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穿成农家老太后》-第10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身为代理尚书,包荣义一心想要转正,可是这半年多以来, 一直没能找到什么适合让他出头露脸的立功机会。

        北疆的最新消息,则让他从中看到契机, 经过近一年的观察, 包荣义已经看出,不管是陈太尊, 还是新帝, 都是很重视民生安危的上位者,他们喜欢重用有能力会做事,并勇于担当责任的人。

        定北军的现任大将军王东安,却是个胆小怕事私心重的草包, 明显不符合这二位的用人风格,只是对方身为宣武侯府嫡系的出身,让上面不好动这个手。

        所以他打算借此机会出头, 为上面搭个台子,方便他们对定北军进行调整,更何况由王家把持这么多年的定北军,现在出了这么大的差错,想必其他势力也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

        邵云博却在此时开口道。

        “包尚书,事情既已严重至此,我等现在首先要做的,不是追究谁的责任问题,而是好好想想,该如何做,才能尽量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我们将要面临的损失,并给对方一次深刻的教训,为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报仇雪恨。”

        指望定北军现在的大将军,肯定是做不到这一步的,邵云博的态度也很明确,为定北军换将,已经势在必行,再这么下去,等到来年开春后,定北军势必将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而北疆一旦失守,安国的大半江山都将要陷入危境,届时将要遭受的损失,绝对是不可估量。

        兵部尚书范高志随后出声道。

        “陛下,王东安德不配位,【创建和谐家园】,才会导致定北军二三十万列阵边关,却被敌人视之为无物,我们万不可任由北疆形势继续恶化,臣推荐由兵部常威将军李世楷,尽快前往北疆接任大将军一职。”

        罗次辅对此表示附和。

        “陛下,李世楷本就在定北军中任职多年,当年是因伤而退,如今定北军遭受如此危机,若能派出这位老将前往北疆,定能有机会力挽狂澜,守卫住北疆。”

        陈凤琪制止住早就按捺不住,想要站出去的李常欣,向来很少在人前直接干涉朝政的陈凤琪,却在此时突然出声道。

        “北疆即将入冬,天气苦寒,派李将军那种老将此时出发前往北疆,实在有些强人所难,老身很担心他的身体会承受不了这长途跋涉的艰辛,与那北方的恶劣环境。”

        不管是真担心,还是只是以此为由,拒绝他们所推荐的人选,陈凤琪的这番表态,都让罗次辅等人深感意外。

        在安常煦有些焦虑的目光中,陈凤琪的视线扫过右前方的众人,神色平静的继续说道。

        “老身推荐乐阳郡主任征北大将军,御林军副统领张楚为左将军,兵部郎中王修业任监军兼任副将,尽快起程前往北疆,接管定北军一应事务,召原定北大将军王东安回京述职。”

        听到陈凤琪的这番说是推荐,实则是安排的话,邵云博有些迟疑的回道。

        “太尊,郡主她……”

        她的确是现下最合适的人选,因原州之行,她在军中与民间都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声望,她是监国太尊的亲孙女,是与新帝关系最为亲厚的妹妹,又有着封号郡主之尊,她的身份地位之独特与超然,现已是安国上下无人不知。

        可是她还很年少,不曾去过北疆那苦寒之地,也不曾正式上过那异常残酷的战场,所以从私人感情上讲,邵云博并不忍心让她去。

        听到他祖母态度强硬的直接为他做出这个决定,安常煦努力握紧拳强忍下心中的痛苦,难掩沮丧的坐在那里,李常欣则是面带欣喜的站起身,向她祖母躬身施礼道。

        “太尊请放心,末将定当不会辜负朝廷上下的厚望,率领定北军守好北疆,不教他们越过我们的边境线。”

        想到来时,听到乐阳郡主正对皇上大吼叫时的场景,范高志有些迟疑,但是想到李世楷,他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太尊,郡主毕竟年少,此前不曾有过正式与敌交战的经验,又与定北军素无瓜葛,冒然去接掌定北军,不仅难以服众,恐怕她也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啊。”

        没等对其怒目而视的李常欣开口,罗次辅就已经开口道。

        “包尚书此言差矣,郡主现已在原州一战成名,又有宣武侯府嫡系出身的王郞中任监军与副将,此事定然能成,更何况,陛下才是这天下百万雄兵之首,陛下的旨意,谁敢不遵?”

