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非晋江普文】水墨田居小日子》-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经过一次次的严格筛选与尝试,候选人名单一个个被否决,今天终于轮到她上线。

        在此之前,她在国内外的一言一行皆被严密调查过,包括她在国外读博与工作等细节。官方甚至用了一段时间暗中观察她在国外的所有表现,看她是否存在崇洋【创建和谐家园】的倾向,因为那种人最容易被外国组织策反。

        而推荐她的那位老领导,正是她读研究生时的导师的导师。

        师父师父,亦师亦父。

        在一位好老师的心里,一名好学生等于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些成就,家长免不了四处炫耀,苏杏在业内的小名气就是这么来的,也是后来郭家死不放手的原因。

        在进入候选人名单时,那种小名气很快就被压下了。

        因为她参与的行动非常隐秘,行踪要保密,名气大对她没好处。

        所以,那段时间里,郭苏两家都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还好,她不负师长们的期望。

        不但成功破译古文,并跟随考古队顺利进入墓窟,又在墙上再次读出破解阵法的信息,让大部队安全到达主墓室。取出里边的文物,然后古迹面世,断绝他人的非分之想。

        这一去就去了一年多,由于成绩斐然,她不但得到国家认可,还取得继续参与其他相关任务的资格。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的话。

        解译古文破墓内机关的工程,不是经常能遇到的。

        她参与考古队的事情仅限少数人清楚,不宜外宣,但不妨碍她在国内的工作。她拒绝了很多研究机构的邀请,接受国内一所名校的聘请担任历史文学最年轻的一位女教授。

        虽然可能甚微,但她已经深深迷上与古人斗智斗勇的工作方式,特【创建和谐家园】,特别有动力。而远离民间自建的各种教学机构,能避免被有心人利用;少与国家体系产生牵连,避免惹人注目。

        如此,才不会影响她日后参与任务的机会。或许是天性使然,与男人相比,学术研究更加吸引她。

        所以,在世人眼中她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作为女人,她是失败的。

        待她终于有空已是三年之后,经一名竞争者的恶意提醒猛然发现自己还是有夫之妇。于是,她委托律师替自己办离婚手续。要不要男人没关系,自由之身还是要的。

        这些年过去了,郭家如今儿孙满堂,生活美满。

        小三又生了一个女儿,小四也是,郭家每天都热闹非凡。郭景涛乐在其中,但他依旧惦挂着远在他乡的妻子,并年年找人查她在外边怎样了,有没受欺负等。

        妻子很努力,在工作方面能得到国内外文学界的知名人士的认可与赞许。

        对此,他与有荣焉,并常常劝说二老,希望老人能消除对妻子的偏见。

        本来就高看文化人一眼的郭氏夫妇,在儿媳取得成就,又有儿子大力夸赞之下,偏见略减,且期待儿媳能一直替郭家争光。

        他们完全没想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苏杏居然一直没打消离婚的念头。

        这一次,除了郭家不同意,苏家人一样极力反对。

        因为苏海的大儿子二十三岁了,小儿子也年满十七,再过两三年就要毕业,得靠郭家帮忙找工作。

        大儿子苏小峰书读得比自己老爸好,运气却一般般。

        他考上g市一所知名大学时,由于和另外一名同学同样的分数面临淘汰,因对方有点后台。

        那会儿,把苏海急得团团转,忙给远在国外的妹子打电话让她找妹夫想想办法。苏杏致电国内的友人找关系帮侄子争到g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根本用不着郭家。

        但是,苏海夫妇一直以为是郭家出手帮的忙。

        如今的郭家跟十多年前的郭家大不相同,在g市算是有权有势的一大户。苏杏极少回郭家,作为亲家的苏海不好意思上门拉关系,遇到什么难事都是通过妹子传达。

        国人有个共识,有权有势好办事。

        一接到郭家电话得知妹子要离婚,苏海夫妇立马来到苏杏面前苦苦相劝,劝她以大局为重,以苏家的未来为重,以侄子的前途着想……

        苏杏不为所动并告知兄嫂,两位侄子的一切都是她凭自个儿能力搞定的,与郭家没关系。

        兄嫂听进去了,可惜不信。

        在他们看来,女人离了男人就是一根烂柴,扶得起也靠不住,把苏杏气得不要不要的。见她坚决要离,不得已,苏氏夫妇不惜以死相逼,哭求她替侄子们着想一次。

        尤其是苏小峰。

        原来,这小子在大学认识了g市一户人家的女儿,两人情投意合拍着拖,双方家长见过面的。苏家家境一般般,但对方看中郭家的家势因此同意两孩子的事。

        如果苏小峰能娶到一名白富美,未来能少奋斗二十年。

        兄嫂的想法虽然自私,但做父母的谁不为自己孩子着想打算?

      第11章

        推人及己,想起父母替自己作的周全安排,又看看一脸灰败眼里充满失望的侄子苏小峰,苏杏犹豫了。

        她跟郭景涛分居这些年,每次回国总是直奔娘家。

        那些年,由于苏海好赌,家中存款早已花清光,仅靠屋租勉强度日。幸亏他没把房子给押了,否则侄子们连高中都上不了。

        家用勉强,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便成了姑姑苏杏的负担。幸亏她醉心事业,不怎么花钱,光是存款已够两个侄子花用。

