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三年◎
乾隆十年, 这一年小弘康七岁了,他的两个双胞胎妹妹三岁,这一年她们终于可以自己养自己的胖猫咪啦!
姐姐明月养的那只橘猫, 名字就叫小橘, 妹妹明珠养的那只狸花,叫阿狸。现在的两姐妹早就不会互相抢东西了,因为她们根本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事上。
一切都要归功于她们的好哥哥,她们互相争抢的最后一件东西是祖母新买的一支簪子, 她们不知道为什么簪子坏了祖母那么伤心, 不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荷花簪吗?
大街上比那支荷花赞精美的比比皆是,她们的小金库足够买十支赔给祖母, 可阿玛和哥哥都摇头,祖母也说那是独一无二的。
她们让祖母伤心了, 所以哥哥很生气, 从那天起, 她们美好的童年生活结束了,接着而来的是每天这样那样的学习, 还不到三岁的她们每天再也睡不成懒觉,天亮必须起床给猫咪喂食,然后跟着哥哥早读, 没错,就是跟着已经六岁的哥哥早读四书五经!
天知道她们有时候舌头都捋不直, 还得跟着哥哥,哥哥读一句, 她们就得跟着读, 要是敢发脾气哭闹, 那哥哥收拾起她们绝对不会手软。
今年她们三岁了, 终于不用再跟着哥哥早读,却照样睡不成懒觉,祖母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西洋东西,能自己说话,祖母说那叫英文,她们要跟着一起读,呜呜呜呜……
早上跟着说完英文,她们还得画画,不过这个很好玩,好多好看的颜色,祖母说这是油画,不过她们怀疑祖母不会画,才教了她们一次课就换成哥哥了,哥哥好厉害,画的小橘/阿狸就像真的一样!
下午午睡起来要先去花园检查她们给祖母种的花,如果有需要修剪的,她们要指挥丫鬟去修剪,如果她们不管,家里的仆人也是不会管的,这是阿玛吩咐的。
检查完花园以后,她们要跟着舞蹈老师学习舞蹈,这是额娘特意从宫里请来的,听说还是太后娘娘帮她们找的呢,祖母说她们要好好珍惜太后娘娘的心意,呜呜呜……她们其实可以不要这份心意的!
这次抢东西的后果实在太严重了,她们能记一辈子,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要是知道后果这么严重,她们一定不会抢祖母那支簪子的!
这日,终于等到阿玛的休沐日,俩姐妹一早就兴奋不已,阿玛休沐,她们也会跟着休息一天,因为这天阿玛会带着全家人出去玩。
这天要去郊外放风筝,这是祖母和阿玛一早说好的,两个小家伙从早上起来就跟在李宛如身后,缠着要看风筝。
明月:“额娘,额娘,您就先给我们看看吧,明月想要挑最漂亮的那一个。”
明珠:“额娘,明珠也要最漂亮的!”
话才说了一句,就听见自家哥哥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最漂亮的只有一个,给你们谁呢?”
这温柔的声音却让两个小丫头背后汗毛竖起,糟了!她们习惯性地说错话,光想着自己!
“给姐姐!姐姐比明珠大,古有孔融让梨,今有明珠让风筝。”
“给妹妹!妹妹小,尊老爱幼是美德,明月随便拿一个风筝就行啦。”
李宛如欣慰地看着两个小女儿,真是太乖了,婆婆把儿子帮她教得百家羡慕,如今女儿也很听话懂事,她这个娘基本都没怎么管。
弘康收起脸上假笑,和李宛如说着那边陈雁姝让带的东西,两个小的站在一边才松了口气,哥哥还是不笑的好,一笑她们就要倒霉了。
一家人坐了两辆马车,陈雁姝还让人准备了许多吃的,她如今不太热衷跑动,一会儿孩子们放风筝,她就坐着吃吃东西喝喝奶茶,挺好。
“祖母,您今天穿的这身衣裳真好看!”
