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狍子这东西并不常见,贵一点也值。
她和村里人不熟,找个张彪认识的小伙伴好说话。
王翠翠……
土豪,需要腿部挂件吗?
“包在我身上,今天一定要尝尝姐姐的手艺,我爹说你做的饭食可好吃了,”
王翠翠皱皱小鼻子,拍着胸脯保证。
“不要钱,都……都送给你,”心上人要吃狍子,怎么能要钱。
平时挺机灵的小伙子,说都不会话了。
王翠翠……
这人怕不是个傻子吧!
“我要你的狍子干嘛,是阿禾姐姐要买一半,你就说多少钱吧?”
王翠翠心想,赶紧着,别耽误我吃肉,至于虞禾说的要贵一半,王翠翠压根没提。
“奥,”钢铁直男张彪一听,是虞禾要买狍子,神志也清楚了,智商也在线了。
“我也没卖过狍子,不过去年跟着我爹去镇上送肉,看到掌柜的收了一只狍子,
是五十文一斤收的,今年粮食都长了好多,狍子也得长钱,
看在你的面子上收她九十文一斤吧,要是别人最少都得一百文。”
王翠翠……
妈耶,这也太贵了吧!
不过她也知道,张彪没有要高价,野物本来就比家畜贵,更何况今年天旱,什么都涨价了。
“那你等着,我去问问。”
“要,必须要,你让他杀了称好,一会我让人去拿。”
虞禾炖肉的味道,把王庆余也勾来了,李氏在这边陪女儿,张嬷嬷说什么也不让她回去吃。
孙长富让儿子把李茂林也请过来,不管怎样,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又是亲戚,气归气,不能互相拆台,必须抱团才能走下去。
红烧狍子肉,干锅兔丁,还有的野鸡炖茶树菇,又凉拌了大盆野菜。
吃的众人是赞不绝口,王翠翠边吃边夸,“姐姐,我以后吃不下家里的饭了,你做的饭食也太好吃了吧!
我拜你做师傅,你教我做菜好不好?”
第四十四章山民
“胡闹,拜师能随便说的吗?”
虽然男女分桌,不过离的也不远,王庆余听到女儿要拜虞禾为师学做饭,立刻训斥道。
这是手艺,哪能随便教给别人,小孩子家家不懂事,没得让人尴尬。
虞禾看他嘴里虽然训斥女儿,眼神却望着自己,不由的被这父女两人逗乐了,
“拜什么师啊,就是放的佐料全点,你想学,我教你,不用拜师。”
“那不行,必须拜师,明天让翠翠娘带着拜师礼过来,”
王庆余大喜,生怕虞禾反悔,立刻把这事敲定了,拜师和不拜师那能一样吗?必须要拜。
第二天虞禾刚刚洗漱好,王翠翠就领着她娘过来了。
王庆余的老婆是一个身材圆润,皮肤白皙,长得有些富态的女人。
孙长富虽然和王庆余关系很好,但张嬷嬷和王庆余老婆却没打过交道。
“啧啧,弟妹,你说你家阿禾是咋长的,这小脸跟个仙女似的,
我家翠翠平时看着也不丑,跟阿禾站在一块,跟个烧火丫头没区别。”
虞禾总算知道王翠翠那张嘴和自来熟的性格像谁了,这让人哭笑不得的说话方式,一脉相承。
现在逃难,什么都不齐全,但也能看出来王家的拜师六礼很尽心。
除了芹菜实在找不到,用野韭菜替换了,莲子,红豆,枣,桂圆,瘦肉,一样不差。
受了王翠翠正式的拜师礼,虞禾也拿出一块桃粉色的细布做回礼。
王翠翠高兴的什么似的,平时她穿的也是细布 但是染色的均匀度和鲜艳度跟这块布没得比。
哪个小姑娘不喜欢粉【创建和谐家园】嫩的颜色。
老师虽然拜了,也只是定下名分,现在没食材,没佐料,什么也学不了,只能等将来安定下来再说。
在山泉边休整了四天,轻伤员都好的差不多了。
伤重些的一时半会的也好不了,好在不影响赶路。
大伙就商量着离开,毕竟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临出发前,虞禾把褥子在车上铺了好几层,给李氏和小家伙们坐。
为了早日出山,现在每天最少走三个时辰才休息一会。
好在大伙经过这些日子锻炼,也能承受这种高强度的赶路了。
这人真是没有吃不了的苦,虞禾没想到自己能走这么长时间的路。
风餐露宿的走了整整三天,就在大伙满怀信心,认为再有两天就能出了大山的时候,路断了。
也不能说路断了,前面是一片竹林,那路窄的只能走人和牲口,车却是过不去。
李茂林让大伙找好地方休息,就吩咐小子们到处去寻找合适的路径。
