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什么梁州本地的米会比外地的便宜呢?是因为米不好嘛?”
老板都要服了他了,只能耐着性子说:“因为外地米,要加上运费。运费和成本包装费都要算在里边。”
王定海忽然眼前一亮,连忙问道:“那是不是说,我们梁州本地米卖到外地,也会比在梁州本地卖的贵?”
“哈哈哈,你这娃娃还挺有趣的。但是,不是你想的那样。梁州的米太普通了,太一般了,没特色的。根本卖不出去,外地人可不买账。”
“外地的不买账?那为什么我们梁州,要买外地米的帐呢?”
“因为人家的米是优质的大米啊。优质的米,才能够脱颖而出卖到梁州来……”
老板解释了一遍。又颇有兴致的将大的粮食公司说了一遍,将那些集中化种植,集中化收割,集中化包装贩卖的原理说了一遍。然后饶有兴致的看着王定海:“小屁孩儿,听得明白嘛你?”
王定海眼睛发亮,激动的喃喃道:
“原来普普通通的大米也有这么多的知识啊。生产商,集中化,品牌化,标签化……全国选种,精准育种,集中运输贩卖……”
老板反而有些懵,他没说这么多东西,但是王定海嘴里却忽然蹦出了这么多的专业名词来,把他给听傻了。
“你说啥呢你?”
王定海深吸一口气,激动的搓着手:“太厉害了这些企业家。这样一来二去的一操作,就打低了粮食的【创建和谐家园】。集中化的管理之下,所有的米成本就降低了。降低了成本之后,利润空间就变大了……”
“但是因为有其他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竞争。所以不得不降低利润。降低了利润,降低了成本。可老百姓买米的价格就不高了,受益的最终反而是老百姓了呀。这就是企业家嘛?”
王定海陷入了思索之中。
第116章
他虽然幼稚天真,可那些书不是白看的。而每天钻研思索书里的思想和内容,也不是瞎捉摸的。
在商业这个领域里,他已经具备了不小的思想价值观。
老板听着他说话,不由得心中有些惊讶。这个孩子……
这小屁孩儿……
好专业的样子啊。
这像是一个小屁孩儿嘴里说出的话吗?
降低成本,受益的反而是老百姓?
老板忽然来了兴趣,问道:“小孩儿,你说这些粮食公司,让老百姓受益了?为什么这么说?他们只是为了赚钱,怎么就成了老百姓受益了?”
王定海说:“《明史》中说,整个明朝都是天灾【创建和谐家园】。到处闹饥荒,闹饥荒的宏观原因是粮食欠产,导致的粮食价格飙升。而老百姓就吃不起了,所以就闹饥荒了。”
“但是实际原因是,明朝是地主制的……一个地主,掌控了大片种植地。或者是一群老百姓,掌握了一片种植地。可是,他们掌控的种植地,还不够大。天灾一来,粮食欠产,即使哪怕有屯粮他们也不会卖出去,会自己优先留着。这样一来,就导致粮食价格奇高!”
“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散户的抗风险能力小……等等原因。就造成了没有人出售粮食,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存在。而现在的这种集中化种植,却规避了至少三个问题‘抗风险能力’、‘成本问题’、‘囤货居奇问题’。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老百姓就受益了!”
老板笑了,他发现,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居然说的头头是道。明史这种东西都能张嘴就来,自己可从来没见过这种孩子啊。
虽然说的很稚嫩。但是一般的孩子,谁说得出来啊?
老板也不再反感他,反而有些喜欢起来了,又加了一句:“明朝的水稻,能和现在的杂交水稻比嘛?现在的水稻是好几代改良的,产量是明朝粮食的好几倍。”
王定海嘿嘿一笑:“但是,明朝不到一亿人口呀。现在十四亿人口呀。人口是明朝的十四倍呀。”
嘶——
米店老板猛然倒吸一口冷气。
猛然被这句话,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用一种震撼,惊恐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这个问题……他没想到过!
对啊!
不对!
