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来之前唐新岚让村里统计过这一茬能摘的豌豆尖,大概有个三千多斤的样子,一件按半斤算,所以第一批她就上了6000件,本以为6000件起码要卖个两天,没想到她前脚刚把链接挂上去,再一刷新,居然显示库存已清空?
网友:??????
主播你确定上架过?
唐新岚也有些无语,忙翻到后台看订单,她原先盘算着绿叶菜这种容易腐烂的,大家应该不会囤货,所以这次就没有【创建和谐家园】,可是等她看到订单,居然有人一次拍下了两百件,就只剩下无语了。
“那个,我刚才看了一下订单,有人一次拍了两百件,豌豆尖这东西不能放的,放冰箱里最多三天就不好吃了,大家如果有拍错的,可以私信我们客服退货哈。”
“就是!我都没买到!拍错的赶紧退货啊啊啊!”
“我也没买到,你们都坐在路由器上吗?”
半晌,一条弹幕悠悠飘过——
“没买错,我城中村的,亲戚多……”
【创建和谐家园】!众人一看到“城中村”三个字,顿时无语了。
要说省城哪个区最富裕,那可能各区之间还要battle一下GDP,但要说哪个群体最富裕,不必说,肯定是曾经住在城中村、如今原地回迁的那一波,别看这帮土豪平时穿着老头汗衫,脚上踩着人字拖,超市两毛钱的购物袋都舍不得买,实则家家户户手里都握着好几套房子,买个铺子都不眨眼,更何况豌豆尖?
没抢到的网友不由悲从中来:直播间里居然混进来一帮城中村的土豪,这日子没法过了!
“哈哈~那啥,明天我争取多上点,大家别急,还有好几样新鲜蔬菜呢,肯定都能买到的。”唐新岚也满头大汗,她没想到城中村的土豪爸爸们购买力如此强悍,为了平息直播间里没买到的网友们的怒火,唐新岚忙举起了手中的茼蒿。
第12章
¡¡¡¡ÜíÝïÕâÖÖ²ËÓÐÖÖÌØÊâµÄÆøÎ¶£¬Ï²»¶µÄÈËÌØ±ðϲ»¶£¬²»°®³ÔµÄÎÅ×ÅζµÀ¶¼Í·ÔΣ¬Õâ»ØÉϼܵ¹ÊDz»Ïñ¡°ÂÌÒ¶²ËÈý¾ÞÍ·¡±Ö®Ò»µÄÍã¶¹¼âÄÇôÇÀÊÖ£¬²»¹ýÜíÝïÁ¿ÉÙ£¬ÉϼܵÄ2000·ÝÒ»¸ö¶àСʱҲÂôÍêÁË¡£
接下来就是本地“绿叶菜三巨头”的另外两位:鸡毛菜和红苋菜了。
所谓的鸡毛菜,其实就是刚长出头茬嫩苗的小白菜,口感细嫩,甜润可口,不管是清炒、做汤还是涮锅子都很好吃。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甭管春节期间卖的多贵都有人买,因为本地人过年待客,桌上必定要有一道豆腐一道鸡毛菜,谓之“清清白白”。属于三巨头里的刚需。
不过,章家村种鸡毛菜的农户比较多,因为疫情耽搁了这么些天,鸡毛菜也长得有些偏大了,唐新岚和村里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价格稍微降下来一点,原本这个季节菜市场的鸡毛菜起码也要十几块钱一斤,今天直播间挂上去的价格只有八块钱一斤。
这个价格听起来还是有点贵,但鸡毛菜不压秤啊,一斤鸡毛菜足够全家人吃两天的,算下来,一天才四块钱。
鸡毛菜一上架,直播间再次上演了绝地秒杀,一万份鸡毛菜,不到五分钟就被一抢而空,最重要的是,这次怕有些手慢的网友抢不到,唐新岚还特意设置了一个账号最多只能拍两份。
也就是说,刚才直播间在线的八万多粉丝里,起码有五千都是本地人——外地的他们现在也不发货呀。
“我仿佛抢了个寂寞……”
“我就很牛逼了,抢了个锤子!”
“鸡毛菜啊啊啊啊!想吃鸡毛菜蛋花汤,有家住鑫鑫家园的匀一份吗?高价收!”
“我不服!我蒜泥都压好了,就差二两鸡毛菜了!”
看到弹幕里居然还有那么多本地的都没抢到菜,唐新岚默默擦了一把汗:“大家不要急哈,今天第一天直播,村里没准备那么多存货,明天我们争取多上点。”
这边直播间里蔬菜卖得火热,那边,章家村的村书记已经打通了镇上的电话:领导,好消息啊!咱村的菜都卖出去了!志愿者什么时候能到啊?
