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七零之走出大杂院》-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任竞年:“吃了。”

        顾舜华想着那火车一路过来肯定累,也不见得能吃好,便道:“妈,咱们的饺子先下了吧,正好跃华和孩子也饿了。”

        陈翠月便忙道:“好,这就下饺子,你带着他先洗洗手。”

        于是顾舜华便领了任竞年过去外屋,一到外屋,就见顾跃华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两只脚因为太长,放不下,只能搭在窗台上。

        两个孩子脱了棉猴,穿着毛衣棉裤,就从窗台沿着顾跃华的小腿大腿往下滑,满满还干脆拽着他的腿打坠坠儿,就跟两个调皮猴子一样。

        门框很矮,屋子里除了床外也没什么下就地儿,任竞年就站在门前看孩子,看着两个孩子欢快的笑,他眸中泛起温柔来,唇边也抿起一抹笑。

        最后还是多多,眼角扫过,之后突然发现爸爸,傻傻地看着任竞年,瞪大眼睛,不明白怎么回事。

        到底孩子小,任竞年怕自己猛地出现吓到孩子,便笑着叫了声:“多多。”

        多多看了任竞年半响,终于小嘴一扁,“哇”的一声哭起来:“爸爸,爸爸!”

        满满也看到了:“爸爸,爸爸来了!”

        两个孩子跟球儿一样,连滚带爬地从床沿爬下来,之后一起扑过来。

        任竞年蹲下来,一边一个,将孩子抱在怀里。

        多多放声大哭:“爸爸,爸爸,多多想爸爸了!”

        满满本来努力忍着不哭,他舅舅告诉他,他是哥哥,还是爷儿们,爷儿们可不是轻易掉眼泪的,可他最后还是没忍住,不争气地哭了:“满满不当爷儿们了!”

        任竞年哄着这个,抱着那个,两个软软糯糯的宝宝,放下哪儿都不舍得,又怕自己火车上坐了一夜一宿身上不干净,又怕外面天冷自己给孩子带了凉气,只能小心翼翼地哄着抱着。

        顾舜华看两个孩子哭了一番,也差不多释放了情绪,便说:“好了,你们爸爸还没吃饺子呢,让他先洗洗,等会儿咱们一起吃饺子。”

        说着,给孩子擦了擦眼泪,把他们抱离了任竞年。

        任竞年看了她一眼:“那我先洗手洗脸。”

        顾舜华:“脸盆在前屋,让跃华带你过去。”

        说着,吩咐顾跃华:“你带你姐夫到前屋洗洗。”

        顾跃华乍看到一个人高马大穿着军装的男人风尘仆仆的出现,也是惊了下,现在明白过来,连忙说:“好,好,那,那姐夫——你跟我过去前屋。”

        说实话乍叫姐夫舌头还真有点打结,毕竟大家头一次见面,而且自己姐还和人家离婚了。

        不过姐说让叫姐夫,他当然就叫姐夫。

        任竞年便看向顾跃华:“你是跃华是吧,你姐经常提起你。”

        顾跃华忙笑:“对,姐夫,我们这边走。”

        当下顾跃华带着任竞年过去洗手了,顾舜华安抚了两个孩子情绪,哄着他们:“不哭了,我们马上吃饺子。”

        两个孩子眼睛里还蓄着泪呢,不过还是乖乖地点头。

        顾舜华便给孩子穿上了棉衣和小皮鞋,之后领着孩子过来前屋。

        这时候顾全福听说消息,也回来了,任竞年已经和顾全福见过了。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陈翠月便招待着,大家伙坐下来一起吃饭。

        饺子是陈翠月压的剂儿,顾全福拌的馅料,顾全福拌馅有讲究,牛肉大葱,羊肉冬瓜葫芦,虾仁韭菜,多少分量多少比例,这都是有谱儿的,也是得亏今年去了玉花台,临过年饭店里福利,给员工发了不少粮票菜票,饺子可以不吃大白菜的了,做了牛肉大葱的,也做了虾仁韭菜的,这些馅料比起白菜的吃起来自然稀罕一些。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一个个皮薄馅大,再搭配上特意买的镇江香醋,放上早就准备好的腊八蒜,真是够味儿。

        陈翠儿可劲儿招待:“吃,吃,来到这里就是来家里,甭客气。”

