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ML】一厘米的阳光》-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2005年夏。

        纪忆结束港大交换生的一年学习生活,临走前,她和同班同学结队,去尖沙咀自处闲逛。他们十几个人都穿着白色T恤,蓝色长裤,背着双肩包,因为同学来自各国,所以大家都用英语交流着,纪忆走到码头时,看到冰激凌车,就买了一盒。

        艳阳灼人,她坐在岸边回廊的阴凉处。

        橙黄的冰,挖起来吃到嘴巴里,还有一年,还有一年她就要大学毕业了。

        她手机在响,懒得听。

        直到打电话的人都已经走到她身后,看着她低头,慢慢一口口挖,看起来吃的很慢,顺便含在舌尖消暑。

        “西西。”

        她吓了一跳,回头。

        王浩然将手机在手里把玩着,有些无可奈何看她:“我说好了,要在这个时间打你电话,你怎么不接?”纪忆显然已经将这个“说好了”给忘记了,很不好意思笑笑:“太热,有点儿晒糊涂了。”

        王浩然正好在香港,知道她要回京,就约了个时间,想要带她在香港玩。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玩的地方,纪忆想了会儿,说,去看海豚和大熊猫吧,后者对纪忆也属于言听计从的类型,从初次相遇看到她在自家窗台外哭开始,就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惹人疼,不自觉也就惦记了这么多年,期间不敢太接近,怕年龄差距吓到这个小姑娘,最多也就和季成阳提到过……洛丽塔的诱惑。

        纪忆和同学做了个简短说明,和王浩然叫了个出租去海洋公园,来这里一年的时间,她竟然从来没有重温过这段旅程,那年和季成阳的旅程。他们做缆车到山顶时,刚好接近十二点,正是海豚表演的时间。

        纪忆凭着上次的记忆,带着王浩然小步跑着去赶海豚表演的时间,一路跑一路跑就忘记了身后的人,等到气喘吁吁地站在看台的最高处,海豚恰好就在音乐j□j中跳出水面,观众席爆出一声巨大的喜悦的欢呼。

        她一眨不眨地看着海豚,视线去努力寻找着曾经自己和季成阳坐着的地方,过去了这么久,她竟然能凭着印象立刻就认出来。

        那里,在烈日下,是空着的。

        没有人。

        她甚至还能记起当初被季成阳拉着手,在身后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走进阳光里,晒得睁不开眼睛,就这么坐在被烈日晒得烫人的座位上……

        眼眶酸酸的,特想哭。

        还是……已经哭了?

        她摸了摸脸,悄悄擦掉眼泪。

        心底里那么深刻的感情,却没人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有她还记得。

        头顶忽然被帽子盖住,一个冰激凌被剥好了纸质外皮,递到她眼前。王浩然特地给她买了有着Ocean Park字母的艳粉色的遮阳帽,外加一个降暑的冰激凌,他笑:“这里太晒了,不戴个帽子,真怕你被晒中暑。”

        这一瞬,眼前叠出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她接过冰激凌,低头吃。

        “我想起来一件事,”王浩然看着海豚,慢悠悠地说着,似乎心情非常不错,“季成阳结婚了,据说是战地婚礼,可真浪漫。”

        她茫然抬头。

        眼泪忽然就掉下来。

        胸口,身体,太阳穴,眼睛,瞬间疼痛遍布全身,这种疼,让她气都不敢喘。

        “怎么了?”王浩然本来还在看表演,感觉她没有声音,回头却看到她脸上都是泪,眼睛红得吓人,真是被吓到,攥着她的肩膀追问,“西西?怎么了?”

