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心里一直是抱着修炼的心态在完成作品的,她一直都相信,所有的努力和沉淀都不会白费。今天的这一切,或早一天或晚一天,一定都会到来的。
因为宁香的绣品价格在市场上被抬高了,这次陈站长再给宁香发工钱,便没再按照以往的工钱给,而是按照她本人绣品的价值,给她发了差不多的报酬。
宁香收钱的时候一样还是忍不住嘴角的弧度,开心得不行,想着自己现在总算是吃喝不愁,再也不用忧虑钱的问题了。
再自信一点说,她已经算得上是小富了。
陈站长也为她感到高兴,只觉得她这些年的埋头努力没有白费。她做的绣品质量之高,是他一直都看在眼里的,连周雯洁绣师都是非常喜欢非常肯定的。
要不是她天赋高,做的绣品质量好,周雯洁绣师当年又怎么会亲自来找她,并教授刺绣的技法给她呢。现在的一切也都很好地说明了,周雯洁绣师的眼光之好。
宁香被陈站长夸得忍不住只是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怎么也活得值了。不过,她当然也并不会满足于此,她还要再努力,继续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陈站长也最喜欢她这种不骄不躁也不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认清自己,都能沉得下心来的心态。因为她追求的一直是技艺和艺术,而不是这一时的名气。
宁香坐在办公室和陈站长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说得口干喝光了好几杯凉茶。说到最后,陈站长也就说到了以后的合作与发展上面。
他从来都不是喜欢绑架人的人,之前因为市场没开放,宁香不管给哪个放绣站做绣活,都没有什么差别。陈站长留她在木湖放绣站,就是为了给木湖绣娘长脸。
现在市场环境开始变化了,她如果还是把宁香绑在木湖放绣站,让她领物料做绣品,自己给她发钱,他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也怕宁香会有意见。
所以他对宁香说:“你现在名气这么大,如果你直接和那些刺绣商人合作,肯定会比给我们放绣站做活赚得多,所以我不能绑着你。以后你自己做出了好作品,如果有门路的话,想卖就卖,不用顾虑我这边。如果物料不好买的话,直接来我们放绣站拿,顶多我收你点材料费。你要是还记着我们木湖这个放绣站呢,没事也给我们做两件,带带我们木湖的名气,我这个站长就很开心了。”
宁香没想到陈站长会主动跟她说这样的话,她之前确实想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因为陈站长一直以来对她很好,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陈站长自己直接说出来了,宁香听完这些话,心里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陈站长既然这么为她考虑,那她当然也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她是木湖放绣站培养出来的绣娘,不会真有了名气就彻底飞了的。之前不会,现在也一样不会,所以她冲陈站长点头,“站长你放心吧。”
陈站长笑了,“不愧是我一直着力培养的人,有良心。”
宁香也笑,“您也是个好站长啊。”
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好,不都是相互的吗?
和陈站长聊完天走的时候,宁香这次拿了更多的物料。但这一次拿的所有物料,她全部都如数给了材料费。等拿回学校做出了刺绣成品,她会看着拿一两件回来。