        冒着热气的饺子放在了任竞年面前。

        任竞年正要说话,顾舜华不由分说,递上筷子直接搁他手里:“先吃吧,我们这里吃饺子不兴说话的,只能吃,这是规矩。”

        任竞年到嘴边的话便停住了,他看了眼顾舜华,顾舜华一脸认真,于是任竞年便点头,没说话。

        顾跃华从旁,憋不住差点笑来,心想他姐可真能掰扯,把这个姐夫哄得一愣一愣的。

        顾全福一脸严肃,没吭声,陈翠月暗暗叹了口气,觉得自家姑奶奶就是管得住女婿。

        顾全福亲手调理的饺子馅就是地道,一咬流汁,香得让人咂舌头,这时候蘸着香醋,那味道绝了。

        因为顾舜华那句话,家里都低着头吃,没人说话了。

        唯有两个孩子,偶尔说句话,小小声的,奶声奶气的话里透着欢喜,时不时还抬头看看爸爸。

        不用说话,看到爸爸心里都高兴。

        顾舜华用筷子夹了一块芥末墩给任竞年:“尝尝这个,我们过年吃饺子都得配这个。”

        任竞年就看一坨流着米黄浓汁的——好像是白菜?

        他估摸着是老北京的什么小吃,便点头,咬了一口。

        谁知道这一口下去,一股子味儿就从鼻子直冲脑门,任竞年鼻子发酸,眼泪差点出来。

        顾舜华抿唇笑。

        顾全福严肃地咳了声。

        顾跃华看不下去了,连忙提醒:“姐夫,喝饺子汤。”

        任竞年忙喝了两口饺子汤,这才压下去,不过压下去后,倒是觉得刚才那味道爽脆甜香,实在是痛快淋漓。

      ¡¡¡¡¹ËË´»ª±ã½âÊÍ£º¡°ÕâÊǽæÄ©¶Õ¶ù¡£¡±

        芥末墩儿是把大白菜切成寸高的菜墩儿,再用芥末腌制的,过年时候吃得不如平时清淡,就用这个来换口味,清爽利口,也能解油腻。

        任竞年挑眉,无奈地看向顾舜华。

      ¡¡¡¡Ëûû³Ô¹ý½æÄ©£¬Ö»ÔÚÊéÉÏ¿´µ½¹ý£¬Ã»Ïëµ½Õâô³å¡£

        顾跃华看这样,忍不住闷笑,使劲憋着。

        等饺子吃差不多了,陈翠月起身收拾,顾跃华帮忙,顾舜华照顾两孩子喝饺子汤,顾全福便和任竞年说起话来。

        其实无非拉一下家常,诸如你们那里过年吃什么,过年现在还上供吗,平时都吃什么,家里做什么的,还有什么人。

        任竞年便安分地回,他爷爷奶奶辈是农民,家里土改时候分的地,他爸早些年参加招工,在公社里粮油站上班,他妈种地,不过他妈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就没了,他爸后来又结婚娶了一个,生下一个弟弟。

        他弟弟比他小九岁,现在才十五岁,他爸还在上班。

        顾全福听着这些,显然是不太满意,没妈的孩子,还有一个后妈和一个继弟,这样的人家自己女儿嫁过去肯定受委屈,不过看看孩子都两个了,两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爸爸,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再说,这女婿自己还算能干,这不是去廊坊管道局上班吗,最近他也打听了打听,说那是好单位,待遇挺好的。

        顾舜华从旁听着这场面有点冷了,便故意道:“你最近复习得怎么样了?”

        她一提这话茬,旁边顾跃华也来了兴致,边忙活,边竖着耳朵听动静。

        顾全福也想起这茬来了:“对,听说你在复习,打算参加上大学的考试?”

        任竞年点头:“是,在复习,多亏舜华给我寄的资料,很好,最近复习得还不错。”

        顾全福:“听舜华那意思,你十六岁就去当兵了,现在也能拿起来书本上的知识?”

        任竞年便解释:“我母亲识字,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我看书,后来我上学比一般孩子早,因为学得快,母亲就让我跳级了,十六岁当兵那年我高中已经毕业了,现在时候长了,是有些生疏,不过最近复习着,多少记起来了。”

        顾全福:“你母亲识字?”

