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皎娘》-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嘴里说着对不住,可语气却丝毫听不出对不住的意思来,且若他果真不想吵她,这别院里多少间屋子,随便在哪儿安置不行,却每每都要来搅她的好眠不可。

        梁惊鸿把人往怀里拢了拢,低头在她发鬓间亲了亲道:“今儿表姐来跟你说了蹴鞠的事吧,本来我是不想你去的,如今暑气正盛,你身子弱,万一着了暑气可不好,这身子如今好容易调养的好了,得小心些,不过这回背着山阴下,倒凉快,你去瞧瞧热闹也好,总在屋子里闷着回头把人都闷坏了。”

        见怀里人儿没动静,不禁道“怎么不应我,可是睡了?”

        梁惊鸿低头看去,帐外小灯映进来落在怀里那张莹白的小脸上,秀眉下那双妙目如今轻轻阖着,翘长的睫毛落在眼下,密密匝匝的投下一排浅淡的阴影,只是若仔细瞧,便会发现,那排阴影不时微微颤动一下,如那花间的蝴蝶振翅,可见并未睡实,亦或是已醒了过来。

        梁惊鸿低声道:“睡了倒更方便我亲了亲这张小嘴了,也省的总与我别扭着。”说着便低头往那红唇上凑了过去。

        眼瞅便要亲上了不妨一只小手伸过来挡在他嘴上,那双阖着的妙目也睁开来,一瞬间,仿佛寝室里都亮了,梁惊鸿轻笑了一声,顺着抓住那【创建和谐家园】的小手放在嘴边上亲了亲,又在那嫩葱一般的指尖儿上咬了咬颇有些遗憾的道:“这么晚了,我还当你睡着了,原来没有啊?”

        皎娘哪里不知他是故意的,却怎么也无赖不过这男人,一张俏脸通红,抽了两下并未把手抽回,便只得道:“多早晚了还不睡。”

        梁惊鸿:“本来是要睡了,可如今美人在怀,却哪里睡得着,嗯……”说着大手已从锦被下的小衣处探了进去,皎娘忙伸手按住他那作乱的手:“我,我困了。”

        梁惊鸿却道:“你困了睡你的,莫理会我。”

        皎娘一张脸更红:“你……唔唔……”刚张开嘴说了一个字便被堵了回去……不多时便是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响了起来。

        传到外头,守夜的两个婆子对了个眼神,忍不住捂着嘴笑,心知六爷这一折腾,明儿大娘子可就又起不来了。

        果不其然,转过天一大早梁惊鸿便起来神清气爽的走了,皎娘却在床上躺了半日,早膳都是在床上用的,到晌午方才勉强起来,坐了一会儿便又躺下了。

        歇了两日方有了精神,也到了蹴鞠的日子,好在这两日外头事忙,梁惊鸿都未回后院来,不然皎娘便想起来都难。

        一大早叶氏便来接了皎娘一道出别院,上了马车,往蹴鞠场去了。

      第141章 一会儿就知道了

        待到了地儿, 皎娘随叶氏一下车,便觉一阵清凉,瞬间便驱散了一路而来暑热之意, 虽时近八月, 白日里却仍是热的紧,平日里皎娘不出门还不觉的什么,别院中树木葱茏, 内宅又极通透,便在伏月里也没觉着多热,刚在车里却有些闷,这一下车方觉通体舒泰, 竟是比别院中还要凉爽些。

        遂四处看去,这一看不禁有些呆愣住了,刚在车上并未察觉, 只觉路上不大好走, 有些颠簸, 如今方知, 她们竟是进了山 , 不,应该说是山脚下。

        皎娘生在燕州自然知道燕州是有山的,实际上燕州便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城,虽地处北地却山明水明, 风景极好, 正因如此才成为北地难得的一处繁华之地。

        只不过皎娘自幼身子弱,三灾九病不断, 能保住这条小命都实属不易, 哪里还有精力欣赏风景, 出嫁前,便是连潘家巷都极少出。

        后来住进别院,也几乎不出内宅,也就上次送冬郎进京的时候,在外头待了些时候,却因冬郎远行,心中满是离愁别绪,哪有心思看风景,算下来,今儿真是头一回这般正式的出来游玩。