        ————

        美国,费城

        在大洋彼岸的季成阳曾住过的这个房子里,有一封邮件,从季成阳的邮箱发出,是发到一系列指定的邮箱里,内容简单,而又明确:已婚,勿挂。季成阳

        到今天为止,这个邮箱的主人已在战地下落不明,整整两年。

        从他失踪开始,发送邮件的,

        一直是他的多年同学及好友。

        这个房间里曾住过三个人,除了迄今为止留在这里的这位财经记者,余下两个反战人士都在伊拉克战争中失踪,两个人都是以一家媒体特约记者身份前往伊拉克,却在屡次被阻止采访后,决定辞去身上的官方身份,以自由记者的身份深入伊拉克腹地,巴格达周边。

        自此,再无消息。

        这个受委托的人,根据两人离开前的交待,继续处理着后续的事情。

        伊拉克战争,是绕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战争,是真正意义上的非法战争。

        自03年战争爆发后,截止到2005年5月,两名伊拉克国籍的记者遭受不明武装分子劫持,并遭遇杀害后,在该国死亡的记者已达到一百人。截止到2005年8月,这场战争记者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越南战争二十年的记者死亡人数总和。

        我亲爱的朋友,

        虽然没人会记住你们的名字,

        但你们,

        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 上部完 ——

        作者有话要说:下部不会断0.0,会继续更新。

      ¡î¡¢Ï²¿Ð¨×Ó

        作者有话要说:下部时间轴和故事线,全部变了,重新来过……

        ps.耽误这么久,都源于我无【创建和谐家园】确预计自己现实生活的工作量,我以为春节过后能松快一些,没想到更忙。“工作忙”不是敷衍,是真忙,我的工作是没有周末的,工作过的人应该能感受到这个程度……

        我想着再这么忙下去,不知道什么还能开始改完下部,索性直接在线重新写吧,这样挤出一点点时间,就能写一章,替换掉废章。

        这篇故事对我意义不同,推翻这么多重来一次,也是因为舍不得在最忙时敷衍完结。非常感谢等到现在的读者,想要等到完结再看的也没关系,我的任务就是今年把它写完,明年让它出版。^^

        A person who knows why to live can bear anyhow to live.

        你知道为何而活,那你就一定知道怎样撑下去。──尼采

        ****

        “职业道德,和信仰。”他说。

        “职业道德,和信仰。”身边的人,若有所思重复。

        说话的男人,有着犀利澄清的一双眼睛,他身上是一身黑色休闲服,鼻梁上是黑色金属框眼镜:“有些女记者也有家庭有孩子,你无法以世人的眼光去评价他们。如果她们冲上炮火前线,就要批判她们抛夫弃子,没有家庭观念吗?批判她们不顾及千里之外熟睡的亲生孩子吗?”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沈誉,看着面前的老朋友。

        那男人舒展开双腿,仰靠在椅子上:

        “人人都希望有人勇于奉献,但又希望奉献的那个不要是自己的家人和爱人。”

        会议室里还坐着一位褐色头发,眼角皱纹明显的外籍女郎,她右手自手肘下已被切除,只安装了一个金属铁钩,代替真实的手。她在用那个铁钩自如地按住文件夹,左手翻阅着资料:“两位男士,请不要再这么圣人化战地记者。我们有高薪,有假期,我们做的事情也是领薪水的,也要供孩子读书、买房子。最近我一直在中介的指引下看房子,房租真的很贵,我看,我还是要回伊拉克定居。”

        她中文说的真是好,就是有些词用得让人匪夷所思。

        比如:中介的“指引”。

        他们笑。

        外籍女郎也笑,头疼于中国的高房价,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这里的房价会这么高。购买这里两三个房间的花费,足够她在自己国家,买一个带着花园的独立房子。

        她说着,已经又接到中介的电话。

        “成阳,”沈誉侧过身子,对自己这位曾经的高中同学用最寻常、小心翼翼的语气问了一个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在伊拉克这几年,你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我?”他很平静地看着对方,没什么太多的情绪,“没做什么有用的事情,03年8月被劫持后,死了一个好兄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活着回来了。”

        ————

        2007年寒假,她有了第一份工作。

        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的同时,她每周都有三天时间挤入上班大军,及时赶到公司,打卡上班。她很幸运,在毕业之前找到了工作,毕竟外语系研究生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差,新华社、外研社似乎越来越偏爱本科生。