“就是,就是,大概天上的神仙都没您好看。”
两个小丫头一边一个坐在陈雁姝身旁,另一侧坐着弘康,三个孩子都粘她,听着两个孙女儿夸赞的话,陈雁姝笑的开心,“是吗?祖母也觉得这么穿好看,咱们一家人穿着都好看。”
明珠却羡慕地看着陈雁姝的脸,说道:“可是明珠没有祖母好看,为什么祖母这么好看,明珠却不好看?” 不是说阿玛是祖母生的吗?她是阿玛生的,那为什么没有像祖母一样漂亮呢?
明月也跟着说:“祖母,明月也不漂亮,明月真的是阿玛和额娘生的吗?”
这么傻的问题,一旁的弘康都懒得说话,继续安静地剥着瓜子。陈雁姝左看看明月的小脸,右看看明珠的小脸,良久才说道:
“你们以后会比祖母还漂亮,女儿家都是越涨越好看的,别妄自菲薄。外表再美丽,都比不上心灵美,你们想要比祖母还没,那就要做一个善良大方的人,保证你们会越来越漂亮,这是祖母的秘密,只告诉你们两个哦。”
“那什么是善良,什么又是大方呢?”
这个问题把陈雁姝难住了,她想了想才回答:“祖母不知道什么是善良,但仗着自己身份地位就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一定不善良。祖母也不知道什么是大方,但做事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的人,一定不大方。
如果有一天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善良大方,你们可以告诉祖母。”
陈雁姝说完,两小丫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羞愧地低着脑袋。她们之前喜欢抢对方的东西,就很不大方,难怪她们不漂亮。
到了郊外,人还不少,大概是这些年允秘十年如一日地休沐就带全家出游【创建和谐家园】了京中其他府的女眷,渐渐的,其他官员休沐的时候也会带着家人逛逛街,出去玩玩。
“老师。”弘康朝申缙见礼,申缙点头,看向随后下马车的陈雁姝,明月和明珠跟着出来,看见申缙也礼貌地见礼:“申大人也来啦~”
申缙每天会来府上给弘康上课,两个小丫头当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她们还挺喜欢这个申大人的,申大人每次来都会送她们小玩意儿,都是木质的雕刻品,有小兔子、小猫咪,不过最多的还是花,各种各样的花。
“你来了。”
“嗯,娘说想来走走。”
两人像老朋友一样说着,弘康将两个妹妹带到前面李宛如那边去,把地方留给了陈雁姝和申缙。
申缙是带着申母来散心的,申母年纪越大,身体小毛病越多,前段日子感染风寒躺了好些日子,现在好了就喜欢出来走走,透透气。
两人也没说什么,就各自朝着各自的方向去了,申缙刚坐下,申母就给他递了杯茶:“喝口茶润润,今儿风大。她来了?”
这句“她来了”让申缙端茶的手一顿,随后“嗯”了一声,申母听到后不再说话,只是心里叹气,她算是看出来了,儿子一颗心挂在穆太嫔身上,她是不用指望他这辈子娶妻了。
谁能想到仕途坦荡的儿子,竟会栽在“情”这一个字上?
她自过了六十岁后,就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儿子也要奔五十了,至今未娶,京城里甚至比都传言太傅是断袖ᴶˢᴳᴮᴮ,是的,她的儿子已经是太傅了,却依旧还未成家!
她想,这辈子她是看不到了。
弘康七岁后,被允秘送去了上书房,原本六岁就该去的,不过因为学习外语和算术被陈雁姝在府上留了一年,毕竟这个时候的算术和几千年后的数学相比还是简单的,弘康学得快,陈雁姝自然想多教一些。
弘康去了上书房,申缙的教学也就结束了,不用每日来王府上课,虽说平时陈雁姝在后院,两人也鲜少碰面,但这下是连碰面的可能也没了。
弘康初到上书房就一鸣惊人,老师们惊讶于他的算术,已经没人可以教导他了,而四书五经他也学的差不多,七岁就已经学完了其他皇亲十三岁学习的内容。
乾隆也听闻了这事,他是知道小皇叔家中事的,私底下还和皇后感叹穆太嫔太会养孩子了,要不是他们住在宫外,他都想把自己的几个捣蛋鬼送去让穆太嫔教教。
皇后也很好奇陈雁姝到底是怎么教的,小皇叔生了三个孩子,三个都乖巧懂事,还出类拔萃,从小就碾压其他同龄人。
就说明月明珠两姐妹,皇后在太后去年的寿辰上见过,毫不夸张地说,在座的夫人们就没有不爱这两姐妹的!