        算是游玩吧,虽是被硬拉过来的,如今看来倒也不虚此行了,而这一处选的极妙,依着山是一大片空地,特意平整修葺过,并无砂砾石块,只有茵茵碧草,贴着地面的蔓延开去,倒似铺了一层绿油油的毡垫,踩在上面有些绵软却也弹性十足。

        四周围了帐幔,每两米处立着一个旗杆,杆上黑白两色角旗,白旗上一个偌大的楚字,黑旗上是一个月亮的形状,大约是北国的标识,两色角旗分在两侧在风中猎猎而动却也泾渭分明。

        帐幔外侧围了栅栏,有全副武装的兵士把守,想也是,且不说北国使团里那位贤王地位尊贵,便是其他人,不是燕州的官员,也是有头有脸的望族,若真出个什么差错,只怕便是知府大人在场也不好交代。

        更何况,还有众多女眷,皎娘早便知道有女眷列席,不然叶氏也不会硬拉了自己过来,而这些女眷皎娘几乎都不认得,虽不认得却躲不开,因自己跟着 叶氏而来,叶氏正是燕州知府的夫人,这样的身份便她想低调也绝无可能。

        果然,她们刚一下车,一众女眷便迎上来见礼,叶氏并不端架子颇随和的寒暄了几句,见众人目光落在自己旁边的皎娘身上,一个个脸上掩不住好奇,虽没人开口询问,却都暗暗打量猜测皎娘的身份。

        从年纪上看不过十六七,生的极美,却也端庄,并无半分风尘气,可见并非外头那些不正经的出身,难道是知府大人新纳的良妾?

        也不对啊,便是良妾也是妾,总不会跟主母并肩吧,况瞧叶氏夫人这个亲热劲儿,哪里是对妾侍的态度,倒似亲姐妹一般,那份亲热可做不得假。

        更何况,这穿戴打扮也不像个妾啊,只今儿能站在这儿的都是燕州府有头有脸的,见识自然不凡,虽说皎娘今儿穿戴的看似极寻常,可只懂行的一眼就能瞧出,哪怕耳上那耳坠子,以及手上那细细的戒指都不是寻常东西,那是玉生香的,随便一件都堪比内造。

        更别提她那衣裳料子,脚上的绣鞋,乃至捏在手里的帕子,都不是市面上能见着的,这一身穿戴,看似简单,可若论价儿,真真是天价了,这样的穿戴能是做妾的吗,若不是知府大人的妾,那这美人是谁?

        大约知道她们心中猜疑,叶氏夫人笑着拉过皎娘道:“这是我弟妹,平日里不大出门,想来你们也都未见过,今儿是被我硬拉出来的凑热闹的,她刚过门年纪又小,你们可别吓着她。”

        头先那个穿酱紫色衣裳的贵妇道:“瞧夫人您说的,难道我们是一群吃人的老虎不成。”

        旁边一个妇人道:“我可记得你就是属虎的,夫人这话说的原也不错,你不正是母老虎吗。”众妇人听了都是一阵笑。

        那穿酱紫衣裳的妇人却性子极好,或许跟那妇人交情也好,并不恼,只作势打了她一下便作罢了,虽心里仍对皎娘好奇不已,却也知道不能明白的问出来,遂簇拥着叶氏往女眷席上坐去。

        叶氏自然坐了上首主席上,拉着皎娘坐在她旁边,其他人一一落座,韩妈妈倒了茶来,皎娘喝了一口,方往前望去。

        正前方便是蹴鞠场,是呈东西向长方形的一片场地,她们这一侧坐南面北,正好纵览全场,是最佳的观赏角度,依次搭了十几个凉棚,中间那个最大的大约是知府周大人跟北国使团的人,左侧几个小凉棚里,是燕州府有头脸的人物,皎娘她们这边是女席,中间有屏风相隔,其实也隔不了什么,不过就是为了区分开男女席罢了,如此一来,倒方便说话,只小声些别人便听不清楚。

        虽听不清,皎娘也知道这会儿旁边小凉棚里的女眷们肯定正在谈论自己,皎娘是有些局促的,她自小身子弱,极少出门,更别提应酬了,后来嫁了潘复实在避不过,也就去过几次潘府。

