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七零年代女厂长》-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余思雅说:“不贵,本来单独卖是2毛的,但咱们都是老朋友了,就给算最低的折扣价,1毛6一个。四个一袋,也就六毛多钱,你看包装得这么体面,拿去送人多有面子。而且等真空包装机带回去了,我们还会将皮蛋也包装一下,这样能存放的时间更长了,要是出趟远门,坐个火车什么的,带在路上吃也不错啊。”

        别说,还真是。赵东宁开始觉得一毛六有点贵,都可以买三个鸡蛋了,但转念一想,这不要票啊,而且又是真空包装,又是纸袋子的,也得费不少钱,这么一看,一毛六也不算很贵。像他这种经常出差的,在火车上只能啃干巴巴的饼子,那时候有个皮蛋吃,换换口味也不错。

        刘主任更在乎余思雅说的体面,他看着自家印刷厂印出来的包装,非常满意,平常送四个皮蛋,都有些拿不出手,但这么一包装,好看多了。关键是独一份,县里就没这么包装的皮蛋,连水果糖都是随便一个薄薄的纸袋子装着就完事了,这拿出来多洋气。

        于是他摸了摸鼻子说:“余同志,你们那酱板鸭多少钱一只啊?咱们印刷厂人少,但大伙儿也要过年啊,能不能订一批做过年福利?”

        余思雅乐了:“当然可以,刘主任可是咱们的兄弟单位,自己人说什么两家话。赵采购这里四块钱一只,卖给刘主任这里也四块一只,统计好后,告诉我,回头准备好了,我给你们送过来,到时候咱们连同印刷的账目一起结算。刘主任,你看怎么样?”

        又可以拖一段时间付印刷费了。真空包装机是赊的,包装纸袋是赊的,暂时都不用付钱,她手里的现金压力减轻了不少。一分钱不花就办成了事,余思雅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一趟没白跑。

        刘主任没有意见:“皮蛋也给我们留一批吧,回头我们厂子里开个会,大家商量一下,再给余同志你具体的数量。”

        “好,谢谢刘主任和赵采购这么支持咱们的工作。我们养殖场明年还要扩大规模,开发新的产品,到时候还要请两位尝尝,帮我把把关。”余思雅笑着说道,这样的潜在客户怎么能错过呢。

        赵东宁吃惊地看着她:“你们养殖场到底养了多少鸭子?”怎么看起来比他们几百人的机械厂干劲还足呢,又是扩大规模,又是增加新品种的,赵东宁都忍不住有点羡慕了。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不多,鸭苗不够,现在也就养了两三千只。不过我们的孵化机一直开着,加班加点的孵化小鸭子,明年争取将数量提高到五千只。”

        这还不叫多?刘主任和赵采购粗略算了一下,不算鸭蛋,光是鸭子,四块一只,这批鸭子就得卖差不多一万块了。

        一万块可是巨款,他们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要攒够一万块,那得不吃不喝十几年。

        业务量少得可怜的刘主任这回是心服口服了:“难怪你能这么豪气,一口气印这么多袋子呢。你们这养殖场比咱们县里不少厂子都还景气啊。”

        余思雅没告诉他们,厂子的正式员工还没十个,不然他们铁定更受【创建和谐家园】。要论效率和产出比,他们养殖场吊打县城一众厂子。

        “好说好说,咱们的酱板鸭不少,除了你们,省城运输队那边也下了订单,应该还能剩一些。要是县城的兄弟单位过年没想好发什么福利,麻烦两位领导帮忙推荐推荐咱们的酱板鸭和皮蛋。”余思雅顺口说了一嘴。

        赵东宁哭笑不得:“你可真不客气。”

        余思雅笑嘻嘻地说:“咱们都是兄弟单位,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等咱们养鸭场发展起来了,需要的机器更多,印刷的袋子也更多,也能给你们带来单子啊。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袋子的事麻烦刘主任了,等印刷好了,你打个电话给我,我让人来拿。”

        谈完正事,余思雅紧赶慢赶,赶在天黑前回了家。

        到如今,销售人员、包装袋都准备好了,订单也有一部分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就等鸭子长大出笼宰杀了。余思雅也能稍稍松口气了。

        工作不是,她又惦记起了感谢元教授的事。

        余思雅找到楚玉涛说明了来意:“我不大了解两位教授的需求,所以想问问你,你跟他们比较熟,你看我送什么感谢他们两位比较好?”

