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言情定制合集】事业当先,男主靠边[快穿]》-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趁着春耕前撒秧苗的活干完大家都很闲,元锦安排人上山除草施肥,开始着手安排建加工厂的事。

        南山新村的网店销售进入平稳期,好评率有85%,提出增加更多口感建议,也收集了一大批。

        元锦花几天时间,联系好设备供应商和建筑队,南山新村食品加工厂正式开工。

        工厂建在新村西面的空地上,污水汇入之前建好污水处理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这块地属于预留地,正好能用上。

        元锦盯了两天施工进度,回村委算年后的账。

        过年后,网店的销售额比年前翻了两番,剔除各项成本,各村的村民都有赚到钱。

        她整理好账单,休息了一会,登录官微发布南山新村建设视频。

        这次的视频,网友将看到从安置点的帐篷,变成规划整齐的新村的过程。

        视频以快进的方式,展现开路、平整地基,大家蚂蚁搬家一样,建设新村的日日夜夜。

        她没买推广,也没利用微博的算法,视频发布一小时后迅速冲上热搜。

        支持过南山村山货的网友,在评论里【创建和谐家园】安利,还有的晒出了元锦提供的菜谱成品。

        网店的订单再次暴涨。

        元锦在这段时间,利用晚上的时间培训出来不少人,来了订单大家有条不紊的工作,一点没乱。

        “上次你突然发视频,县里紧急开会准备辟谣,这次估计是聚在一起看热闹。”梁春晓给她倒了杯水,笑着调侃,“你都不知道,县领导班子看到泥石流的视频后,有多怕。”

        河东县是个偏远的小县城,从来没出过什么大事,没有应对突发舆论的经验。

        迁村的工作做了,建房补贴发了,这时候冒出来一个村子被泥石流冲毁的视频,真真把他们吓死。

        “我的错,我应该提前跟他们打招呼。”元锦笑着将整理好的数据递过去,“这是这段时间里,我整理的用户反馈,藠头新口味研发的事,交给你了。”

        工厂采用板房材料建设,一个多月就能完工,通水通电。

        目前暂时定了两个村子的种植任务,等工厂建成,新的口味应该已经开发的差不多。

        “口味太多会不会造成浪费?”梁春晓有点担忧。

        不是每个口味都有人喜欢,她也没干过研发的事。

        “不会,现在这个酸甜爽脆的口味大家很喜欢,我们再研发出一两样,增加产品多样性。”元锦眨了眨眼,笑道,“放心,我会根据市场的反馈一步步调整,先把厂子建起来,让大家看到希望。”

        “懂了。”梁春晓放松下来,跟她说椿芽的事,“这东西山上到处都是,但是最好是摘了就吃,快递要好几天,收到货都蔫了怎么卖。”

        “新鲜的椿芽不在网店卖,吴总在省城帮我联系了一家超市,第一批我们先送五百份过去试销。”元锦拿起另外一份文件递给她,“我这两天要去一趟省城,跟超市签合同。”

        她的视频让河东县出了名,吴总知道这是个很好的商机,主动提出帮她联系超市,销售南山村的山货。

        新村所有的观赏苗都是吴总公司培育的,等这些苗长起来,就是最好的广告。

        “元锦,我现在真觉得,两年内回去有希望了。”梁春晓一把抱住她,“谢谢你。”

        元锦拍拍她的背,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

        两人脸色变了变,一块出去。

        长甘村新任村长,带着一群村干过来讨论工作,气势跟过来找茬差不多。

        村委只有负责网店的几个村干和员工,加上元锦和梁春晓,全是娘子军。面对这六七个成年男人,场面看着有些吓人。

        “听说你们村在建厂收购藠头,我们长甘村为何没有分到种植任务。”长甘村的村长盯着元锦,面露不悦,“长甘村离你们南山新村最近,你们这么做不厚道吧。”

        “你拉着帮手来吓人就厚道?厂子是我们村自己建的,想买哪里的藠头就买哪的。”元锦危险眯起眼,“身为村干带头闹事,会记入档案。”

        长甘村村长的气势一下子散了,讨好的冲元锦笑,“我知道,我刚才不是有意吓唬你,我们这次来非常有诚意。”

        元锦和梁春晓交换了下眼神,请他们进去。

        长甘村确实有诚意,他们这次来是希望能将村里的山货,放到南山新村的网店销售。也愿意出资配合南山新村和牛堂村,修通从村里到镇上的水泥硬化路。

        三个村子联合出资,县里下拨部分修路款,元锦自己掏一部分,原本就在计划当中。

        他们主动提起,元锦自然不会拒绝。

        谈好各项约定,长甘村的村长带着村干走出村委会,羡慕地看着崭新的篮球场和小学,“我们长甘村落后了,回去得加紧想办法跟上。”

        村干们默默点头。

      ¡¡¡¡Ôª½õÅÜÁËÒ»ÌËÊ¡³Ç£¬»Øµ½´åÀïÂíÉϰ²ÅÅ´åÃñÉÏɽ²ÉÕª´»Ñ¿¡£

        为了让椿芽的口感更好,大家下午上山采摘,回村过称包装后,由村里的送货专车连夜送往省城。

        从河东县到省城只有一段两百公里的高速,剩下的都是正在修的省道,车程需要8个小时。晚上送过去,正好赶上超市第二天开门营业前送到。

        第一批五百份椿芽销售一空,第二批一千份很快送过去。到吃椿芽的季节过了,超市那边打来扣除摊位费后的货款,南山村的村民再一次领到钱。

        “元锦,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南山新村变了。”梁春晓一边算账一边笑,“我都跟着赚了不少外快。”

