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袖独家】四岁小奶团:探案娘亲拽翻了》-第5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本官也知道,楚娘子查案不过是为了挣些银钱,可据本官所知,那卫家兄妹可不是能够拿得出这笔银子的人啊,你这般冒天下之大不韪却是图个什么。”

        “大人此言差矣。”

        楚南栀也沉下脸来,胸中不知不觉中燃起一股莫名的怒火,再无半点惧怕:

        “民妇只是个村妇不假,贪恋银子也不假,可民妇还知道一个道理,人命大于天呀,此案如若真有差池,关乎的可是数条人命和两个家庭的未来,还请大人三思呀。”

        “人命大于天。”

        这几个字,字字如锋戳进了胡茂锡的心里。

        他脑中嗡嗡作响,忽然间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着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了座椅上,缓缓陷入了沉思之中。

        楚南栀紧皱着眉梢,继续说道:“聂老德高望重,如果他知道此案的确存有冤情,民妇想他老人家定会愿意还冤者一个公道的。”

        胡茂锡连连长吸了几口气,在她这番振聋发聩的言谈之中渐渐缓过神,终于同她释怀的笑了起来:

        “今日聆听楚娘子一席话,胜读十年圣贤书,在下当真受教了。”

        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他当即允诺道:“本官决意将此案重审重判,还请楚娘子继续协助本官将案情彻查清楚。”

        胡茂锡这番话一字一句的传入楚南栀耳中,她听着既惊喜又难过,复杂的心绪交织在一起,喜出望外之余,没了方才的紧张与压迫感,使得她整个人都不由得松散了下来。

        她仿佛完全失去了支柱一般一头靠到了倚案上。

        胡茂锡思量着站起身来,看着她精疲力竭的样子,心里忽然生出种难以言喻的滋味。

        这一次,面前的妇人再度让他刮目相看。

        可即便如此,该说的话还是得说。

        “咳咳。”

        他故意轻咳了几声,温笑着说道:“这个,楚娘子,本官有言在先啊,这次查案本官可掏不出银子来。”

        楚南栀轻咬着薄唇,打起精神来同他欣慰的点了点头。

        但心里还真是隐隐的有那么一点点被刺痛的感觉。

        ......

        胡茂锡吩咐孙县丞在后院中照看二宝和卫念一,自己则领着主簿与楚南栀亲自前往牢狱中重新审问犯人做笔录。

        黑压压的戒律房里,摆满了各种刑具,阴森恐怖的氛围仅是随眼一看就能叫人毛骨悚然。

        而狱卒将那沈杨氏与卫子卿带上来时,已是浑身布满血迹,面上脏乱得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面貌。

        卫子卿见着胡茂锡,却是半点惧怕也没有,挺胸抬头一副自命清高的样子,满含讥讽的笑道:

        “县令大人断案如神,在下与沈杨氏皆已招供,大人又何须屈尊来此肮脏之地,莫不是再要将我二人屈打成招不成?”

        “你......”

        胡茂锡气急败坏的粗喘了口气,忽的缓下声来,指着楚南栀心平气和的解释道:

        “卫大郎,这位是受你家二娘所托,来为你们二人申案的楚娘子,你二人若真有冤情皆可如实陈述于她,如若其间存有遗漏,本官自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待得胡茂锡将话说完,楚南栀缓缓的向那二人走了过去,靠近卫子卿时忍不住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倒的确是个有几分风貌的美男子,即便受了邢,骨子里仍然透着股迷人的傲气。

        不愧是原主心动过的男人。

        她装作很是熟络的问道:

        “不知卫家哥哥可还记得我?我是潼安村楚家长女南栀。”

        卫子卿抬眼看了看,随即露出一脸欣喜:“原来是栀妹妹,我前些日子听说你助县衙查清了税银案,救了林家大郎,原来真是你啊。”

        说着,他看向一旁有气无力的沈杨氏,欢喜的笑道:“杨小娘,我们有救了,你快好好与我栀妹妹说说,她问什么你就答什么,我栀妹妹一定能还我们一个公道的。”

        听到这话,沈杨氏浑身瑟瑟发抖的抬起头来,眼中布满了恐惧与酸楚。

        她静静的凝视了楚南栀许久,最后终于紧咬着牙关重重的点了点头。

        可当她目光所及之处,察觉到胡茂锡和满室的刑具时,忽然又生出了些警惕。

        楚南栀随即向胡茂锡请求道:“民妇有一个不情之请,民妇......”

