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虽然粉丝多,但不爱露脸,出远门都会全副武装,也很好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隐藏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所以直到现在粉丝都不知道她长什么样。
闻衍很清楚,池鱼的工作性质和他的不同:
他几乎每天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时不时也出去搞讲座或者参加研讨会;
池鱼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画稿子,忙起来的时候也需要出远门。
她出远门前基本都会和他打声招呼,他自然不会阻止,只嘱咐她一些重要事项。
他们之间的行程报备通常很简单,毕竟对方不会深究彼此到底出远门干什么,说多少全看自愿,像极了同事之间的客套。
有时池鱼只是简单说一声她接下来几天要去哪座城市而已,不说具体目的,闻衍倒是每次都会详详细细地把往返时间和远行目的跟她说清楚。
这次也一样,她和他报备行程,他也让她注意安全,还问她什么时候去办签证。
话音刚落,闻衍也收到了消息。
池鱼好奇他突然扬起嘴角的原因,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毕竟最近快到期末周了,她成天都看到他书桌上堆着不同的试卷和稿纸,估计是为了给学校的物理学院出期末考试题。
想起自己曾经上大学时为了期末大考做出的那些努力,她还笑着劝闻衍出点简单的题放过那些可怜孩子。
现在突然笑了,是因为不需要他出卷了吗?
闻衍快速地回了消息,放下手机,擦了手继续给池鱼往吐司上抹果酱:“英国马上有个物理学研讨会,举办时间正好在暑假,我得过去一趟。”
池鱼眨巴眨巴眼睛,突然高举双手:“意思是我们可以一起去办签证咯?”
“如果可以的话。”
她又开始快乐地摇头晃脑了。
吃过饭,池鱼先去画了稿子,闻衍则去继续忙着出期末考试卷,忙了一阵才收拾了东西一块出门去办签证。
好在这次的的签证很顺利,他们提交了各自的申请文件之后就约好在不远处的购物广场【创建和谐家园】。
池鱼是为了参加活动才出国,申请的门槛相对来说要比为了参加研讨会出国的闻衍高很多,所以多在申请官面前坐了会儿。
不过那个申请官还算好说话,她诚诚恳恳地解释了活动的前因后果之后也顺利提交了文件,随后匆忙去找闻衍。
那时他正坐在中庭下沉广场边上的一家咖啡厅里看文献,不时还拿着笔在pad屏幕上写点字,桌上放着两杯咖啡和两颗甜甜圈。
池鱼莫名回想起了自己昨天晚上做的那个看上去很荒诞的梦。
好像那时她也是这样站在窗边偷偷看他。
闻衍今天是顺毛,眼镜很好地在降低他的攻击性的同时增加了他的书生气,被他随手放在身边座位上的挎包仿佛在宣称他还是个大学生,反而显得他无名指上的男款戒指有些突兀。
偶尔有人凑过去找他搭讪,他都只是礼貌地拒绝。
他习惯在看一阵屏幕之后就抬头远眺一下放松眼睛,这回他抬头看向外面时,正好注意到抱臂站在原地的池鱼,脸上立刻有了笑容,冲着她挥挥手。
池鱼总算回过神,把自己从梦境中抽离,无奈地笑了笑,大步走进咖啡店。
现在的闻衍不会像梦里那样无视她。
闻衍也说不上来自己等了她多久,看到她在自己面前坐下,立刻收起了pad,小心翼翼地把甜品和那杯加了奶的咖啡推到她面前,还下意识摸了摸杯子探温度。
“挺多人来找我们闻教搭讪啊。”
这个称呼是她偶然间看到他学生求他打高点平时分的时候知道的,莫名觉得很好玩,干脆也跟着这么叫了。
闻衍推推眼镜:“我没理他们,我说我结婚了。”
池鱼弯了弯笑眼。
周围的人确实对这么个坐在阳光下的男生很感兴趣,不少人勇敢地上前去问了联系方式,却都被他礼貌地拒绝了,直到看见那个长得像富江大小姐的女生在他对面突然扬起嘴角以及他满眼温柔,他们才知道原来他说的是真的。
他真的结婚了,他也真的很爱他妻子。
第10章
结束学校的考试周,闻衍高效率改完了卷子,把成绩录入学校系统之后,本学期的事情正式全部结束。