        乡下清苦,两位教授在牛棚里住了这么几年,年纪又上来了,身体不好,缺衣少食,需要的东西很多。楚玉涛脑海里闪过很多东西,可想到两个老教授的性格,余思雅手里头也不宽裕,看她的样子是要自己感谢元教授,最后楚玉涛叹了口气道:“你礼送厚了,元伯伯和龚阿姨不会拿,这样容易给他们和你惹来麻烦。你就送一个本子一瓶墨吧,元伯伯他们私底下写信画画都需要这些。”

        “这怎么行,元教授帮了我们这么大个忙,送点纸墨说不过去。”余思雅一口否决了楚玉涛的提议,然后说出了她在心里想了很久的办法,“楚玉涛同志,你看咱们养殖场现在正是缺人才的时候。我将他们俩要过来怎么样?”

        两个留过洋的教授放在牛棚里养牛种地扫牛粪,简直是暴殄天物。弄到他们养殖场,一方面能让两位老人的生活更好,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给养殖场的发展出谋划策。以后回城了,两位老人也是他们的人脉关系。可以说是多赢的事,何乐而不为。

        楚玉涛吓了一跳,面色发白,嘴唇颤抖:“你……余思雅同志,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心里有数。楚玉涛同志,牛可是大队最重要的财产,如此重要的东西怎么能让两个落后分子来看呢?依我说,就该把他们送到更艰苦的地方,比如来给咱们看养鸭场,养鸭场荒凉,地方偏,夜晚需要人值班,昼夜不歇,才能真正地改造他们。”余思雅义正言辞地说道。

        楚玉涛瞠目结舌,早知道她嘴巴会说,没想到睁眼说瞎话的工夫更厉害。

        养鸭场偏僻,那么大的地方,平时没有临时工来干活的时候,也就几个人,呆在那地方没人监视,少了许多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而且养鸭场的房子都是新建的,他们也不用住潮湿脏兮兮的牛棚了,居住条件,饮食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对他们的身体也好。至于看门,睡牛棚不也要看牛吗?

        虽然觉得余思雅这是在强词夺理,但楚玉涛还是忍不住心动。他很同情两位老人,但因为能力有限,帮不了他们什么,可余思雅能做到。

        “余副主任,我替他们谢谢你。”楚玉涛诚恳地说。

        余思雅摆手:“谢什么?龚教授留洋学的是经济学吧,以后我有很多问题要请教她。而且我请他们去养殖场也是干活的,只管他们的吃住,没有工资的,说到底还是我赚了呢。你去跟他们说,来了养殖场要好好改造,好好干活啊!”

        楚玉涛明白,余思雅这番话就是明面上的说辞,忙应道:“好,我一定替你转达。”

        “成,尽快给我答复,快过年了,马上就要忙起来了,过阵子我很忙,没时间。”余思雅催促道。她希望这事能在年前就定下来。

        ——

        冬天天寒地冻,两个老人衣裳单薄,住在四面漏风的牛棚,日子很艰难,入了冬后就一直咳嗽,风寒好了又来,断断续续的,一个冬天都不大舒服。可以说,余思雅这邀请简直是雪中送炭,为了彼此的身体着想,两位老人同意去养殖场。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余思雅当即就去找清河村大队长要人了。

        说辞比在楚玉涛面前还冠冕堂皇:“大队长,耕牛是咱们大队最重要的财产,帮助咱们犁地、耕种运输的好伙计,怎么能让两个坏分子来看它们呢?依我说,该把这两个落后分子送到更偏僻更艰苦的地方进行更深度的改造。”

        大队长不知道余思雅怎么会跑出来跟他说这个问题,有点无语:“住牛棚看牛不好,那你说去哪儿吧?”

        “当然是咱们养鸭场,我们养鸭场挨着河边,地方偏僻荒凉,正是全公社最艰难的地方,就应该把他们送过来改造。”余思雅严肃地说。

        大队长一言难尽地看着她:“余副主任,你说说,这全公社的社员,哪个不想去养鸭场?”

        他就只差说,你拿我当傻子呢!

        余思雅板着脸:“那可未必,这两个落后分子是去改造干活的,他们可没工资拿。你说要是没工资,社员们还有谁乐意去我们养殖场,你但凡能指出来,我都要了。”

        大队长词穷,他心里清楚,余思雅这话其实不大站得住脚,改造分子跟根正苗红的社员能一个样吗?