小小的人儿,不但豪不骄纵,用膳时还知道主动给额娘和祖母夹吃的,夹的还都是人家爱吃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小丫头是真孝顺,小小年纪就知道孝顺长辈,将长辈的喜好记在心上。
皇后都恨不得那是自己的女儿!看了小皇叔的儿女,再看看自家的祖宗,啧!头疼,想退货!
不过如果让他们知道两姐妹小时候你争我夺的霸道样,估计会更佩服陈雁姝。
乾隆十一年,这年下了场很大的雪,申母就是在这场雪初降时走的,陈雁姝上门吊唁时,才突然发现申缙额头的一缕头发中夹杂了几根白发。
她忽然觉得心疼,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她不该这样自私地让申缙守着自己的,申缙应该成家,应该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不是现在这样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座空落落的宅子里。
“忘了我,娶一门亲事吧,申缙。”
56 ☪ 第56章 ◇
◎忘了我◎
“忘了我, 娶一门亲事吧,申缙。” 这大概是陈雁姝说过最违心的话了,可能怎么办呢?世上未得两全法, 如来与卿卿总得负一个。
说出这句话她不后悔, 可脸色却苍白如雪,衣袖下是她攥得紧紧的手,指甲嵌进肉里的那股疼痛时刻提醒着她,不能心软, 现在的他们可能会疼上一阵子, 但总有一天伤口会愈合。
此后陈雁姝和儿子儿媳商量了一下,想去苏州养老, 但允秘和李宛如都没答应,都不放心她一个人去苏州, 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之后她依旧会在生辰日收到申缙的礼物, 但她都让儿子送回去了, 要断就该断的干净,不能给人家希望。
“额娘, 您真的不考虑一下吗?我和宛如还有孩子们您都不用担心,儿子只想您能和喜欢的人过喜欢的日子。” 允秘想到这段时间老师憔悴伤神的样子,再看自己额娘天天在家也是郁郁寡欢, 实在忍不住劝说了几句。
不过如果能劝得动,早几年陈雁姝就跟申缙远走高飞, 隐姓埋名了,哪里用得着等到现在。
“秘儿, 额娘不能这么自私, 我坐在了这个位置, 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走,你是王爷,你也不是事事都顺心的不是?
去吧,去看看明月和明珠,她俩今儿在小厨房给你做好吃的呢。” 赶走儿子,陈雁姝在梳妆台前坐下,拉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根根碧玉簪,每一根的花都不一样,也不知道一个大男人哪里认识这么多花的?
