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言情热文】农家小福女》-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钱氏已经把裁衣和做鞋的任务发下去了,农家人做的衣服没那么精致,裁好后缝起来就行,只要针脚细密没毛病就行。

      家里裁衣最好的是三嫂何氏,她接了任务就拿了布裁起来,正好庄先生的身量和周二郎差不多,直接照着周二郎的身量来裁剪就好。

      为了赶在第二天做好,何氏下午什么事都不用做,就裁衣缝补就行,钱氏还难得大方一次,天黑以后还点了一盏油灯给她们用。

      不过也不差多少,很快就把衣服做好了。

      钱氏则负责做鞋,鞋底也是现成的,同样用的是给周二郎的鞋底,因为他常走路,冯氏给他纳鞋底特意纳厚的,踩着就很舒服。

      鞋面用的是特意买回来的棉布,比他们家自己做的土布可好太多了。

      第二天,老周头和两个儿子翻出他们最好的一身衣服,洗漱净面后就让小钱氏把闺女从床上挖起来,准备好去拜师。

      满宝昨天晚上剥了好久的糖,翻了一个身,撅着【创建和谐家园】不愿意起床。

      小钱氏见她总是往被子里钻,就拿过她的外衣,掀开被子拍了一下她的小【创建和谐家园】,道:“小姑,再不起来可就晚了,你今天要去拜师,可得乖一点。”

      抱着她帮她把衣服穿上,又把闭着眼睛的她抱到椅子上,拧了毛巾给她擦脸。

      水是温的,但满宝还是激灵了一下,勉强醒了。

      今天轮到冯氏下厨,她从厨房里端来一碗鸡蛋水,放在桌子上道:“小姑,记得喝了鸡蛋水再去。”

      太阳刚刚冒出头,老周头就带着两儿子领着满宝往学堂去了。

      庄先生知道今天满宝会来拜师,一大早也起来了,此时正在院子里打拳。

      老周头看到庄先生,脊背就下意识的一弯,对于读书人,他从来都是敬畏的。

      庄先生微微一笑,“周老丈来了?快屋里请。”

      “是是是,庄先生先请。”老周头弓着腰请庄先生先入。

      满宝却和庄先生很熟,特别自来熟的先把庄先生扶到书房里坐下,然后再去扶她爹,左右看了看,见熟悉的地方上又烧着火炉,她就特别殷勤的去给他们把水拎过来。

      周大郎和周二郎连忙去接手,在家满宝就没干过这些事,万一烫手了怎么办?

      庄先生却看得很满意,摸着胡子和老周头笑道:“周老丈,你养了一个好闺女啊,十里八村,我再没见过比这更机灵的孩子了。”

      “那也是先生教得好,”对于满宝趴在窗户上偷学的行为,老周头一直是知道的,一开始是心疼,但心疼过后他只能忍着心疼让闺女去尽可能的偷学。

      因为他知道,本事越大,人才能活得更好。

      庄先生只要不赶满宝,他就不会约束孩子。

      所以对于庄先生,老周头一直是敬畏而感激的,脊背也更弯了。

      庄先生却笑眯眯的道:“是这个孩子好,她不仅聪明,还孝顺,知道为我打扫院子,也知道念着父母家人,可见是老丈家风好。我决定收这孩子为徒,但也只能带在身边教导,进学堂的事还得问过白老爷才行。”

      毕竟这学堂是白老爷开的,他也是白老爷请来的。

      老周头精神一振,立即道:“其实能跟在先生身边学习就够了,进不进学堂不要紧的。”

      老周头生怕满宝进学堂要束脩,涨红了脸道:“先生也知道,我家贫……“

      老周头支支吾吾的没说完,庄先生却明白了,他朗声一笑道:“老丈放心,我既然要收满宝做【创建和谐家园】,就是把她当亲生孩子一样的,自然不会收什么束脩。”

