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嗯?”
在场的,不论是何一申、赵和平或是吴胜平,他们三个都没想到,苏白竟然会做出这么明确的判断。
这不是模糊地估算运动员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准,而是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成绩区间范围。
赵和平刚想让苏白谨慎说话,但吴胜平先问出了疑问:“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苏白看了眼已经到了起跑位置上的邱文,认真道:“我看到刚刚吴教练您给邱文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匀速耐力跑训练,但是从我个人的判断上来说,这个训练,放在今后邱文正常的400米日常周期训练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将它放在今天的测试前短期训练,确实可以给邱文带来一定的短期记忆,但是这个短期记忆,很容易随时被各种其他元素覆盖。”
“邱文确实具备400米的潜力和天赋,但是我之前看过他的历史训练业务档案,他个人在速度节奏的把控上,一直都有一定的缺陷,包括100米的节奏和200米的节奏,都是经过长期的训练达成的固定节奏记忆,我个人判断,这也是他过去存在速度障碍,虽然训练勤勉但是成绩提升缓慢的原因之一。”
听到这里,何一申、吴胜平几人也都明白苏白的意思了——邱文这小子,在节奏把控能力上,天赋一般。
虽然吴胜平在测试前给他进行了短期的记忆强化,但是这种记忆强化,在400米全程中的疲惫感来袭、其他运动员在前后跑时对邱文带来的节奏影响,又或者是邱文本身对400米不熟悉,对剩余距离判断有所缺失……
在这种种种种的原因之下,都可能对邱文赛前临时获得的记忆强化产生影响和削弱。
“赛前的临时记忆对邱文的全程节奏把握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这个改善恐怕会很有限,并且随时可能被打乱。”
苏白认真地分析道:“所以,我个人判断,他最后的成绩,会比昨天第二组、第三组的两组测试成绩强,但是无法达到第一组和第四组的测试成绩水准,最终他的成绩落点应该会在48秒70开外。”
眼看着苏白把邱文的成绩落点又做了更精确的判断,吴胜平惊讶地挑了挑眉——他对苏白前面的这一番分析推论还是十分肯定的,但是苏白最终的这个对邱文的成绩判断区间实在是太过大胆,让他有些怀疑。
抱着这丝怀疑,赵和平、何一申以及吴胜平都认真地将视线放到了赛道上,开始观看起邱文的这一轮测试。
这一次的测试十分正式,不仅有何一申、吴胜平还有赵和平这些教练员在边上盯着,何一申甚至还喊来了助教,搬出了队里的摄影记录设备,准备多角度记录一下邱文的400米测试成绩,一则作为今天的训练、测试全程记录、二则为今后邱文的训练做一些相应的技术动作和节奏分析。
赛道起点处,邱文比起昨天的测试又更放松了一些,他知道自己转项目到400米基本没有问题了,并且他完全相信苏白所说的,他在400米项目上是有着足够天赋的。
既然如此,他也无需慌张,只要认真训练、乖乖听教练们的指示就行了。
起跑线上,邱文踩着起跑器,两手撑地,眼里闪着兴奋的火苗,等待助理教练的起跑发令。
当’砰’的一声发令枪响,邱文认真按照吴胜平的指示,从弯道上全速起跑,开始向今天的第一次测试发起挑战!
赛道外,吴胜平等人都在认真地看着赛道上的邱文——今天的他仍旧被安排在第七赛道,两侧一前一后的省队400米选手张伟、胡力也没有调整位置。
从起跑到200米位置的前半赛段,邱文较好地执行了吴胜平的要求,基本将速度控制在了他平时的训练节奏上,而从第200米到300米的赛段开始,邱文按照记忆中,赛前吴胜平对他的指示进行了节奏上的变化控制。
赛道外,吴胜平的眉头一拧:“不对,这个步频快了,比之前我让他做的匀速练习有偏差。”
吴胜平在测试前,分别让邱文进行了中速匀速跑和百米起跑段落加速跑的记忆练习,按照吴胜平的要求,目前这个赛段,邱文需要将节奏调整到中速的匀速跑节奏,但是邱文目前的步幅、步频和测试之前的练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速度偏差。
按照这个速度偏差,会加剧邱文的体能消耗,增加他的疲惫感,从而削弱他在第4个百米赛段的冲刺能力。
哪怕他的速度耐力天赋再强,在体能消耗过剧的时候,都会难免速度下滑。
果然,在第三个百米赛段时,邱文虽然始终维持着他印象中的’中速’状态,但是实际上他的体能消耗已经逐渐累积、加剧,让他的速度不由自主地开始下滑。
在邱文努力咬牙稳住自己速度的同时,原本在他后方的张伟、胡力逐渐追上了他——这种被胡力和张伟在背后追赶的感觉,让邱文心中又有一丝不由自主的慌张,他咬着牙试图维持自己的速度,但是还是陷入了和胡力、张伟的拉锯战之中。
这种拉锯战的战场,完全不适合对节奏把握还有缺失的邱文,很快,他失去了对最初节奏的记忆,只能凭借自己的天赋基础在第300米的赛段上和胡力、张伟两人陷入纠缠。
所幸,他还记得吴胜平的交代,最后的1个百米,他的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百米起跑阶段的加速跑姿态,加大了自己的摆臂幅度、尽量通过更大幅度的摆臂带动身体动能,达到最后冲刺段落的加速冲刺目的。
他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在冲刺加速跑的状态中,试图找回自己更快速度的状态。
在邱文的前后,胡力和张伟两人的速度也不慢,作为资深的400米运动员,他们的过往成绩通常在48秒上下,虽然不算快,但是比起邱文目前的速度,还是要略强的。
等他们3人陆续跑过线之后,何一申、赵和平还有吴胜平三人看着邱文的最终成绩,然后三人齐刷刷地将视线转向了苏白。
邱文的最终成绩是——48秒78。
这个成绩,完全在苏白的判断之中,绝对做不得假,而且和苏白第二次给出的48秒70开外的判断,差值极小!
