲时间,就随他们自己安排吧。”

        听到这话竟然出自性格素来板正的徐世子之口, 安明忠立刻意识到, 新帝或者是李家,很有可能在私下里给了徐家什么好处,要不然,徐世子不能这么毫不掩饰的袒护那乐阳郡主。

        到底是什么好处呢?

        旁敲侧击的打听了几句, 始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后,安明忠只得悻悻离开,乐阳郡主私下做的那些事,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端看他们这些上官如何看待。

        既然身为大营统领的徐世子发话,将这定性为小孩子玩闹,没有耽误到正事,其他人就算心里有意见,也不发再出面干涉什么。

        毕竟乐阳郡主说是来当兵,可她来得高调,谁都知道她的身份,谁也不敢真以上官的身份,在正常的军务之外针对她、打压她。

        更何况人家还是个姑娘家,他们这些大老爷们要是真敢做点借题发挥的事儿,首先受损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威信。

        李常欣也没想到,在军中有熟人,竟然会这么好办事,本来她已经做好了若是没人捧场,她就天天当着那些人的面吃肉,馋也要馋一帮人过来的准备。

        结果,有了新认识的吴长庚等人带头,迅速为她拢络过来上千人,那十几条没什么肉的野猪,压根就不够大家塞牙缝。

        面对这种情况,已经放出跟着她,就有肉吃的豪言的李常欣,当然不愿丢面子,随即取出自己的私房银子,让人去附近买猪回来。

        当天晚上,成功让这群人吃了顿比过年还要丰盛的大餐,成功报上名的深感不亏,馋得军中其他人口水直流。

        晚上散场过后,回到说是不照顾,实际上考虑到李常欣她们几个姑娘家,还是特意照顾了一下,特意准备的一处与其它营房相隔甚远的卧室中,洪秀贞算着这一日的开销,有些发愁的说道。

        “郡主,咱们一下子弄来这么多人,不说管饱,就算只是让人都能尝点肉味,吃一顿下来,就得上百两银子,可是咱们就这么几千两的家底,可经不起这么大手大脚的吃啊。”

        李常欣惊讶看着她道。

        “你怎么想的?我怎么可能会将这些钱都花在买肉请客上,那多浪费啊,现在有人手了,我们要做的,是用这些钱购买各种种子,再买些猪仔、鸡苗、鸭苗、鹅苗,书院不是一直倡导,我们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

        看着李常欣那一脸当然,你们怎么连这都没想到的模样,赵小雪她们都一脸错愕的看着她。

        “郡主,这里可是正规的军营,您怎么能想着要在这里发展种植与养殖呢?”

        “军营怎么了?这些人每天要做的事那么少,闲着也是闲着,顺手种点地,养点东西,能让他们吃得更好,长得更强壮、更有力气,一举多得,多好。”

        赵小雪赶紧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郡主,你来军中,还设法招揽那些人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能让他们都听您的指挥,按照您的要求参与战斗训练吗?”

        李常欣摆摆手道。

        “唉,这个计划还是缓缓再说吧,瞧那些人身上没几两肉的瘦弱样,突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别把他们给累坏了,请大夫调理身体花的钱,比买肉的钱更贵。”

        “可是,郡主,在大营里种地养牲口,可不是件小事,您要不还是先跟徐将军请示一下吧。”

        听到洪秀贞的建议,李常欣一口拒绝。

        “咱要干的是军规里面说能干,也没说不能干的事儿,谁要是说咱违规犯纪,也找不出明文规定的那种,不跟徐将军说,他就不用担责,跟他说了,你说他是同意好,还是不同意好呢?这不是为难人家吗?”

