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以交给李君羡统领,说明了李世民对李君羡的信任。
这位被李世民信任的将领应该前程远大,为什么不能说自己的小名呢?
事实上...李君羡是在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五年后,因为卷入“女主武氏有天下”的谣言,坐罪处死。
说实在的,李君羡也是倒霉,大概在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忽然,一日,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民间又广传《秘记》中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李世民对此深恶痛绝。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
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遂掩饰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
李君羡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属县(武安县),皆有“武”字又为“五娘子”。李世民对此甚为疑忌,遂革其禁军职。
你说倒霉不倒霉,很多人都说,李君羡是替武则天死的,所以后来武则天还恢复了李君羡的爵位。
李佑这个时候和李君羡这么一说,其实也是起了爱才之心,毕竟李君羡是一员忠于大唐的战将,能死在战场上,也比这样冤死要好吧。
只是此时的李君羡还不太明白李佑话中的意思,李佑也是随之一说,做了自己的努力就好,如果你不听,李佑也问心无愧。
说完之后,李佑就被带进了大理寺,这边李君羡也离开大理寺准备回宫复命。
与此同时的甘露殿中,权万纪和刘德威坐在甘露殿,向着李世民说着关于李佑这么多天的改变,只是不管权万纪和刘德威怎么说,李世民都微微露出了些许不屑的神色。
因为李世民根本就不相信权万纪和刘德威说的,李世民认为李佑的这些所作所为都是在故意的卖惨,而权万纪和刘德威只是被骗了而已。
即使权万纪将李佑的三首诗词拿了出来《悯农》《暮景》《蜂》...但是李世民却依旧对此嗤之以鼻,看着权万纪和刘德威的死保。
李世民也不想直接和自己的两位臣子闹翻,喝了一口茶,李世民淡淡的道:“刚刚两位爱卿不是说了,齐王李佑已经变好了。
而且还自贬为民,散尽家财,并交出齐州大都督印,以此来谢罪,以后只想成为一名大唐普通的百姓。
好呀...朕成全他呀,朕即刻下旨,收回齐王李佑亲王身份,贬为平民,从此之后我大唐再无齐王,还有就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接济齐王,朕就让他以平民的身份自给自足的在大唐活下去。”
“啊...!”权万纪和刘德威一起露出了惊骇的神色,他们想了很多,但是却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给出这样的一个旨意。
李佑虽然说自贬为民,但是毕竟也是你李世民的骨肉呀,降个一级也就好了,怎么真的一撸到底,所谓虎毒也不食子呀,看来李世民对李佑是真的有很深的芥蒂。
“陛下...!”权万纪还想要争取一下。
但是李世民却不耐烦的道:“好了...两位爱卿不要说了,你们刚刚从齐州回来都累了,现在都回府休息吧,当然了,朕要提醒两位的是,不要再去见李佑,更不许给李佑任何的帮助,李佑自己的要求,朕一定会满足,如果让朕发现,有任何人敢私自接济李佑,朕不但不饶了那人,就连李佑朕也要罚。”
“遵旨...!”无奈,权万纪和刘德威只能离开。
就在权万纪和刘德威离开之后,李世民鼻子中冷哼一声:“李佑呀李佑,你既然想要给朕耍聪明,那朕就让你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要用家败人散来博取同情。
别人也许会相信,但是朕却不会相信,朕会让你自己一点一点露出自己的马脚。
看看到那个时候,谁还会信你的浪子回头。
想要当百姓...可以...朕就让你当一辈子的百姓...!”
...........................
“噗...哈哈...哈哈...!”
此地是长安魏王府,发出大笑之声的就是魏王李泰,而李泰为何发笑,其实很简单,就是李泰听到了李佑被贬为民的圣旨。
拿起了手边的一个新桃咬了一口,跟着魏王再次嬉笑的大声道:“我的五弟呀,这下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吧,以为表演浪子回头,家败人散就可以骗过父皇,你就做梦吧。
现在好了...什么都没有了吧...哎...真的是太蠢了。”
无独有偶,除了李泰,还有李承乾,长孙无忌等...几乎朝中的所有人都露出了鄙视的笑容,而笑的原因当然是都认为李佑聪明反被聪明误。
但是当李佑听完了圣旨,跟着被大理寺的差役给送到了大理寺门前的时候,李佑可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真的是太好了...!”李佑看了看身后的大理寺,跟着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李世民并没有监禁李佑,也没有赐死李佑。
仅仅是将李佑贬为百姓,这样李佑就算是暂时摆脱了危险。
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戒指已经快全绿的戒珠,李佑心情就更好了,带着这样欢快的心情,李佑离开了大理寺,此时的他,没有了死亡威胁,跟着还有机会回现代了,所以心情那是十分的明亮,所以他想要去看一看此时的大唐长安城。
都说这大唐的长安乃是此时世界上最大城市,据说长安的百姓有一百万,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李佑很想要见识见识。
只是李佑想着要去大唐见识见识的时候,他还暂时没有想到,此时的他身上只有不到五十文钱,他要怎么样才能在这座长安城中生活下去,这才是李佑此时要做的重中之重。
可是遗憾的是,李佑现在还沉浸看一看这历史上最大的城市想法之中,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要遇到的冏境。
................................
