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探望一次还不够吗?
她竟然还要再次探望他?
景钰心中闷气,在许如意想要拉他的时候,他的手故意躲闪了一下,但下一刻,许如意便牢牢抓住了他的手腕,强势的拉着他上了马车。
景熹是不与他们同车的,他骑着马走在前面,同他们一路前往安定侯府。
景钰本来也是打算骑马回去的,可如果他一个人在外骑马,把许如意一个人丢在马车里,那便昭示着两人闹了别扭。
他说过会维护许如意的颜面,遂留在了马车内。
但却还是表露出自己的不悦。
许如意坐在景钰的对面,猜想着景钰生气的点:“小郎君是在气本公主大婚才过三日便在别的男子府上游玩?”
景钰把头偏过来一分,气呼呼的道:“不然呢?”
许如意倒是蛮不在意的靠着车窗回道:“不是说了那是给太后办事吗?”
“给太后办事?太后让您陪他赏花饮茶?还是下棋作赋?”
她不会真把他当成十五岁的小孩了吧?
这分明就是在约会啊!而且还是容易谈情说爱的那种!
正常人谁去探病还会整这些幺蛾子?
倒别说,许如意知道景钰是什么意思——她确实是在和林承清约会,这点确实容易惹这小家伙生气。
许如意遂回了一句:“探病嘛!当然要哄病人高兴一些了,毕竟他可是太后身边的红人,太后可是等着他早日回朝呢!”
景钰一听这解释,更来气了。
这纯是哄三岁小孩的借口!
他此番是真在气头上了,郑重的问道:“您若是对他有感情的话,那您当初选【创建和谐家园】嘛?”
她若是想死,那就不该让他卷入这些朝堂乱事之中,他们直接重蹈前世的覆辙,而他则远走高飞,何苦选他做驸马?
谁料,方才还漫不经心的许如意在听闻这话后,神色中露出一丝不悦。
“本公主说过的话,你可是从未往心里去?”
她说过许多遍,她是因为喜欢他才选他的。
她也曾说过,自己跟林承清没有任何感情。
他为何还要再三问及此事?!
第三十三章 小驸马居然喜欢吃糖
景钰来的时候吃了两口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未下去,越想这事越来气,连句敬词都没加,直言驳道:“你像是那种会一见钟情的人吗?你选我做婿,若是有什么图谋你就直说,缺啥差啥我都给你安排妥当,但我只想听一句实话——你到底图个什么?!”
许如意说她喜欢自己,景钰是打心底里不信的,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许如意到底图个什么?一边豢养着他,一边又在外面沾花惹草,而且招惹的人还是个前世将她活活烧死的危险分子!
这让景钰如何不气?
但许如意在听闻这话后,似是也有几分怒意,既没有给他答复,也没再跟他说一句话。
这让景钰生气之余,心绪又有些复杂。
于是这一路,她不解释,他也不再问话。
许如意没法解释自己重生归来这档子离奇事儿,她要是说自己豢养的黑猫也是跟她一起重生的,怕是要被送进宫里的疯人塔。
景钰亦是如此。
二人就这么僵持着,直到马车在安定侯府门前停下。
看门的小厮在见了走在最前方的景熹后,赶忙高声喊道:“大公子回来了!”
小曹氏这会儿正伺候着年事已高的景老夫人,乍一听大公子回来了,转头便欣喜的同景老太太道:“母亲,熹哥儿回来了!”
景老夫人在得知嫡长孙回来了,激动的道:“难得熹哥儿回来一趟,今儿怎么着也得设宴庆贺一番。”
“母亲您放心吧,熹哥儿此番回来,我这个做母亲的准是要热热闹闹的迎他回来的。”
景老夫人点了点头,这些年自己的身子骨越发的不中用了,常年卧床,因此这管家对牌也交到了小曹氏手中,好在小曹氏是个能ᴶˢᴳ干的,府上的事儿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从未让景老夫人和景侯爷操过心。
在景熹入门后,小曹氏便迎了出来,热情的道:“大郎回来了?怎么都没打声招呼?如此也好让我们准备一番!”
