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份深情,她怕是这辈子都还不了了,她想。
翌日,李宛如硬要拉着陈雁姝出门。
“额娘,您病着的时候儿媳去像菩萨祈求,如今您ᴶˢᴳᴮᴮ大好,咱们肯定要去还愿的,不然菩萨要不高兴了。”
陈雁姝知道儿媳是想待自己散散心,三个小的也跟着,要是李宛如一个人来,她还真不想去,不过孩子们想去,她最后还是答应了。
永鹭寺外,陈雁姝意外的碰见一个熟人,看着人群中被指指点点的那抹倩影,她眉头轻皱。
旁边李宛如也认出那人:“那不是高侍郎的女儿高翠珊吗?” 语气说不得多好,她还记得当初高家母女算计申缙婚事的事。
陈雁姝让李宛如带着孩子们先进去,那边好几个女子围着高翠珊,看高翠珊难堪的表情,估计话不会太好听,孩子们听了不大好。
有春红和芸半陪着,李宛如又留了一半家丁跟着婆婆,才带着儿子和两个女儿先行离开。
陈雁姝渐渐走近,一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传入耳中。
“装的这副可怜样给谁看?当初勾引申大人是不是就是这幅模样?”
“只可惜人家根本没看上,毕竟人家申大人洁身自好,不是什么香的臭的都要的。”
“就是,胆小鬼,敢做不敢当!高夫人怕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扛下了所有,进了牢狱却被高大人休妻了吧。”
申缙虽是奔五十的人,但京中仰慕他的女子依旧不少,高翠珊使计想嫁进申家却被抓之事早就传遍整个京都,如今的高翠珊比那过街老鼠好不到哪去,走哪都会受到申缙仰慕者的唾弃。
陈雁姝静静听了几句,正准备离开,高翠珊就看见了她。
那目光像淬了毒,短暂几秒,随后高翠珊狼狈离开。
陈雁姝没在意,只觉得高翠珊是恨自己当日坏了她的事,转身进了永鹭寺,孩子们还在等她。
这次上完香拜完菩萨,陈雁姝没急着离开,而是听了一会儿【创建和谐家园】讲经,这世间烦恼太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她静【创建和谐家园】在蒲团上,听着上面主持的声音,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她缓缓闭上眼睛,心里那股酸胀的难过之意依然存在,只是门外树上的鸟鸣,鼻前隐隐约约的花香和泥土的清香,周围人衣袖的摩擦声,殿外香客的说话声、祈祷声,都让她有了新的感受。
他们都应该有更明媚的生活,相爱的人也不是就一定能喜结连理。
57 ☪ 第57章 ◇
◎与我佛有缘◎
陈雁姝最近爱上了听讲经, 看经书都不行,就得去永鹭寺听僧人讲,往往在蒲团上一坐, 就是一上午, 在寺里吃了斋饭再回王府。
她也爱上了戴佛珠,现在随时带在手上的菩提手串,就是永鹭寺住持送的,据说在佛前供奉了百年, 上面带着浓重的香火气息。
陈雁姝曾问过住持, 这么珍贵的东西为什么就送给她了。
“缘赠有缘人,施主, 您与我佛有缘。”住持的话还萦绕耳边,陈雁姝手指摩挲着佛珠, 阖眼想着事情, 暖阳微风照拂下, 呼吸渐渐变浅。
轻轻地将薄毯给陈雁姝盖好,春红小心地坐回自己的小凳子上, 就怕吵醒了躺椅上的人。
她现在年纪也大了,自乌嬷嬷走后,她便习惯无事时做些针线, 她仿佛成了第二个乌嬷嬷,守在陈雁姝身旁, 时刻关注着她有没有饿着冷着,里衣、袜子这些都是她做的, 手艺越来越好后, 还能做些精美的抹额。
不过主子总嫌弃, 说抹额是老太太才戴的, 她还没老得走不动路,怎么也不戴。
芸半提着个食盒走过来,春红远远瞧见就给人打手势轻点,主子现在晚间总睡不好,好不容易今天天气好,能多睡会也是好的。
