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LZ完结独家】重相逢陆昊阮芜颖》-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呸!呸!”她连“呸”了几口,嘴里、手里、衣服上、鞋袜上……全是粪便。猪粪、人粪……还有牛粪!

        牛粪是从哪里来的?

        她低头一看,一只脚陷在一个坑里,坑里全是牛粪!

        “这是哪个有娘生没娘教的畜生做的好事……”一番开场白后,王麻子骂人的闸门,将这“畜生”的祖宗十八代都翻出来骂了个遍。

        骂完之后,她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几个好心的媳妇,都过来劝她。只有芜颖家关门闭户,她家正在爆炒“竹笋炒肉”呢。操“勺”的,是芜颖妈,“主料”是阮芜颖姐弟,“配料”是斑竹条子。

        其实呢,主犯是阮芜颖,阮麒麟连从犯都算不上,最多算个打酱油的。但芜颖妈的教育方针是,谁犯错,谁受罚,另一个陪“杀场”。

        原来,王麻子脚下的坑,是阮芜颖埋下的。她见王麻子在挑粪,也知道她一时半会挑不完,下午会接着挑。她利用别人都在家吃饭的间隙,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在王麻子挑粪的必经之路上,用镰刀挖了个坑。再从牛圈里装了一撮箕牛粪,倒进坑里。

        整个过程,完成得圆满而顺利,没遇到任何阻碍。

        之所以被芜颖妈发现,是因为听到王麻子骂街时,阮麒麟在自家屋里,小声还嘴。哪知隔墙有耳,被她妈听到了。

        在严刑拷打的逼供下,阮麒麟供认不讳。

        那么,阮芜颖姐弟,为何要这么做呢?

        这缘于一场根深蒂固的土地【创建和谐家园】。

        农耕文明时代,乡民们总会为了眼屎大的田边土角,大吵大闹。芜颖妈有土地情结,谁占了她的地,比割了她的肉还令她难受。他们家有块地,跟王麻子相邻。

        这王麻子,不知是仗着她脸上的麻子多,还是怎么的,在村里横行霸道。她今天挖一锄,明天挖一锄,不断侵袭,不断蚕食。不到几年时间,边界就往芜颖家土地上挪了好几米。

        芜颖妈人虽老实,但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她跟王麻子吵了好几架。在芜颖幼小的心灵里,她认定她妈受了极大委屈。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找机会收拾这个王麻子。然后,就有了粪坑一事。

        所幸,王麻子掉进粪坑后,只是脚踝骨扭伤了,在家调养了一两个月,就好了。村里没有侦探,王麻子也没有证据。她不可能为了这事,就把全村人告了。

        当然,芜颖爸妈也没“大义灭亲”的崇高境界,并没强迫芜颖去自首。即使主动去承认,他们也不敢保证,王麻子会以“抗拒从严,坦白从宽”为由,宽宏大量地原谅芜颖,绝对还会变本加厉地让他们赔钱。

        他们家,也是一穷二白,根本赔不起啊。

        这样,这事就不了了之。除了芜颖一家人,谁也不知道是谁干的。这就成了三麻沟村的一大悬案。

        王麻子痛快骂了一顿后,算是出了口恶气。然而,这颗仇恨的种子,悄悄在芜颖心中萌芽。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王麻子,你等着!

        机会又来了。

        那年春节,芜颖大舅举家来她家做客。大舅对孩子很宠溺,几乎是有求必应。当他问芜颖想要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要一元小鞭炮。

        过了几天,王麻子又在村里开骂了。不知谁用鞭炮,将她家菜地里的白菜,砸成了白菜花。

        要问是谁干的,当然是芜颖。只不过,这次她没找阮麒麟,而是独自完成了任务。

        她将鞭炮拆开,用引线串联起来,在每棵白菜里放了一粒鞭炮。然后,引燃引线。随着一股白烟升起,引线“嗤嗤”地燃烧起来。紧接着,一棵、两棵、三棵……雪白的碎末飞向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壮观美丽。

