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景侯爷想到这里便是一肚子气。
这时,小曹氏赶忙拿许如意的承诺过来哄他道:“老爷,您莫担心,我同如意说好了,倘若熹哥儿七日后还未出来,便让如意去姜太后那里求求情。”
“这是官家处理的事,找姜太后求情,他们就能把人放出来?”
“万一呢?咱们安定侯府现在和公主沾了亲,那便是背靠姜太后,姜太后总是会护着我们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熹哥儿那么有前途的朝臣就这么被冤了吧?”
景侯爷听闻这话,遂也没有同小曹氏争执,不得不说,现在也只能让许如意试上一试了,如果许如意真能派上用场,那么这门亲事,安定侯府还是占了便宜的。
景侯爷遂问:“熹儿的那个外室,你跟她谈的怎么样了?”
小曹氏一边给景侯爷夹菜,一边阐述道:“看着像个乡下姑娘,说是家里被灭门了,无依无靠,于是就跟了熹哥儿,二人私定终身了。现在怀着孩子,说什么都不肯离开熹哥儿,偏要等熹哥儿回来。”
景侯爷斩钉截铁的道:“这种连个身份背景都没有的人,说什么都不能让她入府,妾室都不能让她做。”
“谁说不是呢。可是那姑娘是个死心眼的,说是只想做ᴶˢᴳ个丫鬟伺候熹哥儿。”
“肚子都搞大了,还说自己只想做个丫鬟?她到底还有没有点规矩了!当我们安定侯府是什么地方?”
小曹氏赶忙哄着景侯爷,让他不要动怒。
“我瞧着,莫不如趁现在给熹哥儿说一门亲事,把亲给定了,甭管熹哥儿愿不愿意,再怎么着也不能由着他把一个不明不白的女子八抬大轿娶回来啊!”
若是以前提起景熹的婚事,景侯爷也帮着景熹推拒,让他先好生打拼事业。
但现在怕是不能够了。
景侯爷遂问:“那你心中可是有了人选?”
小曹氏笑道:“我瞧着常玉锦这孩子不错,我同她母亲交好,以前常在一起饮茶,她来家做客的时候,我也常能见到那孩子,是个温婉贤淑的。”
第六十三章 结案
户部尚书常友文的嫡长女常玉锦?
“怎么看上常家了?”景侯爷不解的道,“按说这常家的姑娘配老二,我倒是不说什么,但熹儿少说也得配个郡主吧?”
小曹氏叹道:“我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但谁料出了这种变故,现在大理寺不肯保他,那他定是要被贬官的,若是贬到京外,那可就难回来了。所以我这不是想着户部的官职清闲吗?只要他娶了户部尚书的女儿,以后在户部谋个一官半职,也挺安稳的。”
实则,这常玉锦,小曹氏本是给自己儿子准备的,万一将来出了什么状况,只要把产业都转给妻子,他就能跟着常友【创建和谐家园】点什么,当时跟常夫人提过一嘴,常夫人表示也很喜欢景钰。
谁承想还没等定亲呢,景钰就被昭容公主看上了,常夫人见晚了一步,心里也是挺遗憾的。
但这门婚事,小曹氏是想谈的,让景熹在户部当差,安定侯府还能保住点脸面,况且他以后安稳的做个翻不起大浪的小官,自己儿子则尚了公主,那么以后侯府的爵位落在谁手上,可就说不准了。
小曹氏明面上不能刁难景熹,坏了自己的名声,但心里还得感谢不知从何处刮来的东风,让景熹袭爵的事有了变数。
“老爷,现在当务之急是保住熹哥儿的京官之位,否则贬到穷乡僻壤去,这让我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大姐姐呀!”
景侯爷仔细想了想这其中的权衡利弊,倒也觉得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在朝多年,他岂能不知道这件事会如何定罪?
