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孙长富和他把今年地里的收成算了一下,今年哪里都欠收,南沟村也不例外,十亩地落到孙长富手里的粮食只有七百多斤,还是刘木头带着家里人精更细做才能产这些。
孙长富也没拉走,让刘木头再放几天,他马上就要搬过来了,到时候直接拉到新家就行。
这边孙长富忙活的不行。
那边虞禾也同样没闲着。
把孙长富送走后,虞禾就让孙德宝驾车拉着她去镇上寻找做蛋糕需要的食材。
这次不是去石桥镇,去的是庄子南边的白马镇,离庄子只有二十里左右,孙小弟就在这里的学堂上学,张嬷嬷让她们顺道给孙小弟送两块点心。家里就剩这两块了,是张嬷嬷特意给小儿子留的。
到了镇上的集市,虞禾支开孙德宝,让他去给孙小弟送点心,送完了去杂货铺接自己就行。
白糖和面粉不用买,只需要找到牛奶和油就行了。
她空间里只有花生油和菜籽油,做蛋糕需要用味道清淡的玉米油或者瓜子油。
虞禾估计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玉米油,只能找找看有没有瓜子油了。
镇上有两家杂货铺,虞禾选了最大的那家进去,向掌柜的一打听,还真有瓜子油,价格比肉贵一点,虞禾称了二斤,又和掌柜的买两个空坛子,好放她偷偷拿出来的白糖和面粉。
买完了,虞禾在杂货铺旁边等着,没过多久,就看到孙德宝领着一个人过来了,
到了跟前一介绍,虞禾才知道,这人的儿子和孙小弟是同窗,他今天给儿子送吃的,遇到健谈的孙德宝,两人没事聊了几句。
赶巧了,他家的牛刚下小牛了,家里的奶多的喝不了,孙德宝就把他领过来了。
第十九章蛋糕
万事俱备,东风有了,虞禾也是很开心,有了事情做,孙家人就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
“现在就等着本小姐大显身手了。”
回到家里,虞禾把李氏和孙德宝叫到跟前,开始教她们蛋糕的制作方法。
其实做蛋糕的方法不难,难就难在蛋清的打发上面。
孙德宝打了两次,胳膊就酸了,故意和虞禾抱怨道:“阿禾,这点心也太费胳膊了吧!
一会儿,我能多吃一块吧?”
还没等虞禾说话,一旁守着的两个小家伙就心疼的不行了。
赶紧跑过去给他捏胳膊捶腿,四只小手在他身上捏捏捶捶的,美的他嘴都合不上了。
要说他俩在这个家里最喜欢谁,孙德宝必须排第一。
李氏看着俩儿子那殷勤的样子,不禁对着虞禾笑道:
“白疼这俩小白眼狼了,每回有什么好东西给了他们,头一个想到就是他爹,也不知道他给灌了什么迷魂汤。
虞禾笑着摇摇头,心想,这个家里是父慈母也慈。
只有张嬷嬷还好一点,能对他们板个脸。
其余的有一个算一个,对这两个小家伙是一点免疫力都没有,虞禾也不行。
蛋清打发好,虞禾就开始教李氏搅拌的方法,很快面糊做好了。
家里没有磨具,就用壁比较薄的瓷碗做磨具,没有烤箱就用锅蒸。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一锅蒸蛋糕新鲜出炉了。
刚掀开锅盖,那股香甜的味道就传出来了,“呀,真香啊!娘,姑姑,一会我要吃一大碗好不好?”
连张嬷嬷也忍不住进到厨房观看了,李氏和孙德宝更是喜欢的什么似的。
闻着都这样香,吃起来会是什么神仙美味啊?
虞禾早让孙德宝打来了一桶井水,井水凉浸浸的可以起到冰镇的作用。
等把蛋糕从碗里拿出来,尝过味道后,几人全都一脸的震惊,这真是自家做出来的?
两个小家伙更是吃的停不下来。
“阿禾,这个糕点真好吃,又香甜又松软,还有奶香味,比咱们昨天吃的还好吃。
这个糕点叫什么名字啊?”吃完蛋糕,李氏也对卖糕点满怀信心了,她还特别想知道糕点的名字。
“戚风蛋糕。”
“气……气疯蛋糕?”
听到这个名字,几个人一下子不说话了,这姑娘执念有点深啊!
到底是孙德宝心大,“阿禾,你打算气疯谁啊?是那些卖点心的嘛?”
虞禾“……”
所以刚才变脸,是因为音同字不同了?
“哎,哎,不是这个气疯,这是个番邦名字,一会咱们都想想,改个好听点的名字不就行了。
对了,这只是个半成品,而且这个蛋糕正宗的做法是要用烤的,烤出来的更香,等咱们搬了家,做一个烤炉出来,那时候再往外卖。”
“半……半成品……什么叫半成品?李氏几人觉得有点听不懂虞禾说话了。”
虞禾正色道:“我的意思是这个蛋糕现在这个样子可以卖,也可以经过再加工后卖的更贵。
刚才大宝哥,也试过,打蛋清太累了,要是想大批量的做不太现实,咱们要走加工定制的高端路线。”
张嬷嬷……
李氏……
孙德宝……
虽然听不懂,但觉得好厉害啊!