第十四章 长安西市
(求推荐票...早八晚八...两更保底!感谢不已!)
“哇...我的天呀...!”
虽然说李佑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大唐,但是此时李佑站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不由得不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而且这还仅仅看到的只是长安的主干道,你想要走在路上看到坊里的情况是看不到的,这是长安城的内敛,但是就这个朱雀大街,整条街道有十里长,贯通南北,宽度有150米,按照现在来换算,相当于三四十条车道。
如此壮观,不由得李佑不发出惊叹的声音。
如果想要看到长安的繁华,那你就必须要进入坊内。
这大唐的里坊一共有108座,每一座都犹如今天的居民小区,它排列整齐,规则划一,十分有序。这些小区均呈长方形,但由于各街道宽窄不一,故各小区大小也不完全一致。
里坊外围均有高大的围墙环绕,坊墙墙基为夯土板筑厚,厚度2.3米至3米不等。
各坊内一般都开辟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只有皇城南36坊只开辟东西街和东西门,不开南北街和南北门,史称“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
唐前期的里坊制度规定,坊门日出时开,日落时关,城中有宵禁,夜晚来临,人们就不能在坊外主街上闲逛了,只有正月十五全城解禁联欢时,百姓才能打着灯笼串坊。
但是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虽然不允许串坊...但是也不是一到晚上长安百姓就一点娱乐都没有,因为里坊都是被高墙围起来的,所以到了晚上,那些不想回家的人完全可以留在坊内,继续举杯痛饮,把酒言欢。
只要不扰民,人们可以一晚上不睡觉。
就比如平康坊...要知道平康坊是没有黑夜的,而且一到夜晚,更是人声鼎沸。
李佑这边走出了朱雀大街,跟着就前往了西市,为什么前往西市,那是因为李佑听说过,东市和西市不但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的中心,还是中外各国经济交流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
李佑想要去看看到底有多繁华。
让李佑有些惊喜的是,本来李佑认为自己要走着去西市,可是李佑还没有走两步,居然有一名驴车车夫笑嘻嘻的走到了李佑的身边问李佑要不要坐车。
李佑问去西市要多少钱,驴车车夫告诉李佑只要两枚大钱。
李佑哈哈一笑,居然还有出租车服务,所以毫不犹豫的给了驴车车夫两枚大钱,跟着上了驴车,被车夫带着前往西市,只是这驴车车太晃了,而且这车夫架的驴车也太快了一点,差点没将李佑的隔夜饭给颠吐出来。
忽然李佑想起了自己的马车,自己的马车虽然破,但是稳,这驴车真的是稳定性几乎没有,更可气的是,这驴车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李佑严重怀疑,这车其实是运货的,前面那位驴车车夫就是个拉回头车的,一下坑了自己两枚铜钱,长安人还真的挺有生意头脑的。
“公子,西市到了...!”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西市就到了,在驴车车夫的帮助下,李佑跳下了驴车,刚一跳下来,就差点碰到了人,只听那人骂了一句:“小心点...!”跟着掸了掸自己身上衣服,气哼哼的走了。
“这...这...这人也太多吧?”
李佑站好之后,看着西市前的人景,真的被震惊到了,这里的场景很像某座大商场搞促销,一下子吸引来很多人,人挤人,人靠人。
“公子...西市要小心钱财,如果有什么事情,记住找武侯...!”
对于驴车车夫的提醒,李佑抱拳说了声谢谢,跟着这位驴车车夫再次赶着马车离去。
李佑走进了西市,为什么李佑要来西市...因为和东市比,西市是平民的市场,东市因为位于三大内(东内大明宫、西内太极宫、南内兴庆宫)附近,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地,故市场经营商品多是奢侈品。
李佑身上只有不到五十钱,你说他去东市做什么?
