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今日刚好碰上冯大夫没出诊,因此唐云云刚进店里就被迎到了内间。
冯大夫和蔼问道:“唐小姐找我有何事?”
唐云云把木盒放在桌子上,打开了盒盖,只见里面满满登登地全部都是婴儿小臂粗的人参,大约有十来根的样子。
“我意外得了些人参,想起您之前给我兄长开药时说没有参片了,就想着来看您收不收。”
冯大夫看着这一盒人参已经被惊得呆若木鸡,一听唐云云有出售的意思,迫不及待地回答:“收!多少都收!”
“这盒人参成色好,保存得当,年份应当至少有五十年了,是不可多得的好人参。”冯大夫慎重地从盒子里拿起一根人参,小心地查看着参须,神情严肃认真,“这盒人参我出三百两。”
唐云云没有讨价还价,只点头应答:“好,就三百两。”
唐云云如此果断,倒让冯大夫犹豫起来,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城里的济安堂正在高价收购人参,如果你把人参卖去那里,或许能多卖一百两。”
“济安堂就不必了,如今家里也不差这一百两银子。而且冯大夫您一直很照顾我们家三个孩子,我们心里都很清楚,我相信您也不会在我卖药材的时候坑骗我。”
更何况那个济安堂是个狗仗人势的东西,垄断货物哄抬价格,伤害的都是付不起药费的患者,唐云云并不愿意为了一百两银子就助纣为孽。
冯大夫让伙计从账上支了三百两银票。
盒子满满地进去,盒子空空地出来,唐云云拎着一包药,揣着银票上了马车。
回到食铺,不等唐云云坐下来休息,哥哥就急急地走过来:“云云,陶器铺子的于师傅昨日跌了胳膊,现在没办法烧制陶器,这两个月酸菜坛子暂时做不了了。”
“两个月?”唐云云有些吃惊,这茬白菜收割了以后唐云云又种下了一批新的,白菜生长很快,如果不赶紧把这一茬做成酸菜,地窖里就没地方堆放了。
“等不了那么久了,镇上没有别家陶器铺子吗?”
“倒是有零星售卖的,但我们订的比较多,大概是不够的。”唐云洲说,“镇上只这一家烧窑的,不然就只能去城里订了。”
东平城是个富庶之地,城内多有瓷器、木器等铺子,订购了以后再让伙计送来镇上也未尝不可。
“好吧,明日留石翼和泰伦斯看店,我们去城里看看。”
晚上食铺打烊后,唐云云回到家里,将自己手里的人参拿了一部分出来装了几个盒子,把睡成一团的路猫猫拎过来摆在盒子前。
被扰了好觉的猫大爷不耐烦地睁开眼,危险的目光明晃晃地传达出一个意思:你最好是为了很重要的事才叫醒我。
唐云云很上道地顺了顺猫猫背上炸起来的毛,直把猫顺得发出舒服的呼噜呼噜声:“明日我们要去东平城里,到时候我想让偷偷你变成人形,去城里的各个药房把这些人参卖了。”
“今日冯大夫出了三百两买这一盒,大概就这个价位吧,”怕猫大爷不高兴又很上道地讨好道,“等卖了人参回来我给你煮虾滑粉丝汤,你还没吃过吧。”
之前在天光塔买回来的海鲜种类颇多,唐云云几乎每天都换着花样给路亦之做猫饭,导致这猫也越来越挑嘴,三天内都不肯吃同样的菜。
不过,唐云云的手一下下摸着表面坏脾气,实则傲娇得很的猫肚皮,心里想的是就这么个猫团子,她也愿意花点时间和精力宠着。
第二日,三人一猫坐着马车进了城里,车夫在一家陶器铺子前停了下来,唐云云悄悄把猫放在车上后随哥哥弟弟一同下了车。
谁也没看到,马车里一道暗光闪过后,黑色的小猫就消失不见了。
不远处的小巷里,一个身穿玄色衣袍的俊美男子走了出来,怀里还抱着个一尺见方的木盒子,路亦之款步走进一家药房。
车夫停下的这家陶器铺子规模颇大,有不少学徒在铺子里穿梭,出货速度也比镇上的快,掌柜的告诉他们大约三日这批酸菜坛子就能烧好。