要不是疫情管控,他都想招呼全村老少一起摘菜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镇上组织的志愿者能快点到了。
四十分钟后,三辆满载着志愿者的大货车从镇上过来了,农村也没那么多讲究,连镇上的领导干部都站在敞篷车厢里呢,其他人更别说了,寒风刺骨,哪怕戴着口罩,这一路冷风吹下来,人也冻得直哆嗦。
听到她爸和章家村的书记热情地称呼领头的那人为“陈书记”,唐新岚忍不住心头一热,对于这位出身草根的镇党委书记,她其实早有耳闻,几年前唐爸想在村里建养猪场,就是这位陈书记大力支持,还亲自陪唐爸去信用社谈下了抵押贷款,章家村的蔬菜大棚,据说很多也是这位书记多次上门去找信用社,才给村民们磨下了一笔又一笔创业贷款的。
陈书记看着比她爸年轻,据说还不到四十岁,身板挺直,走路带风,眼神刚正,一看就是部队里出来的作风,唐新岚仔细瞧了瞧,居然连走路的步伐都好像精准测量过的,唐新岚可算是明白,他们镇上为什么现在办事效率这么高了……
往常村里有个什么事,只要不是要打架死人的大事,一般都是今天上报,明天才有人来,现在么,一个电话,书记亲自带队,不到一个小时就赶到了。
“陈书记新年好~”唐新岚有些拘谨地打了个招呼。
“哈哈~你这是给我拜年呐?今天来得急,没带糖,明天补给你!”陈新平爽朗一笑,冲着唐新岚竖起了大拇指,“你的直播我都看了,不愧是咱们镇上的高材生啊,年轻人,有创意!感谢你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等疫情结束了,我会亲自写一封感谢信给你们学校,感谢学校给我们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人才!”
“都是应该的,我也是咱们双弯镇的嘛~”唐新岚不好意思地寒暄了两句,赶紧把镜头挪了过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现在还在疫情防控期,村里找不到帮工来摘菜,咱们双弯镇的书记和镇长亲自带队,组织了全镇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来帮忙摘菜,大家放心,我们绝对不会为了卖菜耽误抗疫的。”
“小唐同学说得对,今天来帮助农户采摘蔬菜的,都是刚轮岗下来的党员干部,在这里,我也想代表咱们双弯镇,向所有直播间里支持我们助农直播的网友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解决了我们老百姓疫情之下卖菜难的大难题!”
“咱们双弯村前几年才刚脱贫,很多老百姓都是贷款造的大棚,如果这一季的蔬菜卖不出去,很多人家连下一季种菜的化肥钱都凑不齐了,我代表所有双弯村的农户,给大家鞠个躬吧!”
说罢,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陈新平退了几步,竟然真的冲着镜头认真地鞠了一躬……
“陈书记!你这……这该我们来做啊!”村里的干部们感动的不行,直播间里,网友们也呆住了。
“这……我突然觉得坐着看直播很不礼貌~”
“陈书记太暖了呜呜呜~支持助农扶贫!”
“突然觉得这菜卖得便宜了,主播稍微涨点吧!”
“支持价格再涨点,农民太不容易了……”
“U1S1,去年过年,菜市场的鸡毛菜都卖到十八块一斤了,还是过了水的,这种刚从地里摘上来,没过水洗的,卖到十八一斤没毛病。”
陈新平平时工作忙,几乎不看这种直播,不过这一次,他却和镇上的干部一起,认认真真地凑到手机前,看了每一条弹幕,弹幕刷的太快,很多都来不及看,俩大男人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主播。
“陈书记,直播也可以回看的,等下我把链接分享给你们。”唐新岚指了指下面的弹幕按钮,“只要把这个点开,就能看到弹幕了。”
“噗哈哈哈~陈书记平时都不看直播的吗?好可爱!”
“陈书记一心扑在扶贫上,为人民好公仆点赞!”
“陈书记我也想为扶贫事业做贡献,求继续补货!”
¡¡¡¡¡°Çó²¹»õ£¡Ïë³Ô¼¦Ã«²ËÙàÍè×ÓÌÀ£¡¡±
¡¡¡¡¡°ÍÇò£¡Ïë³ÔÍã¶¹¼âìÐʨ×ÓÍ·¡£¡±
¡¡¡¡¡°Ç°ÃæµÄÊÇħ¹íÂð£¿Ê¨×ÓÍ·²»ÊǺìÉÕÂð£¿Íã¶¹¼âÔõôìУ¿¡±
这几条弹幕陈新平也看到了,一起看到的,还有左上角那个实时在线人数。
“个十百千万……嚯!小唐同学可以啊!这里有十七万多人在看我们的直播!”陈新平被这个人数给惊呆了,要知道,他们全镇也才不到三万人口!