这简直……
吴胜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们这些有经验的教练员,对着自己长期带着的运动员,通过对他们日常训练曲线的长期研究、通过对他们每日训练状态的全盘掌握,再通过对运动员自身状态的一种研究判断,确实有可能对运动员在某一场比赛中的成绩有一个大致的区间判断。
但是这个区间判断只能是一种经验上的判断,未必准确。
毕竟影响运动员实际成绩的因素太多。
那苏白呢?
他做出此前那个邱文的成绩判断时,并没有太多的可倚仗数据,苏白能看到的数据也就和吴胜平基本一致,最多加上苏白对邱文这个选手的了解程度比吴胜平要高。
至于邱文平时的训练状态、邱文近期的自身状态?
了解这些的应该是赵和平才对!
那么苏白能够做出这种判断,更多的依据就是他从他对邱文的熟悉以及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训练业务档案中得出的敏锐剖析。
想到这里,吴胜平也不由得露出惊叹的神情——这个苏白,果然不仅是厨艺了得,更了不得的,恐怕还是他在执教上的眼光和天赋啊!
在吴胜平的身旁,何一申显然也想到了这些关键点,赵和平自然就更不必说了。
一时之间,除了对苏白还有些气不过的赵和平之外,另外两位教练员脸上的身上都很复杂、惊奇。
赵和平对于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有这么出众的教练天赋,结果早不说出口这件事,现在是越想越不甘心,只能瞪着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在边上生闷气。
邱文在看到自己的成绩之后,又有些颓了——他是知道自己对400米全程速度节奏的把控还是有着明显缺失的,但是他以为,赛前有吴教练给他指导,至少在测试中可以有一定的改善了……结果他跑着跑着还是忘了节奏。
今天的这个测试成绩,不能说吴教练没有给他带来改善,只是对比苏白昨天给他的两次指导,这个改善效果并不够理想。
赛道旁,吴胜平显然也想到了苏白昨天给邱文进行指导之后,邱文的那两个漂亮的数据,于是他想了想,还是提议道:“小白,你去试试,你再按照你的想法、方法,去给邱文讲讲400米节奏,让他休息恢复一【创建和谐家园】能,再跑一次测试。”
苏白听过这话后,就认真地点头,然后往邱文的方向去了。
何一申看着苏白的背影,转头看向赵和平:“老赵,让小白这去跟邱文沟通指导,真有用?”
赵和平拿出邱文前一天的测试数据,指了指第一轮测试和第四轮测试的数据:“这两轮都是苏白指导出来的,你觉得有没有用呢?”
听到赵和平的话,何一申沉默了一下,然后看向不远处正在和邱文沟通交流的苏白——如果苏白是真的有这个能耐的话,那他也必须要认真考虑究竟应该怎样调用苏白了。
俗话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话放在体育圈子里,也是完全适用的。
毕竟,中国这么大,真要说起来,田径项目又或者具备短跑、短跨项目上天赋的人真的没有吗?当然不是!
只是人才归人才,如果那些人才没能被挖掘出来,那么或许他们就会一路错过最佳的训练阶段、错过最好的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段,最终在完全无人知晓的时候,一路成长、最终平凡。
就比如这次的邱文。
如果不是苏白开口,邱文现在已经在移除出田径队重点培养选手的淘汰名单上了,不论是赵和平又或者是对淘汰选手名单做了详细考察的其他教练组成员,都没有人考虑过,邱文其实可能具有400米天赋的这件事。
想到这里,何一申心中又升起了跟赵和平同样担忧的问题——三楼食堂的那一群队里的重点选手。
这些选手最近因为吃着苏白做的饭,那叫一个精神奕奕,要是让他们知道队里要把他们的’白大厨’转成教练?
何一申默默用手指揉了揉额头,这实在是叫人不能不感到头疼。
算了,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晚些再说吧。
那头,苏白跟邱文再度交代完关键节奏后,重新走回了吴胜平等人身边,对几人示意自己已经交代完了。
何一申等人对视了一眼,点点头,示意准备开始第二轮的测试赛。
吴胜平看着起跑线上的邱文,忍不住问了一句:“小白,这一回你觉得邱文的最终成绩会在多少?”