拿回来的绣品,价钱就随陈站长出,她不会太过于计较。
***
拿完物料从放绣站出来,宁香心头更是一片轻松,感觉自己的人生又开启了新的篇章。从此以后,她将踏上新的征程,往更高更远的地方走上去。
外面天已经黑了,宁香趁着夜色赶回甜水大队,还是避开所有人,悄悄去到王丽珍家中。打算陪王丽珍一晚,明天早上就赶回学校里去。
跟特务一样,又是这样悄悄潜回甜水大队,王丽珍自然又是被她给惊喜到了。看到她回来,王丽珍拉了她进屋连忙关上门,笑得合不拢嘴道:“又搞偷袭。”
宁香也笑,“不偷袭,怕有些人看到我眼珠子发红。”
王丽珍当然知道她是在说谁,现在村子里早都传开了,听说宁香做的绣品在几个大城市出了名,很多商人跑来镇上买,价钱也比以前高多了。
听到这种消息,最憋闷的当然还是宁家人。心里懊悔是肯定的,仍然是后悔当初宁香和江家闹离婚的时候,他们把宁香赶出去,丢了这么一株大大的摇钱树。
当然,因为这株摇钱树现在挂满了金子他们却碰都碰不到,所以心里也充满了怨恨。怨恨宁香心狠没良心,骂她能骂一天,说她血都是冷的。
这么开心的时候,宁香不想多提宁家,于是没让王丽珍把话接下去。她直接把自己在苏城商业街给她买的衣服拿出来,让王丽珍穿上看看喜不喜欢。
王丽珍看她又买衣服又买吃的,只觉得受用不起,说她:“你给我花这么多钱做什么呀?以后可别在我身上乱花钱啊,我一个老婆子不需要。”
宁香直接拿衣服往她身上套,对她说:“你以为我今天的这一切哪来的,就是因为碰到你才有的。如果不是阿婆你教我技法,我还是个做日用品的小绣娘呢。”
王丽珍还是说:“那是你悟性好。”
¡¡¡¡ÄþÏãЦןúËýêñ£º¡°¾ÍÊÇÄã½ÌµÃºÃѽ£¡¡±
王丽珍和她争了一气说不过她,只好说:“好好好,都是我教得好。”
宁香笑笑,又说:“您再多忍两年,等我攒到了足够多的钱,我看看在城里买套房子,我就把您接过去,以后咱俩就在城里过日子,不回这里了。”
反正这地方也没有她们两个牵挂的人,走了一点都不会舍不得。要不是还有王丽珍在这里,宁香根本都不会每次放假还偷偷趁夜回来。
王丽珍也不知道自己是撞上什么大运了,遇到宁香这么个哪哪都好的丫头,在她晚年的时候,还能拥有这种被人惦记着的温暖,死也能安心闭眼了。
曾经,她一度以为自己会一个人死在她这两间茅草屋里,死了也不会有人发现她。大概只有林建东过来看她,才会发现她已经断气了,把她给埋了。 结果没想到,她遇到了宁香。
第086章
王丽珍试完衣服,眼睛里全是湿意,泪眼汪汪的。衣服很适合她的身材气质,她很喜欢。然后她也没再多说什么煽情的话,吸了吸鼻子,张罗着和宁香一起坐下来吃晚饭。
大米饭嚼在嘴里,舌尖上全是甜滋滋的米香味。
两人吃着饭开心一阵,当然还是开心宁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终于开始有大回报了。
再次说完这件令人激动又开心的事情,然后仍然是久别重逢聊一聊家常话。其实学校里生活很单调,没那么多事和王丽珍讲,宁香随便挑点好玩的事情,几句话也就讲完了。
再往下聊,主要还是宁香听王丽珍说乡下发生的一些事情。乡下是两人共同生活的地方,算是两个人的共同话题,只要聊起来就可以聊很多,有时候说一晚都说不完。
比如王丽珍黑五类的帽子被摘掉了,现在已经在村子里直起腰做人了,不再觉得低人一大等。当然因为她是孤寡老妇人一个,还是有不少人不把她放在眼里。
十几年都这么过来了,别人一直都没有跟她交往,就算摘了帽子不再因为阶级问题受歧视,但也没人特意主动来与她交好,毕竟她没什么让人可巴结的,她的亲戚也没有和她恢复来往。
自从宁香因为宁兰闹出的事躲了以后,近来一年也没人看到宁香回来看王丽珍,都已经不把她和宁香扯在一起了。不然的话,只怕宁家还要找她麻烦呢。
宁金生和胡秀莲不敢找林家人麻烦,因为林家兄弟多不好惹,还不敢找她一个孤寡没人管的老婆子么?