        遗憾的是,王麻子没有亲临现场,如若她能见此景观,也不至于这么愤怒。她的白菜,死得其所,死得很有价值。至少,比它吃进人的肚子,变成臭烘烘的粪尿强。

        哪怕昙花一现,它也美丽了一回。此生足矣。

        芜颖妈和王麻子都心知肚明,但是都没证据。所以说,干大事时,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不过,芜颖长大后,每每想起这些事,她也深感后悔——那些胖嘟嘟的大白菜,是王麻子费尽心血浇灌而成。大白菜的收入,够她家过一个幸福的年。然而,芜颖毁灭了她全家人的梦想。

        再后来,芜颖妈和王麻子,冰释前嫌,成了一对好姐妹。芜颖回乡时,还会买些礼物,隆重地探望王阿姨。

        芜颖上小学时,她妈没少操心。还有许多事,是她妈到死都不知道的。比如,她小学三年级时,班上有个男生惹了她,具体什么事,她就记不清了。她上学路上,在树上捉到一只毛毛虫,用树叶好生的包着(因为她也害怕毛毛虫)。

        到了学校,神不知鬼不觉地,她将虫子放进了那男生的书桌下。那次她才知道,那男生也是外强中干,见到一只毛毛虫,差点没吓得尿裤子。

        不只如此,全班男女生都是胆小鬼。为了一只虫子,班上几乎要掀起“人虫大战”。

        下午,老师来到教室,几批人告阮金凤的状。然后,老师就让她捧着虫子,在教室后站了一下午。

        虫子在她手心里,一点不安分。它并不知道自己多令人恐惧,体面地顶着毛茸茸的身体,扭动着无骨的身躯。一会爬向东,一会爬向西。痒酥酥的,它哪是在她手心爬,分明在挠她的心窝子啊。

        阮芜颖忍无可忍,狠心将虫子就地正法了。

        总之,关于阮芜颖小时候捣蛋的事,一本书都写不完。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效果甚微。芜颖妈拿她真没辙。她爸呢?只是黑着脸,一般不打她骂她,真打起来,就要人命的那种。

        芜颖上初中时,阮麒麟才四五岁,没读书的他,尤其羡慕有笔有本子的姐姐。姐姐写作业,他就将脑袋挂在桌子边沿,像块刚出炉的生鲜猪头。

        那日,芜颖写着作业,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就发现一个才写几页的作业本上面,画满了大小不一的圈。比那位老人南巡时画的圈还复杂,还多样化。

        她在别的事上大大咧咧,但在对待作业本和课本书上,真做到了敝帚自珍。一学期结束,她的书和作业本,都是崭新的,像没用过似的。

        故而,她怎能容忍阮麒麟在本子上乱画!

        “阮麒麟!”她来了个河东狮吼,阮麒麟还不明所以,吓得浑身一哆嗦,乖乖走到姐姐跟前。

        没待他反应过来,一个旋风腿踢来,像一道黑色闪电,直击他腹部而去。

        “啊——”只听一声杀猪般的大叫,阮麒麟捂着裤裆,在地上打滚。

        阮芜颖只道他在伪装,旨在逃避责任。“装,格老子使劲装!”说完不忘补上一脚。

        补上一脚,他还是不起来。她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有特异功能,一脚就能致人性命。

        直到她父母回家,母亲用沉痛的语气说:“短命儿子,你只有一个弟娃啊。这么打,你想要阮家绝后啊?你打哪里都好,那是要传宗接代的啊。”

        她爸则不问青红皂白,拿着棍子就照她脸上、脖子上、背上……只要是她阮芜颖的肉身范围,碰到哪里打哪里,直打得她皮开肉绽,她妈都过意不去才阻止暴行的持续。

        那之后,她才知道,什么“凤凰”,什么“武则天转世”,都是假的。男孩才是家里的命根子,女孩只是父母婚姻中的意外残余物。也是在那以后,她才知道男人也有脆弱之处。

        每想起这点,她就恨阮麒麟一次。

        长大后,她也不计较了。父母都不在了,还有什么必要呢?她宁愿用一千次的误解、偏见,换来一次与父母的朝夕相处。

        以故,重生回来后,她表面看似对弟弟凶神恶煞的,内心早已原谅他。装得凶巴巴的,是想与以前的她无轨衔接,以不引起家人的怀疑。

        所以,当父母让她带上阮麒麟时,她内心是默许的。至于鬼故事,留到下次再讲吧。

      第44章 “人家”

