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是吧……”
“哎……”
“老师,才开学的……”
陈辞:“啊什么啊?你们难道不像我一样,热爱数学吗?”
全班:“……”
陈辞那话虞夕望听着是扎耳的。
身在文科强化班,3班虽比不上1班、2班,但也是卧虎藏龙。
南溪一中作为省重点,多的是少年班出来的“天才少年”,小学初中连着跳级的学生不在少数。虞夕望同班的就有好几个小孩才14、15的,就已经和17岁的她同堂读高二了;还有像梁嘉远这样的“理科奇才”,虽然是一级一级读上来的,但数学物理等各种全国性竞赛参加过不少,奖牌早拿得手软了。不少国内外一流学府已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就算高考分数线降低两百多分也要录取的学生,一抓也是一大把。
“虞夕望,你上来解一下这题!”陈辞看到虞夕望看着窗外就知道她在分心。
突然被点到名的虞夕望一脸懵逼。
她刚真的在找苍蝇……
于是她被全班同学慈爱关怀的目光护送上讲台。
倒霉!虞夕望暗暗骂道。
不会,完全不会,脑子里一片空白。
虞夕望写完一个潇洒的“解”后,就停笔了,她根本一点解题思路也没有。
“我刚说什么来着?不思进取。动动脑子诶大朋友!如何证明这条线与这个面平行?公式想一想,定理想一想,能不能添辅助线想一想,再不济预设一个点想一想……”
陈辞拿着画图的三角尺,有节奏地轻叩着讲台,目光在教室里逡巡,环视一圈,挑了个最保险的“选项”,“梁嘉远,你来证明一下。”
虞夕望在一旁低着头,耳边是梁嘉远的粉笔落在黑板上不间断的“哒哒”声。
她想,梁嘉远上辈子可能属打字机的,不然就是吃了好几斤考卷长大的,怎么能这么流畅?
陈辞没闲着,干脆吹起梁嘉远的彩虹屁,“梁嘉远同学,这次小考满分,你们都知道吧?有空拿人家的卷子来看一下,人家比你们在座的其他人,优秀了不知道多少……大题步骤完美,一分都扣不着。”
很快,梁嘉远在虞夕望那个“解”后,飞快写完了证明过程。
虞夕望还是没有抬头。因为如果现在抬头保不准会吃陈辞一记白眼。
陈辞终于展眉,拿着木尺指着黑板说道:“要想证明线与面平行,就先求这个,再求这个,然后求那个,证明面面平行就可以了嘛……梁嘉远同学答得很标准。你们下去吧……”
哪个啊?
虞夕望全程低头,就连脚趾也是麻的,浑身轻飘飘的,根本不想知道这题到底怎么证明。
陈辞看着两人下台的背影,两手撑着讲台道:“虞夕望同学,光有语文英语好没用的嘛!数学才是拉分的学科,有不会的,麻烦多来办公室找我……如果实在太懒,你也可以多请教隔壁的梁嘉远同学嘛。同学之间,就是要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嘛……不能做只会撞玻璃的无头苍蝇的嘛……”
虞夕望走下台,一直到坐下,都是被全班同学“看戏”的目光护送着的。
太倒霉了。
骄傲如她虞夕望,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一直到坐下,虞夕望也没敢看梁嘉远一眼,这跟公开处刑有什么区别?
不需要证明,虞夕望也知道,她和梁嘉远就是两条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成为“同桌”两天,她都没有和梁嘉远说过话。只听到老师口中频繁提起的第一名“梁嘉远同学”,和凌梦佳口中唤了一声又一声的“嘉远”。
梁嘉远太优秀了,他是等在终点的满分型选手,挥舞代表胜利的旗帜,不用跑就有簇拥者给他加油;而还在起跑线的虞夕望,还在焦灼地等着枪声……虽然同在跑道一侧,但虞夕望还要奋力跑完一整圈,才有可能追上对方……
可是,要多努力呢?
第9章 晨读
江南人的生活节奏恬静迟缓,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而南溪一中的学习节奏却截然不同。
高中部学生的活动轨迹非常简洁——宿舍—教室—食堂—教室—宿舍。学生们每天来往于两个地点间,都要用小跑。
每个人的目标都很明确。
每天清晨6点,所有学生要到学校的圆形中心广场【创建和谐家园】,站着晨读二十分钟。
天光未亮,薄雾氤氲。天色一片青黑,狂妄地压制即将到来的黎明。
由高二教学楼墙上挂着的一盏大射灯投下来刺眼的白光,使得中心广场如同没有秘密的白昼。
学生们接连的哈欠和无力的默读声,全然暴露在白光下,无处隐藏。
学生会纪检部的会在队伍中巡视,查校服穿着和迟到早退。
班主任比学生还困,比如3班的唐宋站在队伍前,打了十八个哈欠,看了十二次手表后,才等到自己班的熊孩子们基本到齐。
“秦和卿,你能不能早点到?衣服穿穿好,吊儿郎当,像什么样子……”老唐在队伍后面絮絮叨叨。
学生以班级为列,以到达的先后为序,依次站立。
梁嘉远总是站在3班的最前面。虞夕望来得不算晚,经常站在第6、7个位置。
每一次虞夕望读着书走神的时候,都会注视着梁嘉远认真的背影发呆,像戍边的将士凝望远方的城堡。
听说聪明人的头发里含有更多的锌和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虞夕望盯着梁嘉远的后脑勺想。
梁嘉远187公分,射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侵占了很多地盘。
怎么有人连影子都这么霸道。虞夕望想。
……
默读声里的黎明是来得很慢的,它迟迟拉开天幕,允许淡白的天光一点点渗透。
9月的晨风带着“云川湖”中薄薄的水汽,夹杂着丝丝清甜的桂花香,吻醒一张张十六七的青涩面庞。
南溪一中的每一天都是从这样天还未亮的晨读开始的。
晨读结束后,广场上的学生们各自【创建和谐家园】室进行早读、默写或小测验。
7点10分一到,所有教室的学生迅速冲出教室,跑向食堂。
虞夕望出教室门的时候,章榆往往已经在3班后门口等着了,扎着马步,像准备接力的长跑运动员。
章榆:“夕望望,你怎么吃饭都不着急!”
