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8章
宋柚很想知道江远鹏在信里都写了什么, 一边做饭,一边把信打开来读,信的内容很简单, 只说感谢她跟她妈照顾王槐花,已经给宋霜降汇款二十块, 他会陆续给老家汇款。
她知道江远鹏没钱,他的钱全部上交给张文雅,她想这次江远鹏不过是想花点小钱先稳住她。
不过她并不想逼江远鹏, 只要对方健在, 就能拿到补偿。
事实上,江远鹏压根就不意外闺女会给自己写信提钱的事儿。
半张信纸写的是语录, 后面的内容都是秋后算账。
他早就知道母女俩一定会跟他算账。
宋霜降并不是等闲之辈, 他也没想到宋霜降当年帮助过的军人有不少已经功成名就, 比如说韩振邦。
那些人都很懂得感恩,都非常感激她,来往并不少。
要说起来, 她简直是个福星。
只是宋霜降本身并没有多大志向,不愿拉人衣襟过日子而已。
他觉得宋霜降有能力能有更大的作为,不过这些年她都没动地方,就在公社当妇联主任。
宋柚原先叫江佑, 二人离婚后,宋霜降这个不认识多少字的农村妇女麻利地给闺女改了名字。
开始的时候他把宋柚带到京城读书, 宋霜降在老家照顾他老娘王槐花。
后来宋柚跟张文雅母子三人实在水火不容返回家乡,他每月支付十块抚养费, 但没给宋霜降支付过照顾老人的报酬。
一是他工资并不算高, 二是他把钱都上交给张文雅, 他手头没钱, 实在拿不出钱。
宋霜降也没跟他提过,他就想着也许宋霜降跟王槐花有感情自愿照顾她,或者说宋霜降是个很有觉悟品格高尚的人,她能在战场帮助那么多战士,怎么就不能照顾她老娘了?
甚至,后来那十块抚养费他都没出。
他自认为自己饱读诗书,不是抛弃妻女的陈世美,也不是没良心的不孝子,他也想保障这对母女的生活,对她们俩另有安排。
王槐花手里有一些从唐朝传下来的古董,在一般人眼里,这些古董没什么用,可他知道这些古董的价值,他相信这些古董有一天会变得值钱,他想以后把这些古董留给宋霜降母女,这样是对她们的补偿,以后她们的生活会有保障。
如果母女非要跟她要“抚养费”,他会支付,问题是这笔钱从哪儿出。
他攒了点私房钱,但不多,他想他以后得从方方面面抠出点钱来存下,去拿给宋霜降。
必须把这对母女安抚住。
宋柚带俩孩子熟悉了家属院环境,不能放任他们一直自由散漫地玩儿,要送他们去上幼儿园。
宋柚提前一天给俩娃报了名,第二天早上,她早早起来做饭。
听着院子里的动静,她走到厨房门口,看俩娃正在乖巧洗漱,豆包穿着昨晚准备好的干净衣服,毛豆穿的是昨天的脏衣服。
“毛豆,你怎么【创建和谐家园】干净衣服?”宋柚问。
毛豆用毛巾擦干脸,嬉笑着说:“妈,能不上学吗?”
他玩了这么多天,比之前懒散,不想上学。
宋柚说:“你这么大的小孩都去幼儿园,你可以在那儿跟小孩子玩儿。”
工作日能跟俩孩子玩的小孩并不多。
“妈妈我想去上学。”豆包说。
宋柚觉得孩子爱不爱学习都是天生的。
她捧着豆包的小脸亲了一口,说:“真乖。”
刚好韩承训练回来,说:“咱家豆包总干干净净的,毛豆怎么这么邋遢。”
毛豆飞快跑进屋子,换了身干净衣服出来。
早饭是小米粥、锅贴,酸笋跟凉拌海带丝,俩孩子到幼儿园还要吃早饭,宋柚就让他们吃了一点垫肚子。
韩承前脚出营地,李秋菊后脚带着梆子来找娘仨,她们一块送孩子上学。
俩孩子上同一个班,班主任叫薛小芹,也是个军嫂,看上去挺面善。
宋柚说:“俩孩子在农村散漫惯了,漫山遍野地跑,到咱军区还不太适应,麻烦老师多费心了。”
她不会当着毛豆的面跟老师说他很淘气,她要私下说。
薛小芹笑道:“不用跟我客气,男孩子都皮,要真特别老实才让家长担心呢。”
薛老师看向每个孩子脸上都带着真实的笑意。
宋柚能判断的出来这个老师很有耐心,且对孩子很有爱心,很适合当幼儿园老师。
俩人聊几句,看薛小芹带孩子们进教室,宋柚就跟李秋菊一块出了幼儿园。
俩人往回走着,李秋菊感叹说:“咱妇女可比不了男的,天生命苦。”
没来由的做这么一句总结陈词,宋柚知道李秋菊一定有八卦要说,于是附和一句,便等李秋菊继续开口。
看着四下无人,李秋菊便压低声音说:“薛小芹是个苦命人,年纪轻轻就守寡自己带俩孩子,她对象原先是个营长,执行任务时总是肚子疼,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检查出来只是胃病,可是他腹痛不止,部队让他去京城检查,从边境去趟京城可不容易,他不想给部队添麻烦,也不想耽误工作,想着任务结束再去,这一拖可不得了,直接倒在工作岗位上。部队可怜孤儿寡母,没让薛小芹返乡,给俩人的俩闺女一人每月十八块钱抚养费,又给薛小芹安排了幼儿园的工作。”
宋柚原不知道丈夫牺牲后家属还能继续留在部队,便说:“好在部队这个安置不错,有住的地方,一个月加起来应该有六十多多钱吧,娘仨的生活有着落了。”
李秋菊点头:“可不是,起码冷不着,饿不着。”
她话音一转说:“你不知道,之前沈爱国找对象,吴政委媳妇撮合他跟薛小芹。”
她瞧了宋柚一眼,看到对方脸上出现“还有这回事”的表情,便继续八卦下去。
“女方俩孩子,男方仨孩子,双方都有工资,一块搭伙过日子,养大几个娃不挺好的。女方那意思是只要男方同意她就同意,可当时沈爱国也是个香饽饽,给他介绍对象的就好几份,薛小芹在里面也算不上条件好的。人家沈爱国还不是回趟老家,领回来个黄花大闺女。”
最后五个字她加重了语气。
“这些男的,不管自己啥条件,再婚都想找黄花闺女。”李秋菊的声音有点愤懑。
宋柚心说,田鸽可是沈爱国官配,所有旁人给介绍的对象都是用来衬托沈爱国魅力的,男主嘛,可不得找个未婚未育黄花闺女!