      他顿了顿后道:“我也知道,你们家里有困难,而满宝现在年纪还小,不必给她买什么东西,以后她读书识字,可以在我这里抄写课本。”

      其实周家人上门前,他都不是很确定周家是否愿意满宝拜他为师,现在周家人上门了,庄先生都忍不住感叹一句,周家果然疼宠满宝。

      ------------

      第十五章 拜师(二)

      读书很难,这个世上能识字的人太少太少了,一是因为没钱,二是因为没机会,三则是不够聪明。

      之前几个村一个学堂也没有,孩子读书须到县城里去,但吃饱穿暖都勉强,就是家里富裕一些的,也供不起孩子的。

      还是白老爷带着家小搬到七里村来,他家两位公子需要读书,这才特意去县城聘请了庄先生。

      庄先生虽然没考中进士,但也是考进府学的人,人品德行都好,如果只是一般的报酬,他怎么可能愿意到七里村这个小山村来教书?

      要拿出令庄先生心动的报酬,白老爷是很舍不得的,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白家出钱给庄先生办一个学堂,给庄先生的束脩他们家给大头,再把附近的适学的孩子都招来,每个孩子也都付一份束脩,这钱积少成多,报酬也就丰厚了。

      这学堂是白老爷建起来的,却是属于庄先生的,学生的束脩也一直是庄先生拿着,要收什么学生自然是他说了算。

      但不论是出于礼节,还是因他和白老爷的合作关系,满宝是否可以进入学堂读书都是要和白老爷说一声的。

      不过庄先生觉得这事不用急,因为满宝年纪还小,现在先跟着他慢慢学一些基础也行。

      等翻过年她更大一些了,再进入学堂就是。

      而周家愿意放满宝出来读书就已经很难得了。

      庄先生刚来的时候,在附近几个村子里招生,那些大人也知道读书的好处,抬头劝自家子侄以后要努力挣钱,若有机会就进学,低头看见女孩们眼里的渴望时,却是劝骂,“女孩子家跟着凑什么热闹?赶紧家去,这做学问的事是你们能看的吗?”

      满宝趴在窗户外偷听,一开始在七里村是掀起轩然【创建和谐家园】的,这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

      可庄先生知道,七里村是有族老找到白老爷,让他革了小钱氏的差,免得满宝总是偷听课,带坏村里的风气。

      是他拦了下来。

      一是小钱氏的确勤勉,又不多事,二来,他当时很喜欢满宝。

      所以说,“向学之心人皆有之,何必扼杀?”

      然后跑到窗口里偷听的孩子就多了,最多的时候,两个窗口那里趴满了人,全是男孩子。

      这在士林中是很不道德的行为,但话是庄先生说出去的,他自然不能因人而异。

      也因为这事,当时有几个学生当即退学了,家长来领了束脩,转身又把孩子赶到窗口那去偷学。

      庄先生当时气急,却也只能气在心里,只当看不见窗外的人。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满宝一样的。

      当时满宝才一岁多,刚学会说话,路还走不稳当,对外面的世界认识不够,并不贪玩儿,她可以坐在门槛上自己安静的玩一整天,高兴了就跟着教室里的孩子念两句,不高兴了就自己拿着小棍子戳蚂蚁玩半天。

      可窗口外扒的孩子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岁了,正是最坐不住,最贪玩的时候。

      不到五天,他们就自己跑得差不多了,退学了的学生家长见孩子偷学啥都没偷到不说,还把之前学的字也给忘得差不多了。

      气得不行,没办法,又把孩子给送回来了。

      从那时起,就很少再有男孩子来偷听,却开始有一两个女孩小心翼翼地趴在窗户外面。

      可还没等庄先生有反应呢,那些女孩的家长就首先发作了。

      他们会先把女孩扯走,然后打骂,“读书也是你能听的吗?我看你是心大了吧,有时间去割猪草,去地里拔草,去山上捡柴薪,你眼里怎么就一点儿活儿也没有,这样以后怎么嫁的出去……”

