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oasis整理文件,同行禁转本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他将我抵在墙上,在我耳边低低笑道:「两年多,我一直以为自己要娶的,是只小乖猫,谁知竟是只牙尖嘴利的小老虎。」
我虽动弹不得,但嘴上毫不示弱:「二殿下承让,我也以为自己要嫁的是只乖狗,谁知是只吃肉不吐骨头的野狼。」
严栩:「……」
(全文+番外已完结)《锁冰心:和亲公主跑路后掉马了》(甜文,小虐,追妻,慢热型,皆大欢喜)
今年的雪,似是下得比往年还要大一些。
我倚在窗前,不禁伸出手去。
片片雪花零零散散落在手上,冰冰凉凉的,转眼便化为一滴滴水珠。
我正看着掌心发呆,侍女阿灿从外面进来,「公主,下雪了冷,怎的又只着单衣开窗了?」
说罢,便赶紧拿着一个火红色的狐狸毛斗篷过来。
「公主要是想出去走走也好,连下了五日的雪,院子里白茫茫一片,可是好看。」
我落下窗,笑笑:「怪冷的,还是不去了,今日二殿下可是回宫了?」
阿灿愣了下:「方才去惜薪司取炭时,听管事公公说,是今日呢……」她看了看我,继而小心翼翼道,「公主,二殿下回来了,咱们是不是能从这冷宫出去了?」
我没说话,只觉得阿灿手中火红色的斗篷和外面的雪景倒是配得很。
我是个和亲的公主。
我出生在大齐的皇宫,母妃膝下无子,只诞下我一位公主。
这一辈的公主,皆是雅字辈,大约是母妃怀我时曾生过寒症的缘故,我自打出生便体弱多病,汤汤药药着实灌了不少。
因在齐国,传说芸草可以死复生,父皇和母妃,便给我起名叫雅芸。
听说母妃年轻时,也曾经深得圣宠,但生下我后,却逐渐深居简出。
而我因着身体太弱,幼时多与母妃居于英华宫内,又是个公主,慢慢也就与父皇生疏开来。
父皇唯独想起来我的,大概便是这场和亲了。
三年前,大齐的沈将军出奇制胜,打得北梁连连退败。
两国其实交战已久,北梁一到冬天气候恶劣,两国边境常有摩擦,只是这一次,却是大齐获得全胜。
北梁皇帝求和,望与大齐缔结秦晋之好。
可北梁宫中,如今只有两位皇子,并无公主。北梁提出的,是希望求娶一位大齐公主,作为北梁大皇子的皇子妃。
父皇和大臣们商议了几日,便同意了。
年纪合适的公主,不过我和雅荣。
雅荣与我不同,自小得父皇盛宠,是父皇的心上肉掌中宝,父皇自然舍不得她远嫁。
于是一道圣旨下来,父皇赐了我崇宁的封号,由我去和亲,嫁于北梁大皇子。
这个结果,除了母妃抹泪不舍,皆在所有人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我本要嫁的北梁大皇子严漠,却在我即将出嫁时摔断了腿。
许是还有些惧怕大齐在北疆的兵力,北梁皇帝竟在婚期将至时命人急发了一封御信,信上道因大皇子受伤落了腿疾,恐委屈了公主,若公主愿意,可将和亲对象改为二皇子。
信上还写了,北梁二皇子严栩,品貌非凡,惊才风逸。
父皇问我的想法。
我低头道:「一切但凭父皇做主。」
毕竟,严漠或严栩,我都不认识,又有什么区别呢?