张嬷嬷心里更是想着,难道虞家人骨子里天生的会做生意?
“阿禾,这些我们不懂,你说咋干就咋干,都听你的。”李氏一脸郑重。
张嬷嬷也表情严肃的道:“手艺是阿禾教的,如果真能卖的好,我做主给阿禾六成利。”
孙德宝和李氏连连点头,“娘你放心,要是没有阿禾,咱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学到这样的手艺,”
这可是能留给儿孙,一代一代往下传的。
虞禾赶紧拒绝道:“不至于,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应该为家里出力的。分成我就不拿了,这本来就是为了给大宝哥和嫂子找个活计干。”
虞禾是真没把这个放在眼里。
她性格其实有点咸鱼,在现代也一样,除了对吃感兴趣,什么大牌包包,金银首饰,都是有也喜欢,没有也无所谓的状态。
况且她觉得自己不缺钱,虞怀信给的银子还剩五百多两,空间里还有那么多的玻璃呢。
随便拿出一件卖了,都能花好久了。
她心里想的轻松,却低估了这个时代人的契约精神。
在张嬷嬷一再坚持下,虞禾提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这样吧,我拿三成,嫂子拿三成,交公中四成,总行了吧,英姨,就当我孝敬你好不好!”
第二十章变天
傍晚时分,孙长富回到家里,吃了给他留的蛋糕后,也觉得这门生意做的。
接下来,选好了日子,就要开始搬家了,搬迁新居是大事,一般都是定在农历的三六九日。
孙家人平日里为人不错,天旱也种不了地,三家佃户都跑过来帮忙。
南沟村这边,刘木头也带着家里人把屋里屋外帮着打扫的干干净净。
农家人过日子,就是个柴禾棍也舍不得扔,道上有堆牛粪都得捡回来丢到自家田里。
要不是怕不好看,孙长富都想把灶扒了带走,他家的灶台为了干净,可是用青砖垒的。
就这样忙活了两天,把东西都搬到了南沟村,又收拾一天,家里才总算是有个样子。
家里收拾好,也到了孙二郎休沐的日子。
孙长富想着怎么也要去接儿子,索性就把刘老头和王庆余也叫过来一起喝顿酒,也给小儿子解解馋。
和张嬷嬷说了声,一家子开始分工干活,张嬷嬷去买肉,孙长富去买酒接人,孙德宝杀鸡,李氏择菜,虞禾看孩子。
忙到快晌午,孙长富才赶着车慢悠悠的走回来,张嬷嬷见了赶紧迎出来了,嘴里还埋怨着:
“老糟头子,这是跑哪儿去了,这时候才到家。”镇上离着南沟村不远,按理说早就应该回来了。
骡车到了门口,虞禾隔着篱笆墙,只见车上跳下来两个人。
一个是五十多岁的胖呼呼带点秃顶的老头,另一个是个十来岁年纪身型瘦削的少年。
年龄大的自然是老刘头,小的那个应该是孙家二郎了。
小少年身穿一件洗的微微发白的淡蓝色长衫,看上去清秀文静,十分的养眼。
虞禾心想,还真是基因突变啊!
张嬷嬷夫妻俩长的相貌平平,生的俩孩子倒是长的齐齐整整,孙德宝属于耐看型,孙德才因为读过书,气质更出众。
张嬷嬷拉着孙德才的手过来给虞禾见礼。
孙德才只见过虞禾疯疯癫癫的样子,看到眼前笑盈盈的美丽少女,一时有点愣怔,好在他是个灵醒的,马上回过神来,给虞禾施了一礼。
其实他在孙长富的嘴里已经知道虞禾病好了,只是没想到虞禾病好后会是如此模样,和生病时大相径庭。
孙长富张罗着把老刘头让进家里,又吩咐孙德宝去把王庆余和刘木头叫过来。
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让他们都在家等着呢。
这里的风俗是有外男来吃饭,女人是不能和男人在一起吃的,所以李氏把饭菜拨出来,她们在厨房吃。
李氏和张嬷嬷觉得这样有点慢待虞禾,可这是没法子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这边也是酒桌上见百态,王庆余喝多了话也多了,拉着孙德才不撒手非让他喝一杯,边劝边说:
“大侄子,你要学着点,以后你考上举人进士,那是要当官的,当官哪能不会喝酒呢,来,干了这杯。”
气的孙长富赶紧拉住他,“你个酒疯子,【创建和谐家园】喝多了闹一场,二郎才几岁就让他学这个,
他要喝多了,张氏今天就得让我睡院里头。”
那边刘老头也不示弱,让孙德宝只管倒酒,来者不拒。
只有刘木头闷头吃菜,也不理这几个醉鬼,几个人足足喝了一个半时辰才散了。
孙德宝把两个喝多的送回家,张嬷嬷等才松了口气,这两人也太能喝了,两坛子卢家老窖,全都喝光了,一坛子可有五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