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许清数了数那些杂粮,道:“这些杂粮不多,都磨成粉吧,回头混在小麦粉和玉米面里全部做成烙饼,配着粥喝味道也不错。”
“好。”女人们点点头。
半个上午的时间,男人们便砌好了五个土灶,五口大锅是从小祠堂里拿来的,其他人家里的锅都没有这个大。
再摆上两个水缸,两张木桌和砧板,便齐活了。
负责打水的男人把水缸打满后,让许清她们需要水就去洞口招呼一声。
接下来十个女人便忙着煮粥烧饭,煮好的粥饭用干净的带盖木桶装起来,一百六十人的饭,她们得装上十几桶才够。
中午,大家吃着寡淡的粥饭,都纷纷怀念起以前有菜有肉的日子。
先前因为瘟疫,家家户户都把家畜杀得差不多了,现在总共就剩下二十几只鸡和七八头牛羊。
来了山上后,这些鸡都去啄地上的虫子吃,瞧着精神还不错。
牛羊也有干稻草可以啃,暂时饿不着肚子,这让想打些油水的人都找不着借口。
族长喝完粥,抹了把嘴巴道:“把李三家那头牛宰了吧。”
第148章 终于有肉吃了
李三家一家人都死在了瘟疫里,他家的牛便充公了,暂时由村里人养着,现在只有这头牛是公家的,其他人家的牛羊族长也做不了主。
挖山洞这么累的活,如果不补充点油水,很难保持力气,所以族长说宰牛时,大家都兴奋起来,终于有肉吃了!
在他们这儿,宰杀牛羊得经过官府审批,随便杀牛羊是要坐牢的。
不过非常之时非常之法,官府也规定,在大范围饥荒时期,为了保命而宰杀的牛羊是不犯法的。
“族长,真杀啊?”有人高兴,也有人舍不得,毕竟那可是一头牛啊。
俗话说,再饿不杀耕地牛,再穷不杀看门狗。
长溪村总共五头牛,说出去别人都得惊叹一声:“这村子真有钱!”家里有牛的哪个不当宝贝似的伺候着。
族长白了他一眼:“不然谁养它?你有草喂它吗?你知道它一天要吃掉多少草吗?”
那人沉默,别说新鲜的青草,就是干稻草都没多少了。
自家的牛自家疼,没家的牛没人疼,眼看着这头牛无精打采日渐消瘦,这日子过得人都要饿肚子更何况是牛,真到了皮包骨头的时候,再吃就不划算了。
最后李屠夫和几个男人牵着牛进了山洞,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反正送到许清这儿来时,已经被分解成了一块块新鲜的牛肉。
牛血和内脏也没有浪费,都被好好地收拾了出来。一千多斤的牛,足够所有人吃上半个月了。
既然是好东西,就得好好料理。
牛内脏容易坏,许清先下锅焯水卤了,卤过的牛杂可以最大限度地去掉腥味,至于牛肉,留下一部分吃新鲜的,剩下的都切成条用盐腌起来放到山洞低温保存。
从中午到晚上,五个小时的中火慢卤,两大锅热腾腾香喷喷的卤牛杂和卤牛肉便出炉了。
一下午都被肉香味勾得神魂颠倒,等到开饭的时候,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端着饭碗过来排队打饭,两勺饭两勺肉,瓷实的一大碗,乐得男人们眉开眼笑。
村里的男人胃口大,加上好长时间没沾荤腥,一个个都甩开膀子吃得狼吞虎咽。
“大家放开了吃啊!”族长端着饭碗喊道,“这天气牛肉放不了多久,不早点吃掉坏了就可惜了!吃完休息片刻,晚上再干两个时辰的活!”
“好!”
一听到晚上还要接着干活,不少人脸色发愁,愁得他们忍不住再去添了一碗饭。
晚饭后,负责洗衣刷碗的十个女人过来收拾碗筷,一个个忍俊不禁。
“瞧这碗干净得都可以当镜子了,哪还需要洗啊。”
“哈哈哈大家可真不浪费,一个个舔得这么干净,真给我们省事!”
“你们那算什么,来这儿瞧瞧。”余小倩冲她们招招手笑道,“瞧瞧我们这个锅有多干净,我要是还能从上面刷下一滴油出来,就算我输!”
两个打水的男人挑着水过来,闻言不好意思地笑道:“这不能怪我们,只怪你们做的太好吃了!”