这岂不是等于同时有六个双弯镇的人口都在看他们直播?
“主要是咱们镇上的菜好,对了,猪肉也好!”唐爸不想替闺女揽功,忙托辞道。
“老唐你就别谦虚了,你这个闺女培养得好啊!是个人才!对了小唐,我记得咱们镇明年好像有对口招考大学生村官的,你有没有兴趣回乡支持家乡发展啊?”陈书记忍不住起了爱才之心,基层像这样的人才太难得了!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发展电商,他们双弯村虽然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可依然走的是农批路线,老百姓辛辛苦苦忙一年,大头都被菜贩子赚去了,陈新平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唐新岚的直播试水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不由得让陈新平突然间有了一些新思绪。
他自己是个大老粗,当年因为家里没钱读高中,报名入伍当了兵,退伍后一直在基层工作,也没时间读书,他也知道现在社会想跟得上时代发展就得靠有文化的人,因此,他到双弯镇之后,镇上年年都有大学生村官的招考名额,只可惜这几年来来去去的,真正愿意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个孙今妍。
“这……如果能考得上,我当然愿意回来支援家乡建设。”唐新岚有些难为情地指了指弹幕,低声道,“陈书记,咱们说话,网友们都能听到呢,大家现在都在弹幕里说你挖了我爹的墙角……”
陈新平转头一看,果然,弹幕里已经哈哈哈的笑开了。
第13章
“主播不要答应他!家里还等着你回去喂猪呢!”
“养猪大户的少东家难道不香吗?”
“前面的够了!我看你们就是想看小姐姐扛着祖传大铁勺喂猪……”
“还得穿上猪饲料厂家赠送的文化衫。”
陈新平:“……”
现在的网友说的都是什么猪话?为什么他一句都看不懂?
“那个,今天的直播要不就到这里吧,陈书记还得带领大家下地摘菜呢,等一下我会进大棚拍一组照片和短视频,到时候剪辑出来给大家看,保证所有卖出去的蔬菜,都是从咱村的地头直接送到你们餐桌上哒!”
陈新平他们刚下地,村口又来了一辆印着省电视台台标的采访车,原来,孙今妍今天没有来,居然是在镇上等着来采访的省电视台记者,这会儿大概是记者到了,她就带着人直接找过来了。
“小唐同学!总算见着你真人了!快,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都是我们省电视台的记者,这位是时政部的张主任,这位是省台的……”
“我知道,燕子姐!我妈可是您的铁杆粉丝!待会儿采访结束,您能给我签个名吗?”唐新岚眼前一亮!
想当初,唐妈力排众议,支持她报考新闻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唐妈特别喜欢省台那个主持六点半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周燕,唐妈不知道做记者的也分台前幕后,一直以为只要考上了新闻系,以后肯定也能像周燕那样做个在镜头前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当时她就心动了。
周燕没想到出来采访居然还能遇到粉丝,抿嘴一乐:“要给你签个TO签吗?”
“要要要!”唐新岚点头如捣蒜。
“哈哈~”张主任在旁边拆台,“小唐同学你可别被她忽悠了,燕子的个人账号,粉丝还没你多呢。”
说起来也是凄惨,他们好歹也是主流官方媒体,玩起自媒体却完全搞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周燕年轻的时候在本省多火啊,出去买个菜都能被人围观,可她的个人视频号开了大半年了吧?至今粉丝都没破万,好多还是系统送的僵尸粉,眼前这个小姑娘别看直播还没半个月,视频号粉丝据说已经快三十万了。
“那不一样啊张主任,燕子姐才是咱省老百姓眼中的女神。”见两位记者前辈都挺平易近人的,唐新岚也渐渐放开了。
今天的采访是省台早就和镇上商量好的,要拍一个疫情期间扶贫助农、帮助老百姓销售滞销农产品的主题,中间还穿插了大学生创业、直播带货、居家隔离这些社会热点话题,是省台新闻部非常看好的一个爆点新闻,因为打算重点做一个抗疫正能量主题,选送到国家台去,所以台里才派出了时政部的张主任和当家主持人周燕,一般的乡镇新闻,可请不动这两位大神。
直播间里的素材电视台可以直接从网上剪辑,所以今天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采访陈书记、菜农、唐爸和她四个人,从不同角度去看疫情之下,社会各阶层群策群力、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坚持一线生产的故事,俗套归俗套,但能把一个俗套的故事,讲得让老百姓动容,这才是省台台柱子的本事!