那凶手若真的是官家或姜太后指使的,那么此事根本查不到真相,而景熹却遭了难,要被此事牵连。
接连七日下来,都没有景熹被释放的消息。
反倒是相府闹了邪祟的消息在民间传开了,听闻林承清的母亲李氏夜里在灵堂看到了一只玄猫,次日便彻底疯了。
此事传得沸沸扬扬的,甚至到了许应鸿的耳朵里。
许应鸿不是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将此事定性为邪祟,其实只要他的一句话,况且这是谁的意思,他心里明镜着。
正是因为心里有数,才愈发感到心慌。
毕竟,林承清从一开始就是许应鸿的人,在看到他那惊世骇俗的诗句后,许应鸿就知道这样的人准是能讨姜太后的喜欢,果不其然,即便姜太后收养了许如意,也喜欢隔三差五将林承清叫过去谈些诗词。
他只让林承清做了翰林院的文官,并且做讨姜太后喜欢的那种文官,日后若是能尚了许如意,那林承清便可以成为他最成功的眼线,比起那个处事圆滑、两头都不想得罪的许如意,林承清实在是承载了许应鸿太多的希望。
只可惜,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公主没能尚成,人还死得不明不白。
这人具体怎么死的,许应鸿心知肚明。
但他偏是不能将真相说出去,只因为这个死人并不干净。
如果不想继续招惹是非,许应鸿只能装作无事发生。
而在景熹被带走调查的第七日,许如意再度进宫面见姜太后了。
她先是去看了眼池塘里的金鱼,旋即回来同姜太后道:“这鱼让皇祖母养得可真好!比孙女刚买来的时候大了一圈呢!”
姜太后笑道:“这不是按照你说的那些方法养着的?”
“方法是方法,但是鱼能养得肥,还得看养鱼的环境和风水。”
这话可是将姜太后逗得合不拢嘴,她打趣的道:“诶呦!昭容,你什么时候开始信风水了?”
许如意故意小声的道:“家里有个喜欢看风水的驸马,自然就跟着信了~”
“果然啊,嫁出去的姑娘就是不一样,这一回来,就秀了哀家一脸的恩爱。”
许如意轻声笑了笑,遂坐在姜太后身畔,转了话茬道:“孙女是回来看皇祖母的,看望皇祖母的时间,孙女尽量不提他。”
姜太后顾虑的道:“那你若是过得不好呢?”
“若是过得不好,那孙女肯定第一时间回来告状。”
姜太后就这么瞧着身畔的许如意,打心眼里喜欢她这懂事又讨喜的劲儿,在这些皇嗣里,唯独她从未做过一件惹人非议的事。
即便姜太后心里明镜着,她这次进宫肯定不是单纯回来探望自己的,但许如意一点都不着急切入正题,而是致力于将她哄高兴了,再慢慢引出正事。
姜太后遂主动同许如意道:“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见姜太后主动将话茬挑到了这里,许如意赶忙接茬道:“还成吧!近来不是因为景世子被带走调查了吗?这事闹得家里不太安宁,毕竟谁家里被带走个人,还能不担心的?”
姜太后就知道她是为此事而来,遂透露道:“听闻林编修的生母深夜在灵堂痛哭的时候,突然招惹了玄猫,次日便疯了。现在哀家已经请了高僧,一直在相府为林编修念经超度呢。”
“那景世子为何还在接受调查?皇祖母,这事能是景世子做的吗?”
姜太后严厉的回道:“景世子确实犯了失职之罪。那林编修整日跟他在一起,林编修身体什么状况,他能一点都不清楚?况且他自己也说了,他知道林编修身体状况很差,脸色惨白,面无血色,整日在屋里也不出门。这人都这样了,他未向任何人汇报过,倘若有人能重视起来,也不至于导致他突然毙命。”
许如意疑惑的道:“可是,孙女去探望的时候,他还能跟孙女一起赏花呢!”
“你不是就去探望过两次吗?那两次的日子还是挨着的,后面的情况,你不了解,跟你也没有关系。反倒是他,他在林编修毙命当日还去府上探案。林编修当日在院里的状态,便是他所陈述的那般。若我大周的官员都是这般死脑筋,只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其余地方不闻不问,犯人当日情况如此糟糕也不予关注,任由犯人暴毙,那还是百姓的父母官吗?这岂是我大周命官的办事态度?此事必须引以为戒,杀一儆百。他因此被革职,一点都没冤枉他。”
第六十四章 去牢里探看景熹
景熹究竟冤不冤枉,许如意是没有发言权的。
更何况,她并不在乎景熹是不是冤枉的,她想要的就是姜太后口中的那句——这件事和她没关系。
“皇祖母,那刑部打算如何定罪呢?”