        “楚娘子你但说无妨。”

        不等她将话说完,胡茂锡立时允诺:“只要有利于追查案情,整个县衙上下人等皆可任你调动。”

        楚南栀感动的回眸一笑:“倒也不至于这般大费周折,民妇只是想请大人为民妇准备一间安静的雅室。”

        楚南栀心知在这样压迫感十足的环境之下,即便人犯心中知晓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也会因为紧张与恐惧而疏忽遗漏掉。

        而且这二人如今在她眼中顶多算是疑犯,没必要进行威逼利诱。

        胡茂锡对于她这番举动实在惊讶,如此审讯犯人真是平生罕见,不过最后还是应允了她的请求。

        审讯的地点换到了县衙后院的一处偏堂之中。

        宽敞的屋子里,光线充足,环境幽静,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很舒适的味道。

        楚南栀只留下了做笔录的主簿和两名疑犯,为了疏散疑犯的紧张心理,她还刻意劝退了县令胡茂锡。

        在这轻松的氛围当中,楚南栀坐在伏案一角,静静凝视着卫子卿与沈杨氏,漫不经心的问道:

        “杨娘子,听说你有一个儿子?”

        平心静气的问话,既不关乎二人难以启齿之事,也不涉及案情,但平铺直叙间已道出了事情关键:

        她有儿子,为了儿子对活下去得充满期望。

        果不其然,沈杨氏在她轻柔的问话中,渐渐放下了戒备,憨直的笑道:

        “回娘子的话,民妇的确有个儿子,他叫沈云青,刚出生不久便过继给了主母韩氏,韩姐姐待我们母子极好,也经常允许云清过院里探望民妇,民妇很是感激。”

        听着妇人滔滔不绝又无关紧要的一番话,主簿望向楚南栀蹙了蹙眉,苦着一张脸有些无从下手。

        楚南栀察觉出主簿脸上的不悦,朝他尴尬的笑了笑:“这段,不用记。”

      第74章:无地发挥的主簿

        主簿眸中含着一丝幽怨,紧紧注视着平静自如的楚南栀,一脸纳闷。

        他纪录刑狱案件这些年,可从未见过有如此审问犯人的,既不刑讯逼供,也不摆出官威震慑囚徒,还平易近人的和犯人聊起了家常。

        这妇人怕不是有病。

        冷着脸白了眼楚南栀,主簿只得默默叹息着低下头去。

        楚南栀装作没看见的朝沈杨氏笑了笑:“我也听家母和舍妹提及过,说杨娘子与沈家家主极为和睦恩爱,甚至与韩娘子......也是没有矛盾的哈。”

        说到下半句她刻意加重了些语气。

        沈杨氏神情自然的摇了摇头:“正如娘子所说,我家家主待我宽厚,韩姐姐也是个明事理之人,不但让我儿云清时常过来探望,还教导云清一视同仁,不可怠慢了我这小娘,将我儿教导的知书达理、孝悌仁义,民妇早已心满意足。”

        如此说着,她眼圈渐渐泛红,忍不住又轻声抽泣了起来:“可民妇断断不知,好端端的家主为何就死在了院中,没能照看好家主,民妇罪该万死啊。”

        看着妇人眼中流露出的真切感情,再结合先前的种种推理,楚南栀基本可以相信她说的话并无虚言。

        而且,通过这女人的言行举止,她大致能肯定这人就是个没有心机城府的傻白甜。

        她又将目光看向一旁【创建和谐家园】的卫子卿:“卫家哥哥,听说你还尚无妻室?”