她将所有的碧玉簪都挑出来,锁紧一个单独的盒子内,以后她都不带玉簪了,就让时间慢慢磨平这些东西吧,总有一天他会忘记自己的。
她望向窗外,今天天气说不上多好,云层厚重,遮住了太阳,一阵风吹过,树上干掉的叶子哗啦啦地往下掉,一片凄凉景象。
“主子,乌嬷嬷不大好了。”门外,芸半声音哽咽地过来,陈雁姝闻言连忙起身去看乌嬷嬷。
乌嬷嬷年事已高,年轻时候也吃了不少苦,身体毛病不少,年轻时候身子还行,老了各种病灶就压不住了。
这几年乌嬷嬷可以说汤药就没断过,往往都是这个病好点了,那个病又发作出来,陈雁姝也猜到就是这两年的事,却还是难免觉得太快了,等陈雁姝跑到乌嬷嬷床前时,乌嬷嬷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主子,您、您来送老奴了。”乌嬷嬷颤巍巍地朝着陈雁姝伸出一只手。
她这一辈子无儿无女,前半辈子在青楼里当牛做马,后半辈子跟着陈雁姝算是享了福,在她心里陈雁姝就是她的女儿。
“嬷嬷,嬷嬷您别走,别走……” 看着陈雁姝攥着她的手哭泣不止,乌嬷嬷用着仅有的一口气艰难地说着,
“主子,别哭。老奴不走,不、不走。您不是说人、人死后会化作天上星吗?老奴以后、以后就在天上守着您。”
话里都是她努力出气的“嗬嗬”声,随后乌嬷嬷在陈雁姝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那口气松了,人就走了。
乌嬷嬷的离开对陈雁姝打击不小,人更是在办完了乌嬷嬷的葬礼后病倒了,这些年她已经很少生病了,这次是伤心过度加上受了风寒才会倒下。
她是风寒,怕传染给孩子,便一直让春红和芸半在外面拦着,弘康和明月明珠三兄妹都只能在门口和陈雁姝说说话。
这一病,整整过了三个月才好,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陈雁姝病好出门后,可把家里人心疼坏了,人瘦了一圈不说,发丝间更是隐约藏着几根白发。
允秘更是跟宫里要了根百年人参回来,那紧张的样子把皇帝都惊动了,还以为陈雁姝人要不好了,赏了一大堆补药,儿媳李宛如更是一顿不落地给她炖各种补汤。
“额娘,儿媳给您炖了乌鸡汤,您喝点吧。”李宛如带着三个孩子给陈雁姝送鸡汤,她知道婆婆就算没胃口,也会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喝一些。
明月明珠像两个小馋猫一样,但她们更担心祖母的身体。
“祖母,这个鸡汤好香啊!咱们一起喝好不好?”
陈雁姝知道孩子们的心思,她笑着接过弘康端过来的碗,“那咱们就一起尝尝吧,要是好喝,咱们明天让厨房做好不好?”
“好!” 俩姐妹也端起自己的小碗小口小口地喝起来。
喝完鸡汤,陈雁姝想起来一件事她还没谢谢儿媳,便笑着说道:“这些日子让你费心了,还给我找那么多花来,我那窗台上都要放不下了,我看着好几株兰花都是罕见的品种,你从哪儿买的?”
“啊?花?”李宛如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后目光往窗台上一看,认出那几盆花,眼神躲闪地说道,“这、这些都是拜托夫君找的,儿媳也不大清楚,您要是想知道可以问问夫君。”
陈雁姝觉得有些不对:“秘儿说是你给我买的,你又说是秘儿买的,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没告诉额娘?”
李宛如本就不擅长说谎,怕说漏嘴索性不说,全都甩锅给了丈夫:“额娘,这事儿您还是问夫君吧,儿媳还得检查明月明珠的功课,就先带她们回去了,您好好休息。”
说完,拉着两个女儿一溜烟就跑了,有儿子陪着婆婆,她非常放心。
陈雁姝:…… 她的问题会吃人吗?
“祖母,您给孙儿的那些绘本孙儿都看完了,孙儿想看点更复杂的。” 弘康乖巧地站着,如今八岁的他愈发自律,学习已经基本都是自己安排进度,他知道祖母喜欢热爱学习的孩子。
果然,听他说绘本提前看完了,陈雁姝脸上浮现淡淡的笑,“这么快就看完了?有没有不认识的单词啊?” 她给弘康挑的都是G段的阅读绘本,本来这孩子学的就快,她担心乖孙步子迈得太大。
弘康摇头,他现在的阅读量已经很大了,有几个不认识的,事后他都问过老师。
陈雁姝这才放心点头,“晚上祖母让春红姑姑给你送过去,你先去忙你的事吧,祖母有些累了,想歇会儿。”
“好的,那祖母您好好休息,孙儿明天再来看您。” 弘康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陈雁姝的屋子,他站在走廊上朝天看了一眼,这会儿日头不高,才睡醒的人哪里会又累了呢?
屋内,陈雁姝脸上没了笑,整个人寡淡地坐在那儿。
她到底没在询问儿子花的事,因为她大概猜到是谁送的了。
这份深情,她怕是这辈子都还不了了,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