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JSG热文】空间之锦绣农门》-第6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萧芝音知道自己是沾了许月的光,所以没有带太多人过来。

      “那你的铺子呢?”许清问。

      “目前只有五个铺子还开着,其余的我都关门了,还在开的铺子我也跟他们打好招呼,随时可以关门撤走。”萧芝音做事一向干脆果决。

      许清叹道:“长溪村离沄州太远了,以后想见你们一面都不容易了。”

      “你可以一起搬过来啊!”这也是萧芝音来找许清的原因。

      “不,这个就算了。”许清哭笑不得地摇头,“长溪村还有李金梅,还有族长他们,不到万不得已,我还是想再看看,也许情况没那么糟。”

      萧芝音闻言,皱着眉道:“别急着拒绝,你先跟你相公商量商量。”

      “不,不用商量,他听我的。”许清空间里有灵泉,就算外面再旱也没事,她得顾着李金梅她们。

      萧芝音见许清坚持,也不多话了,而是问:“钱够不够用?”

      “够了,我手上现在钱多着呢。”

      “不够就来跟我说。”萧芝音叮嘱道。

      晚上,许清问李长亭:“我们是会一直待在长溪村吗?”

      李长亭道:“嗯。”

      许清放心了,她虽然对长溪村没有多少感情,许清是因为不熟悉,原主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没什么好回忆,但长溪村里还有她在乎的人。

      第二天,两人去街上逛了逛,一边置办东西,一边到处转转看看。

      许清把沄州城的糕点铺子都尝了一遍,得意地道:“都没我做的好吃!”

      李长亭摸了摸她的脑袋,问:“要不要去买些种子。”

      许清连忙点头:“这个肯定要,你不说我差点忘了。”

      两人去种子铺买了好几大包种子,土豆和红薯块也买了不少。

      可惜沄州城的盐是限购的,许清最多只能买二十斤,她还买了许多其他配料,酱油和香醋也买上几大坛子。

      第三天,许清和李长亭拉着一镖车的东西往回走。

      因为用镖局的布罩着,所以外人并不知道车里是什么东西。

      “路上会不会有危险。”许清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镖车,东西这么多,难保不会有人打主意。

      “没事,戚枫跟着呢。”李长亭道。

      许清忘了还有戚枫,有戚枫在,她顿时放心了。

      大概是他们人多,这一路都没遇上什么危险,镖车稳稳当当地驶进了清风镇。

      不过李长亭没让他们接着送了,而是来到一处人家,把车里的东西都卸进去。

      “这是我让戚枫租的。”李长亭小声道,“这么多东西带回村子太惹眼,待会儿你全部收进空间里我们再回去。”

      许清点点头。

      镖师们卸了东西便离开了,片刻后,许清进屋把东西都收进空间。

      随后他们又去把租的马车还了,在镇子口等了一辆驴车,坐着驴车回到村里。

      “许清啊,你们这是去哪了?”回村后,几个热情的村民打招呼道。

      许清随口找了个借口:“去给长亭看看脚伤。”

      这些人哦一声,又纷纷去做自己的事了。

      得知许清回来,李金梅把李庭晖送了过来。

      “这几天好多人问我你糕点还做不做了,大概是看见今年收成困难,都想通过别的法子赚点钱。”李金梅道。

      “不做了,你跟他们说,最近这一代山贼土匪比较多,外面不安全,就算做了糕点也没法送去卖。”许清道。

      “外面真的很多山贼土匪?”李金梅紧张地问。

      “不知道,听说的,借口罢了,他们爱信不信吧。”想到什么,许清问,“对了,李敬和高老二的伤怎么样了?”

      “恢复得还不错,你买的可是上好的伤药,能不好吗。”李金梅回道。

      许清想了想,决定待会儿还是过去探望一下。

      她从地窖里拿了两条腊肉,又各装了一斤小酥饼,提着篮子去李敬家。

      许清带着东西来探望,让李婶子很高兴,尤其是那一大块腊肉,能给李敬好好补补身体了。

      “阿清,你是不是不做糕点了?”族长也问了跟李金梅同样的话,看来是有人也问到了族长这里。

      许清回道:“等外面太平一些再说吧,我看着这天越来越差,你们也得做些准备了。”

      族长闻言点点头,但又道:“老天爷要是不给人活路,谁还有办法呢,不过活人还能让一泡尿憋死不成,总会有办法的,不是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许清也是这么想的,她笑了笑,道别族长,去了高老二家。

      高老二的儿子比李敬还要大一岁,但是十分消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这家人虐待这孩子呢,但其实,高老二和他媳妇,都恨不得把儿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看到许清送来的腊肉,高老二媳妇谢了又谢。

      许清没待多久就回家了,路上看见村里人种的菜,都恹恹地长在地上,沟渠里的水早就干了,只有靠近田地那边的河里还有水。

      许清不放心,特地跑去河边瞧了瞧,水位起码比以前降了一半,水流也不是很大,河水有些浑浊。

      第122章 渗漏严重

      “这不是许清吗?”