说完了摘帽子的事情,王丽珍也说了说宁家现在的情况,让宁香心里能有个底。
宁家现在其实没什么事可说的,这半年下来一直都还是那个样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赵家去年秋收之后来抢过一次粮食以后,之后的大半年就没来再找过麻烦了。
宁波每天跟宁金生和胡秀莲上工干活,以前白【创建和谐家园】嫩的,现在晒成了黑瘦猴。
宁洋没什么变化,每天去上学,偶尔脸上带点伤,应该是和人打架被人打的。
现在他们一家都夹着尾巴做人,被人给欺负怕了,见到人走路都是闷声低着头,不敢随便惹事。就怕再惹到硬茬,连家里的小棚屋和小铁锅都保不住,再被人掀了。
宁香对宁家现在的处境没别的想法,只要他们不去学校找她烦她,别再挖空心思想办法从她手里要钱,那这一家人就和她没有任何一点关系。好与不好,她都不管。
到现在已经一年过去了,把宁家坑成这样的宁兰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更没人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七八年的下半年她没回来,以后只怕更不会回来了。
社会慢慢发展起来以后,城市建设提上日程,城里需要劳动力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乡下人都会进城打工。宁兰不缺胳膊不少腿的,怎么也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
宁家的这个烂摊子,以后会一直压在宁金生、胡秀莲和宁波头上。他们剩下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宁洋,只有宁洋考上大学,他们这辈子才能再次扬眉吐气抬起头。
但这辈子没有江见海出力把宁洋弄去县城的好学校读初中,家里又发生了这么多的烂事,他在学校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不知道还能不能静心学习考上高中大学。
当然最后考上考不上,都与宁香无关。
王丽珍说了几句宁家的现状就没再多说了,然后忽又想起江见海,便看着宁香又说:“对了,两个多月前,江见海那城里媳妇跑了。听说和江见海闹离婚,闹了好长一段时间,江见海死活不同意跟她离,她就趁江见海去县城摆摊的时候,收拾东西直接跑了,连离婚手续都没办。”
听到这话,宁香一点都不意外。她和刘莹短暂接触过一回,很快就看出了那个女人嫁给江见海是图什么。一是图厂长夫人的身份,二是图三个孩子将来有出息。
走到去年年底,她图的东西全部都破灭了,她那种性格的人,怎么可能还会继续跟着江见海在乡下吃苦。江见海不离婚,她也不可能被一纸离婚书绑在这里。
虽说刘莹当初为了嫁给江见海得罪了娘家的父母,但她的父母是正常的父母,是疼刘莹的,所以只要刘莹认识到错误回个头,她的父母大概率是会原谅她的。
天底下也不是所有父母都像宁金生和胡秀莲,只把女儿当工具,丢了脸就不认了。多的是真疼爱自己的女儿的父母,怕女儿所嫁非人,怕到婆家受委屈,怕各种东西。
刘莹的父母若和宁金生胡秀莲一样,当初又怎么会和刘莹直接闹翻。他们可能巴不得刘莹嫁给江见海,从江见海这个三婚男手里狠狠敲一笔彩礼呢。
宁香对刘莹会逃跑这事没有半点意外和好奇,江见海不同意和她离婚,大概是为了赌一口气。他风光有钱的时候刘莹跟着他享福,现在他什么都没了回到乡下,刘莹转头就要踹了他,是个人都接受不了。
总之已经落到了这种境地,他不好过也不会放刘莹好过,自然不会同意离婚。
宁香对江见海和刘莹是怎么闹离婚的,有没有动手之类的都没有兴趣。她捕捉到王丽珍话里的另一个信息,只看着王丽珍问:“江见海去县城摆地摊了?”
王丽珍点点头,“听说是当领导享福享惯了,根本就不愿意下地去干活挣工分,嫌太累了。那他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总要吃饭的呀,不知道从哪找来的货,就去县城摆摊去了。”
宁香当听故事笑一下,“这么有想法,那应该做得还挺好?”
王丽珍撇撇嘴,“好不好不知道,他那城里媳妇跑了以后,听说摆摊的时候他跟人打了一架,两边都打破了头,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好像因为他卖东西的时候对人不热情,人家看他不顺眼,吐口水骂了他一句臭摆摊的,他当场就发疯跟人动手了。”
“他是当领导当惯了你晓得哇,之前都是被人捧着的,气性被养大了呀,哪能受这些委屈这些气。在村里不种地去摆摊,人家本来就非常瞧不起他,说三道四的。接着老婆又跑了,桩桩件件都是最伤他面子的。在村子里一直被人指指点点,他心里肯定早就不舒服。”
“偏他打的那个人,听说又是县里最不能惹的人,后来他只要去县里摆摊,人家就带人过去一起打砸他的东西。报警人家也根本不怕,那都是局子里的常客,进局子跟回家一样的。蹲几天放出来了,没事干继续找他闹,不让他好过。后来他换到公社的小集里摆摊,还被人过来闹过几回。惹了无赖没办法,最近听说,他好像摊也不摆了。”
宁香低下眉,嘴角还是微微牵着没放下,心里则默默想着——江见海当时重生回来,心里揣着刘莹跟她离婚的时候,应该死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吧。
