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穿成农家老太后》-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凤琪被人抬入后殿后,本就在附近轮值的高太医已经快速赶来,看到面带惊慌之色的皇上向他使眼色,他立刻反应过来。

        “陛下,依微臣看,太尊夫人应该是在身心虚弱的情况下,又被人给【创建和谐家园】到,一时气急攻心,才会出现晕厥之症,微臣需要宁神静气,为太尊夫人施针,周围不宜有太多人。”

        等到安常煦将周围的人都打发走后,陈凤琪立刻不药而愈的睁开眼,掩口打了呵欠后,才开口道。

        “高大人,我应该可以被气到长时间昏迷不醒,乃至有死亡的可能吧?”

        高太医愣了一下,才小心回道。

        “理论是可以的。”

        安常煦以为对方只是想要狠狠的吓唬一下张御史之流,立刻不赞成的回道。

        “奶,这事不行。”

        这也太不吉利了,他还盼着他祖母能长命百岁呢。

        陈凤琪却当机立断的说出自己的盘算。

        “既然是这样,我就先在宫里‘昏迷’几天,然后让你叔他们把我接回去,再过两天,就把丧事张罗起来,你多去我床前哭几天,将我给哭‘清醒’,我要让你将濒死之人哭活,孝心可感天动地的美名传天下,看那些人还怎么拿你生母与外祖家说事。”

        高太医低着头,恨不得可以屏住呼吸,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此前与这位陈太尊没怎么打过交道,从没想过,对方竟然是位做事如此……别拘一格的人。

      ¡¡¡¡°²³£ìãÈ´²»Í¬ÒâËû׿ďµÄ¼Æ»®¡£

        “奶,我不在乎那些,不必让您为了这种小事如此劳心伤神。”

        陈凤琪不满的瞪向他道。

        “可是我在乎,我可不想看到我孙子为了不值得的人,背上这种污名,那些老谋深算的人是在为你挖坑,不管你认不认那余氏,他们都想给你扣顶帽子戴,动摇你的根基,我绝对不会放任他们的谋划得逞。”

        认下余氏,且不说以后的日常孝敬问题,就凭他有一个品行不端的生母,就是新帝永远洗不脱的耻辱。

        不认余氏,经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如那个张御史所说的一般,让新帝背负上不孝的污名,落人口实,同样会让安常煦将来受制于人。

        这完全就是一个进退维艰的无解之局,不管安常煦做出什么选择,都将注定挣脱不出这两个结局,这也是陈凤琪要求他保持缄默,不得做任何表态的原因。

        听到陈凤琪的话,安常煦低头不语,他对生母没有丝毫感情,对其与他亲爹和离,乃至抛弃刚出生的他一事,都没有什么抱怨。

        但是对方为了讨好自己的情人,利用曾经的夫妻身份,栽赃陷害前夫的卑劣之举,却让他非常不耻,所以他只想与对方井水不犯河,永无关联,所以他早就坚定决心,绝对不会认对方。

        对于朝堂上那些大臣口口声声所说的‘孝道’,也嗤之以鼻,并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问题。

        “奶,就算他们能……”

        没等对方将话说出口,陈凤琪直接往软榻上一倒,堵住他的未尽之言道。

        “就算是只有一时,我也不允许,我们绝对不会给他们得寸近尺的机会,你们照做就是,对了,高太医,有没有没什么可安神助眠,没有副作用的药?给老身多开几剂,让我多睡几觉,你们多做几场戏,就能解决的小事,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这小子还是太年轻,虽然听她一再强调人类语言的影响力,到底不曾切身体会过‘人言可畏’的滋味。

        更何况他现在还是一个皇帝,一旦在最初就背负上这种人品上的重大质疑,穷其一生都无法摆脱不说,即便是后世人,也会就此事议论不休,抓住不放,不管他能将皇帝这份活干得有多好,有多少功绩。

        身为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陈凤琪对此不仅深有体会,还经验丰富得很,虽然她本人信奉的是人死如灯灭,可她并不希望自己亲自养大的孩子要遭受那种待遇。