父皇想了想,道:「还是嫁身体康健之人的好。」
于是,大齐回了信,我未来的夫君,便从北梁大皇子严漠,换成了二皇子严栩。
宫中众人虽面上皆道一声喜,但我知道,暗地里说我克夫的,也不少。
这些难听的话时不时会传到我耳朵里,在我看来,不过如云烟飘过,倒也未曾放在心上。
母妃常与我说,人想要的东西,不能太多。
我便也真的看得很开,毕竟就算在这大齐皇宫中,我也未曾受过父皇多重的宠爱。
作为一个公主,远嫁和亲或下嫁臣子,不过是既定的命运。
只是偶尔深夜睡不着,抬头看着璀璨的天河缎带和牵牛织女星,内心还是不由得有些许嗟叹罢了。
太子妃若雨和二皇子妃那时常来宽慰我,若雨说听闻北梁二皇子是个正直可信之人,让我放心,并亲手打了一支雪花钗送给我。
她和太子哥哥的感情,我是羡慕的。
虽知自己这场和亲,大抵没有福分能得到那样的感情,但那支雪花钗,从大齐离开时,我还是专门戴在了头上。
我知自己内心深处,不过执拗地想讨个彩头。
愿: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出嫁那日,二嫂嫂拉着我的手道:「你的性子好是好,就是太淡了。要知道,嫁过去了,娘家离得远,凡事都得自己多争取着些。」
我点点头。
我是四月份从京城出发的,明明四月大齐已是莺飞草长,送亲的队伍一路到达北疆,却遇到了飞雪。
我从未在四月见过雪,忽地就想起若雨曾和我说过,北梁虽比齐国寒冷,却处处银装素裹,仿若人间仙境。
想到此,便抬手撩起了车帘。
一眼便看到了最前面那马上之人。
一身玄色衣装,隐约可见上面绣着的金色丝线,剑眉凤目,颜如冠玉,仿佛从仙境走出的王。
四周明明冷得让人打战,我却听到了自己心融化的声音。
我知道,马上之人,便是我未来的夫君,严栩。
太子哥哥骑马上前与他交谈,虽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却看到他转头看向了我。
四目相对,一眼万年。
后来我想,估摸便是那一眼误了事,否则我也不会就那么一头栽了进去,费了快三年时间想捂热那颗心。
严栩接我到北梁皇宫的路上,我方知,他的母妃,不久前薨逝了。
北梁重孝道,父母仙去子女需守孝三年,皇子也不例外。
二皇子的母妃没得突然,我既已来了,也没有再回大齐的道理。
沈将军的军队还驻扎在北疆,北梁对我自然是重礼相待,虽说要等三年才能与二皇子成婚,北梁皇帝还是让我和严栩一起祭了天地,只是合卺之礼还是要等到三年之后。
自此,我便在北梁皇宫住下。
我的住处就在严栩的麟趾宫旁,叫映雪阁。
入住映雪阁第二日,严栩来看我,我低头行礼。
他扶我起来,轻声与我说:「早晚公主与我是要做夫妻的,倒是不必拘泥那些礼数,将此处当成自己家便好。」
我惊讶地看着他,家?
他笑了笑,伸手将麟趾宫的令牌递给了我。
我愣了愣,轻抿嘴角,点了点头。
内心因远嫁而有的如积雪般的苦涩,似乎被手中那带着温度的令牌,一点点融化了。
我突然想起二嫂嫂的话,凡事都得自己多争取着些。
我看着严栩的眼睛,我的确不想只要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我真正想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年少的情愫,一旦生了,便如洪水漫天,一发不可收。
但我却还是应了母妃的那句话,想要的越多,摔得越惨。
之后的两年多,只要他在宫中,我几乎日日往麟趾宫跑。
北梁民风本就比大齐开放,我又担着未过门二皇子妃的名号,倒也无人说三道四。
严栩不是个话多之人,常常是他看书,我在旁边添茶、写字或画扇面。
每到中午,若我在,他便会留我一道用膳。
北梁严寒时候多,菜品多温补,倒是颇合我的口味。
因着我体弱,之前和大齐的宫中御医也学会了些做药膳的皮毛手艺,再加上我从大齐皇宫带来了许多珍贵药材,我便也常常捣鼓着做些大齐的暖汤拿给他尝。
虽然我自知手艺着实一般,但也知,暖汤暖汤,暖的更是人心。
如今想来,彼时的我,更像是胡乱地栽入了一个名曰情的天罗地网,让人没了心智,做了一桩桩一件件的傻事。
严栩待我,一向是温柔和气的。
直到那日。
我知他那些日子有个头疼的政事要处理,便跟着珍姑姑学着炖了一碗安神去火的甜汤,端着汤盅行至麟趾宫,却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一个女子的轻泣声。
我顿了顿脚。
「明明我才是和二哥哥从小定亲的……二哥哥正妃的位子明明就是我的,如今正妃位子给了那公主也就罢了,我……甘愿当二哥哥侧妃的,可如今皇后姑母却要将我指婚给那刘大人家的长子……」
我身子一滞,立在门口。
低沉的叹息声传来,似是含着一丝无奈:「凌儿,莫闹了。」
这声音我再熟悉不过,之前觉得如玉石落盘般好听,此刻却宛如匕首扎心。
女子一边抽泣一边道:「我知道二哥哥……是因为北梁还不敌齐国才对那公主好的。我愿意等二哥哥的……」
我努力稳住自己的双手,才没有让汤盅落地。
里面的人,是皇后的亲侄女,赵凌。
我之前在北梁女眷的聚会上,见过几次赵凌。
我只知她是赵尚书家的幺女,而赵尚书的姐姐,便是当今皇后。
却从不知道原来在我之前,她和严栩是有定过亲的。
殿内还在传出女子断断续续的抽泣和男子低声的安慰,我听不下去,挪着僵硬的步子回了映雪阁。
我知道,自己更像是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