立了字据付了定金,兄妹三人从陶器铺子里出来。
唐云洲提议道:“难得来一趟,不如到处转转看看再回去。”
年幼的唐小弟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不时就在各种摊位前转悠,走过一条街后,他们来到了一条都是各类小玩具和小吃的街道。
秉承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原则,唐云云决定好好地观察观察城里的同行们都在卖什么小吃。
令唐云云感到惊讶的是,除了常规的蒸饼、汤羹、小馄饨外,还有诸多摊位售卖水煮串,酸辣粉,甚至还有一个摊位卖的鸭血粉丝汤,一边售卖一边吆喝:“正宗凤林镇唐记鸭血粉丝汤啦——”
唐云云真是哭笑不得,虽然她有预料到会有模仿者辈出的场面,但真没想到范围已经波及到了东平城,而且将近一半的摊位都是模仿唐记的菜品。
好吧,她原想从这些“原住民”摊贩身上取取经,如今看来实在是没什么可查探的了。
第四十二章 唐家的秘密
买了几个卖模仿菜品的,唐记的食物大都使用了辣椒,但普通摊贩要想获得辣味只能使用茱萸、姜末等物。因此辣味并不纯粹,后味略有些苦涩,姜末的辣味也更冲一些。
还挺好吃的,但要说比唐记的确实是逊色了些,毕竟在中餐里调味料是很重要的因素。
令唐云云出乎意料的是那家号称自己是正宗凤林镇唐记鸭血粉丝汤的摊位,鸭杂煮得老了些,鸭肠煮老后变得格外难嚼,但鸭血烫的很嫩,最重要的是这锅汤底很鲜美。
即使没有辣椒油作配,单这一碗汤底也足够使得这碗鸭血粉丝汤出彩。
这让唐云云既感叹模仿大手哪里都有,又升起一股危机感。
“若是日后要开分店,选在东平城也不错。”自入秋后唐记食铺开起来,三月以来他们的营业额日日攀升,即使是家里买了田又修葺了房子,也仍然剩了一百多两银子。
更何况离年节还有两个月,这让年后至少能攒下三百两银子,便是开两家店都足够了。
唐云云倒是也考虑过在东平城也开一家唐记食铺,只是如今人手不够,还要另外再培养厨师,离清塘村也远,只能暂时先放弃。
此时的唐云云并不知道,等到年后,人手的问题她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这边的路亦之溜溜哒地穿梭在各个药房,一出手就是一整盒的人参,再加上他格外吸引小娘子们目光的容貌,就是有人不想注意到他都难。
不过一日,整个东平城的药材商就都知道了今天有一位身着华服的俊美公子,带了数不清数量的人参来,除了济安堂,每个药房都卖了一大盒。
这话当然也传进了济安堂掌柜,王员外家的公子耳朵里。
听说此事的王公子怒极拍案,一身肥肉也震得颤个不停:“这个杂碎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坏我们家的好事!”
这一年以来济安堂高价收购周边地区的人参,让各大药房无人参可用,再坐地起价,把收来的人参以翻倍的价格卖出去,轻而易举地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可如今这种一家垄断的场面却被突然冒出来的路亦之打破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这人哪家药房都去了,就是没去济安堂,分明就是在针对他们济安堂!
王公子怒不可遏地让自己的伙计去找这个到处卖人参的家伙。
伙计找了画师画了路亦之的画像到处张贴寻找,而对于已经变回猫的路亦之来说,他们自然是找不到的,毕竟谁能想到他们大张旗鼓寻找的人其实是一只猫呢?