      一个挑着水的老农从许清旁边路过时,惊讶地道:“你回来啦,这两天李家那小子去你家好多次都没见着你人,我这就去跟他说一声你回来了。”

      老农笑着说完话,就挑着水要回去。

      许清道:“不用了,我自己过去一趟吧,谢谢你。”

      “那好,好。”老农点点头。

      李壮找她,肯定是因为柴火的事。

      现在李壮都是提前一个月挑好树,把木头晒干再送去她那里,她突然停了生意,李壮估计不知道怎么办呢。

      索性这里离李壮家也不远,许清就自己过去一趟了,就是她手里挎着一个空篮子去造访人家,不太好看。

      许清过去时,李壮和他爹去山上挖药草了,家里的小孩最近总是咳嗽,许清知道,这是因为天气越来越干燥的原因。

      李嫂子说要去叫李壮回来,被许清拦住,这么多的山头上哪找人,她也不急在这一时。

      李壮家的院子里铺满了木头,有些是新鲜的,有些是劈开还没晾晒完全的。

      李嫂子道:“这些快干的都是一个多月前砍好的,这些比较潮的是半个月前的。”

      许清看了看,估算了一下,加起来大概有三千斤左右。

      她问:“留下你们自己用的,剩下的我能都要了吗?”

      李嫂子愣了一下,神色惊喜:“你还愿意收?”

      许清点头:“留着自己烧也很好,这些都是好木柴,不过我就收这最后一批了,等以后我打算重新做糕点时,我再来跟你们说。”

      李嫂子连连点头:“好好!

      “等晒干后就送到我那里吧。”许清说罢,便告辞回去了。

      家里也没啥好东西可以招待许清的,李嫂子很不好意思地将许清送到门口。

      许清想了想,还是道:“嫂子,你看这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雨,家里记得多存些粮食和水,你要是钱不够,就来找我借点,回头拿这木材的钱抵扣。”

      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借钱,李嫂子听了这话,很是感激地谢道:“好好,谢谢你了许清!”

      许清走后,李嫂子看着满地的木柴,露出一个高兴的笑容。

      她们家卖木柴赚的钱可不少,这东西弄起来特别费劲,但是家里人多,李壮没力气了,就他爹、他叔接着上,每次称木柴的时候,都是她们家最高兴的时候,一个个在旁边激动地算着一共能赚多少钱。

      回到家后,许清去后山上的小溪流看了看,以前半米多深的水,现在只剩下十几公分,好在水流还算清澈,但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如果这里的水流断了,那她家菜园子里的菜也怕是得黄了。

      到时候她不可能把空间里的水拿出来浇菜,不然被人看见了,该怎么解释这水是从哪里来的。

      以前这溪流里还有不少鱼虾,现在是一个都看不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顺着水流游到下游下去。

      许清又去看了看家里的菜园子,初春的时候,她决定多种主粮,少种蔬菜,自家吃的蔬菜,空间里就能提供,还绰绰有余。

      所以两亩半的菜园子里,许清只种了五垅蔬菜,剩下的都分别种上玉米、小麦、小米和番薯等。

      这些东西目前只长出茎叶,还没开始开花挂果,全都恹恹地耷拉着脑袋,看得人有些难受。

      若是这时能下一场雨,这些菜苗吸饱了水分,肯定一个个都能挺直腰板,昂首挺胸。

      回去后,许清和李长亭进空间,把今天他们带回来的物资,该放地窖的放地窖,其余的都堆到二楼的两个房间去。

      光是白面和大米加起来他们就买了两千斤,其余便是一些衣物、种子、调料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两千斤大米和白面是许清家一家三口和李金梅一家三口,总共六个人一年的份量。

      换作别人家肯定不止养活六个人,但抵不住李长亭一个人能扛三个人的饭量。

      许清也想多买些以备不时之需,可万一天气突然转好,买多了吃不完就是浪费了。

      收拾好东西,许清便拿着锄头去把上次李长亭挖了一小半的池塘继续挖宽。

      李长亭建木屋时,就顺便把池塘挖出了一个雏形,先是弄出了一个一米深两米宽的小塘试验一下。

      许清往小塘里面注水,可惜渗漏得太严重了。

      一开始是一边注水一边往下渗漏,到后面慢慢的,水渗漏的速度减慢,可不管注入多少水,时间一长,三五天内还是会把水全部渗透到地底下去。

      许清做了一个月的实验,终于放弃了。

      池塘养鱼种藕的梦破碎后,许清不想就这么算了,现在是打算弄出一块水田来种稻子。

      水田的要求没有池塘那么高,就算水渗透下去,只要泥土地还是湿的软的,稻子照样可以活得好好的。

      甚至以空间里土地的优质条件来说,旱稻怕是都长得起来,不过是勤浇水的问题。

      水田不需要太深,田垄与田底的高度约膝盖高就足以,矮一些也没关系。

      李长亭想来帮忙,但是他腿脚不便,许清不让他下来,把他丢出了空间。

      挖好的土许清都堆到一个角落里,到时候收拾出几个菜垅子来种些东西。

      许清花了五天时间,日夜不辞地收拾出一块约一百五十平米的水田,接下来是往里注水。

      空间里的土地就是一层厚实的泥土,上面松软下面紧实,许清也不知道水渗透到地底下后,最终会流向哪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8: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