奇怪的是,别说沈爱国这样的军官二婚带娃能找黄花闺女,就是农村务农的百姓,男的二婚也能找黄花闺女,反过来,离婚带娃的女性很难找到未婚男,这就是不公平。
李秋菊继续说:“真不知道这些闺女怎么想的,条件还不错咋就上赶着要当后妈。可妇女再婚,别说找没结过婚的男的,带着娃就连对象都不好找,你说男的女的差别咋这大呢,咱妇女不是命苦吗?”
宋柚说:“是,要不那么多离婚的丧偶的妇女都不要娃,带着娃不好改嫁,自家带娃不嫁吧日子又不好过。其实薛老师自己带娃也挺好,有抚养费有工资,三口日子也能过得不错,何必再给自己找事伺候人家爷四个呢,那样感觉更累了。”
李秋菊点点头:“确实是自己带俩娃更轻松,可你看哪有寡妇独自拉扯娃的,一般都再嫁,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咱家属院环境还好点,嚼舌根子的人还少点,这要是回老家日子很难过。”
宋柚想了想,还真是这样,妇女独自拉扯娃过日子很难,再嫁到是条出路。
李秋菊知道宋柚父母早年离婚,但她心直口快,压根就没想到这一茬。
宋柚自然是想到了她妈。像她妈宋霜降这样一直没再婚的少之又少。
她妈承担了很多压力,生活压力还有众人的闲话。
好在宋霜降她不是一般的弱势的农村妇女,宋柚觉得她妈是个有本事的女人,要不是在农村,还有时代原因,她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俩人感叹一路,很快走到路口处,便分开各回各家。
宋柚担心俩孩子不适应幼儿园,这一天都想着俩娃,到了放学时间,马上去接他们俩。
没想到俩孩子有了新朋友,在幼儿园门口还跟两个小朋友说再见,相约一起玩儿。
“妈,今天毛豆滚铁环比赛赢了,他得了一朵小红花。”豆包说。
毛豆非常自豪地说:“是,我跑得快,我就是坠棒的。”
宋柚摸摸毛豆的小脑袋说:“你们俩以前在村里总是到处跑,当然跑得快。”
豆包的声音萌萌的:“哥哥本来跑得最快,有两个小朋友要追上他,他就跟人家说‘看,有灰机’,小朋友就都抬头看天,哥哥继续跑,他就赢了。”
毛豆很得意:“是啊,小朋友都上当了。”
宋柚被逗笑。
也不知道毛豆随谁,反正韩承很板正,不会干这种投机取巧的事儿。
娘仨往家走着,宋柚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教育孩子,也说不上是坏事,索性就这样好了。
这些天韩承一如既往地支持宋柚的普通话教学,有空的话都是带着孩子一起上课。
毛豆跟豆包不耐烦在教室里呆那么长时间,他就在教室外面带孩子。
吴师政委见他带孩子辛苦,经常表扬小两口说他俩觉悟高,支持部队工作。
这天下课回到家,韩承忍不住了,试探着问:“要不咱换个人教普通话?”
宋柚现在现在不再胆怯,已经适应给军官们上课,她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
她很意外:“我教的不好?我觉得我教得挺好的,而且效果不错。”
“不是你教得不好。”韩承声音低了下来。
“那为啥要换人?”宋柚问。
韩承伸手揉了揉额角:“这群老爷们上课都看你。”
他媳妇长得太漂亮了,他总觉得这些军官会趁上课之机看他媳妇,甚至有几个本来不在培训名单内的军官也来上课。
宋柚笑出声来:“上课不看老师还能看哪?这说明他们在认真上课。”
韩承这是占有欲呢,还是真的在乎她呢。
宋柚很吃这一套,反正注意力在她身上就行,比不管不问强多了。
唯一支持着韩承同意她教课的信念是吴师政委是言出必行的人,既然已经答应他,能给军嫂安置工作肯定优先宋柚。
宋柚需要工作,要不他早就不让宋柚上课。
而且他要给宋柚找个好点的工作,去农场种地这种工作他不让宋柚干。
不过这次算是个教训,以后绝对不让媳妇在老爷们面前抛头露面。
见宋柚不同意,他也就不再坚持。
他认定的事,从来不会妥协,为了宋柚破例。
他说:“好吧,为了你我妥协,但我要回报。”
宋柚:?
她忍俊不禁:“好,你要什么回报?”
“你自己想。”韩承理所当然地说。
他看着媳妇白净光滑的脸跟粉色桃花瓣一样的嘴唇,心说媳妇亲他一下也可以,然而媳妇压根就没这方面的意思!
宋柚满面笑容:“我没想好,那就先欠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