那些人参拢共卖了一千五百四十七两,唐云云把大额的银票和之前的三百两摞到一起收起来,散碎银子则直接扔进家里放家用的盒子里,反正这些银子除了她买菜外基本没什么人动,多了少了也无所谓。
从东平城回来后,唐云云更加热衷于推出新菜品,小腿高的泡菜坛子在地窖摞了两层,不只有酸菜和萝卜条,还有初冬开始收获的芥菜。
苦芥菜其实并不好吃,无论是炒还是煮都有股难以去除的苦味,因此除了实在食无可食的穷民,百姓们通常拿芥菜叶子喂鸡鸭,拿芥菜疙瘩煮了喂猪羊。
最初唐云云说要收购的时候颇多人不理解,可是想想蒟蒻也是不被人喜欢,但到了唐云云的手里立刻就变成了滋味馥郁的美食。
因此大家虽然嘀咕唐记总是收购一些奇怪的食材,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地把芥菜运过去卖掉,隐隐期待着唐记能用苦芥菜做出什么轰动全镇的美食来。
芥菜产量很高,地上的茎秆粗壮,地下的块茎也大,若不是实在苦涩难咽,也没有主食那般足够的淀粉,推广种植是很不错的选择。
唐云云让人把芥菜的茎秆和块茎切分开来,茎秆摁进坛子做酸菜,块茎则采用传统腌制咸菜的方式,一部分腌制成芥菜疙瘩,一部分擦成丝腌成咸菜丝,冬日里这样一碟咸菜丝和白粥简直是绝配。
这些酸菜可以做酸菜烩粉条、酸菜鱼、酸菜肉丝面等等,一定会大获成功!
在为冬日的食材忙碌的同时,唐云云也没忘记赤肃交给她的那丸药,于是在一次炖鸡汤时,唐云云悄悄把这丸药化在了哥哥的那碗鸡汤里。
接下来的几天,唐云云密切关注着哥哥的身体情况,可是越观察她的心就越是沉到了谷底。
唐云洲的作息从来都很规律,自从喝了那丸药晨起便一天比一天迟,睡得也越发早起来,甚至晚饭后就开始困倦起来。
唐云洲也对自己最近不寻常的嗜睡状态感到怪异,他甚至怀疑是否是中了某种毒,但问过一直守在唐家周围的暗卫们后,暗卫们表示并没有见到可疑人物,燕氏隔三差五派来的探子也都被解决得一干二净。
如果不是投毒,那或许是生病了,唐云洲扶了扶自己昏沉的脑袋,即使这些天他睡了如此之多,身体上的疲惫却没有得到缓解。
原本想着该去医馆看看,但不过三日,这种奇怪的症状又突然消失了。
他的嗜睡症仿佛凭空出现,如今又凭空消失,唐云洲查不出原因,只得把这件事当做未解之谜,暂时压在了心底。
这症状当然不是凭空好的,在确定了哥哥确实有中毒之后,唐云云按照赤肃的嘱咐将每日药里的紫金参片加了一倍,如此喝了三天,哥哥的睡眠才逐渐恢复正常。
得知了唐云洲身体如此孱弱的真正原因,唐云云心里没有轻松一星半点。
一开始她是因为自己占了原主的身体,所以想要替她过好自己的人生,照顾好她的家人,可这些天相处下来,唐云云也从唐云洲和唐云起身上找到了归属感和依赖感,她绝不要坐以待毙,等着别人来伤害自己重要的人。
除了唐家的秘密,唐云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因素会和下毒这种阴毒手段扯上关系。
怪异的家族图腾、母亲的身世之谜、哥哥中的毒、京城来的客人……
如今的谜团太多,唐云云思索着,她得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自己“发现”不对劲的机会,撕开生活粉饰的平静,在深藏的暗流中找到对哥哥下毒手的敌人。