        而潘复虽说跟潘府沾亲,却是远亲,赶上年节儿自己去了也就是全个礼数,潘府那些夫人大约都不知潘复是谁,也就让下面的婆子应付两句打发了了事。

        故此潘府的夫人们并未正经见过,至多就是不巧碰上,照了一面,故此,皎娘倒没想过潘府的人能认得自己,她局促是因从没一下子见这么多人,且这些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这令她颇不自在。

        只得尽量不去想,把目光落在正前方的蹴鞠场上,这会儿还未开始,蹴鞠场上颇为空旷,只正中央竖了两根竹竿,高有三丈,上面用网子络了个约有一尺的门,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正想着,忽听旁边的叶氏道:“瞧见上面那个网子络的小门了不,那叫风流眼,等会儿咱们南楚跟北国分成两队站在两边,哪一队把球踢进风流眼的多,哪一队就赢了。”

        皎娘瞅了瞅凉棚外筐里彩球,刚听人说过那个就是蹴鞠的用的,遂忍不住道:“那网子络的风流眼又高又小,能踢的进去吗?”

        叶氏噗嗤一声笑了:“你这话一听就是外行,惊鸿可是蹴鞠的好手。”说着顿了顿道:“你瞧着吧,一会儿就知道了。”

      第142章 姓梁的底细

        叶氏话音刚落, 便听一阵鸣锣鼓响,正是从场下传来,接着便见两队人进了场中, 在那高杆两侧站定。

        两队都是十人, 分穿黑白两色衣裳,东边穿着白色,均是紧衣箭袖, 下身阔裤束脚,脚下金线丝缎勾履,胸前背后皆是一个大大的楚字,字用金线攒边儿绣成, 在日头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格外醒目,想来是南楚这边的。

        正想着, 便听叶氏道:“惊鸿这么一穿戴, 倒让我想起前些年了, 记着上回见他这般穿, 还未及冠, 这一晃眼的功夫,就成大人了,性子也沉稳的多了呢。”

        皎娘早看见梁惊鸿了,毕竟他个子比旁人高, 还头先一个站着, 只要眼睛不瞎绝无可能看不见,虽穿着打扮都一样, 可那张脸却与众不同, 即便皎娘也得承认那张脸过于好看了些, 男人如他长得这般的着实不多见,以至于他站在众人中间,颇有些鹤立鸡群之感,也更加招蜂引蝶,皎娘甚至能听到周围女眷席上兴奋的窃窃私语。

        皎娘旁边凉棚里有个少女的声音响起,虽声音不大,却因离的近,也听在了耳中,那少女道:“头先那个公子长得真俊,是哪家的?怎以前未见过?他旁边的那个是表哥,咦,以表哥身份竟然比他还要错后一步,难道他比表哥还厉害……若真如此,怎听都未听过?”

        表哥?皎娘目光落在梁惊鸿旁边人身上,那人皎娘正巧认得,是潘明成,旁边凉棚里的少女想必是潘明成的表妹了,恍然记起刚跟着那位穿着酱紫色贵妇后面是有个穿着粉衣的少女,年纪不大,瞧着也就十四五的样子,皎娘还记得是个圆脸大眼的少女,微有些丰腴,虽不是多美却娇憨可爱,一看就是在家里颇得宠的。

        本来不过照了一面,不该记得这般清楚,却因那少女一直盯着自己看,便记住了长相,这么说来,那酱紫色衣裳的贵妇是潘家的夫人了?皎娘仔细想了想,却不记得曾见过,想自己总共也没去过潘府几次,便照过面的也是一晃而过,又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哪能记得。

        皎娘是想不起来了,可那位夫人却认出了皎娘,即便同为女子,对于美人总会格外注意些,尤其身在大家内宅,更需时刻警惕,毕竟凭着几分姿色便想着勾引主子的狐狸精可不少见,而皎娘虽没来过几次,可生的实在美,不止眉眼儿好看,那股柔柔弱弱的样子更是招人怜惜,男人最稀罕这样的美人,尤其她的柔弱并非刻意装出来的,这就更不一样了,故此虽只匆匆一面,潘夫人便记住了,后来问了婆子说是潘复的媳妇叫皎娘,这潘复她是知道的,是潘家的远亲,老家赶上瘟疫死绝户了,跑来燕州依附着进学谋了差事,倒也不常来潘府,便作罢了,不想今儿却在这儿碰上了,着实让潘夫人唬了一跳。

