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上香?上什么香?” 允秘好奇, 他额娘从来就不信这些, 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他额娘要去上香的。
说起这个李宛如也觉得游客好笑,婆婆真是太有趣了:“ 是额娘听说永鹭寺换了新的厨子,做的斋饭特别好吃。人家去寺庙都是为了求菩萨,就咱们额娘是为了一口吃的。”
谁知允秘却大手一拍嘱咐媳妇儿:“ 那你到时候记得给夫君我带一份回来,我也帮你们尝尝,看看这厨子是不是浪得虚名。”
李宛如:…… 不愧是一家人,娘俩都是吃货!
陈雁姝是奔着午膳去的,所以在府上用了早膳后,并没有着急出门,而是好好打扮了一番,现在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服,出门当然要打扮的美美的啦~
今年她三十三岁,正是一朵花最成熟的时候,比起二十几岁的时候,身上更多了几分韵味,出门都必须带家仆,要不然走不了几步路就要被人搭讪,她也是很烦恼滴。
去了永鹭寺后,陈雁姝象征性地拜了拜菩萨,她没什么可求的了,这辈子就这样过已经很知足了,但她发现儿媳拜送子观音拜的特别虔诚,以前没怎么注意,现在回想起来,最近一年好像亲家母来王府看儿媳的次数特别多。
“宛如,孩子这事儿急不得,顺其自然就好了。”本着好心,陈雁姝顺口安慰了一句,她给儿子送的那一盒盒的安全那啥,看来儿子是用了,这样挺好,现在宛如才十七岁,还不是子宫发音成熟的时候,再等个几年更好。
但显然李宛如会错意了,她听陈雁姝那话,脸色瞬间就白了,婆婆是不是在敲打她ᴶˢᴳᴮᴮ了?今天带她来上香是不是就是为了求子,只是怕她脸上不好看才借口来吃斋饭的?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婆婆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会看得上乡野素斋?
心里有了这个念头后,这一整天李宛如都恍恍惚惚的,等到坐上回府的马车时,她才骤然想起自己忘给夫君带斋饭了。
“哎呀!忘了给夫君带斋饭了!” 夫君每次在外面吃着什么好吃的,都会给自己带一份回来,这次自己却把他给忘了,李宛如觉得有些愧疚,儿子没怀上一个就算了,现在连带份斋饭自己都做不好。
旁边的陈雁姝却不在意:“忘了就忘了,这说明秘儿和永鹭寺的斋饭无缘,下次他休沐咱们一块儿去,味道的确不错。”
不过吃了一顿素斋后,陈雁姝觉得还是肉好吃,素斋好吃是好吃,但吃完胃是饱了,嘴巴却没饱。
陈雁姝决定晚膳得补回来,于是她想了想提议道:“宛如啊,咱们今晚吃火锅咋样?正好现在三月不热也不冷,咱们就在大花园里吃,边吃边赏花,多舒服!”
一听火锅,李宛如立马点头如捣蒜,火锅好啊!特别是额娘研究的鸳鸯锅,她口味清淡吃清汤,但偶尔也想尝尝辣的,更别说火锅的那个味道,她从未在其他任何地方吃到过这么好吃的锅子!
不夸张地说,自嫁进王府这两年,她至少长胖了十斤!都是额娘的各种美食给喂胖的。
美食暂时让李宛如忘记了烦恼,晚上一家三口满足地吃了一场火锅,边吃边聊,足足吃了一个时辰。
四月十三,一场风寒让皇帝陷入了昏迷,经太医们抢救,总算是醒了,当晚皇帝召齐所有朝中重臣、阿哥和妃嫔,将皇位传于宝亲王弘历,最后的时光,是弘历和怡亲王、諴亲王一同在殿内陪同皇帝走的。
床榻上,此时的雍正已经华发两鬓,脸上没二两肉,他是一个好皇帝,为了天下时常秉烛通宵地处理国事,国库也在他的经营下渐渐有了盈余。
看着面前他最满意的儿子、最信赖的兄弟和最疼爱的幼弟,雍正终于舒了口气,这口气这辈子他终于能松了,他没辜负皇阿玛的信任,而现在他也要讲这个重担交给自己的儿子。
“弘历,皇阿玛将这个重担交给你,希望你能守护好我大清朝,你十三皇叔也会从旁协助,有什么拿不准的,都可以听听你皇叔的意见,凡事都要多思量,至于你小皇叔……”