第四十三章 大卖苦芥菜
腌制了半个月,地窖里的低温和益生菌和谐工作,酝酿出了冬日的美味,酸菜。
唐云云打开芥菜坛子查看成色,翠绿的芥菜已经完全变得金黄透亮,正是柔嫩而不失爽脆阶段,此时食用最佳。
唐云云满意颔首,对旁边的泰伦斯说:“明日去给郎掌柜送土豆的时候,再带一坛子酸菜送过去,就说是唐记送给郎掌柜的年节礼。”
先前和宝元楼的东家郎天骄说好的要将多余的土豆和番茄卖给他,但番茄只种了那么一小片地,只供唐记已经很勉强了,更别说卖给别人。
何况如今入了冬,番茄已经采收完毕,秧子都已经没了,这笔生意唐云云打算等过了年,她再租一片新的农田大面积种植番茄后再和他谈。
土豆则不同,屋后种植的那大半亩收获了太多,便是一个冬天也用不完,何况如今红薯还没收获,地窖里已经有些放不下了。
估计了一番后,唐云云果断决定把收获的一半土豆都卖给宝元楼。
酸菜出坛子的第二天,唐记食铺前,小二又拿了个锣敲得起劲:“唐记食铺上新啦!东家特制的酸菜类菜品开始供应!有酸菜烩粉条盖饭、酸菜白肉盖饭、酸菜肉丝面,欢迎品尝——”
一听到有新品,食客们如同嗅到肉味的虎狼般冲进唐记。
唐记的新品果然不会令人失望。
腌过的芥菜金黄透亮,在清水中洗净后切成半指宽的酸菜丝,和粉条烩煮成一锅浇头,浇在热气腾腾的白饭上。
酸菜梗肥厚爽脆,酸菜叶酸洌爽口,搭配已经煮到黏糊的粉条,酸香扑鼻,拌匀了叫人直能吃下两大碗白饭!
无论是哪道拥有酸菜的菜品,酸菜一入口得到的都是大家的称赞,有食客看看碗里的酸菜丝,想起前些日子唐记一直在收购苦芥菜,隐隐对这酸菜有所猜测。
“东家,您这酸菜是拿什么菜做的啊?”他们也有冬日拿白菜、萝卜做酸菜的习俗,可白菜做的酸菜并没有这么爽脆。
唐云洲笑了笑:“这是苦芥菜做的。”
“苦芥菜!”
“不是吧,苦芥菜居然能这么好吃!”
“就是啊。东家,您不会是蒙我们呢吧。”
唐云洲无奈道:“当真是苦芥菜。前些日子我们铺子收购了很多芥菜,就是因为要拿来腌酸菜。”
心里猜到是一回事,可真的听到是苦芥菜就是另一回事了,不少食客纷纷惊叹苦芥菜竟然也能做得如此好吃,哀叹自己曾见过那么多回苦芥菜,却始终和美食擦肩而过,真是目不识珠。
“什么目不识珠,”一个书生嗤笑道,“这些食材遇上东家,那是伯乐遇上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这番感叹引起了食客们的共鸣,正如不识千里马的人,即使告诉他们这是一匹千里马,若是不知如何饲养、如何训练,也不过是一匹普通的马罢了。只有遇上唐记东家这样的懂食材的人,才能把食材处理地妥帖美味。
一时之间,唐云云在镇上又多了个“小伯乐”的称呼,食客们见了她也不再喊小东家,而是一口一个小伯乐。
突然出现的外号让唐云云无语了好一阵子。
番茄是应季蔬果,因此番茄炒蛋盖饭宣布供应结束后,凤林镇的食客们无不扼腕叹息。如今酸菜一上新,番茄带来的伤感瞬间被食客们抛到了脑后,冲刷地一干二净。
酸菜登顶了凤林镇民众最爱食物榜首,连带着镇上卖咸菜的铺子、卖咸菜罐子的铺子都销量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