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知道了好多东西。我好想好想知道王家村以外的事情呀。”
李风起看着这孩子明亮的眼睛,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对外边的世界很好奇嘛?”
“嗯!”
“好。”
李风起来到了宿舍里,在床下拿出了一个大纸箱。箱子之中满满当当的全部都是书。
而这些书,其实是一套书。
《二十四史》
从二十四史之中拿出了一部白话版的《史记》来,这是二十四史之中的第一部正史。
二十四史之中记载的是二十四部正史,一本一本,一部一部。是非常浩瀚的知识海洋。
“定海。这两个字念什么?”
“史记?李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李风起问他:“你想不想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的?想不想知道山的外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想不想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
“想!想!想呢!”
王定海两眼放光,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太强大了。
李风起满意的点点头:“你对于教科书不感兴趣。但是你却必须要拥有常识。而你又对所有的故事感兴趣,那么,读二十四史吧。老师告诉你,二十四史,总共有二十四部华夏文明的历史。你必须要去看,古有‘读史以明智’。”
“读史以明智?意思是不是说,读完了这些历史,就拥有智慧了?”
“可以这么说,但却是比智慧还要更加高级的东西。是开智,是开慧,是开悟。如果读完了二十四史,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会被人世间的任何事情所迷惑了,你就再也不会感到迷茫与困惑了。但是,六岁的你如果去读二十四史,却需要放下一些东西。、”
“放下什么东西?”
“校园,同学。以及考试……将你放在外边县城里的学校之后,你可能追不上别人的学习进度了。可能你总是会成为一个差生。你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追上别人的进度。”
“我要读史!”
“好!”
李风起将史记递给他:“那么,读完史记之后,就要开始读《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一直读完二十四部华夏历史后,你会拥有很高的智慧,同时,你一定会知道后边你需要读什么书,走怎样的人生道路了。老师期待你读完二十四史!”
“李老师,我一定会找准方向的!”
捧着史记,王定海兴冲冲的离开了。、
李风起叹口气:‘不同的教育方式,不知能否缔造不同的你……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学问,却足以让你出人头地!’
这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李风起来说,这也是抉择。
要么是让王定海成为鸡娃,进入普通的应试教育之中,在一次次考试中大浪淘沙。
要么是直接一开始就否决了这条道路,直接从二十四史入手。让他明智,让他开慧。从此自己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自己寻找自己的路。
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第一条路,李风起会让他拥有学历。
第二条路,便是让他拥有学问。
这在当前的时代,是大逆不道的,是离经叛道的。
但是李风起观察到,王定海天生不适合去考试,他天生就对教科书不感兴趣。如果非要强行填鸭式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就走不远。未来会泯灭于众人了。
当然,在他读书之余。李风起一定会教他数理化,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王定海拿着史记离去了,在他不知不觉中,他将进入一种非常规的教育方式之中。
而李风起也没有闲着,坐在宿舍里,思考着。为他量身制定着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和体系。
法庭上。
众人看见了这样的一幕,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深思之中。
他们为王定海的这种教育方式感到奇怪。
六岁开始读史?
这正确嘛?
这真的能行得通吗?
第93章
与此同时。
京城,师天老师的豪宅之中。
带着老花镜的师天看见这直播,不由得冷笑连连:
“呵呵,可笑,可悲,可耻!”
“六岁的孩子,居然教他读二十四史?他读得懂嘛?那就是些课外书,他一个小学生学课外书?不老老实实的背诵要求背诵的古诗。不按照教科书上的来教,居然反而剑走偏锋的学习二十四史。这以后,别说高中了,初中都考不上。”
“以后就是文盲!”
显然,师天对于文盲的定义是:高中成绩不合格!
接着,师天立即发了一个微博,开始严厉的抨击李风起。、
现在他已经有了一种预感,如果再不打击下李风起的名誉,那么很有可能未来的自己,将再也不是华夏第一名师了。第一的位置,极有可能会被李风起所取代。
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敲打了很久,一篇博文就发布了出来。
按下回车键发送消息,师天的眼里闪过了一抹愤怒之色:‘你这种人就应该【创建和谐家园】!’
