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到收拾好,把后院这里清理干净,三兄妹进了堂屋。
“哥,这个,你们一人一套,明天下地穿,这个,恒温的,恒温懂不懂?不会冷不会热。快马说这个在他们那里卖得最好。”
拿出包裹里的恒温装,她可是塞了八套进去,老爸那里拿了三套,这里还有五套呢!
自己两套留着,都是晚上睡觉在穿。
“小妹,你藏私哟,你好像就有这个,我以为是妈给你做的新衣服,原来你偷偷找马买的!”
“我总得先试试吧,不然花钱没效果不是浪费了?这个很贵的!”
云文看着这衣服,“你钱应该花光了吧?没钱就问老爸拿,回头我们有时间再去山里,挣钱还是不难。”
现在这状况,对他们来说还真不难,就算每个山头走一遭,也能抓不少野味。
“有钱了,巴旦木我卖了一些给快马,放心,我不会缺钱的。”不想多做解释,“你们试试,不知道衣服合不合适。”
云武拿了件衣服套上身,这个还真不错,“小妹,可以自动调节,很合身,确实不热,秋收咱们家今年应该没往年累了。”
“嗯,明天我也去,我去收玉米。”
村里水稻和玉米一直都是一块收,年龄小点的,还有大姑娘那些,就是负责收玉米,主要劳动力就负责收稻子。
“可以,就是太阳挺大,会不会晒黑?”
“带草帽,不会,这个也是长袖子,玉米林子里太阳少了,晒不到的。”她还有月夫人送的化妆品套呢,里面可是有防晒乳的。
云建国回来,还提着两串葡萄,云念看着那葡萄,口水又自然分泌出来,不是馋的,她要是没猜错,这是大伯家自己种的,很酸!
“念念,吃不吃?你大伯家今年这葡萄结的还真不少,我尝过,还挺好吃的。”
才怪,每次老爸都这么说,原身的记忆里,每次都被酸得掉眼泪。
“不要,爸你自己吃吧。”
云武凑上前,捏了一颗直接扔进嘴里,云念看他脸都变形了,这还好吃?
“爸,酸了点,不过还行吧。”
云念吞吞口水,家里人味觉真的没问题?
“都站着干嘛?擦桌子,午饭要不要吃了?”周桂兰端着一大盆凉面出来,云念去厨房端粥盆,还有凉拌的黄瓜。
“妈,今天这个面条好吃,很筋道。”
“那可不,这可是在快马那里买的,精面粉呢!”
云念也觉得好吃,这年代,吃点白面就算很好了,想当年,学校的那些同学还嫌弃米饭不够香,馒头没味……虽然她也挑食。
第18章 秋收开始
云念是在一阵喇叭声中起床的。
看着外面还灰蒙蒙的天,院子里榛子已经摊晒上了,“现在几点啊?”
“五点,要不你再睡会?其实你去不去都没事,咱家不缺你这点工分。”周桂兰心疼云念,闺女要是晒黑了咋整?