芸半也知道这些,踮着脚像个小偷似的,偷偷摸摸地过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不发出声音。
她在春红身边缓缓坐下,将食盒轻轻放在地上,才敢把那口憋着的气松了。
视线落在春红手上的针线活,这是又在给主子做抹额呢,再看向一边篮子里已经做好的腰带,袜子,芸半有种说不上的感觉。
就好像春红打算把主子后几十年的抹额、袜子都做完似的,她将视线渐渐上移,时光好像特别偏爱主子,春红六七十的脸上满是皱纹,主子却好似还是当年那个冠绝后宫的美人儿。
细细算来,春红的确是老了,大概是她从不摆架子,自己也只把她当姐姐的缘故,让她忘记了春红比她大了两轮不止。
芸半在春红身旁坐着,渐渐发起呆来。
曾经她问过春红后不后悔跟主子出宫,要不是从前小人作祟,春红早就是掌事嬷嬷了。
主子离宫之前说过,如果春红想留在宫里,那她可以向太后娘娘讨一份恩情,让春红荣升一等掌事嬷嬷。
不过春红选择跟着主子来王府,当时乌嬷嬷健在,王府管事也有管家,春红依旧只能和她一样,做主子身边的一等丫鬟。
就是如今乌嬷嬷不在了,主子想提春红做后院的掌事嬷嬷,春红也没答应,她当时怎么说的来着:
“这府上只有一个掌事嬷嬷,那就是乌嬷嬷。”
芸半不明白,反正要换了她,她铁定答应,其他不说,光说涨月钱就够她开心了!
晚间,允秘两口子窝在被窝里说着话。
“夫君,你说额娘是不是有了出家的念头?”
允秘心里一跳,“这话可别乱说,额娘要是出家了,那我们怎么办?” 他还是喜欢额娘有头发的样子。
李宛如:“可我真觉得像啊!你看,额娘天天早上一早就去永鹭寺听讲经,中午吃了斋饭才回来,以前额娘可是吃一顿素斋,回来一定会多吃几块肉的,现在顿顿中午吃斋不说,连晚膳都吃素了!
还有额娘手上的那串佛珠,从来不离身,宝贝的很,我看着是真的心慌。”
别说李宛如心慌了,这会儿允秘被说的觉也睡不好了,一晚上辗转反侧,好不容易入睡了,梦里就见着他娘在永鹭寺削发为尼。
第二天一早,早膳还没用就跑到陈雁姝院子,盯着陈雁姝乌黑的头发看了半晌,嘴里还念着:“头发还在,头发还在。”
这是不止怎么传到三个小的耳朵里,就变成了陈雁姝要出家了。
明月明珠俩姐妹再懂事也只有四岁,她们不知道出家是什么意思,问哥哥弘康。
“出家以后,祖母就会住在尼姑庵,和凡尘了断,再也不会来看我们,也再也不管我们了。”
两个小丫头一听祖母要走了,“哇”地一声就哭了,外面守着的丫鬟婆子赶忙进来,并不知道两位小主子怎么突然就哭了,还怎么哄也哄不好。
转身想让小世子哄哄,却发现人已经不在了。
申府
自申母走后,府里的丫鬟全让申缙遣散了,就留了个烧饭的婆子,其他全是小厮、家仆。
管家从外面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人,“老爷,小公子来了。”
申缙抬头一看,见是弘康,颇有些诧异,“小世子今日不去上书房吗?” 他才下完朝,回来拿几本书就要去宫里给几位皇子讲课了。
“太傅,祖母要出家了。”
这句话像晴天霹雳一样砸向申缙,他颤抖地丢了手上的书,步子凌乱,“你说什么,谁要出家?”
一路跑向諴亲王府,申缙脑子里一直浮现着那句话,她要出家了,她为了躲他,竟要出家!
一路跑着,都忘了自家还有马车,还是小厮机灵,赶了车追上来,“老爷!老爷快上车!”
申缙一个纵跃,跳上马车,“去諴亲王府,快!”
小厮麻利地甩了马儿一鞭子,“那您可要坐稳了。”
说完,马儿扬起前蹄嘶鸣一声,便带着马车疾驰在街道上,幸亏早上还算早,人还没几个。
到了王府,申缙急急下马车,险些没踩着自己衣裳。
王府侍卫见状,以为申缙是有国家大事急着和王爷说,连忙上前道:“太傅大人,您是来见王爷的吧,王爷这会儿已经进宫了,您要是有急事,可以赶紧去宫里。”
“本官有要事求见太嫔娘娘!”