        不少人为了留京,都选择去高校做英语老师。

        “纪忆你是北京人,幸福多了,也不愁找不到工作。等毕业了,在家里住着慢慢找就好。”她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面对这样的羡慕,会保持默认态度。

        在一年半前,她大四毕业后,进入另一所大学读研究生之前,就已经和过去所有的人断了联系。小时候,她一直觉得北京城很大,在这一年多,她终于对”北京城很大“有了具体的概念,大到……你不会遇到过去二十一年认识的人。

        纪忆站在永和豆浆的收费柜台,仰头看餐牌的价格。

        “哎呀,完了,我忘带钱包了,”身边的小姑娘脸色忽然就变了,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纪忆,“怎么办,纪老师……我出来的时候太着急了,把钱包放在桌上了。”

        “没关系,”纪忆被她叫“老师”叫得也特别不好意思,“我带了啊,我请你吃。”

        小姑娘也是刚本科毕业工作进公关公司的,谨记着要对媒体记者老师们很尊重的态度,一个劲地给纪忆道歉,等到两个人都买了套餐,坐在窗边开始吃了,还很内疚地说着:“我们公司是有招待费报销的,真不该让你请,纪老师抱歉,真抱歉。”

        “真没事,我也能报销。”纪忆不得不继续安慰她。

        笑得时候,小小的虎牙露出来,显得特别亲和。

        其实呢,因为她是实习生,餐费只有补贴,没有报销。

        这一顿午饭两个套餐,吃了她一个星期的伙食。回报社的路上,她不得不重新计算,这个星期的饭费分配。她从公交车站走到报社楼下的时候,刚好碰上同事何菲菲跳下出租车,看见她,忍不住埋怨:“你怎么又不打车啊,为了工作时间出去,是可以报销的啊。”

        “报销要一个月,”纪忆不得不将围巾拉下来一些,露出下半张脸,“我没有多少现金,真等报销……估计就要饿死了。”

        “实习生就是这样,”何菲菲感概,“去年我实习的时候,也是,觉得自己可凄凉了,又要和正式记者一样出工,路费饭费还要自己先垫上,家里给的生活费真不够用。”

        两个人挤进电梯,人贴着人这么站着,也不方便聊天。

        这是个寻常的下午。

        寻常的和每个星期来工作的下午一样。

        偶尔需要出去办事,或者坐在办公室里开会、帮老记者打下手。

        不寻常的是,走出电梯的时候,能看到平时各做各的事情、忙碌非常的前辈们,都在低声讨论着什么。纪忆把自己的包放在黑色转椅上,刚才按下电脑机箱的开关,就听到隔壁格子的实习生说新的执行主编终于到位了,是个绝对很有魅力的男人。

        据说现在正在一个个找人谈话。

        “已婚吗?”何菲菲的问题真是简单直接。

        “不知道啊,菲菲姐,被要求谈话的都是重点记者和编辑,我们这种实习生,没这个机会吧,还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留下来呢。”

        同事约莫说着,这个人也是空降下来,除了总编之外谁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履历,不过有老记者认出那个人,是当初圈子里很有名的记者。

        毕竟是执行总编,仅次于总编的一个位子,不可能是个纯粹的新人。

        “曾经是个战地记者,经历过伊拉克战争,在北京圈子里还挺有名的……我们头现在就在里边【创建和谐家园】呢……”

        纪忆本是坐下来,准备打开邮箱收邮件,听到这句话,慢慢地,键盘上的手指停下来。有些疯狂的猜想在脑子里流动着,将她这么久以来被强行压下心底最深处的思念,都一点点地揪出来。

        同事还没有说完,就看到纪忆离开自己的小隔间,大步向会议室走去,一路上有人拉住她想要让她帮忙整理一个资料,没想到,她就这么径直走过去了。

        直到,站在会议室门口。

        就在这里,她终于停下了脚步。

        白色墙壁隔开的整个会议室里,传出男人们说话的声音,门有四五厘米那么厚,隔开了真实的对话内容,只听得出是几个男人在说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4: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