        看着眼前这个本已与他达成合作,却临阵改换立场的同僚,范高志被气到两眼差点愤火,想不能这人怎么能这么不守信义。

        罗次辅却在心中嗤笑对方的不识时务,没看到太尊说出她的安排后,皇上就差要大声怒吼出自己的不赞成,却只能神情黯然的坐在那里一字不发,就知道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是陈太尊说了算,他可不想又被留下接受对方的思想教育。

        葛尚书却在此时低声道。

        “郡主,等您去了定北军,可一定要帮忙多费些心,教他们也要学会自力更生啊,那北方冷是冷了点,可是那里的地多,肯定也能大有可为。”

        李常欣态度爽朗的回道。

        “没问题,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葛尚书要为我们多拨些军资做本钱才行,要不然,我可没钱再往里面贴了。”

        看到对方那一脸肉疼的模样,李常欣不等对方开口,就赶紧一脸精明的补充道。

        “我当初带着京郊大营的兄弟们一起种地,发展养殖时,曾跟我奶打借条借了一万两银子做本钱,就算我要离开大营,也会先和徐统领算清楚这笔账,您真当我是傻的,走哪都当不图回报的散财童子啊。”

        听到乐阳郡主算得这么精明,葛尚书只得歇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同意李常欣的建议,给定北军额外拨些资金,当做让他们发展副业的本钱。

        邵云博等人来前都没想到,皇上与陈太尊已经意识到北疆的关键问题所在,在他们到来时,应该是正在为派往北疆的人选一事,进行略显激烈的‘讨论’。

        所以他们这些‘只会打嘴官司的大臣’们,才能有幸亲耳听到乐阳郡主对他们的评价,既然已经有了结果,他们只得纷纷告退。

        唯有邵云博选择留了下来,有些迟疑的问道。

        “太尊,那李世楷与卫山军一系的关系不清不楚,的确不是什么好人选,可是郡主如此年少,就让她去承担如此重任,不是老臣不信任郡主的能力,而是老臣实在不放心她的安危啊。”

      ¡¡¡¡Õâ»°ËãÊÇ˵µ½°²³£ìãµÄÐÄÀÁ¬Á¬µãÍ·µÀ¡£

        “是啊,奶,您看,连邵爷爷也是这个想法,我也不是不相信常欣的能力,实在是那边的环境太恶劣了,要是将常欣给冻坏了身体,怎么办?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要是在战场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安常煦都不愿想像那个可能,这可是与他从小形影不离,一起长大的妹妹,要是没了,他得伤心死,要是为了当皇帝,需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他宁愿不当这个劳心、耗钱、费力还总不落好的皇帝。

        知道这些人都是一心为她的好意,李常欣心情很好的回道。

        “哥,你和邵爷爷就对我再多点信心吧,我这次一定不会在冒险行事,别人都能在那边生活,我一直身强体壮的,肯定也没问题,还是我奶最有眼光,相信我能行。”

        陈凤琪叹了口气道。

        “还记得我教你的那些在极寒环境下的生存经验吧?”

        李常欣赶紧回道。

        “记得、记得,你教我的那些,我从来都没有忘,这次去北边,正好可以好好实践一下。”

        邵云博试探着问道。

        “太尊,张副统领也是个可信的,他虽然一直担负的近卫之责,可是他在当年r四王之乱中,表现也非常出色。”

        “我知道你们的顾虑和担心,常煦才继位不满一周年,我们就冒然要换到定北军的大将军之位,就算都知道是因为那个王东安太过无能,犯下大忌,可是只要有心人想要借机挑事,还是容易动摇当前这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的局面。”