雍正看了眼哭得一脸泪痕的允秘,不由得笑了:“多大的人了还和小时候一样哭鼻子?”随后看向弘历,“你要照顾好你小皇叔,他比你还小,有些太累的活儿就别给他了,皇阿玛就想他这辈子过得舒心就成。”
允秘听了这话哭得更难自抑:“呜呜呜……四哥,四哥你能不能别走,我、我还没儿子,你都还没看见你未来侄儿侄女呢……”
怡亲王和弘历都默默地抹着眼泪,但人怎能敌得过生老病死呢,雍正最后是握着允秘的手走的。
王府内,陈雁姝听说皇帝驾崩的消息还有些恍惚,这些年宫里陆陆续续走了那么多人,她都没什么感觉,但雍正的离开让她着实有些伤感。
若没有雍正,恐怕她和儿子早就成了宫里的一抔黃土,更别提雍正对儿子那么好,如今走了,怕儿子一时难接受。
“宛如,这几天你好好照顾秘儿,皇帝走了他肯定伤心,他一难过就不会好好吃饭,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李宛如点头,她是知道皇帝对自家夫君有多宠爱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是父子呢,夫君也很敬重他的两位哥哥,时常会和她说小时候的趣事。
很快,宝亲王登基,处理完雍正的身后事后,尊封生母熹贵妃为崇庆皇太后,九月,晋尊裕妃为皇考裕贵太妃,谦嫔为皇考谦太妃。
旧朝换新皇,百姓们依旧按部就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允秘却生生瘦了一大圈,不过终于是在媳妇和老妈的安慰下渐渐走了出来。
不过,允秘雷打不动的吃了一年的素,这是陈雁姝怎么也没想到的,这小子多贪吃从小就是,竟然能为了雍正生生吃素一年,而且据她所致,这一年他和儿媳都是分被谁的。
如此赤子之心的孩子是她的儿子,她都不知道该自豪还是心疼。
乾隆二年三月,皇帝下命将敦肃皇贵妃年氏的梓宫奉于泰陵妃园寝,四月,齐太妃李氏病逝于北海五龙亭。
眼见着熟人一个个的离开,陈雁姝难免有些唏嘘,今年她才三十五岁,却已经看过太多的生离死别。
这一年也有好事,她即将有小孙孙了!陈雁姝每天都乐呵呵的,只要出府,回来时必是大包小包买的小孩子的东西。
不过她男孩儿女孩儿的都买,反正男孩女孩都是她的乖孙孙。
李宛如这胎怀的很乖,一点不闹人,也基本没有孕吐反应,待五个月是已经显怀,但新的烦恼也来了,她怀了身孕,夫君没人伺候,是不是她得主动安排一个?
道理上是该她安排的,可情理上她一点也不愿意,哪怕只是一个通房她能随时打发卖出去,夫君对她这么好,是她一个人的,她不想让其他人分走夫君的爱。
可要是她不安排,那就是善妒,这不是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心胸,世人都是这样说的。
好在李宛如纠结的时间不多,很快她就发现婆婆给了她答案。
当家主母怀了身子,府上自然有人动了心思,毕竟这只要成功就是飞上枝头当凤凰的好事,勇敢踏出这一步的是厨房一位厨娘的女儿,也在府里当差,人长的也娇俏,正是十五六岁花一般的年纪。
那丫鬟胆子大,趁着允秘沐浴时溜进去的,不过被轰出来后让小渣子带人给绑了,那时候李宛如已经八个月了,睡得不好,听见响动出去看见的就是那丫鬟衣衫不整地被押在走廊上。
她话都没来得及问,就见额娘急匆匆赶过来,鞋都穿反了,当时她就想认命吧,夫君能忍到现在已是对他足够好了,人不能奢求太多。
可额娘用行动告诉她,女人遇见对的人可以要的更多。
“安逸日子过得太好,心都养大了!来人,将她和她娘一同赶出府去,以后谁要是敢爬主子的床,可就没这么好运了,通通原地杖杀!”
陈雁姝平时很少发火,都是温温柔柔的,今儿为了李宛如直接发了狠话,第二天更是将所有下人都召集说了这事,此后再无人敢爬允秘的床了,甚至听见王爷回府都躲得远远的,就怕太嫔娘娘误会她们勾引主子,她们可没这个命瞎蹦哒哟!