        话说,姐弟俩走在半路,遇到一个老奶奶。她背着背篼,步履蹒跚地走着,走几步停下喘口气,很费力的样子。

        出于本能,阮芜颖加快脚步,越过老人,想帮她提一把。她走到她跟前,喊了声:“奶奶。”奶奶抬起头,她惊讶得睁大眼:她不是陆昊的奶奶吗?

        奶奶不认识芜颖,听到有人喊她,她抬起灰蒙蒙的眼眸,咧开嘴角,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歉疚说道:“呃……我挡着你们了?”边说边往旁边让。

        “没有,没有。”芜颖忙抓住她的背篼说,“奶奶,我帮您背吧。”说着,提起背篼,要往肩上放。

        奶奶喘着粗气摆手道:“不要。你细皮嫩肉的,哪里背得起。”

        “我能行的。”芜颖接过奶奶的背篼,就往背上放。

        “谢谢你啊,姑娘!这么好心,菩萨保佑你啊!”奶奶一边打量她,一边念叨,“这么漂亮的姑娘,心地也好。不晓得哪家小伙有这福气,能遇到你……”

        芜颖抬头望了眼老人,心想,就你家混账小子呢。可惜,人家并不珍惜。她嘴里问道:“奶奶,你背的啥?这么沉。”她吩咐弟弟,“麒麟,你把奶奶扶着点。”

        阮麒麟像领了圣旨般,屁颠颠地过来,小心搀扶着奶奶。

        奶奶缓了几口气,慢吞吞地讲道:“唉,这点算啥呢,我年轻时,跟男人一样挑。现在不行了,人老了。前天,我收拾柴垛,湿了汗,可能感冒了。今天身上没力气,不晓得咋回事,背这点,就觉得累。别人过年,吃汤圆。我心想,也去磨点糯米粉。”

        奶奶七八十岁了,生病了不休息,还背这么多重。芜颖心里隐隐作痛,关切问道:“看医生没有啊?您家里没别人吗?为啥让您背来?”

        “唉!没人。我一个儿,两个女。老太婆命硬,儿子媳妇都死了,只剩一个孙女,一个孙儿。孙女嫁人了,孙子和你差不多大,在林英镇读高中……”奶奶说着又瞧了瞧芜颖,混沌的双目里,露出一缕微薄的光芒。“你俩也在读书吧?”

        “奶奶,话不能这么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跟人的八字没有关系。你怎么不让陆……”她差点说出“陆昊”来。滑到喉咙之际,她收住话,改成,“你孙儿背呢?”

        “我孙儿?”她像是思考了一下,忽地醒悟般地说,“他不在家。”

        “不在家?”芜颖回头,讶异地盯着奶奶,像不相信似的,问道,“他到哪去了?”

        老人迷茫的灰眼珠,迟钝地转了转,怔了半晌回道:“不知道。他说,在哪里补课。说是同学家。我也不清楚。前几天来了封信,说过年可能也回不成,让我去他姐家。我才不想去。人家家里也有老人,我有锅有灶的,不去麻烦别人。”

        “同学家?”哪个同学?在同学家干啥?复习?补课?鬼才相信!放着一大把年纪的奶奶不管,他有闲心去补课?这不像他的作风。

        那么,他到哪去了?干啥去了?她隐隐觉得,他可能又去滨海打工了。怕奶奶担心,他才没说实话。也不知他到底有多难,居然连奶奶都不管!莫非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

        他的肩上,担负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但是,想到他什么都不对她说,她又忍不住地怨恨。他给奶奶写过信,足见他有写信、寄信的时间。为何不给她写呢?是自尊?自卑?还是什么?

        他不会不知道,她会担心他,会想他吧?