        可以说,侄子是她从小看大的,断他们前程的事她不会干。

        但要她牺牲又不太情愿……

        后来,苏小峰把父母给劝回家的,说让姑姑自主选择,不必顾虑他。他说他长大了,自己的人生,自己能处理好。

        可是没过多久,嫂子打电话告诉她,苏小峰和他女朋友分手了,对方家长如今正在给女孩物色新对象。

        侄子得知后茶饭不思,整天借酒消愁险些连工作都丢了。

        兄嫂的哭泣,侄子的颓废与前程,郭家的坚持,害苏杏头痛不已。

        她最烦这种生活上的琐碎事,既心软,又不甘心自己被姓郭的恶心一辈子。

        恰好,此时有额外任务来电。

        她吁了一口气,跟兄嫂打了一声招呼就赶紧跑了。

        就这样,她和郭景涛离婚的事暂时搁置,大侄子心爱的人也回来了。皆大欢喜,仿佛一切都那么的安稳,那么的完满。

        拖过大侄子的人生,然后又到小侄子的。

        一拖再拖,直到大哥苏海寿终,她依旧是郭家的儿媳妇。

        这些年来,她婚姻的失败,但醉心于学术研究,整天和各领域的科学家、专家们打交道。她对古文学的研究,几次助国家考古队顺利找到古代达官贵人的墓室。

        别以为只有皇陵才有价值,其实,有些达官贵人或者世外高人的陵墓比皇室更加讲究,陪葬品更具历史意义。

        最后一次参加任务是在大哥逝去一年后,她跟队伍去了一个古贵族的墓穴。

        这一次,她同样没令大家失望。

        在她以及另外几位其他领域的科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几名随队的军人大力协助之下,考古队平安到达墓穴中央找到墓主的玉棺。

        墓主是夫妻合葬,不知里边做了什么手脚,在打开玉棺的那一刻,两具面容饱满栩栩如生的尸体迅速枯败,如缺水的花儿般收缩凋残,最后化成两堆灰烬。

        人们被这奇特的景象惊呆了,过后方醒悟过来,不禁懊恼万分。

        根据以往的经验,古棺里边的尸体要么腐朽残败,要么只剩一排骨头,能保存成这样的大家是头一遭看到。奇怪的是,这两具保存完好的尸身没有任何宝物的加持,这不科学。

        大家搜遍了整个玉棺,甚至整个主墓室,可惜一无所获。

        这是一次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考古,暂时不宜公开墓穴地点,仅将里边的珍贵文物出土极力保存好,然后让苏杏与其他几位专家解散了。

        苏杏等人属于编外人员,过来协助的。

        墓室的研究需要一段时间,有最专业的专家组在,编外人员领了报酬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安然无恙地回到自己的生活来。

        后来,考古队的领队给她送来一份礼物,说国家知道她酷爱古文化,特意相赠,答谢她这些年的努力与贡献,并希望她再接再厉。

        同时叮嘱她别告诉他人,慎防有心之人利用舆论挑事,因那毕竟是古画。

        苏杏点头,欢快地接过礼物。

        这事没人知道,她和队伍有过协议不许外传,鲜少人清楚她的经历。那些年的行踪不定,家人以为她伤春悲秋跑去旅游散心了。

        只要她不提离婚,做什么都好。

        那份礼物是一幅古画,画的是汉朝的繁荣街市景象。

        当然,那不是清明上河图,而是躺在玉棺里的那位墓主给身边爱人描绘自己家乡的一幅画而已,同时聊表思乡之情。

        画幅不大,仅仅相当于清河图的一小截。图上没有题词,连一个字都没有。

        可能专家们觉得没有研究价值,不如把它送人拉拢人心。

        这幅思乡图被苏杏一直珍藏着,从来没拿出来炫耀显摆过,连她最疼爱的侄子们都不知道画的存在。

        就连逃亡也随身带着。

        那画在专家们眼里不值一提,但古画的价值能让普通人疯狂。

        她跟那几位编外人员一向有联系,据内部人悄悄透露的消息,那座古墓里的秘密一直未能破解。后来,考古专家组内部出现分歧,继续研究还是挖掘出土一直相持不下。

        没多久,战乱开始了,古墓上边受到空袭,最后崩溃坍塌。

        原以为战争很快就能结束,人们可以继续挖掘。

        却不知,战乱时期初现末世端倪,人人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古墓解密?炮弹到处飞,躲哪儿都危险。而且末世时流通的不再是钱币,而是晶核或者各种锋税武器。

        人人只顾着打猎抢夺晶核,再也没人提起那个宝藏墓穴。

        当然,不排除有人将埋藏的地点牢记于心,静待和平年代到来重返旧地。

        古董文物能让后世了解过去的文明,千金难求,实属难得,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也是大发横财扬名立万的捷径。

        战争突至,世界各地陷入纷乱。

        大国核战争输赢,小国趁乱使用生化武器互相暗算,核生化污染让地球变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没几年后,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对于太阳、月亮与星星等词语一派陌生。成年人几乎忘了健康的阳光味道,除了对往日的怀念与留恋外,更多的是对战争充满痛恨,对人类的未来不抱希望,无尽感叹。

        不知何时起,异常开始出现,先是人类,接着是各种动物,最后是植物……国界乱了套,人们到处乱跑逃命。

        人类的变异共有三种,一种是异能者,一种是灵能者。

        最惨的一种是捕食者,俗称丧尸,世界灾难的一种主力祸害。它们分几个等级,最高阶的丧尸属于智慧型,普通人遇上必死无疑。

        变异兽亦然,异能、灵能者都一样。

      第12章

        植物也变了,变得过分巨大,在她死之前尚未发现植物吃人事件,但植物散发毒气杀人倒是略有所闻。

        大战期间,普通人死伤无数。

        战后出现丧尸之类的异形四处捕食生灵,人类因此又少了一部分。战争之中没有赢家,全人类皆是输家,他们成了异生物的猎物,重新接受大自然优胜劣淘的残酷规则。

        普通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难以生存,异能者和灵能者纷纷出现在世界的竞争舞台,与各类异形竞争食物链最顶层的位置。

        异能者的诞生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经历生死考验,无意间吞食异物激发异能的年轻人,一种是异能者的孩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