一群女人笑起来。
“谁掌勺啊?做的是真好吃,明天还这么做吗?”
“许清掌勺的,我们几个就是帮着切切肉烧烧火。”
“唉许清,明天咱们怎么弄啊?”
今天可是连牛肠子、牛头都洗干净下锅了,现在就剩下两大盆新鲜牛骨和一千斤左右的牛肉。
许清想了想道:“晚上他们去挖山洞,我们也别闲着,把牛骨头剁了熬成汤,小火熬一晚上,明天早上就可以喝了,泡馒头吃应该不错。”
“诶好!”几个女人笑着应道。
其实牛骨头下面条最好吃,可惜她们没那么多小麦粉。
这牛骨头硬实得很,用刀根本剁不开,最后许清从曹老六那里找来一把锯子,几个女人一起使劲才把牛骨头分割成块。
等男人们干完活洗完澡回来睡觉时,便闻到大灶的五个锅里飘来一阵阵诱人的香气,一问原来是在炖骨头汤,明天早上就有的喝。
众人怀揣着美食的梦入睡,一晚上都是香的。
许清忙累了一天,一躺到凉席上就瘫了,反观李长亭却轻松的很,巡逻对他来说不过小菜一碟,一整天除了闲着乘凉便没别的事可做。
半夜,两人再次去“方便”,今天李长亭吃饱喝足不用许清给他开小灶,还顺便包揽了空间里的大小事务,等他给鱼喂完食回屋时,发现许清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
许清是被热醒的。
一睁开眼就透过茂密的枝桠看到已经微微泛白的天空,她翻了个身,已经被汗水浸湿的后背立马感觉到一阵凉意。
“什么时候回来的?”许清轻声问,清晨刚醒的嗓音透着几分沙哑。
“刚刚。”李长亭道。
这个时辰刚好卡在许清她们起床做饭的点,因为再过一个时辰就是吃早饭的时间了。
许清打了个哈欠,准备再赖两分钟。
李长亭摸了摸她带着困倦的小脸:“累就别去了,我去跟族长说一声。”
“不用,反正也就这几天的事,累点值得。”许清打着哈欠坐起来,“我就是平时睡懒觉睡习惯了,还不适应这么早起来。”
李长亭伸手给她捏肩捶背,许清立即舒服地哼唧一声:“再重点。”
三分钟后,许清伸了个懒腰,神清气爽地道:“可以了,你烧水给晖儿他们洗脸,我去做饭了。”
余小倩她们已经把小麦粉、玉米面和杂粮粉取了过来,十个女人换着花样搭配,调出好几种不同口味的馒头,天气热馒头发酵快,上锅蒸片刻就能熟。
蒸好的馒头一层层地码在干净的竹筐里,许清她们也没省着,把小麦粉玉米面和杂粮都用光了,一共蒸出四百八十个杂粮大馒头。
村里仅剩的十二个小孩一醒来就扒在灶台边上眼巴巴地望着,等许清她们第一屉馒头出锅,十二个小孩每人分了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和一碗骨头汤。
现在这十二个孩子俨然成了村里的宝贝疙瘩,有好几个都是高烧后侥幸活下来的,饿着谁也不能饿着他们。
第149章 可疑迹象
杂粮馒头口感不太好,但是泡在牛骨汤里吃,简直就是顶级美味。
吃剩的牛骨头大家没舍得扔,纷纷洗干净晒起来,虽然许清不建议反复熬制,但大家都想着以后没菜吃,用骨头汤沾沾腥味也是好。
这几天大家吃饱喝足,日夜刨洞,干活的效率非常高,短短七天就把山洞挖了出来。
许清和李长亭进去转了一圈,原有山洞两边挖出了两条可以容纳两人并肩行走的地道,往里十米后,地道便如同伞状辐射开来,为了让大家打水方便,还有两条地道打通到裂缝边上,那条裂缝周围也被钉上了一米多高的栅栏,平时打水随手关门上锁,防止小孩误入一不小心掉下去。
因为缺水的原因,山洞里比较干燥,每个山洞大小不一,最大的二十平米左右,最小的也有十平米,高度对李长亭来说几乎能碰到头。
里面凉快是真的凉快,但暗也是真的暗,不打火把根本看不见。
比较聪明的是,族长让大家在挖地道时,同时朝上挖通了几个斜向上的地洞,这样从上面可以透下来一些亮光,不仅通风,白天走在地道里也不会看不见路。