      其实,这里面有一些想法也是庄先生曾经的想法。

      比如:男孩读书比女孩读书更重要,他也更看重男孩。

      但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庄先生想得更多;还是因为人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反正在他不知不觉间,他改变了很多想法。

      尤其是满宝一日比一日大,表现出一日比一日的聪慧来。

      她趴在窗口里背下来的书比坐在学堂里读书的学生要多,她根据他的手稿认出来的字也不比学堂里读书的学生少。

      她还孝顺,知道听了他的课,要管他叫先生,知道要给他打扫院子,收拾案桌……

      他病了,正经的学生一听说可以放假就撒腿往外跑,她却知道满院子转悠着给他倒一杯热水,还抱了他的衣服回去给她嫂子们清洗……

      还会缠着她母亲多拿一个鸡蛋来送给他。

      他知道周家疼这个幺女,却不确定他们能否愿意她读书。

      所以为了增大这个可能性,并且让这个事件良性发展,他不会要束脩,甚至不要求周家为满宝购买笔墨纸砚。

      而周家的重视程度让他惊喜不已。

      因为他们不仅带来了一条腊肉,还带来了一身衣服和一双鞋。

      庄先生忍不住笑了,看来周家的确足够重视这个小【创建和谐家园】,他笑着收下。

      老周头见了松了一口气,连忙让满宝跪下给庄先生磕头敬茶。

      庄先生接过茶喝了一口,将一早准备好的一套笔墨砚送给了满宝,哦,还有一把从后院拔来的葱花。

      收了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创建和谐家园】,庄先生很高兴。

      老周头和两个儿子也很高兴,听庄先生的话音,满宝暂时不用添置什么书籍,到时候要用什么自己抄就是。

      三人隐晦的看了一眼满宝抱在怀里的东西,想着,笔墨砚都有了,回头再给这孩子买一些纸就齐活儿了。

      虽然家里多了一笔开销,但这笔开销比自己预想的要少很多,三人当然也是很高兴的。

      满宝也很高兴,每个人收到礼物都高兴,更何况这还是她喜欢的庄先生送的。

      大家都喜滋滋的。

      老周头就想请庄先生回家吃饭,也算是庆祝满宝拜师。

      庄先生却摇头拒绝了,道:“今日还有课,改日再上门叨扰吧。”

      老周头这才想起庄先生还有课呢,立时有些坐立不安。

      说着话,外面也传来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庄先生就知道孩子们来了。

      ------------

      第十六章 儿子和女儿

      庄先生摸了摸满宝的脑袋,笑道:“今日你先把笔墨带回去,明天休沐我去一趟白家,大后天你再来学堂,你年纪还小,不必特意学什么,就先跟我认一些字,等明年你再打一点了,再开始写字和正式读书。”

      明天是十五,他的学堂一个月只放两天假,就是月中和十六两天。

      满宝高兴的应下,捧着装着笔墨砚的盒子跟父兄回家。

      一回到家,还留家里的二丫和二头就凑上来,敬畏的用手摸了摸那砚台。

      才伸出爪子就被冯氏打掉了,道:“别乱摸,这是小姑的,以后你们可得离远点儿,知道吗?”

      满宝不高兴了,拉着二头和二丫道:“等我学会了写字,我就教你们。”

      冯氏思索片刻道:“小姑,二丫就算了,你教二头就好。”

      “为什么,二丫可比二头还要聪明。”

      冯氏笑,“女孩子学这个没用,二丫还得去打猪草呢。”

      满宝道:“怎么没用了,学了字,以后就能自己看书了,书里面有很多故事,可好看了。”

      冯氏好笑,“有那功夫看故事,还不如去地里拔草呢,想听多少故事,我们给她讲。”

      二丫也忍不住道:“娘,我想认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04: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