        他也不傻,余思雅的真实意图并不难猜,但没戳破。两个干活不利索的老头子老太太而已,余思雅要就给她就是,何必为了这么点小事得罪她。

        现在余思雅在公社炙手可热,又管着最有钱的养殖场,给她个人情,以后招工什么的,余思雅多少也会给点面子,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嘛,对大家都好。至于什么思想改造之类的,他们老农民,连肚子都没填饱,哪想那些了。也就是那些学生娃娃没事干喜欢瞎折腾。

        “余副主任说得有道理,对这样的落后分子,咱们应该送去更艰难的地方以帮助他们改造。我看你们养殖场就非常合适,这两个人就交给你了。”大队长也装腔作势地说。

        余思雅见他松了口也跟着露出了笑脸:“那就多谢大队长给咱们养殖场弄来了两个免费的劳动力。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他们好好改造。”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

      第29章

        第二天,元教授两口子就收拾包袱到了养殖场报道。

        余思雅见了,板着脸,铁面无私地说:“大队长送你们到我们养殖场来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你们,你们俩要认真干活,不许偷懒。以后你们白天负责烧火煮鸭食,晚上负责看门。为了方便烧火,你们就住柴房后面的小屋。”

        老两口感激地看了余思雅一眼,拎着东西去安置。

        大冬天的,烧火多暖和啊,这可是个好活。而且柴房后面的小屋离养殖场的主体建筑较远,比较偏僻,他们两口子住在那里清净,没人打扰。

        打开门,虽然只有两间屋子,里面的东西也都很旧,但床、衣柜、桌子、椅子都有,甚至连床上的被褥都准备好了。龚教授将东西放下,捏了一下被子,外面缝的被套洗得都起毛边了,看起来很旧,可手里的触感软绵绵的,很蓬松,一点都不像盖了很多年的死棉花疙瘩,分明是这一两年的新棉花,只是外面做了假。

        十来年没盖过新棉被的老教授眼底湿润:“余副主任有心了。”

        感动之余,又忍不住担忧:“老元,咱们会不会给她惹麻烦啊?”

        他们身份敏感,余思雅这样照顾他们,要是被人知道了,恐怕会影响她的前程。

        “不用担心,这女娃聪明着呢,你看她说的话,哪句给人留下了把柄?咱们到了养殖场,她也没私底下跟咱们见过面,说过话,就是有人要以此来攻击她,她也能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元教授淡定地说。

        龚教授想想还真是这个理,遂放下了心。

        养殖场里其他人对他们俩的到来也没什么意见。两个孵化工昼夜轮换,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忙得要死,哪里有空管养殖场多出来的两个老头老太太。

        三个饲养员每天要养两千多只鸭子,还要捡鸭蛋,搞卫生。现在多了两个人帮忙烧火煮鸭食,减轻了她们不少负担,她们是脑子傻了才会有意见。

        至于其他社员,听说两个落后分子没有工钱拿,在养殖场白干活,也不眼红他们不经过层层考试就能进养殖场了。

        总之,两位老教授的到来就像一片落叶掉进了水里,轻飘飘的,不管是在养殖场还是在大队都没引起丝毫的波澜。

        安顿好了他们,余思雅开始操心年终销售的问题,这是目前关系着养殖场能不能过个好年的最重要的问题。

        进入腊月,养殖场已经在做宰杀鸭子,做酱板鸭的各项准备工作,四个跑订单的销售却没带回来任何好消息。

        叶梅和施立平都请了探亲假,回了省城,探亲销售两不误,不过目前为止都还没回来,也没任何的消息传回来,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拉到了订单没有。

        曲志成和沈爱国二人倒是跑了几趟县城,只是每次都空手而归,活动资金消耗了大半,订单却一单都没拿回来。两人也由先前的雄心壮志变得意志消沉,甚至在养殖场里都开始躲着余思雅。

        余思雅清楚他们在想什么,再这样继续下去,拿不到订单,按照招工要求,他们俩都得被淘汰。好不容易才进了养殖场,结果【创建和谐家园】还没坐热就被赶出去了,稍微有点自尊心的都没办法接受这个事情。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有了问题就得想法子解决,逃避是没用的。这天忙完了手里头的工作,余思雅特意去养殖场堵他们。

        “你们跟我来。”余思雅把他们领到了养殖场办公室。这是平时大家开会,她临时办公的地方。

        曲志成和沈爱国都知道余思雅要说什么,沉默地进了办公室,低垂着头,不敢看余思雅。

        余思雅敲了敲桌子:“坐。”

        两人依言坐下。

        余思雅看到他们一副被打击得灰心丧气的样子,不由摇头:“让你们做的工作日志呢,给我看看。”