结果路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山民住的村子,村子不大,只有十五户村民,围绕着一处不大的山泉建的。
山民就是住在山里的百姓,多半以狩猎为生,他们没有户籍,和山下的百姓大都是以物易物。
因为没有户籍,进不了县城,经常被山下的人以低价收购猎物。
又得花高价买他们手里的日用品,比如盐,糖,布料……
所以这些山民对山下的人充满了戒备,甚至有些敌意。
不到万不得已,李茂林和王庆余他们并不想和山民打交道,个个比牛还倔,也说不通。
大伙等着小子们找路,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反倒被出来狩猎的山民发现了。
不仅如此,山民们还不许他们再进一步。
要不是看他们车上狼皮太多,高估了他们的战斗力,没准会立即和他们打一场。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对方的村长出现了。
王庆余和李茂林一愣,这个村长好年轻,最多超不过三十岁。
“在下宋一程,是这宋家村的村长,刚才有些冒犯了,请问各位这是从哪儿来,要往哪里去?”
第四十五章交易
王庆余见他不像这些山民上来就喊打喊杀,居然彬彬有礼肯交流,随即上前一拱手,
“我们是从江宁县那边过来的,途经贵地,去往青州,无意惊扰各位,请兄弟们行个方便。”
宋一程也随手还礼,“老哥们走到这里,舟车劳顿,想必带的水也不多了吧,
不如坐下来聊聊,我们村里还有口山泉,足够大伙带在路上喝 。”
王庆余被宋一程领到他家里坐下以后,心里还在感叹,这是个厉害人。
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双方的剑拔弩张,不但山民对他言听计从,就连他们这些人也觉得人家说得有道理。
这和他们印象里的山民可真是大相径庭,太不一样了。
知道王庆余是里正以后,宋一程非把他请过来,说认识一下。
在人家的地盘上,虽然他们不怕,也不好闹的太僵,王庆余就让大伙就地休息,带着孙长富跟着他过来了。
倒也不用怕他起什么幺蛾子,从人数上他们并不比这些山民少,真打起来,不定谁输谁赢呢。
宋一城举了举手里的茶杯,“山里也没什么好茶,这是自己做的野茶,图个乐呵,老哥们尝尝。”
王庆余二人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入乡随俗的喝了两口,王庆余道:
“我也不懂茶,你若是请我喝酒,我还能说上一二,请我喝茶那真是糟蹋了你的好茶了。”
“哥哥是爽快人,我这里还真有两坛子好酒,不如哥哥在这里住几天再走,咱们好好亲热亲热。
听了他的话,王庆余二人一愣,索性也就不跟他饶弯子了。
“宋兄弟,你也知道今年大旱,河里井里的水都干了,
大伙实在是活不下去,老哥没法子,带着乡亲们想去东边讨个活路,
这不走到这儿路太窄,车过不去才停下来,
兄弟你要是有认识的路,给哥哥指条明路,咱们必有重谢。”
王庆余说完冲着宋一城拱手。
宋一城沉吟了一会才道:“也罢,我也不瞒着哥哥,
我们是山民,想必你也清楚,如今不但有大旱,诸王争储,天下大乱,长与我们交易的货商已经几个月没来了,
山里野物虽多,但是不产粮食,食盐,我想与老哥做个交易,不知老哥意下如何?
王庆余听这么一说,心里暗叫不妙,嘴上却说:“什么交易?”
“想和哥哥们交易些粮食和食盐,只要哥哥们能把食盐粮食卖些给我们,哥哥放心,就是抬我也把你们抬下山。”
王庆余,孙长富“……”
就知道这臭小子,没安好心。
“你想要多少?太多了,可没有,
你也看到了,我们这些粮食是口粮,给你们余不出多少来?
盐就更不用说了,官盐都是定量着买,自家也是刚够吃了,
这么着吧,我回去问问,看能给你们余出来点不?”
王庆余也不想搞得太僵了,想着回去和大伙商量商量多少给他们匀出些来,免得对方狗急跳墙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