        说起这些,陈凤琪也是深感无奈,无人可用是其一,做任何决定都要顾虑重重,也是不得不选择李常欣的重要原因。

        “只有像这样,让人知道我们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不顾李常欣这个郡主的安危,让她去接掌定北军,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好应对接下来极有可能会出现的危局,才能让其他各军安心。”

        毕竟乐阳郡主只有一个,去了定北军,就不可能再去其它军,与李常欣一同去的既有王家嫡支的王修业,又有天子近臣张楚,到底谁才是真正去接掌定北军的,都有可能。

        就像他们这些人心疼李常欣北上的安危般,百姓与那些将士们也会下意识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乐阳郡主与不得不派出她的新帝与太尊处于弱势,是被逼无奈,是一心为国为民。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人想要借机生事,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煽动不了民心与军心。

        安常煦这才明白,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他祖母的态度如此坚决,因为他祖母考虑的从来都不止是由谁接掌定北军这一件事,还要谋取民心支持,与其它各军的稳定。

        与此相较而言,他却只是考虑到个人感受,不管他顾虑有多少合情理,都改变不了他的思想还很不成熟的事实。

        “对不起,奶,您要考虑这么多,我却还在一旁拖您的后腿,也是我对不起常欣,才会让她又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与风险。”

        知道这是她哥已经不得不接受并认清现实的妥协反应,李常欣迫不及待的伸出手,毫不客气的回道。

        “有钱好办事,既然觉得对不起我,你就多给我准备一些路费吧,只要你能多给我一些钱,我什么事情都能原谅你。”

        这绝对是李常欣最真实的表现,最真心的话,室内本来充满伤感到凝重的氛围,则因她这反应而消散一空。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妥协

        李常欣回到大营后, 首先做的是向徐世子辞行。

        “徐将军,我奶他们已经决定任命我为征北大将军,北上前往定北军了,正式的任命可能会在明天下达, 我会征询一下骠骑营兄弟的意愿, 愿意随我北上的人, 都会转为我的亲卫。”

        徐世子闻言,心中叹了一口气,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可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会来得这么快,要怪却只能怪他那王家表弟太过不争气。

        在兵马粮草充足的情况下,竟然能放任敌人侵袭几座县城,简直是废物到了极致, 连他这样同为勋贵出身的亲戚,都不得不说, 王家数百年的基业在他手上被夺, 是真的一点都不冤。

        无能到如此地步,让他们这些人想要为其求情, 都不好意思开口, 皇上没有让人直接将他那定北大将军府给圈起来,将人都下大理寺,已经算是足够仁慈。

        “就是这个时节出发北上,不仅途中艰难, 去了北疆,那里的环境更为恶劣,郡主可要想好了。”

        李常欣想过, 可是对她而言,能去边疆一展宏图,消灭那些屡犯安国边境的敌军,对她的诱惑更大,为此,她愿意面对任何风险。

        “将军请放心,我的身体这么强健,一定没问题的,就是这样一来,徐景月和张欣悦,还有那个刘大财主家的刘姑娘,我肯定不便带走,就有劳将军帮忙多费些心了。”

        提起刘宝珠,李常欣就有些头大,那姑娘在她面前,倒是不像她爹说得那般骄纵任性,她给对方安排的各种训练与杂务,包括下地干活,清理养殖场之类的又脏又累的活,她都从不推辞。

        做好做坏先不说,就对方这个态度而言,还是相当值得认可的,结果就是眼看三个月的训练期即将期满,对方还是兴致盎然,丝毫没有主动退出大营的想法。

        而她老爹给的五万两银子,不仅在大营外建了处新兵训练营,还在给大营整修营房的同时,请来工部的官吏进行重新规划,新建出一批生活设施更加完善的新营房。

        要不是北疆那边的事态紧急,让她临时起意决定要北上,李常欣本打算在接下来冬季,利用那些将要空出来的营房,发展一下冬季暖房种植大业。

        在她的印象中,冬天卖反季蔬菜,可是一个相当赚钱的活,尤其是这京中的有钱人多,虽然费事费力些,反正大营最不缺的就是身强体健的壮劳力,只要能赚到钱,大家不仅可以分到工钱,还能学项手艺。