        两人苦笑着拿出了工作日志。

        余思雅挨着翻了一遍,他们俩跑得不算少,两个人各自跑了七八家单位,县城不少厂子都被他们跑过了,连供销社这样的单位都没错过,但就是一个单子也没拿下,也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了。

        “说说你们都怎么跑的,曲志成你先来,随便挑一家你去过的厂子说说具体的经过和困难。”余思雅合上了工作日志问道。只有知道他们的工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

        曲志成握紧的拳头,神色有些难堪,深吸了一口气说:“我总共跑了七家单位,六家都没能进门,只有钢铁厂让我进去了,不过他们一听咱们的酱板鸭要四块钱一只就拒绝了。因为市场上一只鸭子只卖两三块,他们嫌咱们的太贵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干涩:“余副主任,咱们这鸭子确实卖得比较贵,很多人一听价格就打了退堂鼓,这……能不能便宜点?”

        沈爱国也说:“是啊,余副主任,我去找供销社,他们一听说咱们的鸭子批发价都四块,人家就不乐意要了。要是能便宜些,肯定好卖多了,四块钱都能买好几斤猪肉了,猪肉还比较有油水,比买咱们的鸭子划算多了。”

        她来帮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他们却把主意打到了她头上。自己没本事卖不出去东西,反而怪她的价格订得太高了,这是什么道理。

        余思雅气笑了:“活鸭两三块一只,我们的酱板鸭要请人宰杀,腌制,烘烤,还有包装袋子,采购机器,你们的销售工资提成。这些额外的开销不需要钱吗?还是你们能将这笔钱给添上?猪肉是要便宜些,可不要票吗?没票他们能买到吗?”

        这两人未免太没大局观了。让她降价,他们不知道省运输公司和县机械厂拿的都是四块钱一只吗?要便宜卖给了钢铁厂,不是得罪老客户吗?人家机械厂、印刷厂以后还会跟他们合作?

        两人被堵得无言以对,见余思雅似乎是动了真怒,沈爱国连忙说:“对不起,余副主任,是我们想得不周全。”

        余思雅睨了他们一眼,她可没看出这两人是真心认错了。估计这会儿他们还觉得卖不出去是产品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

        余思雅心里冒火,也歇了跟他们详谈的耐心。她将两本工作日志丢回了桌子上:“明天上午跟我去县城,我只带你们这一次,还做不好,到期自己辞职。”

        说完也不管两人是什么反应,转身出了办公室,留下两人面面相觑。

        ——

        次日,沈爱国和曲志成一大早就到了公社车站等余思雅。两人都被昨天余思雅的突然发难给吓了一跳。

        一直以来,余思雅给人的印象都是能说会道,脸上总挂着笑容,脾气很好,加上她年纪小,脸嫩,所以哪怕知道她是养殖场的负责人,但两人在心里也没太拿她当领导。至少不如对公社的其他干部那样俯首帖耳。

        但经过余思雅昨天的发难,两人这才意识到,这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上司,今天的态度也端正了许多,心里甚至有些惴惴不安,怕余思雅仍旧还在生昨天的气。

        但他们想多了,在余思雅这里,一码事归一码事,过去的事就是真的过去了,她不会一直抓着昨天的事不放。

        所以两人看到她的时候,发现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笑脸和平和,但这回两人的态度端正了许多,客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

        “余副主任,早上好。”

        余思雅点头:“早,车子来了,上去吧,你们坐我前面,到时候我跟你们说一下今天要办的事。”

        两人赶紧点头,上了车找了两排位置,两人在前,余思雅在后,车子启动后,两人就赶紧回头,看着余思雅。

        余思雅拿出工作本,翻到昨晚做笔记的地方:“今天我们跑两家,上午一家,下午一家,上午去水泥厂,下午去食品厂,这两家你们都还没跑过。说说你们为什么没将这两家纳入优先考察的原因。”

        二人对视一眼,沈爱国先开了口:“水泥厂在郊区,比较偏僻,规模也不是很大,听说效益也不是很好。”

        就是觉得这是个穷单位,发不起酱板鸭作为过年福利嘛。

        余思雅不知可否,又看向曲志成。

        曲志成脸憋得通红:“我们是觉得副食品厂也是卖吃的,他们不缺吃的,过年发自己厂子里的食品做福利就行了,又怎么会买咱们的酱板鸭呢?我们调查过,以前他们都是发厂里的饼干、罐头之类的做新年福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0: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