大家在挖的时候就定下了自己住在哪个位置,一般都选择靠水源和出口近的。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山洞一挖出来,所有人便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搬进了山洞里,再也不想在外面忍受酷热和蚊虫了。
许清和李长亭挑了两个最靠后的洞穴,她和李金梅两家人各一个,余小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住在许清和李金梅对面。
这三个洞穴都比较小,只有十平米,但位置很好,虽然离水源有些远,但他们后面已经没有洞穴,这条地道连着的是一条逃生地道,平时不会有人过来,他们就算悄悄出去山上遛个弯也不会有人发现。
李金梅一家三口住十平米倒是够用了,但许清这儿还有许莹,加上许清和李长亭平时要出入空间,显然不能跟许莹和晖儿睡在一起。
搬进来后,李长亭便拿着锄头和铲子去隔壁挖洞,准备再挖一个出来他们小两口单独住。
李金梅和余小倩都表示非常理解,小两口子嘛,有些事情确实不好当着孩子的面。
曹老六和李钦书也过来帮忙,三个男人忙着挖洞穴,许清她们也没闲着。
挖山洞期间,女人们已经把挖出来的土全部整理了一遍,挑出石头和杂物,装出了两百多个带土的竹筐,就等着种下种子。
许清、李金梅和余小倩搬着两袋土豆和红薯去水源旁边的山洞,这处原来便有的山洞被男人们挖宽了之后,变得宽敞不少。
平时大家在洞穴里待闷了可以来这里透透气聊聊天,好些人还在这里垒灶台,专门用来做饭。
族长通知下去后,大家伙便带着大米过来换种子,经手的大米许清都会检查一遍,那些被虫咬得坑坑洼洼,或者旧得已经发霉的不要,她不缺这点大米,没道理还收一些残缺品恶心自己,爱换不换。
一些女人骨子里习惯了贪小便宜,可惜她们遇上的是许清,不高兴了能直接甩脸色,加上族长在旁边盯着,许清说不换,她们还真不敢怎么着,只能咽下不满回家去换好米来。
等大家把土豆和红薯种上,族长便叫人挨家挨户通知来大山洞开会。
大家知道,住的地方是挖出来了,养畜生放土豆红薯筐的山洞还等着他们呢。
族长坐在椅子上,对底下或坐或站的众人道:“今天大家先休息一天,明天开始挖大山洞,就挖在对面一座山,这样大家浇水出入也方便。”
有人问道:“族长,山洞要挖多大啊?”
“能放下所有竹筐还有那七头牛羊就行,另外,茅厕也挖在对面。”族长说着在石壁上用树枝画了三个半圆。
如果山洞是大圆圈,那茅厕就挖在左右两边,一个男茅厕一个女茅厕,这是为了照顾那些还没出阁的小姑娘。
同时这样做还方便大家给作物施肥,茅厕与住的洞穴分隔两端,还能隔离臭味。
大家都觉得挺好的,总比闷在小洞穴里吃喝拉撒的强,那跟猪圈有什么两样。
接下来许清她们做大锅饭的地点改在了大山洞里,男人们把原来的灶台搬到山洞里来,这五个灶台便成了共用的,日后大家有需要都可以用。
牛肉吃完了,现在大家只能喝粥吃咸菜,由奢入俭难,但想想以后的日子更难,也就没那么多抱怨了。
许清做了一天便没去做的,每天熬粥焖饭,做熟练后就不需要太多人,她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所以不做了大家也理解。
于是许清一家没再去吃大锅饭。
三天后,李长亭和许清挖出了一个十平米的洞穴,隔壁的洞穴便给许莹和李庭晖住,不过三个小孩早习惯了一起玩耍睡觉,所以小梅子也跟许莹和晖儿住一起。
少了大人在旁边,三个孩子反而能玩得更放松开心。
家里的干稻草不够,剩下的稻草还不够铺个地铺,许清提议出去找找,不然睡地上太硌人了。
李金梅一开始不赞同,还是李长亭有办法,说要去看看他们藏粮食的山洞,顺便探一探周围有没有潜在危险,这一去少说两天,几个孩子便拜托李金梅照顾了,若是有人问起还得给他们打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