        潘夫人这会儿心里比自己侄女还纳闷呢,这皎娘不是潘复的媳妇吗,怎么会出现在这儿,还跟叶氏在一处,那般亲热,刚自己可听的极清楚,叶氏夫人说皎娘是她弟妹。

        叶氏夫人的身份底细谁不知道,那可是知府大人的夫人,娘家更是名门望族,跟京中的忠勇侯府又是亲戚,她这兄弟的身份自不用说,这皎娘怎可能会是她的弟妹,且不说她之前嫁了潘复,便未嫁,她一个小户平民之女,也不可能攀的上叶家的高枝啊。

        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却眼睁睁摆在跟前儿,由不得她不信,她的目光落在场下自己儿子身上,他正跟前面的那位公子说着什么,也就是自己侄女说的那个未见过的公子。

        那位公子潘夫人倒是在老太爷的寿宴上见过,说是明成京里的同学来燕州游历,正赶上老爷子的寿宴,潘夫人至今还记得他那寿礼,是一串十八子的手串,那手串的材质可不一般正是宝塔金丝菩提子,想来他并不知老太爷过寿,赶上了只得随意拿出一件寿礼凑数,可即便这凑数的东西都是万金难求的宝贝,可见其出身。

        只是当日忙乱未及细问,便过去了,倒是知道儿子这些日子一直跟他这个同学在一处,好像他这同学在燕州置了府邸别院,如今儿子跟他一起出现在场上,且瞧儿子的样子,他这位同学到底是什么人?又跟皎娘什么干系?

        想到此不禁道:“我也是好些日子没见着你表哥了,也不知成日在外头忙什么竟是连家都不回,不想倒是跑这儿来了,跟他说话的那位倒是也见过,是他京里的同学叫惊鸿的,来燕州游历的。”

        粉衣少女摇头道:“姑姑这就不对了,今儿可是咱们南楚跟北国使团的蹴鞠比赛,上面知府大人都在呢,还有那个北国的什么贤王,若他只是来游历的怎会在这儿,而且,您瞧场上明显他是咱们这边主事的。”

        她这几句话倒把潘夫人问住了,虽知梁惊鸿出身不凡,可底细却并不清楚,旁边一位夫人听了笑道:“云姑娘不知道这位,也在情理之中,谁能想到他会留在咱们燕州府啊,我跟你说,这位可了不得,他的身份我不用细说,只说他的姓就知道了。”

        粉衣少女好奇的道:“他姓什么?”

        那夫人神秘兮兮的道:“姓梁。”

        梁?她一句话凉棚里的人都不禁惊了一下,潘夫人倒是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他随手便送上那样的寿礼呢,原来是侯府中人。

        那粉衣少女却并不知京中事,不禁道:“姓梁有什么了不起的吗?”

        潘夫人急忙喝住了她:“莫要胡说。”接着低声道:“忠勇侯梁府历代功勋,乃是我南楚第一显贵之族。”

        那粉衣少女一惊,这才明白过来不禁道:“姑姑是说,京里那个梁家,那不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吗,这么说,跟表哥说话的这位难道是……”

        旁边的夫人小声道:“正是梁府的小侯爷,咱们皇后娘娘的亲兄弟,我也是前几日才知道的,真是吓了一跳呢,说起来叶氏夫人还是小侯爷的表姐呢,若非这层干系,便知府大人亲自出马,又哪里能请的动小侯爷来站这个场子。”

        表弟?弟妹?潘夫人忍不住道:“这么说叶氏夫人旁边那位?”

