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然,等抓住了机会,他也会努力的。
赵匡国一开始听到顾七娇话里的意思,心底还有点心慌,这会看郑云升也在劝顾七娇留下来。
便趁机对顾七娇说道:
"小顾啊,先别忙着下决定,咱们去国营饭店,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听一听报社开的条件,再做决定也不迟嘛!"
"看看他们怎么说吧!"郑云升又小声的在顾七娇耳边说话。
反正火车已经开了,顾七娇和郑云升这会已经走不掉了,在郑云升的劝说下,顾七娇和郑云升最后还是随着赵匡国和叶守仁去了国营饭店。
赵匡国和叶守仁在国营饭店都是让人脸熟的老熟客了,服务员看他们到了饭店,直接就带着他们去了饭店里最好的包厢。
饭菜上桌之前,赵匡国就已经给顾七娇说起了报社待遇的事情。
"你的能力呢,我已经知道了,跟报社确定合作这才一个月的时间,你已经交稿八万了。
那我们的杂志呢,以前是双月刊,之后呢我们打算改成单月刊,你每个月的任务就是交稿两万。
当然可以多交,依旧按照字数付费,但是不能少交,也就是说你每个月最少要写两万字。
除了稿费之外,我们每个月可以给你发放四十块钱的底薪,也就是你的基本工资。
这个基本工资,只要你的字数到了两万字就可以拿到,也就是说你每个月整体的工资能到280块,甚至更多。
我们是会签署合同的,以后如果报社不需要你继续写这个类型的文章了,报社也会安排其他工作给你。
而且你是外地人,现在又是已婚,已婚呢,按照报社的规定,是可以分配职工住房的。
可以让你爱人跟你一起住,听说是你爱人是知青,我可以找关系帮他s申请外调,在燕京给他安排一份工作。"
顾七娇心中最担心的,就是她留下之后,便会跟郑云升两地分居。
她没有想到的是,赵匡国连郑云升的工作都考虑进去了。
这是下了血本了。
顾七娇和郑云升可能不懂赵匡国为什么会下这么大的本钱留下顾七娇,叶守仁确实心中有数的。
因为杂志的整体月销售额,已经快跟燕京日报的月销售额持平了。
燕京日报的销售额里面还有水分,里面还有一些单位摊派任务订下的份额。
而且燕京日报已经发展许多年了。
如果顾七娇能继续长期稳定的在杂志上发文,那假以时日,杂志的收入一定可以带动整个报社,成为与其他报社竞争的关键力量。
现在的顾七娇,就是燕京日报的摇钱树,赵匡国当然舍得在她身上下足够诱人的本钱。
而顾七娇也确实是心动了。
这是有人给她送钱啊,傻子才不心动!
这个时候,国家工作人员,公办教师,工人,这些铁饭碗的工资基本都是固定的。
他们一般每个月也就能拿到三四十元,赵匡国给顾七娇开的工资已经高出天际了。
不过,顾七娇还是想知道郑云升的想法,她转过头看郑云升,只见郑云升对着她,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
郑云升不觉得靠顾七娇留在燕京有什么不好,多少知青挤破了头,想方设法的要回城。
没道理他能靠着自己媳妇离开农村,他要去拒绝对不对。
在这种事情上,实在没什么可矫情的。
再说了,他又不是没能力,真要靠吃软饭活着,有工作了他也会好好的干,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啊!
能够跟顾七娇一起留在燕京,对郑云升来说,就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情了。
他当然会坚定不移的支持顾七娇。
接受到郑云升眼中传递出来的信息,顾七娇有些难以置信的吐了一口气。
这么金灿灿的馅饼就这样从天而降落在了顾七娇跟前。
其实她这也是吃了重生的福利,她是第一个写重生故事的人,读者们自然会觉得新鲜。
等到这股子新鲜劲过了,重生小说满头飞的时候,她这波福利也就吃完了。
不过到时候,她肯定也已经找到新的出路了。
现在就留在杂志社吧,挺好的。
只是,顾七娇现在心底还有点小顾虑:
"赵主编,我这个人说话直,不喜欢拐弯抹角,您的千金,可能是对我有点意见,我去杂志社上班,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
第97章 不得了,闺女出息了
顾七娇并不是想告黑状。
她只是觉得这件事应该说清楚,因为她不想跟不相干的人产生一些无关紧要的矛盾。
有关于赵秋兰跟顾七娇之间的矛盾,叶守仁先前已经跟赵匡国知会过了。
提到这事,赵匡国心里还觉得挺过意不去的,他说道:
"事情我已经听守仁提起过了,是我那小女太不懂事了,改日我就另外再设宴,让小女在餐桌上跟小顾你道歉。"
"道歉就不用了吧!"顾七娇可不敢让那个挑事精给自己道歉。
要是赵秋兰专程为这事来道个歉,她只怕是更要怀恨在心了。
而且那样也会显得顾七娇格局小,斤斤计较,顿了一下之后,顾七娇才继续说道:
"只是我这个人比较怕麻烦,就是担心,如果我到杂志社去上班,会跟令千金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这个你放心,我今天回去就跟她好好说,让她以后肯定跟你客客气气的,她要是万一还不听话,那就是把她调走,反正肯定不会影响小顾你的创作的。"
听到顾七娇说不用赵秋兰亲自道歉,说实话赵匡国心里真的是松了一大口气。
他那个女儿,太骄纵了,要她来道歉,只怕真是要大动干戈,甚至可能因此伤了父女情分。
同时赵匡国也在心里高看了顾七娇一眼,觉得她是个十分明事理,知道见好就收的人。
也没有辜负他花了那么多的代价留下她。
若是换作有些得理不饶人的,可能真就非要赵秋兰当面来道这个歉了。
事情都说清楚了,顾七娇没有了顾虑,也就答应了留在报社的事情。
很快的,饭菜都上桌了。
几人一起吃了饭。
叶守仁又把钥匙还给了顾七娇,让她跟郑云升到四合院住几天去。
夫妻俩人还得在燕京等上几天,赵匡国得先给郑云升找到工作单位,给郑云升开外调信。
郑云升拿到外调信之后,得回去找公社、大队,给郑云升盖章,开介绍信。
拿到介绍信之后,郑云升得回他的老家,用他是工作证明,给他和顾七娇办理农转非户口。
顾七娇拿到非农业户口之后,才能到报社工作。
这个时期,在城市找工作,是需要城镇户口的。
其实帮助郑云升返城,也是让顾七娇到燕京上班必须要完成的一环。
因为到报社上班,并不满足农转非的条件。
但是赵匡国可以给郑云升安排可以达到农转非条件的工作,达到农转非条件的人,可以帮助其配偶和子女,办理农转非户口。
这也是赵匡国一开始,在听说顾七娇是个乡下人,但是有个知青丈夫之后,就考虑到了帮助她的知青丈夫返城的原因。
因为事出突然,顾七娇和郑云升一开始还没考虑到这个环节。
等顾七娇答应了留在燕京,赵匡国跟夫妻两人说起整个事情的操作流程,两人才反应过来,原来赵匡国也不是无缘无故,就想帮郑云升的。
时间太久,她跟郑云升都已经忘了农村户口不能在城市找工作这一茬。
一顿饭吃了半个钟。
这个年头的人都节约,点的菜都是刚刚够吃,吃完就走人,也不会像后世,满桌子的菜转花了眼,一顿饭能吃几个小时。
因为要在燕京等着赵匡国给郑云升安排工作,顾七娇和郑云升就又住回了叶守仁的四合院里。
来燕京这么长的时间,顾七娇和郑云升也就刚到燕京的时候,给顾七娇的爹娘去过一封报平安的信。
现在两人打算回家,但又遇上事情耽搁了,顾七娇便把给她爹娘买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又写了封信,把她要和郑云升留在燕京工作的事情告诉了她的爹娘。
顺便的,顾七娇把做给郑云升爸妈的衣服,也寄去了郑云升的老家。
顾大杆和谢金香,俩都不识字,他们收到顾七娇寄回去的衣服之后,都惊疑得合不拢嘴。
"这包裹是燕京来的,肯定是咱闺女寄的,她不是去燕京看病吗,这看病就得花老鼻子钱了,怎么还乱花钱给我们做衣服。"顾大杆看着顾七娇做的衣服发愁。
谢金香也难受:"也不知道闺女的病咋样了,她到现在都还没回来,你说她不会有什么事吗?"
"能有啥事,别乌鸦嘴!"顾大杆难得的大着胆子白了谢金香一眼,而后拿起顾七娇的信说道:
"闺女这不是写信了吗,咱们去公社,找谢大队长给咱念念,就知道闺女这是个啥情况了!"
正好这会快要上工了,夫妻俩一合计,就带着信上工去了。
到了上工的地方,老夫妻俩赶紧找到了谢镇北,让他帮着念信。
谢镇北乐呵呵就把信接了过去,给顾大杆和谢金香念了起来。
顾七娇在信里,先是说了自己的病,经过治疗已经得到了控制的事情,其次就是说了她要和郑云升要留在燕京工作的事情。
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回乡开介绍信了。
老夫妻俩听得那叫一个震惊,两人仰着脖子在田坎上站了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他们的闺女出息了,要去燕京工作了,那可是在伟大的人脚底下,是距万岁最近的地方啊!
不得了不得了!
向来干活利索,勤勤恳恳的老两口,连种地都快没心思了。
村里人有听到了谢镇北念信的,渐渐的就把信的内容传了出去,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肯定是郑知青家里给找到的关系,只要有门路,知青是可以返乡的,听说部分特殊职业,还能带着配偶一起回城呢!"
"顾七娇这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可惜了白知青,跟在郑知青【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跑了好几年,最后让顾七娇截胡了。"
"也不一定就是截胡吧,不是顾七娇,也可能会是别人,不见得就会是白知青,白知青那就是单相思。"
"就是,我以前在河边听过白知青跟郑知青求爱,当时郑知青态度可冷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