        提及这个话题,卫子卿忽然变得有些羞涩,像个小娘子一般娇羞欲滴的答道:

        “不敢隐瞒栀妹妹,在下其实已经心有所属,中意邻村的小芳娘子许久了,我与她也已定下终身,本想着等到年关时亲自前往她家中提亲,不曾想......”

        话到此处,他忽的黯然下去,哀怨的叹了口气:“怕是她父母不会再肯将女儿嫁于我了。”

        “你也不必丧气。”

        嘴上如此说着,楚南栀心里莫名的生出些落寞感:原来他心里装着的女子并非原主。

        这还真是一厢情愿的单恋呀!

        但听到小芳娘子这个名讳,楚南栀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很想见识见识这个年代的小芳是不是同样的人见人爱,连声宽慰道:“只要能洗脱了冤屈,那位小芳娘子家里人定会重新接纳你的。”

        看着他的神态举止,从始至终都未与沈杨氏有过半点眼神上的接洽,俨然跟陌生人一般。

        而提及他口中的心上人,眉眼中饱藏了少年郎痴念妙龄少女时才有的绵绵入骨情意。

        如此真挚又处于热恋期的一位翩翩君子竟会想着去和大户人家的小妾通奸,实在荒唐得紧。

        楚南栀心中充满了幻想,她不相信大名鼎鼎的小芳魅力会不如一个嫁为人妇的小妾,目视着二人意有所指的问道:

        “卫家哥哥在沈家做塾师也有不少日子了,想必与沈家上下的人都是十分熟络的,与这位杨娘子?”

        说到此处,她忽的打住,目光游移在二人中间,俨然像极了位坐等吃瓜的八卦少女。

        卫子卿听出了她的话外之音,立刻严肃答道:“我知道村子里有不少关于在下和杨娘子的闲言碎语,可在下与杨娘子绝无苟且之事,在下从入府至今,与杨娘子不过仅有两面之缘。”

        “卫先生所言不假。”

        沈杨氏神色平静的接过他的话:“民妇与卫先生初见大概是在去年年初,先生初入府上,韩姐姐因为云清的学业引民妇去前厅拜见过先生,而另一次大概是在岁末,民妇与韩姐姐感念先生传授幼子学业辛劳,同她一起做了身冬袍去赠与先生。”

        “的确如此。”

        卫子卿抿着嘴一脸淡然的陷入沉默。

        “我相信你们是清白的。”

        楚南栀宽慰了句。

        只是二人口中屡屡提及沈家主母韩氏,而且话语中饱含着对这妇人的敬意和感激,这倒让她有些疑惑了。

        韩氏的人设实在太过完美了些。

        一位不能生养子女的妇人,主动为夫君纳妾,还对妾室和庶子如此热心和善,这与她所了解到的一些古代后宅之事差距甚远啊。

        按道理来说,妻妾同住一个屋檐下,应该将后宅闹得鸡犬不宁才对,怎么沈家却如此和谐。

        思来想去,总觉得透着些猫腻。

        只是她在脑海里寻找了千万个理由也没能将韩氏和这桩案子牵扯到一块。

        毕竟下毒之人的确是面前的妇人,毒死之人不是沈杨氏母子,而是她们共同的夫君。

        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听了半晌的八卦闲聊,这时的主簿已经完全没了耐性,看着手里空无一字的案卷,皱着一张老脸开始催促道:“楚娘子,这案子也该进入正题了吧,再闲聊下去恐怕县令大人那里不好交代呀。”

        “主簿大人说的是。”

        楚南栀淡定自若的笑了笑,若有所思的重新看向沈杨氏:“那我们就进入正题吧,杨娘子,请你再仔细回忆回忆,沈家家主喝的那碗茶从头到尾确实都是亲自经与你手?”

        主簿见状,终于释怀的重新捏起了手里的那杆长笔。

        经楚南栀提醒,沈杨氏在脑海里又过细的回忆了一遍当日的情形,斟酌着答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1:33:58