        任竞年:“我母亲解放前在北京上过学,不过后来日子不太平,她老家出事,往外逃,流落到我们家那块儿,嫁给了我爸。”

        顾全福一听:“你母亲姓什么?是哪家人?”

        任竞年:“小门小户,姓章。”

        顾全福想了想,倒是不记得有什么姓张的大户人家,便道:“那你好好准备考试,如果能考上,到咱北京来,那就什么都方便了。”

        当然了,万一考不上,在廊坊,也不是太远,虽然日子艰难点,但也能说得过去,对于这个女婿,顾全福总体还算能接受。

        这话一出,顾舜华松了口气,她知道她爸对任竞年的“考量”算是到此结束了,虽说两个人在一起八年了,要复婚,家里不同意照样也会复,可谁不想让家里人都同意呢,顺一点心里也喜欢啊。

        顾跃华这个时候凑过来了:“姐夫,你怎么复习的,我最近也在复习,也是我姐给找的材料,我这复习得真费劲。”

        任竞年一听,笑着问:“你复习到哪儿了?”

        顾跃华:“我最近在看法拉底定律,挺愁的。”

        任竞年:“这个我还算了解,有什么问题?”

        顾跃华一听眼睛亮了,赶紧把自己的小板凳拉得距离任竞年近了,把自己的问题说给任竞年。

        问题倒也不是很难,任竞年提点了几句,顾跃华恍然。

        陈翠月一见这个女婿就挺喜欢,现在更是高兴了:“竞年来了,倒是能带带跃华了。”

        顾舜华:“他也未必就一定对,反正他和跃华两个人可以商量商量,倒是不错。”

        任竞年又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他大包小包倒是带了不少,有牛肉干奶酪,还有当地的钢丝面,还给两位老人带了一块羊皮,让他们自己做件袄子什么的。

        当然还给两个孩子带了,各一件加绒小皮衣。

        两个孩子看到后喜欢得不行,上身试了试,其实都有些大,不过过了年一开春,脱下棉猴,身子长一点,倒是正好穿。

        这么说了半天的话,时候也不早了,陈翠月就说早点歇息,顾舜华也是这么想的,虽说任竞年身体好,但到底颠簸了这一路,铁人也得累了啊。

        再说说了这么半天话,家里对他照量过了,这半新不旧的女婿算是过了娘家这一关。

        于是起身,带着两个孩子和任竞年过去外屋。

        陈翠月愣了下,才想起来闺女在外屋,外屋那么小啊!

        她现在想想这事,其实挺纳闷的,当初为什么不干脆让闺女住后屋,后屋至少是正经屋子,也有五平。

        五平虽然不大,但还是比外屋那个四平不到的要大一些,床也能摆得开。

        当下便说:“舜华,要不你和竞年先住后屋吧,那边床要大一些。”

        顾舜华却有想法,她想着年后开春就要自己盖间窝儿了,盖了后稍微晾晾就搬了,那就干脆在外屋凑合。

        因为只能在外屋住,所以占用了家旁边的空地盖房,也算名正言顺,到时候哥嫂回来,也没得说。

        如果本来就占了后屋的正经屋子,还要自己腾挪空地盖窝儿,那许多事就说不明了,自己辛苦盖了,万一回头大嫂来了,却觉得这是大家伙的呢?

        有些想法,一家人,未必讲明白了说,或者道理大家都懂,但心理上却不一定是那么回事。至于大哥那里,虽说人品厚道,但如今到底有了大嫂,自己没见过大嫂,到底是什么性子也说不清。在那本书中,她大哥大嫂根本就没提,她是全无参考。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很明白,自己借住外屋,马上自己要盖,当下便道:“没事,凑合睡吧,我哥嫂不是说正月就过来,先让他习惯习惯就行了,再说凑合几天他就过去廊坊了,又不是常住。”

        陈翠月怔了下,倒是也说不出来什么。

        顾跃华见此,起身道:“外屋现在修了炉子,其实挺暖和的,就怕姐夫睡不惯那个床,这样吧,我把后屋的床板换过去,重新摆摆,这样就能睡下去了。”

        顾舜华想想:“行,那就这么着吧。”

        于是顾跃华赶紧起身去换床板,为什么是床板呢,没办法,家里根本没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8: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