        眼看他祖母主意已定,安常煦只得照做,高太医则在绞尽脑汁的思索,到底有哪个药方能满足陈太尊的要求。

        旁听了这对祖孙的对话,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身为太尊这项计划中重要组成,高太医十分确定,他的职责就是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太医身份,以及行医多年积累下的名望,为太尊的‘假死’保驾护航,不能让外人识破这里面的真相。

        被绑到同一条船上后,高太医不仅会主动为这件守口如瓶,还会竭力配合,所以人家才会无所顾忌的当着他的面,直接做好安排。

        在安常煦的再三确认过后,陈凤琪喝下高太医给开的药,陷入深层次的睡眠状态中,在宫里住了两日,前后有多批人过来探望,看到的都是她躺在床上‘昏迷’的模样。

        两天后,安远伯以儿子的身份出面将陈凤琪接回康王府后,又躺在床上供上门看望的人瞻仰了几天,配合一天比一天更为苍白无色的妆容,太尊夫人命不久矣的传闻甚嚣尘上。

        安常煦每天红肿着眼睛,阴沉着脸上朝,散朝后就会去康王府,朝堂上已经再没有人敢提及让他封赏生母,生怕会触怒心情极差的新帝。

        那位此前蹦跶的最欢的张御史,即便以身体不适请病假,也被新帝借题发挥,让他在家好好休养身体不说,还下旨要求他的儿子们放下手中的事情,都回去为他这位老父亲侍疾,以尽孝道。

        随着高太医脸色沉重的出面宣布太尊夫人因长期昏迷,导致生机衰减,已经危在旦夕,让康王府开始准备后事,也到了最为考验安常煦演技的时候。

        可是事实上,看到康王府门前挂起的白灯笼与白布,给他带来的【创建和谐家园】大到让他瞬间失去理智,完全是近乎本能的上前扯下那些东西,愤怒的高声喊道。

        “我奶还活着,她还好好的,她不会死,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们赶紧把这些都给朕收起来烧掉,快给我烧掉!”

        那种不愿相信现实的本能反应,让某些在私下里关注到这一幕的人,都不得不得放下心中的质疑,开始相信太尊夫人可能是真的没治了,要不然,新帝的反应不至于这么大。

        当安常煦冲进内院,看到陈凤琪已经被换上诰命大妆,蒙上白布,更是愤怒不已,他倒没有忘记这本是在按照他祖母编的剧本演,他就是无法容忍眼前这一幕的出现。

        不管是在府外挂孝,还是像这样蒙白,在他看来,都是很不吉利,他自己可以不计较这些,可他就是不希望自己的祖母沾上这些。

        “你们不可以这样,祖母还好好的,你们……”

        没等他将话说出来,江燕娘已经站到他旁边,狠狠的揪了他一把,接着便以袖遮面,边哭边高声道。

        “常煦啊,我们谁都不想看到这一天,可是也是没办法的事,你要接受事实,不能犯迷糊啊,你祖母最不放你的心,你可不能辜负她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啊。”

        突如其来的巨痛,让安常煦的眼中迅速溢满生理性的泪水,江燕娘话中的提醒,也成功让安常煦的理智回炉,随即扑上去嚎啕大哭起来。

      第七十六章 比预期好

        安常煦哭的有多大声, 对那些见他年少,就不将他放在眼里,试图拿捏挟持他的人,就有多恨, 同时也很自责, 为了保护他, 让他的祖母不得清静不说,还要做到这一步,将别人都忌讳的事情做了个遍。

        所以安常煦此刻是真的悲从心来, 哭得痛彻心扉,十分投入,让听说消息后,结伴赶来康王府的一群宗室、勋贵与权臣,在院中都能听得出其中的悲伤与痛苦。

        最受【创建和谐家园】的是邵云博, 听到这哭声如此真挚,丝毫没有做假的痕迹, 顿觉腿都有些软, 有些踉跄的上前,哽咽着大声喊。

        “东家太太, 您可一定要好起来啊, 您大孙子还年少,还需要您的教导与保护啊,您最是慈爱,怎忍心丢下……。”

        邵云博的话音未落, 就听到室内突然传出一阵透着惊喜的声音。

        “娘,娘的手动了!”