这件事后,陈雁姝发现儿媳愈发爱粘着她了,有时候儿子都回来了还要赖在她这儿,真就是养了个娇娇女儿。
48 ☪ 第48章 ◇
◎乖孙孙◎
这个年大概是允秘小两口映像最深刻的一个年了, 因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大年三十出生的,彼时两人正在宫里吃宫宴,允秘给李宛如夹了一个她最爱吃的四喜丸子, 结果就听媳妇儿颤抖的声音:“夫君, 我、我好像要生了。”
都是新手父母,遇上这事儿难免乱了阵脚,还是陈雁姝见儿子儿媳脸色不对,立马向皇帝说明情况, 乾隆立马急召太医和稳婆, 已经是太后的钮祜禄氏反应也很迅速,当即就让人将李宛如扶去了她的景仁宫。
皇帝直接跟着允秘去了景仁宫, 小皇叔初当爹,他还有些不放心, 反正家宴年年有, 前面有弘昼坐镇, 缺他一个也没事。
李宛如刚破了羊水,宫口才开了两指还有的熬, 她被扶进临时布置的产房内,太后和陈雁姝还有三个稳婆都在里面陪着,太医来了三个, 在门外守着。
门外,允秘焦急地来回走着, 也不理别人只嘴里不停念叨着:“佛祖保佑,母子平安。佛祖保佑, 母子平安……”
皇帝坐那儿都有些看不过眼, 他还从没见过小皇叔这个样子, 怪道外面都说小皇叔如何爱妻, 从前他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小皇叔不纳妾,成亲两年未有所出,却依旧守着小皇嫂一人,的确是让天下女子羡慕。
不过现在他重新认识到了小皇叔对小皇嫂的宠爱,也幸亏穆太嫔通情达理,要不然换了哪个母亲能接受儿子这样疼媳妇儿?
“弘历啊,弘历,你说这人进去了怎么就没声儿了?要不让太医进去看看?” 别人生孩子都疼的喊叫,怎么他媳妇儿一点儿声都没有?
这也是着急的失了礼数,竟然像以前一样直呼皇帝名字,不过乾隆丝毫不介意,这世上怕也就小皇叔敢这么叫他了,十三皇叔稳成持重,从来都对他恭恭敬敬,好是好就是少了几分亲昵。
乾隆虽然没生过孩子,但他孩子已经一大堆了,简单的知识ᴶˢᴳᴮᴮ还是知道一些,他慢悠悠地宽慰着允秘:“这会儿应该还没到生的时候,要保存力气,不然真到生的时候没力气了,那才是……”
才是什么他没说出来,小皇叔已经够紧张了,他还是不要危言耸听了。
果然,这话说完没多久,就见春红捧着一碗面过来,允秘忙将人拦下:“春红姑姑,里面怎么样了?怎么什么声音都没有啊?宛如她怎么样了,还好吗?”
春红:“王爷别着急,王妃这会儿有主子和太后娘娘陪着,好着呢,奴才得赶紧把面端去,王妃吃了一会儿才有力气生孩子,您就坐着等吧,这头胎生得慢。”
说完忙推门进去,允秘跟着在身后朝门内探头探脑地想看看,被春红无情地关在门外。
无论别人如何劝说,允秘还是着急地守在门外,坐也坐不住,就在门口来回走着,仿佛只有这样他悬着的心才能稍微好些。
大概两个时辰后,屋内开始传出李氏痛苦的□□,伴随着产婆大声的“王妃娘娘深呼吸,呼——吸——” 声音。
等待的过程都是最磨人的,允秘不知道自己在门外等了多久,他只记得听到第一声婴儿啼哭时,他直接腿软跪在了地上。
“恭喜王爷,母子平安,王妃给您添了个小世子呐!”产婆没有将孩子抱出来,这会儿外面天寒地冻的,可不敢让小孩受寒,只是出来报个喜。
这时跪在地上的允秘才算回过神,在小渣子的搀扶下起身,高兴地转身就抱住乾隆,嘴里喊着:“哈哈哈,我有儿子了,宛如给我生了个儿子!”虽然他更想要个软乎乎的闺女。
这没出息的样儿让乾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被小皇叔抱着无奈地回应着,“嗯,好好好,真好,小皇叔不进去看看?”
这提醒了允秘,只见他一把抛开皇帝,转身就钻进了产妇,产婆拦都没来得及,只得大声喊着:“王爷,王爷且慢,里面儿还没收拾好呢!”
不过这会儿谁管收拾好没收拾好,他要见媳妇儿!
被抛在外面的乾隆:…… 那瞬间他感觉自己像块破抹布。
算了,时辰不早了,他还是回乾清宫早点睡吧,也不知道自己守在这儿大半夜的是为了个什么,明明他自己的几个儿子出生,他都没全程守着,真是见了鬼了。
产房里头,李宛如看着还好,没昏过去,这会儿怀里正抱着一个小包子,允秘只觉得他和宛如的人生圆满了,以后他们也许还会有孩子,也许就这一个孩子,他没什么其他的奢求,就想一家人幸福美满地过完这辈子。
陈雁姝第一个看见冲进来的儿子,她知道儿媳生孩子的痛和不容易,这会儿让儿子陪着肯定比任何人都好,于是她拉着太后的手出去,临走前踹了一觉看呆的儿子:“发什么呆呢,赶紧的,去陪陪你媳妇儿,人家鬼门关走一趟给你添了个大胖小子,你要是敢怠慢了,额娘第一个不饶你!”