他前世得意了一辈子,过的那可是人上人的日子。这一世重生回来的时候也是当的厂长,是这个年代最受人仰慕羡慕的领导,走哪不是被人捧着供着,心气确实早就被捧得低不下来了。
一朝从云头上跌下来,所有人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以前的恭维变成现在的瞧不起,一般人都是适应不了这种心理落差的。
很多人会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心理落差,变得堕落颓废一塌糊涂,甚至有【创建和谐家园】的。这得心理素质极其强大,才能受得了这种落差,才能忍辱负重东山再起。
他因为知道时代的契机与变化,在被【创建和谐家园】后回乡之初,大概一开始还是勉强稳住了心态的,也是想忍辱负重东山再起的,不然也不会拼着不要脸面出去摆小摊。
但刘莹因为不想过苦日子跟他闹离婚,没闹成功又直接跑路,村里关于他的风言风语更加多起来,所有人看到他都会眼神乱飞嘀嘀咕咕指指点点,他的心态估计就慢慢稳不住了。
心态崩了还能干什么事,干什么都不会成的。
宁香没说话,王丽珍继续说:“想想也是唏嘘得很,之前他家多风光啊,是我们整个公社都排得上的富裕人家,谁见面不客客气气叫他一声江厂长。现在好了,沦落到这种地步,人人都能上去踩一脚。我看这辈子啊,怕是也找不到媳妇了。” 对其他的宁香没有什么想说的,不同情他也不打算笑出来,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但说到媳妇这个,她抬眉看向王丽珍,开口说了一句:“他就不配有媳妇的,都是报应。”
第087章
王丽珍知道宁香在江家受过的委屈,要不是受了那么些委屈,也没有离婚以及到现在的各种事情了。宁香说江见海不配有媳妇,那就肯定是不配。
王丽珍又说:“他自己落到这一步就算了,他家那三个娃娃也不省心的。老大今年初中毕业考高中,高中也没考上,看这情况是不会再读书了。下头那两个也不行,听说根本都不听江见海的话,不把他当仇人就不错了,根本管不了,总之全折腾废了。”
宁香吃完了饭放下手里的筷子,“江见海就是有心想管,之前当厂长的时候只怕也没这个时间,现在是晚了。没有人耐心引导他们,变成今天这样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他以为孩子是容易养容易带的,不需要费心费力自己就能成才。有些孩子天性懂事是可以的,但江岸江源和江欣可不是这样的孩子。江见海没时间管,刘莹再不管,乡下城里来回折腾,不废才奇怪。”
江家那三个娃生来就不是什么懂事省心的小孩,因为被李桂梅带得多,从小性子就都被带得有点歪。又熊又坏,被骄纵得胆子大,没事就干点偷鸡摸狗欺负人的事情。
前世如果不是宁香燃烧自己换他们的人生,如果宁香也对他们不闻不问也不管,甚至像刘莹那样给他们委屈受,他们的结局和这辈子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根本就长不成人才。
王丽珍说完江家的事情,感慨唏嘘一番也就算了,毕竟都不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她也和别人一样,当成热闹看一看,在背后和宁香说一说闲话而已。
而她感慨唏嘘的,不过就是世事无常。江家以前是那么风光那么有钱的人家,一朝说败就败了,竟然也能败到这种地步,搁以前真的想都不敢想。
自己工作没了,老婆跑了,养的三个娃也折腾废了,未来还有什么希望?
自己没了太大的希望,下一代也没了希望。
唏嘘别人不过就是那一刻的事情,说完再换下一个话题,聊起别的来,王丽珍也就把江家的这些事情全抛脑后去了。同情谈不上,关心那是更不会有的。
因为说到了江见海摆摊的事情,王丽珍看宁香对江见海老婆跑了的事不感兴趣,而是对摆摊这个事情好像很感兴趣,便又对她说:“对了,说到摆摊啊,咱们村也有人出去摆摊的。”
宁香把胳膊搭在桌子边沿,笑一下接话:“林家?”
王丽珍微微意外,“咦?你知道这个事?”
宁香笑笑,“放假之前林建东请我吃饭,和我说了这个事。他自己上学期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城里摆摊赚钱了,说是要回来带带他的大哥二哥和四弟我,我猜只有他家了。”
王丽珍面色中露出恍然,换了语气又问宁香:“那这是不是很赚钱的呀?”
宁香对王丽珍没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她点点头,“是挺赚钱的,您就想想嘛,过去的十几年,我们是不是只能去供销社和国营商店买东西?计划分配,数量有限,供不应求,很多东西排队都买不到,还要看售货员的脸色呢。现在外面有各种鹤洋小摊了,价钱还比供销社和国营商店的东西便宜,让您买东西,您会去哪?”
王丽珍想也不想道:“那我肯定去小摊上买哇。”
宁香还是笑着,“那别人跟您也是一样的,都会乐意去地摊上淘点东西。现在好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没出来,只看得起大学生或者吃公家饭的公职人员,瞧不起在外面摆地摊的,觉得摆地摊丢人。觉得是不务正业,只有小流氓才会干。摆地摊的人那么少,买东西的人又那么多,你说能不赚钱吗?虽说卖的都是小东西,单件利润很低,但积少成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