苏白拧着眉头想了想:“应该还是在47秒60上下吧。”顿了顿,苏白道:“邱文的天赋是很好,但是凭借100米和200米的训练基础,再勉强控制一下节奏,47秒60上下的成绩差不多算是现在最好的理想状态了。”
理想状态?
那确实是理想状态!
别看跑进47秒好像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成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成绩都是很难达成的,且不说47秒60,要知道还有许多选手,仍旧在挣扎着要打开50秒的大关。
邱文的这个测试数据,已经完全足以证明他的天赋——当然,目前,他要展现出这种令人惊艳的天赋,还具备一定的偶然性。
吴胜平笑了笑,没有额外多说什么,只是看着再一次到了赛道起跑线上的邱文,然后感慨道:“邱文这天赋,没早发现,有点可惜了。要是早几年培养,再过两年,他应该有机会跑进46秒以内。”
赵和平和何一申脸上也有些感慨,如今,国内连能打开46秒关卡的选手都少,明年的多哈世锦赛参赛标准还没出,但400米这个项目如果按照17年世锦赛45秒50的参赛标准再往上升的话,那国内恐怕又要再一次缺席世锦赛了——毕竟,国内目前的400米全国纪录也才45秒35,但凡多哈的参赛标准再往上抬个0.2秒的,那全国上下,可真是找不到半个能参赛的400米男子达标选手了。
苏白看到自己师父还有何总教练的担忧,张了张口,还是没有说话。
按照邱文在400米项目上7.6分的潜力值,他敢说,邱文肯定有机会打开46秒大关,甚至于45秒大关或许也不是梦。
但是这样的成绩,距离现在,还有些太过遥远。
看着蹲踞在起跑器上的邱文,苏白安静地看着,在心里默默地为他喊了声加油。
起跑线上,邱文已经做好了第二轮测试的准备,在他们的后方,助理教练也再一次喊出了’准备’的声音。
然后,在又一次的发令枪响后,邱文再一次地从起跑线上起跑!
这一次,在与苏白的沟通之后,邱文不知为什么,又再度充满了信心——或许是这段时间苏白的神奇厨艺已经让邱文打定了主意要抱住苏白的大腿,又或者是前一天在教练办公室外,邱文听到苏白对教练提出的让他转到400米项目的建议,再或者,就是前一天,苏白对他的两次指导,给他带来的最终成绩。
有时候,教练指导与选手之间的信任建立,就是在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完成的。
邱文在听到苏白给他的建议和要求之后,他的心中就陡然生起了一股自信,这种自信让他能够更加清晰地听从脑海之中苏白传达给他的信息和节奏。
赛道上,进行第二次测试的邱文,在前200米的节奏之中,仍旧保持得十分稳健,仅仅这一点,就让吴胜平和何一申两人暗中点头了。
到了200米之后的第一个转折点,吴胜平几人开始更加专注地将视线放到邱文的身上,然后就看着邱文果然改变了步幅节奏,并且这个速度的控制转换十分地自然,并不像第一轮测试中那样勉强。
在看到这里时,吴胜平心里已经有些服气了——不论苏白是不是就对着邱文一个选手能有这个指导水平,但只要苏白能教好邱文这一个选手,那或许国内就要从此多出一个年轻得过分的400米名帅了!
赛道上,邱文从未觉得自己脑子里关于节奏的把控如此清晰过,他按照苏白所说的节奏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同时加大步幅、略微降低步频。
他的速度确实比第100米到200米的赛段有所下滑,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这种下滑是处于计划中的节奏控制,一切都不成问题!
疲惫的感觉在不断地蔓延,但是意志的火焰也在邱文的心里熊熊燃烧。
身体肌肉缺氧的疲惫感【创建和谐家园】着邱文,但他仍旧稳稳地保持住了苏白所传达给他的节奏与指令。
“稳住了!”吴胜平看着邱文的节奏,看着邱文在赛道上的状态,分明能够感受到邱文的疲惫,但是他却没有被这种疲惫所压垮。
直到邱文再一次跑过终点线,这一次,队里的张伟与胡力都没能追上邱文的速度。
邱文这一次的最终成绩是:47秒59。
再一次,印证了苏白在测试赛前的预言。
吴胜平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转头看向苏白,这一次,他又更加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这个看起来还像个少年的后辈:“了不得,青出于蓝啊!”
今天的这个了不得的夸赞,与前一天吃到美味食物的夸赞,同样都出自真心的赞叹,但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
“小家伙,你要是能把这邱文给带出来,只要他能跑进46秒,我做主,到时候我会亲自给国家队打报告,把邱文那小子和你一起调去国家队!”
这句话让边上的何一申一激灵:“诶,等等,老吴,你这是当着我的面要撬墙角啊?”
吴胜平也哈哈笑了起来:“老何,咱们国内400米的运动员少,但是能教出顶尖400米选手的教练也少啊。”
吴胜平和何一申的对话让苏白一懵,不过要等邱文跑进46秒内还早,倒是吴胜平话里透露出的另外一个信息更为重要。
何一申也正色看向苏白:“小白,邱文这小子,接下来恐怕要交给你来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