        那夫人更加小声的道:“那位可是个有造化的,也不知祖上积了多少德行,竟然能攀上小侯爷这个高枝儿。”

      第143章 小半年见不着

        粉衣少女闺名云儿, 是燕州王家人,燕州王家虽不能跟潘家相比,也算颇有名望, 这王云儿又系嫡出之女, 自幼被爹娘溺爱,又有个嫁入潘家的亲姑姑,同辈姊妹中多不如她, 日子长了便养成了事事拔尖争胜的性子,今儿跟着姑姑来,本想凭自己的容貌出身必能拔得头筹,哪想却遇上了皎娘。

        一直引以为傲的容貌, 直接就被比了下去,尤其自己这身衣裳首饰鞋子可都是精心挑了又挑比了又比的,就是想在今儿把别人都压下去, 让表哥眼里心里只有自己, 哪知一来就落了下乘, 哪能高兴的起来, 这会儿听见有人夸那皎娘, 心里更是过不去了,忍不住撇撇嘴,哼了一声道:“什么造化,不过就是个妾, 在我们家里也就比丫头……”

        她话未说完, 潘夫人大惊,忙喝道:“胡说什么, 还不闭嘴。”硬生生打断了她的话。

        王云儿何曾见过姑姑如此疾言厉色对自己说话 , 况还在这样众目睽睽的场合, 凉棚里还有好几位夫人以及跟出来瞧热闹的姑娘呢,这一下都看向她,眼里明摆着是看笑话呢,让王云儿颇有些下不来台,待要争辩,却见姑姑目光冷厉,如冰刃一般像是冻住自己一般,王云儿再刁蛮也知道姑姑真怒了,即便心里再不满,也只得低下头,不敢再吭声。

        潘夫人盯了侄女好一会儿,见她低下头去,方收回目光,心里却不觉有些失望,思量着王云儿如此不识大体,不看场合,一心争胜的性子,若是嫁给了儿子岂不糟糕,别说事业上助益了,只怕内宅里也不能消停,虽说是自己的亲侄女,可亲侄女到底比不上亲儿子啊,总不能为了侄女,把自己儿子的前程都搭进去吧。

        想到此,便暗暗拿了主意,这门亲事不成,王云儿做梦也想不到,随口两句话便把自己的亲事搅黄了,还觉得面子下不来,委屈呢,只是到底年纪小,不过一会儿便被场上的热闹吸引了注意力,但她的目光却未落在潘明成身上,而是不由自主看向旁边的梁惊鸿。

        也不怪王云儿,潘明成是不差,斯文俊秀,出身望族,又去京里进了学,在燕州府一众富家子弟之中绝对是拔了头筹的人物 ,一直是王云儿的意中人,虽两家未正式下定,却也默许了亲上加亲,可今儿站在梁惊鸿旁边的潘明成却光环锐减,几乎都没什么存在感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有句话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潘明成是不差,可那得分跟谁比,跟这些燕州的富家子弟比,绝对是皓月当空高山仰止的存在,可若是跟梁惊鸿比,就黯淡的太多了。

        便不说身份地位,单论长相那也不是一个级别的,梁惊鸿那张脸是有名的好看,别看弓马骑射样样都强,那张脸却生的格外的俊,他娘当年便是南楚有名的美人,他的五官几乎都随娘,能不好看吗。

        且梁惊鸿还不像旁的那些世家公子一般,高高在上目下无尘,唇角常带着笑,言谈举止间温文儒雅,让人一见如沐春风,尤其今儿这般穿戴起来,一身短打白衣,更显英姿勃发,站在场下,微微含笑的往这边凉棚看过来,眸光温柔仿似蕴着春水,看的凉棚中的姑娘们一个个面红心跳的。

        王云儿正是二八少女,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看的不是自己,他的目光一直对着叶氏夫人那个凉棚,至于看的是谁,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皎娘呗。

        皎娘本不想理会,可他一直盯着自己看,即便有段距离,亦能清晰感觉到他那目光中的灼灼之意,忍不住便会想起夜里那些纠缠起来的亲密事,忍不住脸有些发烫,只得别开头去。

        见她转了头,那张莹白小脸却似有些红,便知是羞了,梁惊鸿不禁低笑了一声,旁边的潘明成顺着他的目光扫了一眼,忍不住道:“就这么一会儿都得盯着看,还怕人跑了不成,说起来,也好几个月了吧,怎么还这么热乎,竟是一时一会都离不得,你这么着,往后几个月怎么办。”

        梁惊鸿眉头微皱了皱道:“你说我带着皎娘一起去如何?”