姜太后回道:“大理寺他是待不了了,但他的罪名也不会太重,大抵就是贬到地方去,十年之内不得回京。”
这罪名若是让景熹听了去,他准是觉得自己是个冤种。
但这样的结果,许如意却并不意外。
很多事情,本来就查不到真相,所谓的真相,也不过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解释。
姜太后想将此事定性为邪祟,找些高僧重新净化一下京城的环境,此事便作罢了。
许应鸿那边若是心虚,也不会继续追查在他看来无关紧要的真相。
而林江那头,需要一个发泄口,同时也需要能让他作罢的利益。
说到底,林承清不是他亲儿子,他折损的利益,许应鸿添上便是,这大抵就是整件事的处理过程。
许如意在姜太后身边这么多年,对朝堂的处事方式了如指掌,同时,她也接受了眼下的现状。
许如意遂问:“皇祖母,孙女可以去看看景世子吗?他毕竟是孙女的大哥,家里都挺惦记他的。”
“你若是想去探看,哀家自是不会拦你,不过牢房可不是什么好去处,你可千万当心着点。”
许如意点了点头,在谢过姜太后之后,她便前去牢房探望景熹了。
要说景钰不跟王公贵族打交道,专心经营他的产业,出了这种事,那些贵族也没人愿意搞他,毕竟此人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许如意三言两语就能将景钰带出来。
可景熹就不一样了,生生在牢里待了七日。
待许如意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牢房的干草上,轻闭双目,盘膝而坐。
由于他尚且不是囚犯,刑部并未强迫他穿囚衣,也未对他严刑拷打,只是隔三差五的带ᴶˢᴳ出来问话。
按说在这里待了七日,纵是没犯事的人也会被逼疯,但景熹却十分镇定。
真不愧是五年之后参与叛乱的反贼,就这么望着这个高岭之花,许如意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大哥,家里托本宫过来探望你了。”
景熹在听闻许如意的声音后,缓缓睁开了眼。
那冷清的双眸里,没有一丝波澜,也看不出任何的情感。
一旁的李远叹了口气,解释道:“公主,这不是我们不放人啊!您也瞧见了,世子一直都是这般模样,一直说这件事跟他没有关系,我们也没办法啊!您好生劝劝他,让他交代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僵持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景熹和景钰不同,如果换作景钰,这会儿定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出去,实在出不去也会等待家里救援,而景熹却是一副说一不二的清高模样,他只是好生查他的案子,不认为自己有任何不妥之处,也没有人事先同他讲过要去管林承清的身体状况。
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许如意转头同李远道:“李大人,本宫有些话要单独同世子讲。”
李远会意,但却嘱咐了一句:“公主注意把握时间。”
许如意应了一声,在李远离去后,许如意轻声同景熹道:“大哥,家里人还在等你,还有一桩事儿,等着你去处理。”
景熹不愿理会她,仍是一副淡漠的神情。
许如意遂加重的语调道:“巧娘现在也在侯府,等你回来看看应当如何安置她。”
在听闻“巧娘”二字后,景熹眯着的双眸突然瞠大。
那双鹰眸直接落在许如意身上,显得阴戾可怖。
倘若许如意不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大抵会被这样的眼眸吓到,但不巧的是,许如意现在同样十分镇定。
下一刻,便听景熹问道:“巧娘现在怎么样了?”
许如意淡然的回道:“大哥放心,巧娘是婆母带回来的,现在人在婆母那里,十分安全,胎象也很稳。只是婆母认为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大哥还是得尽快离开这里,回家处理此事。”
许如意把话说得很明白,想让这件事彻底结束,那么景熹该画的押就要画、该招的供就要招,这么僵持下去也保不住他的官位,还不抵容自己受些损失,早点出去。
在这方面,他可比不上自己的弟弟。
许如意在说完这些话后,只是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