他在公事上向来说一不二,录入成绩之后就放下了所有和教学有关的事情,完全没理会学生在班群和系群里的句句“求捞”的哀嚎。
池鱼过去并没有求过老师捞她,但是很理解那些学生的心情。
闻衍改卷的时候她几乎全程都在,看那人一把叉一把叉地划在答题卡上,她的心也跟着生疼。
对她来说,大学物理就和当初的高中数学一样,不会就是不会,就算开卷考试,那还是不会。
唉。
闻衍和池鱼买的是同一天的机票,正好池鱼往返米兰都要从伦敦转机,他们还能同一趟航班去伦敦。
她向来不爱长时间飞行,以前在国内的短途旅行都还好,一到长途飞行就难受,这回自然也是。
闻衍看得出她不舒服,在飞机进入平稳飞行阶段之后,小心翼翼地把她带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
好在整趟飞行都比较平稳,池鱼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已经快降落了,他把前没多久发的飞机餐给她挨个打开,盯着她都吃了点之后才稍微放下心。
航班降落后,池鱼得在机场等一个小时才能转下一趟航班,闻衍不着急出关,干脆坐在她身边陪她等着,还去买了点开胃小零食过来。
她莫名很喜欢靠在闻衍的肩膀上的感觉,这回耍了个赖,边吃小零食边靠在他肩上玩手机。
殊不知闻衍全程动都不敢动一下,整个人都懵懵的,就这样木然地坐在椅子上,像是突然被人定住,连手都不知道怎么摆。
池鱼突然举起手机到他面前:“好看吗?”
屏幕上是一款美式复古风的地毯,颜色不多,但人物的线条相对比较夸张,池鱼最近很喜欢这样的画风,前前后后也按照这样的风格画了些稿子。
好笑的是,池鱼原本对这样的风格很不自信,但在她发出那几张稿子之后不久,有店家找到她问能不能授权给他们做小裙子的柄图,粉丝也问她出不出贴纸周边。
她原本不觉得真的会有人愿意买这样的PET贴纸,本就打算做一点玩玩,却没料到她的小店一上架就卖出去了近两万张,她只得连夜联系厂家和代发。
闻衍扫了一眼她的手机屏幕,点点头:“好看。”
她头顶的发丝不听话地乱飞,有几根甚至直接怼到他脸上来了,挠得他心里也痒痒的。
“那我买咯!”
他只是笑。
语气也很可爱,像一把小刷子,从他心尖上快活地刷过。
等到再次通知登机,池鱼才快乐地从椅子上蹦起来,注意到闻衍的表情有些奇怪,好奇地问他怎么了。
他却说没事,还笑着给她收拾好了那些吃的,把她送到了登机口。
其实他肩膀麻了,因为池鱼长时间没换坐姿,他也跟着全程一动不动,维持久了之后,肩膀那块肌肉开始剧烈酸痛,现在她的脑袋挪开了,他稍微动一下都疼。
目送拎着炸鸡的池鱼蹦蹦跳跳地走上廊桥,闻衍笑着摇摇头,边揉肩膀边转身准备出关。
研讨会派了人来接他,他提前说过会晚点出来,那人来得刚好,没等多久就带着闻衍坐进了车里。
池鱼到了之后也立刻给闻衍发了消息,和同样等在外面的人汇合,一起坐车去了酒店暂时休息,随后忙忙碌碌地准备接下来的活动。
*
意大利的夏天很热,米兰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是走在路上的阴凉处都能热得人浑身大汗。
他们的活动是在街上进行公益作画,大部分艺术家选的是水彩或者油画,但因为气候问题,温度会影响油画的保存,在活动开始几天之后,Hiicent Studio建议大家换材料或者作画类型。
池鱼一开始也选择了油画,听到这个建议之后,打算试试最近在尝试的她喜欢的美式复古画风,成品效果介于速写和写生之间,线条比较夸张,更像是漫画的风格。
本地人和来这里旅游的人似乎都被这个画风吸引了,池鱼刚用新画风出摊那天,不少人前来围观凑热闹,画架前排起了长队,还有好心人在拿到画作之后为活动捐了三倍的钱。
她几乎整天没停,每每看到有人往捐款箱里投钱的时候还会笑着说声谢谢。
Hiicent好歹是领域内相当知名的艺术家,他工作室主办的活动自然备受关注,所以正在剑桥参加学术研讨会的闻衍没几天之后就看到了一大批活动现场返图。
池鱼怕晒,长头发影响她创作,她在当地买了个造型奇特的鲨鱼夹,每次出摊都会把长发夹起来或者干脆盘成一个丸子头。
她的脖子很漂亮,坐在画架前像只高贵的天鹅。