        潘明成吓了一跳忙道:“你这话当真的,这可不是能玩笑的事,皇上亲自下了旨,让你护送北国使团进京,就是不想这萧景瑀乱跑,你这可不是游山玩水,是正经皇命在身,带着女眷算怎么回事,更何况师妹身子弱,不宜远行,这一路往京里可是千里之遥,真要是病在半道上怎么好,再有,你可曾想过,到了京,如何安置。”

        自从接到皇上旨意,梁惊鸿都愁好几天了,主要就是舍不下皎娘,潘明成都知道的事他能不清楚吗,皎娘的身子虽调养的康健了些,却仍比常人娇弱,怕是禁不得长途颠簸,而且这时候带了她回京,时机也不对,怎么也得自己先回去安置好了才行,其实潘明成不知道,还有最要紧的一个,便是冬郎。

        越是知道皎娘跟她这个兄弟的感情,梁惊鸿心里越是不爽,说他不讲理也好,吃醋也罢,总之皎娘是他的,他一个人的,总惦记别人做什么,就算她兄弟也不行。

        当初把冬郎弄去京里进学,也是存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思,如今虽说三【创建和谐家园】时便有书信来往,到底见不着面,总还好些,若是皎娘进了京,就凭姐弟俩的感情,能不见吗,本来皎娘对自己就不冷不热的,若是再来个亲兄弟,自己岂不更得靠边站了,故此,只冬郎在京里一日,梁惊鸿也不想皎娘去的。

        虽知此次不能带皎娘一起回京,心里却实舍不得,自己护送北国使团进京,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三个月,若是有事耽搁些时候,四五个月也没准儿,一想到可能小半年见不着人,梁惊鸿真不想走,若不是北国使团这个萧璟瑀总四处乱跑,皇上也不会亲下旨意让自己护送使团回京,说是护送,实际就是让自己看着萧璟瑀。

        一想到这个,梁惊鸿都恨不能一脚踹死萧璟瑀,这厮简直是瘟神,好端端的来燕州做什么,绕个道直接进京不就好了。

        不过踹死他肯定不可能,毕竟干系两国邦交,但今儿在这儿蹴鞠场上倒是能出出这口恶气。

        想到此,目光一凝落在对面当头那人身上,萧璟瑀忽的一激灵,明明天挺热的,怎么忽然觉着有些冷飕飕的呢。

      第144章 在哪儿见过这人

        皎娘刚转过头便听又一阵鼓响, 只见当中凉棚走出一个身穿四品官服的大人,身量不高,面容肃正, 颇有威严, 只看那身官服不用想也知道是谁了。

        果然身边叶氏跟后面周妈妈问:“老爷是今儿一早来的?”

        周妈妈低声道:“昨儿夜里便到了,见夫人睡下,怕扰了夫人, 在厢房里安置了,五更不到便起身往这边来了。”

        叶氏夫人不禁皱了皱眉:“这般没早没晚的忙乱着,只怕早膳也未用妥当,过会儿又要吃酒, 身子哪里禁得住,你让人送碗牛乳过去。”

        周妈妈应一声去了,叶氏见皎娘瞧着自己, 遂叹道:“你瞧瞧我这命, 小的在京里有冬郎看着, 好容易放了心, 这边老的却又不省心。”

        皎娘:“大人清正廉明, 勤于公务,是燕州百姓之福。”

        叶氏摇摇头: “他啊一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得了,这男人心都大, 恨不能治国齐家平天下, 不像咱们女人就想着过好眼前的日子,有时想想, 还不如生在寻常人家呢, 日子或许不富贵, 却安稳和乐。”

        皎娘有些出神,半晌低声道:“寻常人家也不一定就能安稳。”

        听了她这句,叶氏不免暗叫糟糕,自己一时感叹随口唠叨了一句,竟忘了旁边的皎娘,皎娘倒是生在寻常人家,却偏遇上了惊鸿这个混世魔王,日子也不得安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1: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