        算了吧,人家根本没把你放眼里,你何必热脸去贴冷【创建和谐家园】呢。既然决心已定,她也不想再回头了。

        有时候,她又安慰自己:或许,他有不可言说的苦衷呢?

        “怎么能说麻烦呢?她是您孙女,您一手将她带大。现在您病了,理当她照料啊。您一个人在家,太不方便了。”她估计,陆晓梦压根就没来接奶奶。要么是忙着挣钱,要么是怕婆家人说三道四。

        把奶奶送到家门口,芜颖想转身离开,但老人坚决留姐弟俩去屋里坐。

        陆昊家的房子,她还有模糊的印象,是木质结构的小青瓦房。

        屋前有个青石板砌的晒坝,晒坝上空挂着一条尼龙绳,绳子上晾着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晒坝西侧有个洗槽,洗槽上安装了水龙头。

        墙上的土泥多已脱落,露出红色的泥土、焦黄的竹篾。屋梁上灰尘、蛛网密布。

        堂屋正中,摆着一个神龛,正中写着“天地国亲师位”,两侧写有对联:“蔬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

        这对联,芜颖喜欢——人应该心怀感恩。陆家祖训,还是充满正能量的。

        神龛下供奉着果品,盛果品的碗上,积满了灰尘。

        堂屋两边墙上,贴着各种大小的奖状。从幼儿园的“好儿童”,到高中的“三好学生”,都写着“陆昊”的名字。在墙角一个不显眼的位置,贴着一张“陆晓梦”的“劳动积极分子”的奖状。

        堂屋左侧的一间小屋,是陆昊的卧室。趁奶奶去倒水之时,芜颖轻轻推开房门。屋子的采光,仰赖着屋顶的两片亮瓦,光线微弱。房间虽小,但物件摆放齐整,没有逼仄的感觉。

        靠近床边,有张旧式书桌。书桌上,整齐地叠放着几本书,一沓同样折得齐整的试卷。

        书桌下有个抽屉,抽屉里放着一个纸糊的袋子,袋子里装着照片。陆昊曾给她看过,里面多是他家人的照片。她很好奇,不知袋子有没有杨玫的照片。但她忍住没拿。偷窥别人隐私,她还做不到。

        书桌旁的凳子上,放着一个发白的牛仔包。这正是陆昊放假常背的那个。足见,他去同学家补课的说法不成立。他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去滨海了。

        床上整齐地叠放着一床印花棉被,棉被上压着一个枕头,枕头上平整地铺着一条鸳鸯戏水的枕巾。床单理得平平整整的,像从没人幸临过一般。

        这间充满了陆昊气息的屋子,让她莫名难过,难过得想哭。

        听到脚步声,芜颖关上门,退了出去。难怪阮麒麟没有跟在她【创建和谐家园】后面,他看中了一只木制牯牛,正爱不释手地拿在手中,眼睛在四周睃巡,仿佛想寻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阮芜颖瞧不起没骨气的弟弟,用狠戾的眼光示意他放下。哪知他像没看见似的,竟拽着牯牛不松手。芜颖一把抢过来,瞥了眼这牯牛。它的表面被打磨得光滑顺溜,锥尖的铁钉,也磨得透亮。没十多年的阅历,到不了这程度。

        不就一个普通的牯牛么?至于让他的小眼睛放光,做出贪婪的表情吗?

        “不许拿人家的东西。”芜颖小声呵斥道。说出“人家”二字时,她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她潜意识中已将他当做“外人”了——何况本来是外人。

        这时,奶奶走出来,看到在地上旋转的牯牛,微笑道:“这是我孙儿做的。弟娃喜欢,就送给他吧。”她捡起牯牛,递给嘟着嘴的阮麒麟。

        麒麟不敢接,怯怯地看着姐姐,姐姐假装没看到他。

        “拿着吧,哥哥也不玩了。他小时候当宝贝样,说是梨树根做的,转得快。”奶奶把牯牛放进麒麟包里,这小子装出被逼的样子,连谢谢都没说个,就欣然接受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