侍卫一愣,反应了一下,“啊,那您里面请,属下派人去像娘娘通传一声。”
人还在府上,申缙提着的心总算落了回去,熟稔地向待客的院子走去。
没等多久,人就来了,申缙第一时间朝她头上看去,满头青丝犹在,还好赶上了。
“你……”
“姝儿——”
陈雁姝瞳孔一颤,转身将下人们都遣出去,才转身看向神色不大对劲的申缙,“你怎么了?”
申缙深沉的目光看着她,艰难启唇,问道:“一定要这样吗?”
陈雁姝以为申缙说的是他们相互忘记,让申缙娶妻一事,“是。”
话音刚落,人就被抱了个满怀。
鼻尖全是他身上清冽的味道,陈雁姝挣扎了两下,就听头顶上他嘶哑的声音响起:“你怎么能这么狠心!你要是出家做了姑子,那我就去当和尚!
我不娶别人,就一辈子守着你,别想甩开我。”
陈雁姝想说话,申缙却不给ᴶˢᴳᴮᴮ她机会,他松开环抱着她的手,低下头痴痴地看着她。
“我听说你现在每天都会去永鹭寺,是真的过上吃斋念佛的日子了,你问问你自己,你尘缘了尽了吗?”
“你心里当真舍得我娶别人?当真舍得这一家子?”
“我知道你对我不是没有情义的,是不是?姝儿,我娶妻只会娶心悦之人,否则终身不娶也不是什么大事。”
“心就那么大,有了你,还怎么装得下旁人?”
陈雁姝嗫嚅着嘴,那些原本想好的狠话竟一句也说不出,半晌才道出一句:“我什么时候说要出家了。”
“弘康今早特意过来找我,说……”
大乖孙?陈雁姝看着申缙,申缙显然也想到了什么,尴尬不已,不过确认了陈雁姝没有要出家,他没有多待。
屋内,陈雁姝呆呆地坐着。
原来她和申缙之间的那些暧昧情愫,连八岁的孙儿都看出来了……
此事过后,陈雁姝越发觉得自己应该离开京城,但苏州太远,孩子们不放心,最后她将目光锁定在京郊,那里有一座别院,是儿媳陪嫁过来的。
那别院她们冬季常去,除此外就很少住,盖因别院内有一处温泉,冬日里泡着最是舒服。
打定主意后,陈雁姝让春红芸半收拾行李,她去说服儿子儿媳,左右她也没离开京城,不过是去了郊外,空气更清新,还有温泉泡,比在府上住着的确会更舒服,孩子们应该没理由拒绝。
果然,听了陈雁姝的打算后,允秘答应了,那温泉的确是舒服,宅子修的也大,不会委屈自家额娘。
搬去郊外那天特意选的允秘休沐时,一家子都跟着去了郊外的宅子住了几天,见陈雁姝真的喜欢这宅子,才放心回去,不过明月明珠两姐妹被留在了宅子。
两姐妹都要乐疯了!住宅子她们就不用早起跟着哥哥念书,也不用照看那些花花草草,可以玩的时间多了好多呢!
陈雁姝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她本是抱着逃避的心态来的,结果却迷上了泡温泉,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和两个小孙女泡上一会儿,能一夜好眠到天明。
她觉得自己的皮肤都更好了,果然女人想要开心,要么有钱,要么就是变美。
俩姐妹住了几个月,就被李宛如捉回去了,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过允秘一休沐就会带着全家来宅子陪陈雁姝。
一晃六年过去,陈雁姝满五十,允秘在王府为她办了场隆重的寿宴,当晚宾客满座,她的儿子、孙儿都有了自己的圈子,两个小孙女也已有十一岁,说得上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
晚间客人散去,儿子儿媳、孙儿孙女围着她在院子里说话,陈雁姝觉得就这样就够了,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翌日,芸半肿着眼告诉了陈雁姝一个噩耗——
春红在昨晚走了,一个人在屋子里躺着,今早芸半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