陈书记经常上台讲话,对着镜头也能侃侃而谈,唐爸和另一位章家村的菜农却是头一回上镜,紧张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不行啊闺女,我、我紧张!”唐爸平时在村委大喇叭里教训村民是信手拈来,能一口气骂半个钟头不带喝口水的,这会儿对着镜头,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等等!爸,这样,你先把词儿多读几遍,我把每段话开头几个字写下来,一段一段给你提示,你试试看能不能背得下来?”唐新岚忙从随身带的笔记本上撕下来几张纸,把刚才张主任让唐爸说的那几段话的开头几个字写得大大的,站在镜头后面举着,唐爸说一句,她翻一页,果然,这次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好歹没磕巴。
见唐爸过关了,剩下那个村民更紧张了,好在他们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依样画葫芦,NG几遍后,村民这部分总算是采访好了。
唐新岚被放在了最后,因为陈书记他们采访完还得忙着去帮村民摘菜,只有她这个闲人最空。
拍完之后,周燕果然给了唐新岚一个TO签,唐新岚还跟她合影了,准备等疫情结束就洗出来送给唐妈做礼物。
接下来摄影记者就扛着摄像机进大棚了,他们还要拍几组党员干部志愿者下一线为农户抢收蔬菜的镜头,张主任也是农村出来的,见大伙儿都在摘菜,他也忍不住有些手痒,借口帮忙,也钻大棚里摘菜去了。
说实话,掐豌豆尖这活儿也是真的有魔力,刚长出来的豌豆尖特别嫩,指甲轻轻一掐就断了,空气中仿佛都能闻到那种植物特有的清新的味道。
“小唐同学,听说你也是学新闻的,今年大四了,有没有想过毕业之后到咱们省台实习?”周燕挺喜欢眼前这小姑娘的,唐新岚肉嘟嘟的五官、圆溜溜的大眼睛简直像只人畜无害的小仓鼠,周燕也有一个女儿,今年刚满六岁,肉嘟嘟的样子简直和唐新岚一模一样,特别好撸~咳!
反正台里每年都会给她分配实习生,不过现在有些名校出来的实习生,业务能力一般,还眼高手低不肯向前辈学习,与其到时候让台里随机分配,她还不如抢先找个合自己眼缘的呢,眼前这小丫头就不错,热情大方,眼里还有活儿。还是一本院校出来的,正好也符合他们省台招实习生的条件。
“我本来是想申请去省报实习的,我们学校专业出来,去纸媒实习的特别多。不过刚才陈书记跟我说今年咱们镇还会招一批大学生村官,我想先去试试……”
如果没有陈书记那番话,其实唐新岚真的很想去省台实习,原本她就是想去报考省传媒集团的,不过听说省报的实习生名额特别紧俏,她们家也没啥门路,担心到时候进不去,但是,如果有周燕这个省台的台柱子做她的推荐人,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样啊,回乡支援家乡发展也不错!小姑娘有志气!”周燕点了点头。
寒风刺骨,俩人躲在大棚后面有点冷,唐新岚眼珠子一转,干脆把人带到了她姥爷晚上看守大棚的小房子里。
章家村自从开始大规模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之后,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大棚旁边盖一个这样的小砖瓦房,从下种到收获,每天都要有人住在地头上看着,就像陈新平说的那样,菜农挣的都是辛苦钱。
章姥爷家也有这么个棚子,往年唐新岚每次寒暑假都特别喜欢来姥爷家,姥姥和大舅妈做饭好吃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看守大棚的小房子好玩呀!
夏天可以在外面支个蚊帐啃西瓜纳凉,冬天躲在屋子里烤红薯、烤糍粑、烤橘子……在她姥爷的小砖房里,万物皆可烤。
周燕从小就在城里长大,根本就没见过这么矮小的红砖房,一开始她还以为这是个堆柴火的柴房呢,走进去才发现居然别有洞天——
章姥爷是个勤快人,爱干净,别看这红砖房外面看着寒碜,里面却收拾的很整洁,劈好的木柴堆在墙角,自家烧的木炭用一个大竹筐装起来,旁边还有一筐引火用的松针,房间靠东边用一个花布帘子隔开,里面是一张木板床,对面是一台早该淘汰的黑白电视机,中间有个直径约半米的大火盆子,里面燃着炭火,上面盖着一个铁架子,三个搪瓷小锅子依次摆放在上面,隐约还能闻到炖腊肉的香味……
周燕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她早上出发走得急,只吃了几片干巴巴的饼干,平时为了保持身材也不敢多吃,这会儿闻到炖腊肉的香味,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