        看着自认将事情考虑得很周全的李常欣,赵小雪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毕竟人家的话听着确实还算有道理。

        乐阳郡主打算带着人在军营里种菜养殖的消息传开,顿时引来无数议论,可是大营的最高统领徐世子不发话,别人就算有异议也无济于事。

        京郊大营是处闲人不得进入的地界,周围有大片的空置土地,平时荒草丛生,顶多也就是用来跑跑马,大营没有让将士跑步运动的制度,还设有多处校场,那些空地就那么荒废在那里,让李常欣在来时的路上看见,就觉得可惜得很。

        看到李常欣说做就做,还真带着人在大营周围开始整理土地,修筑猪圈、养殖场,忙得热火朝天的样子,安明忠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去找徐世子。

        “将军,那些空地,都是属于我们大营的啊,哪能让乐阳郡主说占就占了呢?”

        徐世子态度平静看着对方回道。

        “乐阳郡主已经跟营中签订好协议,说是到时会将三成收成交到大营,算是他们租赁那些空地的费用,条件是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们的种植与养殖事业,不得擅自收回他们所使用的那些空地。”

        “虽然我一直不曾过问这件事,不过安将军若是有兴趣,大营外剩下的空地还有不少,你也可以让人将那些空地利用起来,条件就按照乐阳郡主他们的协议签就行。”

        安明忠是着实没有想到,那乐阳郡主年纪轻轻的,做事竟能如此滴水不漏,竟能想到先与营中签协议,而不是直接来找徐世子。

        与营中达成合作以后,他们所做的事,就会变得合理合法,从头到尾都没有经过徐世子,也就不会给徐世子留下任何把柄。

        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若能办成,不会少了徐世子的功劳,若是没有办成,却与徐世子无关,这份算盘打得可真响,那乐阳郡主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年少气盛,性格骄纵跋扈。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李常欣带着人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的时候,有言官将这件事捅到朝堂上。

        “启奏陛下,兵防乃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乐阳郡主一介女流之辈,进入京郊大营这等重地不说,还要求一群将士,按照她的指示,在大营中开荒种地,实在不务正业,任她继续妄为,恐生大祸啊!”

        没等安常煦开口,很少在朝堂上开口的陈凤琪用力点了下手中的拐杖,并接过话。

        “女流之辈?朱大人对女流之辈好大的歧视,你是对老身有意见,还是看不起生养你的女流之辈?不管是京郊大营中的数万将士,还是你们这些大臣,谁敢看不上女流之辈,尽管出来走两步,让老身见识见识。”

        不管心里怎么想,谁都不敢在这种时候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有偏见,陈凤琪扫了眼低着头的众位大臣,冷哼一声道。

        “朱大人既然对京郊大营中发生的事,如比了解,那么老身想要问问,乐阳郡主在大营中,可曾仗持着郡主身份,偷奸耍滑,不愿接受大营的安排与调遣?”

        朱御史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知道的信息。

        “下官不曾听闻郡主有违令之举。”

        陈凤琪点点头,接着问道。

        “乐阳郡主带领营中将士开荒种田,可曾占用将士们日常操/练、轮值的时间?”

        “不曾!”

        听到这里,邵云博站出来道。

        “如此看来,乐阳郡主去京郊大营后,不仅没有扰乱军中秩序,能够严格遵守军中秩序,还能以普通兵丁的身份,获得一大批将士的拥护,深得将士们的敬重,愿意听从她的调遣,利用休息时间做这些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这份心胸与能力,实在令人钦佩。”

        张居民大学士一如既往的瞧不上邵云博,认为他是为了讨好太尊与新帝,才会这么不要脸的大肆吹捧一个小姑娘。

        “邵大人此言,也太过了吧,郡主怀着一颗保家卫国之心,放弃京中的荣华,去军中历练之举,固然然令人赞叹,但她去宫中,遵守军中秩序,乃是其本分。”

        “利用闲余时间,带领军中将士开荒种地之举,的确是个值得赞许的尝试,但也不用上升到利国利民的高度吧?”

        亲眼看到太尊夫人当年是如何凭借这些,将一片荒芜之地,建设成现在举国闻名的繁荣昌盛之地,还供养起偌大一个南江书院。

        乐阳郡主显然也是受她祖母的影响,知道如何利用那些闲置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邵云博对她的这番夸赞,故然有着给陈凤琪搭台子的想法,但他夸得毫不亏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