因为之后的创作用的都是新画风,当地也没什么人认识她,她可以自由地摘掉口罩待人,碰到开心的事情还会弯弯笑眼,而这些画面都被活动随行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来,随后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大家都想知道这个长得像富江大小姐的清冷挂美女是谁,但没人跳出来认。就算有人说了那人是国内TOP美院油画专业的学姐,众人依然无法将她和网上那位很有名的画师对应起来。
这样的信息差反而让池鱼松了口气。
闻衍倒是存了不少好看的图,还把那张侧面的冷脸照片设置成了他和池鱼的聊天背景图,另外挑了一张她笑起来的照片作为他的手机桌面图和屏保。
同来参加研讨会的也有来自国内的几个大牛,那天正好和闻衍坐在一桌聊最近的某个突破性新技术,群里发了新的通知,大家放在桌上的手机纷纷亮起,随后他们就注意到了闻衍的锁屏画面。
几个人一下子笑开。
过去总听说闻衍是顶级海归,万花丛中过但又片叶不沾身,优秀又自律的人总是自带吸引力,更何况闻衍长得还不错,不像那些个教授大牛动辄地中海甚至发福啤酒肚,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但这人至今没传出任何有女朋友的消息,难得的绯闻也都只是他和一些异性朋友或同事在一块吃饭被拍,连媒体都分外偏爱他,拍到那些照片也都会去核实真伪,随后就遗憾而归。
圈内不少前辈比他自己还关心他的婚事,纷纷拉红线做媒人,要么给他介绍自家闺女,要么给他推荐其他不错的女孩子,曾经甚至还有个富太太直接开价八位数要他,他都淡然拒绝。
现在他们居然在闻衍的无名指上发现了婚戒,并且在他的手机屏幕上发现了个漂亮的女孩子。
“小闻这是喜事将近?”
闻衍笑得温和:“是喜事已经降临。”
“谁家的闺女啊?”
“青梅。”
众人纷纷惊呼一声。
像这样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感情早就战胜了岁月里的困境,闻衍在他们眼里是个相当随和的人,在他们看来,能被闻衍这样的人喜欢,那个姑娘必然能得到长久而稳定的幸福。
“感情怎样啊?打算要孩子吗?”
闻衍依然笑:“没有要孩子的想法,现在这样就很好。”
他的家庭比较传统,父母都出身于多孩家庭,双方家里都是男孩居多,他的父母自然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多子多福”,所以一直记挂着他的婚事,也催他趁着现在还年轻多要几个孩子,到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
他们总是惦记池鱼的年纪,说她再过几年就是高龄产妇,生孩子可能会有危险。
闻衍倒还真没想过要孩子的事,毕竟他在读书时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这类相关知识,过去在英国读书时还被医学院的学长拉去听了一节关于妊娠的讲座。
看到讲师展示的分娩过程动画视频,他没感受到任何新生命降临的美好,只觉得脊背发凉。
如果任何歌颂和赞美都建立在有人要承受为期一生的苦痛之上,那他宁愿不要开始这个过程。
浮于表面的好评只会让人得到短暂的快乐,而长期的煎熬才是“母亲”这个角色的生活主旋律。
更何况,那是池鱼,他成天小心捧着都怕她会不开心的姑娘。
一想到要把一条小生命从她的内脏里拽出来,他就更难受了,光是想想都觉得痛苦。
女孩子不一定非要经历成为母亲的过程才能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加完整,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自由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开心了就接点商稿赚钱,不开心了就出门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