说完看也不看,跟太后一同出了产房,这陪产也不是个容易事,那一盆盆的血水看的她现在腿都是软的,那股子血腥味仿佛还萦绕在鼻尖,让她有些反胃。
太后见惯了这些还好,她拍着陈雁姝的手,“今儿太晚了,哀家让人给你们安排住房,宛如刚生也不是以走动,你们就先在我这儿住着,等她能走了你们再回王府,不着急。”
陈雁姝本来也没想急着走,产妇见不得风,要不然落下的就是终生的病根,“那我们就先叨扰你了,就怕我这住久了,到时候你要嫌我烦了。”
这些年两人已算得上是闺中密友,说起话来越来越随意,太后就喜欢陈雁姝这样子,不跟她客气。
女眷留住后宫没什么问题,可允秘一大男人就不妥了,但他脸皮厚,半夜跑去乾清宫,愣是把睡着的皇帝给吵醒了。
乾清宫内,乾隆艰难地睁着眼,只觉得头疼,“小皇叔,你要住就随便在前殿找个宫殿住就行,朕先睡了。”
虽说明儿不用早朝,但他也要看折子的好吗!
允秘这会儿正是兴奋的时候,哪里睡得着,他又不是真找不到地儿睡觉,他就是想找个人说话,小渣子没成家不懂他的心情,皇帝儿子女儿一堆,肯定能体会他当父亲的心情,有共同话题!
“皇上,臣这会儿睡不着,要不咱们说说话吧,您还记得大阿哥出生的时候,您什么心情吗?”
乾隆:…… 什么心情?好像挺开心的,但也没小皇叔这样亢奋。
“等你多几个孩子就不会这样了,快睡吧,时辰真的不早了。” 乾隆打了个哈欠,允秘见皇帝这样也终于不再多问,麻利的告退,去前殿找了个空的偏殿,却一夜辗转没睡。
第二天一大早人就冲到宛如的房内,抱着儿子痴痴地笑。
李宛如是在景仁宫里坐完了月子才回王府的,这一个多月太后对她很是照顾,额娘也随时陪在,儿子已经从一个皱巴巴的小老头变成【创建和谐家园】嗯小包子一枚,别提多招人爱了。
从宫里回到王府,还带回了一箱箱太后和皇帝的赏赐,陈雁姝每次看见她的乖孙孙都要感叹一句福娃,会挑日子出生。
从此以后,陈雁姝开始了带孙日常,儿媳懂事,每天会带着孙子过来给她请安,虽然才几个月大,但不愧是她的乖孙孙,从不哭闹,见人就笑,只要见过他的人就没有不爱他的。
孩子满一岁的时候,允秘终于定好了名字:弘康,他希望儿子身体康健,其他也没有多大的期许。
待弘康满三岁时,那简直就和允秘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陈雁姝开始了炫孙日常。
平时走哪儿都带着弘康,弘康乖巧听话,而且还是个爱学习的,这点和儿子小时候不一样,估计是随了媳妇儿。
弘康三岁时,李氏又怀了,第二胎很闹人,把李宛如折腾的吃吃不好、睡睡不好,陈雁姝也就直接把大孙子接去了她的院子,换成了她每天带着孙子去看儿媳。
这天,陈雁姝带着乖孙去了李尚书府,李尚书就这么一个女儿,其他的都是儿子,女儿生了外孙自然他也是想念的,陈雁姝也是为人父母,将心比心,所以经常带着弘康去他外公家。
小家伙招人喜欢,不但是老一辈的喜欢,就是他的一众表哥表姐也很喜欢他,每次去了尚书府都会收到一大堆哥哥姐姐送的礼物。
这会儿几个小萝卜头就正在花园里分礼物呢!
弘康矮墩墩的身子旁放着一个大大的口袋,只见他小胖手从里面不停地掏出各种各样好玩的好吃的,依次分给各位姐姐,嘴里还振振有词:“祖母说了,来而不往非礼也,表哥表姐每次都送我好吃的好玩的,这次永康也给你们准备啦~”
“哇!这是什么糖,怎么还有一个棒棒?”
“唔,这个糖也好奇怪,软软的,里面还有夹心,咦?味道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