景熹恭敬的行了个礼道:“母亲有心了,孩儿此番是接了官家的旨,临时赶回来查案的。”
小曹氏闻言,蹙着眉的道:“诶呦!这一年到头的净在外面奔波劳累了,上面可曾说过让你回家歇息几日?”
景熹回道:“孩儿接的都是些急活儿,接到任务就得立刻去解决。”
小曹氏心痛的叹了口气道:“本以为你升为大理寺丞后能轻松一些,不成想杂事还是这般多。”
“孩儿多历练一番也是好的,明年大理寺少卿恐是需要离任,于是孩儿便跟着他多干了一些,也是方便交接后不出纰漏。”
小曹氏听闻这话,面露喜色道:“这是好事啊!再往上升一任,你就熬出头了!”
景熹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没有多言。
而这时,许如意和景钰也踏入了府门,许如意在进门后率先打招呼道:“婆母!”
小曹氏闻言,赶忙欣喜的应道:“是如意过来了!诶呦!如意,你来得正是时候,你还没见过你大哥呢!今日正好见个面,一家人好生聚上一聚!”
许如意笑着回道:“婆母,今日真是赶巧儿了,儿媳跟二郎从相府出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大哥,于是一块儿回来的,儿媳也寻思既回来了,大家一起吃个饭,好生热闹一番。”
小曹氏闻言,更是喜笑颜开的道:“可不是么!今儿我这个做母亲的可得好生给你们几个孩子备些好酒好菜。”
景钰是跟着许如意一起进来的,此刻他不得不佩服许如意随机应变的能力,方才在马车里闹过的情绪,她丝毫没有带入府中,就好像无事发生一般。
倒是小曹氏试探着问道:“你们方才去相府了?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许如意回道:“没什么事儿,就是林编修去探查舞弊案的时候受了伤,大娘娘让我代她去探望一番。”
“二郎也一起去了?”
小曹氏的眸光落在景钰身上,明显是希望景钰开口说句话。
景钰知道自己闯相府这事是瞒不住的,遂回了句:“孩儿起床后没见着公主,听闻她去相府探病了,便也乘着马车一起去了。”
这便是知会小曹氏了,也不算隐瞒。
小曹氏笑了一声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忙碌。当然了,忙点好啊,忙起来了,那日子才有奔头呢!可不能像京里的那些纨绔一般,整日尽是寻花问柳、惹是生非。走,进屋坐会儿去,宴席过两刻钟便能摆好,到时候主君也该回来了,正好大家一起聚上一聚。”
小曹氏一边扇着团扇,一边笑着同许如意道:“尤其是如意你啊,头一次跟全家人一起吃饭,我这个当婆母的心里真是高兴!等过两年大郎不忙了,让他也安生下来,娶个媳妇,家里就更热闹了!”
景熹见小曹氏谈到自己,轻轻点头示意一下。
接着,小曹氏便叫家里的庶子三哥儿景展、四哥儿景洪以及五姐儿景婉儿过来,景婉儿今年刚满四岁,在见到许如意后,兴冲冲的便扑了过来,欣喜的喊道:“二嫂嫂!”
许如意笑着回应一声:“诶!”
下一刻,便见景婉儿拿出几个糖人道:“这是送给二嫂嫂的见面礼!婚宴上就想送给二嫂嫂的,但是还没送上二嫂嫂就入洞房了。所以婉儿又买了几个糖人儿,有小猪的,有小鸟的,还有孙猴子的,二嫂嫂喜欢哪个?”
实则,许如意是吃不得这种腻牙的吃食的,但瞧着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模样,许如意还是忍不住逗她道:“你怎么知道二嫂嫂喜欢吃糖人儿啊?”
景婉儿嘿嘿一笑道:“二嫂嫂猜猜看!”
许如意朱唇微扬,问道:“是不是因为二哥哥喜欢吃糖人儿,所以五姐儿觉得二哥哥娶的娘子也喜欢吃糖人儿?”
景婉儿在听闻这回答后,认真的点了点头,却有几分惊诧的道:“二嫂嫂是怎么知道的?”