老板一脸严肃,又道:“可是,现在是机械化种植。那是机器。古时候那是人力,人和机器的工作效率可不一样。”
王定海嘿嘿说道:“可是明朝饿殍遍野,饿死的人以百万计。现在没有饿死的人啊……而且,集中化规模化种植,必然会因为‘货币’的原因,驱逐技术不断进步。因为商家的利润低了,会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成本,这就倒闭技术进步。这是相辅相成的。”
老板不认可他的这个说法,可是却重视起了这个孩子。
他的一些说法因为见识和年龄的关系,说的不靠谱。可老板识货,这孩子的思想太敏锐了啊。
第117章
“你叫什么名字?”
“王定海。”
“你是哪来的?”
“王家村希望小学,一年级。”
“你这些知识,是你父母教给你的吧?”
“我老师教给我的。”
老板激动了起来:‘你老师带了几个学生呀?’
“我们李老师现在只有两个学生,一个是我,一个是张美丽学姐。”
“张美丽……”
老板喃喃一声,忽然惊呼一声:“是修水坝的那个?”
“对。老板,你认识我学姐呀?”
嘶——
老板再次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天呐。你的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啊。在这大山里,还有这样的高人呐。听说那个张美丽才十岁,就要修水电站了。现在又冒出一个你……王家村怎么走?我家也有个孩子和你一般大,改天我去拜访拜访。”
王定海说出了地址之后,问道:“那这梁州本地的米,能便宜嘛?”
“你要多少?”
王定海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一万斤。”
‘噗——’
老板一口茶叶水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多……多少?”
“一万斤!”
老板骇然看着王定海:
“你玩我呢是吧?你们一个山村,要得到一万斤大米?再说了,你你……你一个六岁的娃娃,你还买得起一万斤大米?”
王定海眼珠子咕噜噜转了一会儿:“我可能要的比一万斤还要多。老板,你这大米五块钱一斤……我要是买一万斤,你最低多少钱卖给我?”
老板深吸一口气,一万斤大米啊!
这何止大生意……
这是天大的生意啊。
哪怕这倒霉孩子在这儿消遣我,我也认了。要是这生意做成,我认了!
老板当即认真了起来,拿着计算器盘算了很久很久,认真的说:“如果你真的要一万斤大米,我卖给你四块钱一斤。”
“价格还能低一点嘛?”
“这不可能再低了……你到底买不买?”
“给送嘛?”
“给,送,送,必须送!”
王定海沉默一会儿:“我肯定会买一万斤的,但是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得分期付款。”
老板沉默了一会儿,盘算着:“行。分多少期?”
王定海脆生生的说:“每个月我付给你一百斤大米的钱,也就是说,我每个月付给你四百元……”
老板爆炸了:“你玩我呢?一万斤大米,四万元。你分一百期?【创建和谐家园】年时间给我付清?找揍是吧?”
王定海连忙说:“虽然我分期付款,但是你也可以给我分期送货呀。”
“什么意思?”老板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王定海说:“意思就是说,我每个月给你付四百元,你给我一百斤大米不就好了。这样一来,你就没有风险了呀。”
这么一来也不是不行……
但是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啊。
第118章
老板满脸纠结的看着这个孩子,抓耳挠腮。他感觉,好像就是哪里不对劲。
但是一时间,居然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你……”
“我怎么了?”
“没……我想想……”
老板警惕的看着王定海,走到柜台后拿起计算器又算了好一会儿,然后又警惕的看看王定海。
他感觉到自己好像让王定海给绕进去了。但是怎么进去的,一时半会儿居然没想明白。
忽然,老板反应了过来,大吼一声:
“好家伙,差点上你当了。你搁这儿买期货呢?而且还是分一百个月付清的期货?”
虽然在吼,但是老板却没有怒意,反而是更加眼睛放光的看着王定海。
奇才。
奇才啊!
这这……这小子,真奇才啊!
王定海点头:“我们只是交易行为。交易分为好几种,以物易物是最原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最畅快,但是限制却是最大的。因为你不一定有那么多货,我不一定有那么多钱。这就限制了交易量……还有一种就是期货呀,我用我未来的钱,买你未来的米。你不亏,我也不亏。”
嘶——
好家伙!
好家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