博文原文:
“注意!注意!不要被李风起的教育方式所迷惑,这根本就是误人子弟。六岁不好好读课本,以后怎么考得上大学?考不上大学的人,还有个什么前途,那不就是社会废物嘛?不就是渣滓嘛?而所谓的李老师,就是专门培养这种渣滓的嘛?”
“六岁开始读二十四史,却置功课于不顾。以后上小学怎么办,上初中怎么办,考高中怎么办?考大学怎么办?社会上的工作需要用到历史书嘛?历史书读来读去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要是真的有意义的话,那考古学岂不是成为社会主流了?”
“王定海才六岁,在心智不成熟的时候,李风起不好好将他引导到正规的学习上不说。就凭着王定海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不学啦?就不引导啦?偏偏让他去根据爱好乱来。这是对王定海人生的极其不负责任。”
“但是王定海未来的成就很高,所以我在这里完全可以进行预判。王定海在长大一些之后就会明白这些道理,然后会悬崖勒马,自己就会感觉到李风起的教学方式有问题。从而转向了正规教育,所以,才有了如今的成就的。因为王定海的学历是高中文凭,我可以断定,李风起的这种教学方式是绝对考不上高中的。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了。李风起,该死!他完全不考虑王定海未来的前途,凭借自己主观意图去改变王定海,差点毁了王定海的一生啊!”
“……”
博文一出,微博上一片哗然。
“师天老师,你的结论是否太武断了》?”
“我也认为,这言语太极端了吧?考不上大学的就是废物?有些人志不在此,世界上有千万种职业,非要考上大学的才对社会有贡献嘛?”
“我这就不服了,张美丽也不是正规学校出来的,却是华夏最杰出的女工程师。”
“王定海可是福布斯富豪榜的人物,可是王定海却并没有上过大学。这就是师天老师口中的废物?渣滓?福布斯富豪榜的人都是渣滓嘛?”
“虽然没有文凭,可是却有文化。这不是废物!”
“古时候的学生,都是从四五岁开始读史书的。四书五经都得读,那是古时候孩子的基础教科书啊。结果你认为那是垃圾?”
“我虽然不认可李老师的教学方式,但是师天说话却更极端!”
“赞同,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根本不行,会误人子弟的。怎么可以忽略了基础课本呢?他没有想过,万一考不上高中可怎么办?”
“我还是比较赞同师天的回答,王定海如果一直按照李老师的方式学习的话,根本不可能成为首富的。一定是后边醒悟了,从而转向了正规途径,这才悬崖勒马。”
“说起来,和李老师没多少关系。是和王定海从小的经历,和王定海的天赋与刻苦有关系。他这种教学方式不可能培养出人才!”
“……”
第94章
网络上,说什么的都有。
果然是如李风起所料的那样,这种教学方式,在如今的社会和价值观之中。是离经叛道的。
是颠覆人三观的。
大家都是在习惯了应试教育之后,自然而然认为应试教育是无敌的。
可是,所有人却都忘记了,却都忽略了一点。
走出校园后呢?
大学毕业后呢?
社会上,还会对你进行考试嘛?会根据你的分数,给你发更高的工资嘛?会因为你是考试高手,就给你光明的前途嘛?
更重要的,依然是靠着能力啊!
而这些能力,在学校里却从不会教给你。
学校不会教你在进入社会后,怎么赚钱。
可是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却都需要靠着自己努力赚钱来生活啊……
当然,李风起也并不认为应试教育有错。
没有错。
应试教育是从宏观的大数据上来看待,可以批量的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可是李风起,是一对一,是和应试教育的老师完全不一样的老师。他不会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他将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
网络上的言论,影响不到法庭上。
也影响不到十几年前的李风起。
依然继续!
画面继续!
一个月后,王定海找到了李风起:“李老师,我读完了。可以看下一本了。”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王定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读完史记之后,六岁的王定海,终于知道了如今的国家是怎么来的。知道了华夏的历史是怎么来的。也知道了原来之前有那么多的朝代。
他脑海里,多了许多许多的概念。
他整个人心智产生了变化了,眼界打开了,他知道了,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做饭劈柴还债。还有很多,还有很多很多。
李风起问他:“为什么看的这么慢?一个月才读完。”
王定海说:“有很多字我都不认识,一边查字典一边看。但是前半部分才这样,后半部分我看的很快,只查过两次字典了。而且,我把史记看了三遍呢!”
“哦?为什么看三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