      ¡¡¡¡½Ó×ÅÓÖ´«À´°²³£ìãµÄÉùÒô¡£

        “奶!对不起,都怪我连累了您……”

        “行了, 我不就是睡了一觉,你哭得都快吵死我了。”

        听到陈凤琪的话,江燕娘赶紧大声哭着说道。

        “娘啊,您这一觉睡得太久了,都快把我们吓死了,常煦可不是在吵您,这是他的孝心感天动地,将您生生给哭活了啊。”

        陈凤琪以十分虚弱的声音说道。

        “还有这事?难怪我怎么觉得一点劲都没有呢?”

        李成锋则在旁边大声道。

        “太医呢,快请太医过来再给我娘看看。”

        江燕娘则在随后忙着倒水,并指使李常欣。

        “赶紧让厨下送些清淡的汤食过来,你奶躺了这么多天,肯定都快饿坏了。”

        李常欣每天负责给她奶偷渡食物,虽然清楚她奶肯定饿不坏,也十分配合的以一幅惊喜交加的神情,做出相当匆忙的样子。

        那些本来想着过来送太尊夫人最后一程的人,见此情况,只好在说了几句祝贺的话后,拒绝李成锋客气的挽留,先行告辞。

        他们这些人,几乎涵盖安国最上层的一批权贵,若陈凤琪只是普通的诰命夫人,只需他们的家眷过来聊表心意就行。

        但是陈凤琪是受先帝所托的监国太尊,身份与地位瞬间变得格外超然,她的生死,当然也会直接关系到朝堂,所以这些把持着安国上层权力与大半资源的人,才会亲自来康王府。

        也正因此,他们成了亲眼见证新帝的‘孝心感天动地’,生生哭活了的太尊夫人的一幕,虽然个个心情都有些微妙。

        可是有邵云博这位最为捧场的首辅丞相在,他们连提出质疑的机会都没有,为了不显出自己存在其它心思,听到邵云博对陈太尊与新帝这对祖孙发出各种称赞,还需强笑着表示附和。

        即便心中在暗骂他真不愧是先帝宠臣出身,这身恭维人的本事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一想到人家这身超乎寻常的好运气,他们便没了与其计较的心思。

        人家前主是先帝,能让他一步登天,身居高位,如今这监国太尊也是人家的旧主,新帝也曾是他的小主人,有这份渊源在,活该他丝毫不受皇位更迭之变,首辅之位稳如泰山。

        有了这些权贵的亲眼见证,新帝的孝心感天动地,在陈太尊即将入殓之际,生生将之哭活的过程,迅速被传了出去,成为街头巷尾之人议论纷纷的奇闻。

        就算心中难免有些憋屈,那些当时也在场的人被问到面前时,也只能帮承认,毕竟当时在场的人多,谁也不敢昧着良心质疑新帝是在做戏,即便从内心深处讲,他们总怀疑这其中有诈。

        可是他们既没有证据,又确实听到新帝哭得那么真情实意,从自己的内心来讲,也觉得这事是真的可能比较大,因为那哭声中的悲伤与痛苦,扪心自问的话,自己肯定装不出来。

        劳心费力的演了这么一场,效果比预期的更好,也更有说服力,着实让陈凤琪深感欣慰,她原本是抱着即便会被人直接拆穿,也要演个全套的打算。

        因为那样的话,即便无法瞒过朝堂上的那些人尖子,只要他们将势造起来,将话传出去了,同样能达成目的。

        结果事情就有那么巧,安常煦那会哭得正用心投入的时候,正好被那些老奸巨滑的人尖子们给听了个正着,她在适时被‘哭醒’,一下将这件事坐实个大半。

        当然,这世上的巧合,大多都有前因,若没有邵云博从中勾联,努力为这场戏搭台子,效果肯定没有这么好。

        周围没有外人后,总算可以光明正大捧着碗吃喝的陈凤琪正在忙,演戏可不是件容易事,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这些天在吃喝方面特别注意。

