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然,开的工钱也并不是许莹报给许阿婆的一个月一钱银子,而是一个月三钱银子。
是许清跟许莹和余小倩商量后,让许莹虚报给许阿婆,多余的钱自己攒着日后做嫁妆,余小倩也说一定会保密不让别人知道她们的真实工钱。
至于其他人工作的地方,许清早有安排。
今天招下来的这十个女人,许清和李金梅将人带到了村里祠堂旁边的小祠堂里。
这间小祠堂是平时用作各家各户家里办婚、丧、寿、喜等的地方,因为有些破旧,很久没人用了。
里面桌凳、炉灶都有,门外还有一口水井。
两天前,这间小祠堂被许清租用了下来,请人修葺打扫了一番,现在看着崭新又干净。
余小倩和许莹也过来了,她们给这十人每人发了两套工作服,教她们如何穿戴。
因为这里的人忌讳穿戴白色的东西,所以许清用的是浅蓝色的布料。
工作服分上衣、裤子、半截围裙、布鞋,还有袖套、帽子和口罩,都是许清找裁缝定做的,每件上面都标记了编号。
“以后来这里做事,都要换上这身衣服,我们是做给客人吃的东西,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许清对她们道,“平日勤洗澡、洗头和洗手,每天做事前,都要用皂角把手清洗干净,不能留太长的指甲,指甲缝里也要洗干净,知道吗?”
所有人看了看自己的指甲缝,她们每天都要干农活,指甲缝里几乎都有残泥。
“我们知道了,一定洗干净。”李嫂子道,其他人也点点头。
虽然许清要求挺多的,但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做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而且这套衣服料子真不错,柔软又透气,能不弄脏自己的衣服当然是最好了。
许清接着把人分成三个小组,挨个跟她们说了一遍要做的事和注意事项。
三个小妇人每天负责煮豆子剥豆子皮,按斤算工钱,事情很简单,熟练了很快就能上手。
许清还道:“剥好的豆子和豆子皮,用这些大竹篮分开装好,上午必须做够我要的分量,然后送去我家,可以吗?”
三人点点头。
“我到时候按斤给你们算工钱,一天结算一次,如果你们能坚持一个月都在每天中午之前做够我需要的分量,那我月底会给你们每人多发二十文钱的奖金。”
听到有奖金,三个小妇人更高兴了,但也有人问:“那我们下午就不能来了吗?”
“暂时别来,现在天气还不是很凉爽,做多了不好保存,等冬天来了,你们有时间想做多少都成。”
三人立即笑着点点头。
准备食材的五人,许清给的要求也差不多,而且五个人做的事也不一样,基本都是按照份量来结算工钱,做多少给多少。
最后两个洗涮打扫的,许清给她们的要求更严格一些。
“小祠堂里必须时刻保持干净,边边角角的,不能有一点脏乱,如果其他人不爱护卫生,乱吐痰乱扔东西,你们要提醒她们,屡教不改的就告诉我,我会把人开除。”
虽然有些词不太懂,但两人都明白了许清的意思,慎重地点点头道:“知道了。”
“你们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清洗她们用过的所有锅碗瓢盆等等,尽量用皂角和热水清洗。另外,你们身上穿的工作服,每天换下来后,都要洗干净晒好按照号码收起来,这些衣服是不允许穿出去带出去的,每个人都记住自己的号码,不能混穿。”
“是。”
其他人也在旁边听着,心里觉得许【创建和谐家园】是爱干净极了,当然也牢牢记住了她的话。
许清道:“每个人就待在自己的区域做事,外面的院子我会找人用栅栏围起来,到时候在水井上面架上一个防雨的大棚子,方面你们打水、洗东西。最后一点,不要让闲杂人等进来,到时候弄乱东西或者丢了东西,我绝对会扣工钱的,尤其是小孩子,可以让他们在院子的棚子里玩,但是绝对不准进屋子里来!”
众人连连点头。
“剩下的一些注意事项我都写在木板上挂起来了,你们自己看吧,今天没有事要做,明天正式开始,看完了就早点回去,我也要回去做饭了。”
许清先走了。
许清走后,这些人忽然感觉周围的空气都跟着轻快起来,刚刚莫名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李金梅笑道:“我每天早晚会过来开门、关好门窗,要是你们来了发现门还没开,就来我家找我拿钥匙。”
大家闻言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一边说你家这个弟媳妇真是不得了,一边说这衣服料子真好,穿着又齐整又好看。
这时,李叔和李敬挑着两担子砖进来。
“这是要做什么?”有女人好奇地问。
“阿清说一个灶不够,要多修两个,至少四个锅才够你们施展手脚啊。”李叔笑着解释。
这些女人也笑了,点点头道:“这倒是。”
许清去接李庭晖和小梅子回家吃饭,这里的人没有吃午饭的习惯,饿了一般都是喝点粥,或者吃窝头烙饼,家境比较好的才会在中午加一餐。
学堂里的孩子中午也是不回家的,一个窝头或一个烧饼就能打发了。
按照许清的习惯,中午这餐才是正餐,一定要吃好吃饱。
她用青红辣椒炒了肉片,又打了西红柿蛋汤,最后烧了一条鱼。
这里的人竟然不吃西红柿,简直暴殄天物,当初意外发现有西红柿的种子时,许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就跟她发现黄油一样惊喜。
两个小家伙每人一碗饭就顶饱了,吃饱喝足后,小梅子牵着弟弟的手去学堂,还让许清不用送了。
许清将饭菜收进空间里,她和李长亭就直接在空间里吃了。
早上李长亭把土里已经成熟的绿豆、红豆和黄豆都收了,又翻了土,种上新的种子下去。
因着地方不大,种子质量一般,能收获的豆子很有限,但种出来的豆子却颗颗水灵,比外面卖的好多了,许清打算都留着,留着做种,看看能不能改良一下品种。
第90章 柴火和送货
吃了午饭没多久,许清门前已经来了不少人。
她挂在墙上的木板还没摘下来,许多人看着送货的工钱,都心动得很,但也有人心生不解,送个货而已,怎么开的工钱这么高?