虞夕望:“老师拖了一分钟堂……”
章榆:“快快,我的油爆鱼要被人抢光了!”
“……”
南溪一中的伙食非常不错,虽然校区只有一个高中部、少年班和一个国际部,食堂却有整整四层楼,有几十个窗口的特色餐食供学生选择。
光是早面,就有十几样浇头可选。有人偏好汤面,有人更爱拌面。
汤面的面汤多为红汤,清而不油。滚汤冲浓汁,卤汁的丰厚油脂与面汤的鲜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面条爽滑,浇头丰盛:油爆鱼、红烧大排、油面筋、炒笋片……清早一碗下肚,酣畅淋漓。
虞夕望最喜欢把荷包蛋泡在面汤里。鸡蛋一圈微微煎焦,呈焦糖色,蛋表面有一层细密的小孔,没多久便吸饱了汤汁,煎蛋变得肥肥嫩嫩。清甜的汤汁连同半熟的蛋液一起送进口中,瞬间熨帖饥饿一晚的胃,甚是美味。
吃面前,虞夕望的习惯是先把面汤里的葱花挑出来,然后喝两大口清甜不腻的面汤,再开始动筷吃面和浇头。
章榆则喜欢拌面。
酱油与糖是一对“良师益友”,互相成就,所有好滋味被一小块猪油膏调和,每一口面都被甜甜的酱汁包裹。一口下去,嘴巴和胃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令人满足。
拌面很合“老梁溪”的口味,章榆还喜欢另加一块先炸后卤的油爆鱼,鱼肉带着诱人的酱红色泽,外酥里嫩,咸甜脆香。
章榆嗦了一大口面,嘴巴塞得鼓鼓的,抬头见虞夕望把面汤里的几粒葱花全挑了出来,见怪不怪,还是嘟囔了句:“挑呢!”
章榆囫囵着一口没下咽的面,问虞夕望:“诶,听说那个梁嘉远也在你们班,我刚在后门还看见你坐他旁边。怎么样?你和他混熟了没……近距离看他帅不帅?”
虞夕望一想到前一天一起被叫上讲台,她还被学霸当众吊打、无情碾压的事就头疼,假装忘记了那件事,道:“不熟……没注意帅不帅……”又继续挑葱花,要挑干净了才能喝汤。
章榆“靠”了一声。
“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夕望望,你都不知道利用一下免费资源吗?多好的机会啊……多少人想和他同桌呢!你可以和他顺便交流一下数学呀!哦对了,他英语也很好的,高一就高分考过雅思了……太羡慕了……真想问问他吃什么补的脑子……”章榆羡慕着说。
应该是铜和锌,虞夕望想。这个问题她晨读的时候也考虑过。
“说曹操曹操到。”章榆突然出声,见虞夕望迷茫,又指了指刚擦身而过的人,“呐!你同桌……怎么也不和你打个招呼……”
虞夕望看了一眼梁嘉远走远的背影,没说什么,继续埋头吃面。
喝完最后一口面汤准备起身的时候,虞夕望没头没尾地说了个“好”。
章榆没听清,“什么?”
一句轻飘飘的“没什么”消失在食堂的人流声里。
前一日的疲惫和这一日的繁重都被一碗早面抚慰。
于是新的一天,便是又一个未知的、值得期待的故事……
第10章 补课
虞夕望做了一早上的心理建设。
虞夕望这人看着高冷,实际极要面子,别人说她两句不好听的,她心里要不乐意好久。现在要她跟班上第一名、并且前一天还当众用智商“碾压”她的学霸求教数学,不仅会失面子,里子更受折磨。
于是终于在第二节课大课间休息的时候,她用手指轻轻扣了扣隔壁梁嘉远的课桌,递过去一张纸条。
正在做题的梁嘉远听见动静抬起头,只见纸条上写着:“可以麻烦你教我数学吗?”以及一个“拜托”的小表情。
至于为什么画表情,没办法,这是习惯,人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涂几个表情。
况且,现在求人呢!总得装得客客气气点。
一分钟,两分钟……一直到上课铃响,纸条也没有传回来。
虞夕望是做好心理准备的,她知道人家没有义务花时间帮她补课。
但是从送出纸条的那一分钟开始,她的心跳就像安了加速器,“砰砰砰”直跳,把她搞得又紧张又期待,非常不知所措。
虞夕望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懊悔着:“早知道不画表情了,太丢人了!”
而梁嘉远盯着纸条上这几个字发了呆,刚想写下回复的时候,却已经开始上课了。
他觉得虞夕望的字确实很好看,落笔云烟,清新隽秀。还有那个表情……看起来真的很委屈……
怎么办?梁嘉远心想,不忍心拒绝了。
突然让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虞夕望的模样,也是这样,周身有一圈温暖的阳光,让旁人不禁失神。
再次在教室近距离见到虞夕望时,竟是这样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模样,关键成绩还不怎么样……梁嘉远心里叹气。
第三节课讲了什么,虞夕望根本没听进去几个字。
等到第三节课结束【创建和谐家园】响起,她以为没希望了的时候,梁嘉远突然转过头对她说:“虞夕望,你物理化学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