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LZ完结热文】重生后,我成了疯批皇帝白月光》-第5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陛下,您为何就不听我解释呢?”她有些无力地看着百里昭。

        “那你解释,”百里昭紧盯着她,脸上的怒气未减。

        她这不一直在解释吗。

        她不光解释,她还以死铭贞。

        可人家百里昭信吗?压根儿不信。

        不仅不信,还自个儿就生气了。

        她叹了口气,于是将立果和掌柜之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讲到带立果回郡主府时,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表示自己踏进门便将其交于月檀,之后便一同出城去了城郊,一路未曾多言。

        眼见着百里昭脸上慢慢有了变化,眼里的怒火也渐渐消散。

        她心里也不由跟着松了口气。

        “只是陛下,望月楼您是与我同去过的,也知晓掌柜乃是本分之人,这样的人,不该是这般下场。”

        说到此,她又想起掌柜临死前,凄惨悲凉的模样。

        百里昭似是看出她眼里的悲悯,问:“为不相干的人,你都会伤心?”

        她不知百里昭为何如此问,但还是如实回答:“谈不上伤心,就是觉得,百姓大都很苦,却不该这样苦。”

        百里昭忽然沉默了。

        这还是她头一回见百里昭如此沉默,沉默到她有些不适应。

        “你……从前也是这样?”百里昭没头没脑地问出这样一句话来。

        她顿了顿,“陛下此言……何意?”

        百里昭转身,朝着御案走去,直至到了座前坐下,才又看向她。

        “是不是在你心中,也如旁人一般觉得孤残暴无情,本就不该活在这世上。”

        她眸光一滞。

        她当然觉得百里昭残暴无情,可要说该不该活在世上。

        若她觉得不该,就不会想着今生为其赎罪了。

        但——百里昭为何会这样想呢?

        是因为她方才所言?

        是她说百姓苦,而百里昭觉得,自己作为皇帝,御下不利,治国无方,才让百姓如此苦。

        所以她这番话,无疑就是在指责他?

        她当然没有这个意思,于是她立刻跟上前,颔首解释,“陛下多虑了,长宁从未觉得陛下不该活在世上,相反,就是因有陛下在……”

        “长宁方才觉得,世间事,都有希望。”

        就这么一句话,百里昭的眸光顿时一闪。

        他看着她,抿着唇,久久未曾开口。

        她却眸光含笑,望向百里昭。

        百里昭深深地看着她,看她眼神里仿佛柔软而带着春暖的花枝,渐渐蔓延到了他心口。

        又似枝头冒出来的嫩芽,抚平了他骤起的波澜。

        他突然就想起了许多年前,在漫长寂静又黑暗的一夜后,她也是这样看着他。

        可是,自那以后,她再未如此看过自己。

        如今一切好似又回到当初,她又变回了那个她。

        可他早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也不允许自己还如当初一般。

        她也感受到了百里昭眼神情绪的变化,虽不知为何,却莫名有种预感——她,没事了。

        仔细说来,她好像每次都没事。

        每次百里昭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的,像是只为了吓唬她一番。

        从前倒是没发现,百里昭还有这爱好。

      第128章 她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奚长宁从紫宸殿出来,带着舒嬷嬷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典堂。

        不出所料的,礼部的人还等候在典堂外,却都已经个个没有了好脸色。

        碍于她的身份,众人见之还得行礼堆笑。

        她也知道,毕竟礼部嘛,自然是再如何都会守礼的。

        礼部尚书晁英光是个六十出头的老人了,放在前朝朝臣里,也是高寿。

        寻常这个年纪的朝臣,早就告老还乡,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

        可晁尚书不仅不辞官,还日日为公务繁忙,勤奋无比。

        人人都以为,这晁尚书这把年纪了,要么会倒在自己的公文堆里,要么,就死在处理公务的路上。

        可人家晁尚书不仅没死,还活得红光满面。

        大有越活越年轻,越活越精神的架势。

        “郡主,您今日是来得迟了些。”

        晁英光最先开口,甚至都没等她赔情告礼。

        要不怎么说,人家这个年纪了还能稳坐礼部之位呢。

        年纪大,就是好教训人。

        她就算是郡主,可她不占理,也只有听凭教训的份儿。

        毕竟来迟确实是她的不对。

        “晁尚书所言极是,是长宁的不是,让诸位久等了,”她脸上露出歉疚之色,对众人颔首以礼。

        晁英光本欲脱口而出的礼法教义,立时就被她这一番态度诚恳的认错给打断。

        只见晁英光张了张嘴,终究只说了句:“进去吧。”

        说完,就带头入了典堂。

        其余人这时候却都未敢动身,个个只站在奚长宁身后。

        直到她迈步踏入典堂大门,后头的人才得以跟上。

        璧国之祖如今都是三年一祭,不同于他国,每年都需准备祭典。

        这也是百里昭当初登基时,得以更改的规矩。

        她还记得那时颁下此令,满朝大臣都在反对。

        说百里昭实在是太过专横武断,更是不将祖宗放在眼里,然没说两句,眼看已经拖下去两个大臣,才终于闭了嘴。

        可她倒觉得,此举不失为一件好事。

        天家祭祖,每一年要准备的东西颇多,光是贡品,都是够普通百姓吃上一年的份例。

        更遑论一些祭祀之用的物件,更是耗费不少钱财。

        这件事在天家、在这些事不关己的朝臣眼里,自然不觉得如何。

        耗费的这些人力物力于这些人而言,更算不得什么。

        她只觉得劳民伤财。

        她想,若只是简单的登个高,念念祭词,祷告上苍也就罢了。

        偏偏这璧国的祖祭,祭礼要七日之久,这其间,贡品是日日更换不断的。

        每日祭祀完的贡品也并不会分发给旁人,只会扔掉或是倒掉。

        如此糜费,指不定上苍不仅不会感动,还想降天雷呢。

        年年都是如此,璧国的国库银两也用于这之上甚多。

        所以她觉得百里昭还是有英明的地方,比如这个。

        “郡主,请坐,”晁英光在典堂中的上座坐下后,转头就招呼起她来。

        她抬眼,见晁英光在上座坐得那叫一个安稳,那叫一个自在。

        仿佛此地就是他的家,他是主人,而其余人皆是客。

        不过也是,仔细说起来,典堂还真算得上礼部的地盘儿。

        她也坐下,继而安安静静地不发一言。

        此时众人也皆已落座,就听晁英光又开口了:“今次祖祭,你们都知道,陛下下旨,要郡主替陛下参祭吧?”

        明知故问。

        但众人还是配合地点头。

      第129章 这谁能听得懂

        “臣妾于婉容,求见郡主。”

        的确是于婉容的声音。

        她来做什么?

        奚长宁不由蹙眉,转眼朝着典堂外看去。

        晁英光也有些发懵,不明所以地问了问旁边的随侍,“这于婉容是何人?”

        随侍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此刻于婉容就在典堂大门之外,却没进来。

        端端正正地站着,好似就等着她出去。

        这时候,就有人小声开口提醒晁英光,“就是那江州的于氏。”

        这样一说,晁英光便懂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0: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