许清和李长亭出来时,来的人已经快排到她家菜园子那边了。
有李长亭坐镇,一群男人也不好离得许清太近,都是女人在那里问着许清什么时候开始。
见来的人差不多了,许清道:“大家安静,听我说。”
人群立马安静下来。
“我先说说柴火吧,木柴我要的不多,每天至少四捆,当然多了我也收,但我只要好木柴,按斤算钱,有多少算多少,一天结算一次。你要是一个人打不了这么多柴,可以跟别人收购,然后再卖给我。”
有人举手提出不解:“这样的话,那我们都可以打柴卖给你啊。”
许清回道:“我懒得一个个地去检查、付钱,所以我只招一个人,所有的树枝、木头必须砍好,弄成适合烧的长度再送到我这儿来。”
“你们去镇上卖柴,小灌木或树枝一捆是十五文,干木头一担,也就是一百斤,是三百文,收拾好了我按这价钱,树枝一捆多付两文,木头一担多付二十文。”
许清说完,所有人都陷入思索。
一个成年男人每天四捆柴一点都不难,他们这儿四面都是山,到处都是柴。
但捡树枝挣不了几个钱,如果是砍树……木头是需要时间晒干、风干的,就算砍再多也不可能立即就能卖钱,这样一来,一个人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好了,我接着说一下送货。”
许清声音一起,正议论纷纷的众人又立即安静下来。
“我相信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我开的工钱这么高,一个月四钱银子,只是早晚送两趟货而已。因为这份工作的要求最高,也最危险,风险最大。”
听到危险两个字,大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毫无疑问,肯定是因为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山贼了。
果然,许清道:“你们都知道我前些日子,在去镇上的路上遇到了山贼吧,那些山贼可是见人就抢,一个不高兴,小命都得没了,所以身上没点武艺和防身本领的,就别来了。”
当然,山贼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
他们好些人每逢赶集就要去镇上,买东西、卖东西、走亲戚,那条路据说不安全,但他们也来来【创建和谐家园】走了无数次了。
没遇上山贼,是他们运气好,但他们也不敢心存侥幸,毕竟要送货的话,可是要每天来回两趟呢。
众人议论纷纷,有些人怕了,但也有很多不怕的。
许清虽说只招两个人,每个人四钱银子,但有这钱,他们可以再找几个人,合伙去不就好了,遇到山贼就抄家伙干,怕什么!
“好了!”许清一拍手掌,笑道,“既然大家把下午的时间都空出来了,不如这样,我们办一个比武大会吧!谁先把对方弄倒在地就算赢,点到为止,不要故意伤人哈!前三名里,第一、二名给我送货,第三名给我提供柴火,额外我再奖励给你们每人一斤小酥饼,怎么样?”
“好!好!”
村里没啥娱乐,一听到有比赛有奖品,大家都热烈赞同。
一群人呼啦着去了晒谷场,报名的人不算多,三十来个,族长做裁判,好多人都来看热闹。
村子里哪个汉子力气大、有武功,大家其实都能细数过来,这武功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武功,都是些防身的手段,有的是长辈教的,有的是去镇上学的,还有自学成才的。
今儿个可是热闹了,族长笑呵呵地宣布道:“今天咱们来看看,谁才是村里最厉害的汉子!”
一群男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吼叫附和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女人们在后面看热闹,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哪家男人最有可能赢。
三十多个男人里,几个大块头的男人特别惹人注目,里面就有李壮。
李敬也在里面,他属于精瘦型,力气是有,就是不知道武功怎么样。
每两人一组开始比赛,有些人面对对手无从下手,有些人直接就冲上去抓着对方的手臂,伸脚企图绊倒对方。
这也就是大家熟悉,要真遇上敌人,像这样冲过去,就是去送菜的。
不过比下去,许清还真发现几个身手不凡的。
“高叔,手下留情!”
结果对面的中年汉子三两下就把人撂倒在地。
“嘿,你小子跟我打,还得再练十年呢!” 中年汉子拍着青年的肩膀笑道。
“那是谁?”许清问旁边的李金梅。
“高家老二,他可是正经地学过武的呢。”李金梅道,“高老太太你还记得吧,你家菜园子不就是换的她的地吗?”
“哦,是她家的儿子啊。”许清一看,还都是熟人呢。
“高老太太的女婿在衙门当捕快,高老二曾经也跟着去学过武。”
“他也想去做捕快,怎么没去成?”
“一开始是衙门不缺人,后来他娶了媳妇后,儿子身体不太好,走不开,就留在村子里种田了。说起来,他也是个猎户,不过不常进山,据说是不太认得路,迷路过好几次。”
那就是路痴呗。
不过去镇上走的是大路,又有同伴,再不济驴也认得路啊,路不路痴没什么打紧。
李长亭看得打了个哈欠,枕着手臂道:“送两趟货而已,我去不就好了。”
李长亭去送货当然是安全又妥帖,还免费,但许清不同意。
“你给我在家酿酒,什么时候把酒酿出来了什么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