西市远离三大内,周围多是平民住宅,经营商品主要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由于唐代人口众多,因而西市成为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商品交易市场,被称之为”金市“。
同时,西市距唐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是许多外商的聚集地。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高丽、新罗、日本等各地的商人,尤以中亚及波斯、南越等及边疆少数民族的”胡商“居多。西市中还有胡商开设的店铺,在胡姬酒肆中经常有年轻人光顾。
“嘿嘿...!”李佑刚进西市不久,就见前面有一座酒肆,在这酒肆的之前,两名高鼻子蓝眼睛的胡姬,站在外面露出如蛇一般的细腰,不停的蠕动。
一路上走过的平民少年,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纷纷侧目,想看又不敢看,跟着有不小心的少年,前面一个栽倒,跟着后面的少年全部一个一个按照顺序跌倒下去。
两名胡姬掩嘴轻笑,跌倒的少年们,快速起身,脸色羞红,疯狂的逃离。
“好...!”就在李佑也是轻笑的时候,前面一处人头聚集之地,传出了大肆的叫好之声。
李佑也是快步前往看看。
等挤进了叫好的人群,李佑这才发现,原来是在玩杂耍,而刚刚叫好的人,乃是一群波斯商人,因为大唐的开放政策,吸引大量西域胡人到长安旅居游玩,其中更不乏天竺或波斯人,而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们,自然也需要一处落脚地,因此大量的客栈或胡居,以及具备特殊功能的建筑,便在西市应运而建,比如著名的“波斯邸”。
李佑再往前走,看到了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等,还有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平民可以接触到的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除此之外就是人多呀,特别是来往的世界各地的胡商...牵骆驼的牵骆驼,带奴隶的带奴隶,不过,和现在不一样的是,此时的大唐,这些胡商走在大唐长安中,见到长安百姓那是客客气气的,一点都不敢造次。
长安人看这些胡商也是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自认自己乃是天朝上国,哪个胡商都不敢造次。这一点和现在有些不太一样,现在外国人比较有优越感。
直接在西市逛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李佑想要找一处小店坐下来吃饭,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人都知道,这水盆羊肉可是长安一绝。
李佑就准备中午吃它,就在李佑寻找到一处卖羊肉的店家时候,那家店家出来个迎宾的女孩,而这个出来就皱着眉头,一脸不情愿的迎宾女孩,一下子让李佑惊喜的失声喊道:“冲天燕...!”
..........................
第十五章 再遇冲天燕
“冲...冲...冲天燕...!”
李佑站在长安西市中,本来是想要找一处有没有卖水盆羊肉的小店,可是这稍微的一找,居然让李佑找到了自己穿越过来第一位见到的人。
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最喜欢阉人的冲天燕。
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位冲天燕是李佑穿越过来第一位见到的人,并且两人还一起杀过人,所以在长安举目无亲的李佑,看到她之后,那是出奇的开心。
一溜小跑,李佑跑到了冲天燕的身边,欣喜的喊道:“喂...冲天燕...我们又见面了。”
而这边见到李佑的冲天燕,也是小眼睛瞬间瞪的大大的,看着一脸开心的李佑,冲天燕的小脸却微微有些荒唐了起来,只见冲天燕此时完全没有了那个时候在齐王府的气势。
反而很像一个落入了大灰狼手中的小白兔,有点苦大仇深的看着李佑道:“这位公子,您是不是认错人了,奴家不叫冲天燕。”
“啊...你不是冲天燕?”
李佑的情绪由本来的欣喜,一下就变成了诧异,李佑再次的打量起了眼前的这位少女,这位少女的脸绝对是冲天燕的脸。
不过,就是这个时候的状态和穿着不一样。
在齐州王府的时候,冲天燕的穿着是一身的短打也就是男人穿的襕衫,那是男子的衣服而起有点像胡服,行动自如,适合打斗,还有就是那天的冲天燕,眼神中透露着一丝凶狠,而此时眼前的少女却是一身襦裙装。
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眼神中只有害怕和担心,这让李佑一个晃神,难道自己认错人了?
还是那位冲天燕其实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妹妹,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像呀?
就在李佑有些讶异的时候,店中又走出了一位大约十二岁的少年,看着冲天燕站在一边和李佑在一起,有些不满的来了一句:“阿姐...娘亲在里面又不高兴了,要是今天还没有客人,我看我们两个就死定了。”
“蛤...?”少年的话,让冲天燕微微一皱眉,跟着露出了一些不耐烦的神色,而这一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李佑这边倒是激动了起来。
“哈哈...是你,是你,就是你,你就是冲天燕,哎呦...你也太坏了,差点将我骗过去,咱们一起在齐州共患难,我还救了你,怎么来了京城就装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