小孩子左右不过这么点小心思,若是往复杂了想,那便细思极恐了。
许如意遂哄着景婉儿道:“因为二嫂嫂也知道二哥哥喜欢吃糖人儿啊!所以五姐儿应该把糖人儿送给二哥哥,他肯定会喜欢的!”
景婉儿欣喜的回道:“好!”
在谈话的间隙,许如意用余光瞟了一眼景钰,虽然方才在马车上还闹别扭不理人,但在许如意同景婉儿聊天没注意到他的时候,他却一直偷偷盯着她。
第三十四章 敬酒
这显然是不满许如意把景婉儿引到他这边来,但又不能明说,只能用带着闷气的眼神盯着她。
不得不说这世俗的繁文缛节甚是无趣,吵架吵到一半还得中途暂停一下,心里怨结未消,却又不能闹得人尽皆知。
当然,景婉儿是不知道这些事儿的,她举着糖人儿来到景钰面前,嘿嘿笑着道:“二哥哥吃不吃糖人儿?”
景钰真是越发的捉摸不透许如意的心思,如果许如意是觉得几个糖人儿就能把自己打发了,然后她继续跟没事人一样再去找林承清约会,那这算个什么事儿?
旁的事儿他都可以让着这个小姑奶奶,唯独这件事不行!
景钰旋即同景婉儿道:“这些糖人儿不是送给二嫂嫂的嘛?让二嫂嫂先挑一个!”
他才不吃许如意推过来的糖人儿!
但他不知道,许如意是不喜欢这种糖分过高的甜食的,他这赌气的举动,可是让许如意记在心上了。
但许如意却也不是个服软的。
在景婉儿跑回来后,许如意挑了一根孙猴子糖人儿,并道:“那二嫂嫂就选这根了。现在二嫂嫂挑完了,让二哥哥挑吧!”
于是,景婉儿便又跑到景钰面前,拿着小鸟和小猪头的糖人儿问道:“二哥哥喜欢哪个?”
许如意抢先一步解释道:“二哥哥喜欢小鸟的!”
景钰算是见识到了许如意的威力。
如果景钰继续跟她怄气,选择另外一个,那他只能选择那只猪头糖人儿。
罢了……
有气回家关上门再吵,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他只能顺势给自己找了个台阶道:“还是你二嫂嫂懂我,我就喜欢这只小鸟!真好看!”
景钰只得战术认怂。
景婉儿嘿嘿一笑道:“二哥哥和二嫂嫂一人一个,祝二哥哥和二嫂嫂百年好合哦!”
许如意赞叹道:“五姐儿真乖!”
这时景婉儿的乳娘张嬷嬷过来准备带景婉儿入座,并同许如意笑道:“五姐儿之前在宴上看见那么多人都送了礼物,回来就想着也要送您点什么,小孩子的玩意儿,让公主见笑了。”
许如意回道:“五姐儿的一番心意,本宫心领了。”
说罢,便当着景婉儿的面,将这小糖人儿吃下,这时,朝茗便赶忙去给许如意端了壶茶过来,给许如意倒上,许如意遂在吃过糖人儿后,喝了两杯茶。
不多时,景侯爷便回来了,瞧着一家子都坐在这里了,便也入了座。
这些年大周的江山太平了许多,当年南征北战的侯爵这些年都清闲下来,武将不像之前那般受重视了,侯府的子嗣想要出人头地,还得科考入仕,这其中最出色的当然就是景熹了。
景侯爷在入席后,首先便是提了一句:“大郎此番先是随二王爷征战,平了战乱后又回大理寺处理案件,这股子上进心,颇有为父当年的风采。”
景熹闻言,拿起酒杯,倒了杯酒,举杯同景侯爷道:“都是父亲教养得好。父亲常说,要将人生视为登山,宁可面对荆棘,也要选择上坡路,上坡路虽不好走,但越往上走,风景越是光鲜、眼界越是宽广。最好走的路是下坡路,切不可选择醉生梦死。今日回家,孩儿敬父亲一杯,感谢父亲的谆谆教诲。”
说罢,景熹便一饮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