“没事,我要再不出门,村子里还不定传成啥样呢!再说,有这个衣服也不热。”云念拉了拉身上的衣服,这个是真方便。
自从原身中考落榜,村里偶尔就会有她的话题,虽然那些妇人就是嘴碎了点,也没多大恶意,但是还是让原身不舒服,所以她回来以后几乎不出门。
现在秋收要是她还窝在家里,估计传言就要变真的了。
周桂兰也不再多说,端出一篮子馒头,还有煮得粘稠的粥,甚至还炒了一盘鸡蛋。
秋收早上就得吃饱才行。
云念则在想,她包裹里的营养液要不要拿出来?一箱营养液有50瓶,社会哥发给她十箱,前后也不过才用了一箱半。
“爸妈,你们说我们找快马买点那个他们附送的,他会不会卖?快马说那个叫营养液。他那边的人,大多都喝那个,有营养还方便。”
“秋收本来就累人,忙完了地里的还得回家做饭,老妈也太累了,还不如喝那个,一瓶管一天饱呢!就是口味不太好。”
云建国摇摇头,“不行,家里还是得做饭,不然有人发现,到时候会很麻烦,让你哥他们学做饭好了,喝了那个,记忆里理解力都变得很好,学个做饭,也会很简单。”
“好吧,那我也学学炒菜。”她本身也不会这些,原身也不会,还是应该学起来。
周桂兰觉得可以,自己学会做饭,以后也不会饿肚子。
吃完饭,兄弟俩收拾好碗筷,云念带了军用水壶挂在身上,里面装了薄荷叶熬的水,看没什么问题,一家人就准备出门,出门前云念手里还被塞了一个草帽。
郭秀英带着云平从远处过来,“念念今天也下地?今天看这样子太阳可不会小,当心晒黑。”
“大伯娘,没事,我去扒玉米。”
一行人来到晒谷场,这里已经站了不少人,村里也没那闲着逗猫惹狗的青少年,有不少小孩子提着篮子等在一边。
“云念,你舍得出门了啊?”云立晴凑过来,“看你脸色这么好,怎么都在说你躲家里难过来着?”
“难过什么?”
“喂,你不是落榜了?难过不是很正常ᴶˢᴳ?不过我是没看出来。”云立晴撇撇嘴,“读书太多人会变笨,书呆子。”
……“是是,所以我不读了。”
“我说真的,前几天赶集,遇到我一个同学,她就是上高中了,整个人看上去傻乎乎的,说不到一块。”
村长很快来了,分配好主力,云念跟着几个大婶去了玉米地。
“念念,中午早点回去。”周桂兰还是有点担心。
“知道啦。”
“念念姐,你不和我一起啊?”云丽挎着篮子,看云念跟着人走了,嘟着嘴,她要去捡稻穗,念念姐居然不去。
“我去扒玉米,你去吧,小心点。”她一个大姑娘跟着后面捡稻穗,别人不得笑死?
“云念啊,你还准备复读吗?”
“于三婶,我不打算复读啊,准备在家和我妈学做饭。”
于三婶看她一眼,细皮嫩肉的,啥也不会,也不知道周桂兰怎么想的,女孩子哪有不做家务只读书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钱多烧得慌!
再看看旁边自己家的姑娘,这才对嘛,干活麻利,啥都会做,这样以后找对象也容易些。
“我说啊,女孩子读个初中那是够够的了,高中多费钱?读了有什么用,现在也不能考大学,那大学名额每年镇子就那么一两个,多难啊!”
“于老三家的,你这话就不对了,读书哪不好?多读书才能明事理,你以为人人像你家,上个小学就完了,字都不识几个。”
旁边一个大妈就看不惯她,整天把姑娘压着做这做那,动不动就骂人,她家姑娘都给她弄得快变黑炭了,哪有大热天自己在家躲阴凉,让姑娘去晒太阳的?
云念听着几个大婶争来争去也没搭话,看了一眼同行的几个女孩,她都不是很熟,她小学和这些不同班,中学上学都在镇上,一周也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也大多不出门,和这些姑娘还真玩不到一块。
吵吵闹闹来到玉米地,这里一片十几亩地,全是玉米和红薯,每垄都是两边种红薯,中间是玉米,地势不好就只种玉米。
云念的工作就是和几个姑娘扒玉米,把扒下来的玉米丢在空行,几个大婶负责砍玉米杆,有些地方是直接砍了玉米杆,连着上面的玉米棒子一起拖回去,然后再慢慢扒。
云家村这边玉米地离得都有点距离,拖回去再扒麻烦了点,所以都是扒了直接挑回去。
等到水稻收完,再收大豆,最后是红薯和花生。
秋收完不代表农民就清闲了,还得翻地种菜,冬小麦这些,除了猫冬,其他时间多多少少都会有活干。所以这个年代,很多人羡慕城里人,不但有体面的工作,还有工资各种票据这些。
云念扒玉米动作很快,后面负责砍玉米杆的大婶都快跟不上了。
附近几人看她动作,谁说云家这丫头不会干活,是太会干活了,而且力气也不小,看她扒玉米,那是又快又准,那空行里玉米棒子丟一路。
“云念,你要不要歇会?”