        不少村民家里添了新的家电,个别家里买了摩托车,她以前都不敢想。

        “变了才好。”元锦把各种账单整理好,自信扬眉,“厂子马上完工,你回县里的时候带点红绸回来,我们搞个热闹的开工仪式。”

        梁春晓爽快答应下来。

        南山村食品加工厂开工的日子,定在五一假期前。

        长甘村那边组织了舞狮队,牛堂村组织了舞龙队,齐齐过来道贺。

        “我们南山村的第一家工厂今天就要开工。”元锦站在台上,微笑看着底下的村民,“厂子从无到有,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将来,我希望大家继续齐心协力,把厂子办好,把我们的山货卖到全国各地。”

        “好!”大家齐声高呼。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龙虎队准备,开锣。”元锦说完,鞠躬下台。

        鞭炮响起,舞龙队和舞狮队斗起来,大家比过年还开心。

        工厂顺利开工,元锦将拍下来的视频剪辑后发到网上。

        关注南山新村官微的网友,算是见证了村子的每一次改变,视频发出就被热情转发。官微的粉丝在一天内又涨了上百万,网店新增的几样特产,销售一空。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元锦从工人里挑出几个有小学文化的,送她们到县里学习。

        “阿锦,我去不合适吧?”张秀芬又激动又紧张,“妈只上了小学。”

        “念了小学也是文化人啊。”元锦开玩笑,“放心吧,这次是去学习食品安全法,学习操作规范。你们是各个车间的负责人,你们学好了,厂子才能一直开下去。”

        张秀芬心里的巨石落下,开心点头。

        一转眼,忙碌的日子又过一年。

        几个村子到镇上的水泥路修通,食品厂生产的几样特色产品,被定为河东县特产,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涨到1.2万元。

        元锦一点都不轻松。

        曜星的发展稳步推进,越障轮椅签了不少国外的订单,成了国内唯一一家生产越障轮椅的企业。无声语音识别实现了多国口型分辨,由于准确率没有达到预期,还不能实现语音对话。

        再一个就是裴靖深提前出狱,靖源科技又有了要搞事的苗头。

        她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裴靖深报复自己,主要是担心山上的竹子。

        到了三月中旬,种下的竹苗发笋率如何,成了元锦头上的紧箍咒,她隔几天就跟博士一起上山。

        这天,在山下住了一年的博士,疯子一样冲进村委会大喊,“元锦,快跟我上山。”

        “好。”元锦锁上账本,出去拿了车,载着他往山那边开,“出笋了?”

        “出了。”博士憋红了一张脸,情绪看起来很不好。

        元锦神经绷紧,直觉发笋率没有达到他设定的实验数据,“不就是延毕一年,你想怎么改进,我这边全力支持你。”

        南山新村找到了多元致富的路子,山上的竹苗不急着分下去。

      第22章 022替身

        博士震惊扭头看着元锦, 过了会才意识到,是自己的失态误导了她,瞬间自闭。

        到了山下, 元锦找地方停车下去, 一边走一边安慰他, “你别多想, 大不了我们划出一块地来, 换一批苗。”

        “我们成功了。”博士追上去, 又重复了一遍,“元锦, 我们成功了。”

        发笋率超过他定下的实验目标,明后天就能采收第一批水竹笋。

        “成功了?”元锦脚步顿住,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他,“那你干嘛哭丧着一张脸?”

        博士:……

        他那是高兴傻了。

        元锦上山看了一圈,跟何叔连上视频,给他看才长成火柴那么高的笋尖,“何叔, 采摘的时间和方式方法,我只能靠你了。”

        “竹笋长的很快, 两天后就能开始采摘。”何叔在视频那头笑, “你们干的不错,我一会把采摘的技术要点发给你。”

        “那是, 我们有你这个老专家,还有博士这个理论狂人。”元锦笑着拍马屁, “你有时间回来看看,南山新村下一步就要搞旅游开发了。”

        “行,我有空就回去看, 我的竹园也要采笋了,你们加油好好干。”何叔笑着挥手,“有事联系。”

        元锦关闭视频,蹲到地上伸手摸了摸小小的笋尖,麻利拔出一根剥开壳直接啃。

        “你是熊猫吗,生吃?”博士也拔了一根剥开壳塞嘴里。

        “不涩不麻,味道清甜香味清新,还挺好吃。”元锦吐掉嘴里的笋肉,笑看博士,“这可是你的研究成果,如何?”

        博士:……

        好吃还往外吐,他都直接吞下去了。

        “很好。”博士把剩下一截竹笋丢掉,红着脸站起来,“我用无人机贴近飞了一遍,原本预计的发笋率在75%,实际达到了83%。”

        种下的竹苗只有一小部分发笋不多。

        种植的间距是按照水竹的特性来定的,不少空地上都是十几根笋尖。

        “你的实验论文,可以把最后的结论补充上去了,这一年的数据,我都给你整理成了电子文档。”元锦掉头往山下走,“我得回去安排采摘后的销售、加工工作。”

        “元锦你还是人吗。”博士跟在她身后,好气又好笑,“县长都没你忙。”

        “他比我忙,也比我惨。”元锦笑容灿烂,“我们南山新村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子,其他的村子跟不上,县长秃头,书记白发,你看我还有一头秀发。”

        博士:……

        幸好自己只是秃头,不算惨。

        ……

        南山新村跟省城超市的合作,签了三年的合同。有时令的山野菜,这边采摘清洗干净,会安排货车送过去。

        一些干菜和其他的山货,则常年摆在摊位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7: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