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LZ完结热文】带着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娇首辅冷霄温暖暖》-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人寒在脚上。

        “朱大娘说两匹布的零碎布头可以做两双布鞋出来,工钱只要衣裳的一半,衣裳一套是八十文,鞋子是四十文,我们做的多,抹了零头总共收一两三钱。”

        “一两三钱?”温暖暖惊讶的反问。

        这不对啊。

        十六套衣服两双布鞋,八十文一套,手工费怎么才一两三钱?

        等等,是不是她之前换算错了?她一直以为一两银子等于一百文,其实是一钱等于一百文。

        一两等于十钱,就相当于一两是一千文。

        这样换算下做衣服鞋子的手工费就是对的了。

        呜呜,真不能怪她,她看古装电视剧,哪个大侠不是拿出一锭银子说不用找了,她哪里知道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就这么强?!

        她根本忘了还有钱这个计量单位,很自然的在两和文之间换算。

        那她之前乱七八糟算生活开支的时候不也算错了?

        三小只怎么没指出来?

        哦,对了,他们不识数。

        幸好,幸好三小只没上过学也不懂算数,根本没听懂。

        不过这以后出门不被人欺负的死死的?关键还不知道自己哪里吃亏了!

        唉,看来这个冬天她要教他们学数学了,给三小只扫盲任重而道远。

        不能让他们吃没文化的苦!

        她虽然不会专业的教学,但九九乘法表那可是外婆打着她手心教会的,早就已经滚瓜烂熟铭记五内。

        教会了三小只,以后他们再不用被人坑了。

        呜呜呜,太感谢她的国了,给了她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让她孤身一人穿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能忽悠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忽悠。

        温暖暖在那边内心百转千回感慨万千,这边三小只也同样心里咯噔了一下。

        怯怯的问:“嫂子是不是认为贵了?”

        他们想到毕竟做的衣裳太多,手工费也不便宜。

        “朱大娘手艺是村子里最好的,为人也老实本分,不克扣布料,所以手工费比别人贵个几文……”冷天不安的解释。

        温暖暖想的根本不是这个,事实上,她觉得这手工费便宜的没法再便宜了,安抚道:“没有,我不是嫌贵,我是觉得好便宜啊!比我想象中的便宜多了。”

        她只是感慨,越底层的劳力越不值钱呐。

        “一套衣服的手工费已经能买好几斤肉了,多挣钱啊。”冷天憨憨的回。

        温暖暖很想说,少年,以后金银珠宝如潮水一样源源不断进你大哥府门,你就知道人与人之间挣钱的差距有多大了。

        哎,不过不能比,毕竟整个凌国,也只出了一个冷霄而已。

        温暖暖浅浅柔和的笑道:“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就算夜以继日的做,所获得的报酬也有限。”

        冷云已经反应过来,立马接着说:“所以要想挣大钱,是不是就要将她们聚齐一起做活,然后加价将这些货物卖出去,像成衣铺子那样。”

      第二十章 放印子钱的人,能信守承诺收了钱就走吗?

        “呃,不光成衣铺子,酒楼、布店、米庄等等不全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靠自己是不行的,要学会合理的管理和运用别人。”温暖暖觉得她对一个九岁的孩子讲的有些深入了,而且她这偏向于现代的思维,所以打住不再继续深讲。

        她不知道的是,对她而言短短的几句话在少年心中无异于投掷下巨石,掀起惊涛骇浪。

        冷云似乎顿住,皱着眉头陷入自身思绪中,久久不再言语。

        “床单被罩呢?够不?”温暖暖转而对着冷天问道。

        冷天已经自发的在将晒干的木材劈成小块,听到温暖暖问话,一边劈柴一边回:“做了两套,朱大娘说这个简单,不收工钱了,一匹布还能剩小半匹呢,嫂子要不要做两双布鞋?”

        “我不用,我有好多双新鞋,用不上。”她的不光是新鞋,还是绣鞋,做工精良,现在布匹精贵,说不定后面不知道哪里就用上了,还是省着点好。

        温暖暖想了想又道:“我想着才做两双布鞋你们也不够穿,等粗布买回来了,你们一人再多做两双吧。”

        天寒地冻的,没鞋子哪行。

        几双换了穿,湿了脏了有个换洗的,而且相互交替着穿也不容易坏。

        冷天劈柴的动作一顿,低头打磨木盖子的冷晨也抬头看了过来。

        良久,两人轻声应道:“......好。”

        *

        自从穿到这里,温暖暖已经改成早睡早起。

        冷家贫寒的连个油灯都没有,每天趁着天黑前必须吃完晚饭和洗漱好,没有手机没有书本没有光亮,不早睡能干嘛?