      ¡¡¡¡¿´×ÅËûÄ̵ÄÄǸöÑù×Ó£¬°²³£ìãÐÄÖмÈÈ»ËáɬÓÖÐÄÍ´¡£

        “奶,您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做了,我压根就不在乎什么皇位权力,我只要您能健康百岁。”

        陈凤琪看着这实诚孩子,心中有些懊恼,她当初是实在没有想到,那个被送到自家门外的婴儿,竟然是皇上的儿子,教导孩子的方向着重于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使得他们过于重情重义。

        他们一大家子如此都已经走到这一步,注定只能进不能退,否则,那个后果绝对是陈凤琪更不愿看到的。

        “我又不傻,相同的事情,怎么可能再来一次,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你不要再放在心上,更不用为此感到自责,你关心我,我爱护你,我们各有各的立场,都是凭心做事,不要因此而给自己增添负担与压力,那样,才是真的对不起我。”

      ¡¡¡¡°²³£ìãЦ×ŵãӦϡ£

        “孙儿记下奶的话了,一定不会让奶失望。”

        陈凤琪‘醒来’后,能吃能喝,如太医所言,恢复得特别快,在她‘昏迷’期间,有不少人家都曾带着礼物上门探望,如今少不得要设宴答谢一番。

        时值隆冬时节,陈凤琪也不用再考虑什么面子与噱头的问题,只是让厨房备些小炭炉火锅,每位来宾座前摆一个,再备上各种口味的汤底,想吃什么味道的自己选,洗净切好的各式菜品摆放整齐,随手便可夹取,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附近还有厨师在烹制烤全羊、煎牛排、炸鸡腿等食物,都是做好之后,就被分成许多小份,调成不同口味,及时送到到宴席现场,让人可以趁热享用。

        因为是根据陈凤琪‘昏迷’期间,上门探望的名录发出的请柬,何家这次也有获得邀请,是由何家二房的当家夫人朱氏,带着她的长媳黄氏与钱慧宜一起赴宴。

        自从知道大房的钱慧宜借同乡之谊拜见陈太尊,还得了对方的青眼,被赏了见面礼后,朱氏就一直也想要找机会拜见陈太尊,好好与其叙一番同乡之情,落实这份交情。

        可惜没落后的何家,距离一跃登顶的新贵太远,后来又因先后先帝相继去逝而守国丧,京城中一直禁聚宴。

        如今国丧已过,康王府设宴请客答谢各府此前的关心与探望,也邀请了他们何家,在朱氏看来,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要不是顾虑到钱慧宜此前已与陈太尊有过一面之缘,她压根就不想带这个隔房的侄媳妇。

        然而,到了康王府后她才发现,事情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陈太尊‘病体’初愈,没什么精力应酬来宾,除了邵夫人闻氏、柱国公夫人、宣武侯老夫人等人,其他人压根就没有机会见到陈太尊。

        虽然康王府是采取这种别拘一格的宴客方式,让人感到新奇的同时,都能吃饱喝足,真正享受一顿美味佳肴,也让何府的三人都有些食不知味。

        看着精神很好,压根看不出大病初愈的虚弱之色的陈凤琪,柱国公夫人等人心里都有数,只是她们谁也不会想着要试探或戳穿这件事,还主动在言谈之中有意回避这件事。

        就是她们心中都免不了会暗自感到佩服,想来也只有这种有勇有谋,能做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女子,才能受到先帝重托,成为监国太尊,这可是连正经的太后,或是太皇太后都及少能有机会获得的殊荣。

        毕竟这是个由男子主掌的世界,女性大多都要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闺训,真正有能力与男子较量的女子,古往今来都很少见。

        更别说,是像陈凤琪这般,明明与先帝及新帝都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坐到监国的位置上,与她们这些在家从父,出嫁后从夫、从子的女子完全不同。

        柱国公夫人曾听她儿子讲过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企图拿新帝的出身当突破口,给新帝来个下马威的事,看似分为两派,可是两派人的主张,都存在大问题,对新帝而言都是坑。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看着注定能让新帝被坑的这个谋划,即便他与邵丞相有心相助,也无法解决,却被陈太尊不惜以身填坑,让新帝平安过去不说,还顺势为新帝铸成一道金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