“淑芬婶子,我不累,你慢慢砍,不着急啊。”
拿起水壶喝了两口水,她是真的不累,因为也感觉不到热,加上力气又大,这点劳动量,还抵不上她正儿八经的跑步。
关淑芬看她都不流汗,自己汗水一个劲冒出来,果然还是年轻人好,身体好,她这怕不是冒的虚汗?是不是应该补补身体了?
云念不知道对方的自我怀疑,又开始扒玉米,早点弄完早点收工。就是这些大婶还是慢了点,姑娘也不行啊,不是说天天有干活?
几个姑娘看着云念的动作,脸色都变了,要不要那么拼?显得她们也太无能了点,这一个常年干农活的还比不上一个书呆子,就离谱!
第19章 学做饭
村长云兴邦晃荡着来到玉米地这边,看着一骑绝尘的云念,抽了抽嘴角,他是有听云建国说过,他这闺女力气大了点,这不止力气大吧?
等到云念把分配的玉米全部扒完,把玉米棒子装进箩筐,再挑着箩筐放在大路上,就等着回头拖拉机来拉回去晒了。
看着整整齐齐的几大箩筐,其他人也开眼界了,这箩筐一挑可是有上百斤的,她挑着一点不费劲。
云念最后检查了一下,今天任务完成了,想了想,过去帮着关淑芬砍玉米杆,看着她一刀两棵,这利索劲……
“云念,你这力气不小啊,没看出来呢!”
“婶,我从小力气就大,有几次和隔壁村胖子打架,不是叫我爸了吗,那以后我就不使力了,不然他们老找我爸,我爸也烦啊!”
“哈哈,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听说当时那胖子被你打得哭。我们当初还以为那是别人胡说的,原来是真的啊?”
“对呀,所以我后来就不和他们玩了,那些小孩子又爱哭,打架又打不过,没劲,再加上我上学,担心使劲哪天把同学打哭了,估计老师又要叫我爸,所以干脆不用劲了。”
看几人哈哈大笑,云念也无所谓,反正她就是要大家都知道她力气大就行了。
砍完最后一棵玉米杆,云念帮着抱到路边搁好,“我先回家了啊。”
云念走在回家路上,看着太阳照射出的影子,应该有十点了吧?
回到家,云念来到厨房,想着平时周桂兰是怎么做饭的?她看着土灶,有点犯难,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原身会烧火。
挽起袖子,先把土灶上的大铁锅用水清洗两遍,然后加水,盖好盖子,准备生火。
依着记忆把火点燃,第一次用火柴还挺新鲜。
陆续加入细的枯树枝,看着越来越大的火焰,不难嘛!再塞两根劈好的木头,差不多了吧?
火没问题了,下一步就是准备米,淘米她还是会的。除了煮米饭,还得想想做什么菜,看里面杂物间的架子上摆着的肉都是腌过的,新鲜肉应该在他爸的空间钮里。
干脆在包裹分解了两斤噜噜兽肉,一会就和他们说是快马送的好了,世纪好锅友。
这个肉,上次周桂兰是用辣椒炒的,还挺好吃,今天干脆也这样做。看锅里还有一会水才会开,云念提着篮子来到后院,摘了一些辣椒,几根黄瓜,几个西红柿和一把蒜苗,几根葱。
“念念?”
“妈,我在后院,来了。”
“你在做饭啊?”
云念看水开了,把米倒进锅里,用锅铲搅动一下,“对呀,我学学,好像也不难。”
周桂兰接过她手上的锅铲,“你去烧火,看我做,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云念乖乖坐在一边,看火小了点,就塞一根木头进去。
顺便看着周桂兰做饭,看她洗洗切切,都很简单。“妈,肉我找快马买的,也不知道爸什么时候回来,就先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