        而早早就睡了能不早起嘛。

        怪不得古人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直就是生活方式的总结啊。

        日出不一定会干活,但日落只能休息了。

        不,对于她来说日出不一定会干活,但对于三小只来说,恨不得不睡觉的一直干活。

        温暖暖看向木质窗户上投来的朦胧亮光,估摸着也就早上六点多吧,可院子里已经传来轻声的响动了。

        这时的大弟已经上山一趟,拉回来一板车的枯枝落叶用来做生火的引子。

        二弟也在院子里编竹筐。

        小弟在打扫院子。

        只有她还在懒懒的赖床。

        温暖暖深吸一口气,爬了起来。

        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冰箱!

        今天重点看扩大的部分。

        又变大了些,看来持之以恒的对三小只好,冰箱内部确实会变大呐。

        端出小小的木杯,里面喝过的水没有半点变化,不多不少。

        温暖暖轻轻试了一下,立马震惊的双眼盈满笑意。

        水还是温的!

        放置了一天一夜后,竟然还是温的!

        这也太神奇太好了。

        扩大的地方果然是不同的,没有自动恢复的功能,却可以保持物品不变化。

        那她是不是就可以储物了?

        她的银票能放里面,不用担心受潮,明天就能带去城里换成金锭银锭子放在这块地方。

        金锭银锭比银票来的让她安心,毕竟不用担心钱庄会不会倒闭,也不用担心商家会不会承认银票,最主要的是使用起来方便啊。

        而长远些看,只要她一直努力的对他们四人好,让冰箱一直变大,是不是余下的米面油盐都能放在里面,不用担心吃不完生虫过期?

        老天可真是太好了,给她一个这样的宝贝。

        温暖暖心情愉悦的起床,先将角落内藏的银票归拢好放入冰箱扩大的地方,再到厨房做早饭。

        今天收账的人会过来,还完帐就能无债一身轻,心无负担的去城里购买生活用品布置这个家了。

        拿出小米,煮了一大锅养胃的南瓜小米粥,顺带蒸上酱肉包子和烧麦。

        喝着热气腾腾的暖胃粥,温暖暖觉得特满足。

        “嫂子,等会收账的人过来,你在房间拴好门,别出来,好不?”冷晨轻声嘱咐。

        温暖暖愣了一下,“是不是不宜见外男?”

        转念想到:毕竟是保守的古代,对女子颇多限制。

        冷晨抿了抿嘴角,没有回答。

        冷天大大咧咧的直接道:“不是,是那几个人颇为无赖,怕讲了什么污言秽语脏了嫂子耳朵,在房间里清净,反正我们今天还了他们欠款,就再无瓜葛了。”

        “对,待会嫂子在房内莫出来,我们有银子还他们,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冷云大口喝着暖呼呼的南瓜小米粥,也同样不放心的叮嘱嫂子。

        温暖暖秀气的眉头不安的皱起,第一次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像三小只这么友善。

        放印子钱的人,能信守承诺的收了银钱就走吗?

        *

        “一张银票哪够?”

        “当初说好了借三十两,三个月连本带息还六十两,怎么不作数了?”

        “呵,你们听错了,谁跟你们说三个月利才三十两,是一个月三十两,三个月连本带息一百二十两!”

        “你、你,明明黑纸白字签字按手印的,怎么能耍赖呢!”

        “谁耍赖了!黄口小儿可不许乱说!当心老子揍你,你说黑子白字按手印,纸呢,手印呢!老子们可没有。”

        “在我大哥那,我去喊我大哥回来。”

        “你喊了也没用!就算他回来也是这个数!没有,约定好了你们还不上就拿这套房屋抵!反正不管是六十两还是一百二十两到时都一笔勾销。”

        “不可能,我们房屋怎么才值这个数!”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你们没银子?就算缺一两也得抵给我们!”

        ......

        堂屋内一边是流里流气的放印子钱打手,一边是三个半大孩子。

        明明看起来实力悬殊的两方人,弱势的一方却一点不惧,有条有理的据理力争!

        温暖暖是听明白了,这群人原来不是冲着还款,最终的目的是这套房子啊!

        书中因为冷家本来就没有银子还,所以没有多争论就搬到茅草屋去了,而现在换成她拿出了银票,这群打手才狡辩着找出新理由。

        他们自始至终的目的原来都是这套房屋!

        这可不行,没了屋子,这冬天过的要多悲惨有多悲惨。

        她记得书中正是今年寒冬,兄弟几人都不同程度的冻伤,一到开春时节,冻伤的地方就奇痒无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