        如今已将那刘大财主给的钱花得七七八八,可人家这闺女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李常欣向来奉行收钱办事这一原则,这种情况难免让她感到有些心虚。

        虽然对方提出的想法,就是让其闺女来大营后,可以在受不了的时候自由离开,并没有要求他们帮忙一要将设法将他闺女给逼走。

        徐将军也知道那刘姑娘自打来大营后,十分配合,大有在大营一直干下去的打算得事。

        “没问题,等你们离开后,我会让她们先搬到新兵训练营那边去,让她们还按照你在时,给她们制定的训练方案做,从南江书院来的那些姑娘底子都不错,可以相互帮助,你放心,就算你不在大营,也不会让她们放下训练。”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常欣又和徐世子算起她当初带着人开始搞种植时,投入的农具与种子等费用,她不指望赚钱,请营里的将士们吃肉的花费虽是大头,也不会提,但是为公事花的那些本钱,她肯定不能就那么算了。

        徐世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能一本正经的在他面前算这些小账的人,让人叫来安明端后,考虑到乐阳郡主带着人弄出来的那些,确实极具前景,给大营节省一笔开支不说,主要是可以极大的改改善大营将士的生活条件。

        所以二人一致觉得,先用大营的公账垫付李常欣当初所投入的那些本钱,不用像对方说得那样,按照每季的收成为她适当提成,直到提够那笔本钱为止。

        能直接拿到现钱,对李常欣而言,当然是件好事,这趟北上,虽然她哥肯定不会少给路费,但是李常欣向来是位心中很有成算的人,公费是公费,自己身上多备些钱,更方便她自己的花用。

        看着李常欣当场拿到钱后,脚步轻快的笑着离开的背影,安明端的心情有些复杂的感叹道。

        “郡主在营中时,总担心她会不会又弄出什么新动静,现在听说她将要离开,反倒有些……”

        安明端没好意思直言说不舍,转而略带抱怨的说道。

        “怎么就要派她一个小姑娘去呢,这马上就要入冬了,北方的冬天来得更早,路上要是赶上大雪纷飞,人可要受罪了。”

        徐世子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不派能代表太尊与圣上的郡主去,在这种紧要关头,派别人去,别在大敌当前之际,先起了内讧。”

        谁都知道乐阳郡主在这种时候北上的目的,去的人若是不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定北军中那些受惠于宣武侯府,忠于王家人的将士,可不一定会买账,甚至还有可能因此而对朝廷心生不满。

        就算乐阳郡主不仅是外来的,还是一介女儿身,可她背后有太尊与皇上的全力支持,任谁都要忌惮几分。

        就像她在京郊大营的半年多时间,不管是他这个大统领兼柱国公世子,还是安明端这个副统领兼宗室子弟出身,都不得不纵着些,在对方面前端不起自己身为上官的身份。

        “唉,这乐阳郡主可真是有福不知道享,就凭她自身所拥有的圣宠,她祖母那至高无上的监国太尊之位,什么样的人间富贵都是唾手可得,可她却偏偏要过这种这种苦日子,走这么条险途。”

        而李常欣在回到自己所在的营地,宣布她将要带人北上,前往北疆的消息后,立刻引起激烈的议论,所有人都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突然。

        刘宝珠亦步亦趋的跟在李常欣身边,毫不犹豫的回道。

        “我要给郡主做亲卫,郡主去哪,我也去哪。”

        看着眼前这个家中豪富,却一心想要留在军中,李常欣倒是能够理解她这与众不同的选择,毕竟真要算起来,她们是同一类人。

        可是人家的老爹,并不支持女儿的理想,收下对方老爹贡献上来的五万两巨款,这让李常欣难得感到有些为难。

        “现在这种时节北上,沿途路况肯定不怎么好,你们跟着肯定不方便,我已经跟徐将军他们商量好了,我们走后,你们都搬到新兵训练营那边去,照常训练即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4 18: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